那年月的军旅情怀 我辈启蒙时,英雄情结大多来自《上甘岭》、《英雄儿女》、《董存瑞》、《智取威虎山》等电影里,闪亮的角色,就是心底的英雄,八一情怀日渐植入内心。毛爷爷一首七律:“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一身橄榄绿军装,是我们当年一道最最靓丽的风景。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抹亮丽远方,那时候的“远方”,是北国的林海雪原、崇山峻岭、辽阔海疆、边防哨卡……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至高无上的英雄,有杨子荣、董存瑞、黄继光,有雷锋、王伟……咱们心中的英雄情结,除了远方的英雄,还有身边的,就是军人父辈的铁骨铮铮和磊落光明,已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是我们仰望的偶像,璨若星辰。
(抗美援朝归来的伯父)
听长辈说,解放初期,我父亲及大哥(我的伯父)报名参军,我伯父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因为我父亲才刚满十六岁不能通过,征兵的同志拍着他肩膀说:“你还小,回家好好学习好好工作,一样可以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力量”,自此,伯父从军,参加抗美援朝并凯旋而归;父亲从政,一生廉洁奉公勤勉尽责。
我也知道,父亲心底的军队情结不改。到他当县委书记,那时候这级干部配枪,他的持枪证和手枪用红绸包得整整齐齐,藏在衣柜最保险的抽屉里,我和弟弟曾趁他不在家,悄悄翻出来欣赏过,黑黝黝的手枪,躺在红绸上,持枪证上是父亲精神抖擞的标准像,当然,子弹全部退了膛。记得七十年代中叶,父亲作为县委书记,兼任同级武装部政委,因此配备了军装,他爱不释手,穿上军装的父亲,躯干挺拔,与现役军人别无二致。伯父当年从朝鲜战场归来,留在黑龙江部队,难得一见,我们只有拿着他的照片端详,只觉得,戎装的伯父,帅得无与伦比。父辈的八一情结,由内而外地濡染了我们,心底自然是不爱红装爱武装。
(穿上父亲的军装,客串一回战士) (堂妹和我一样情怀,穿上大哥的军装照一个)
八一梦想,心底萦怀,穿上爸爸的军装,帽沿移到后脑勺,宽大的上衣武装带一扎,嚯!威武一把。
但凡遇见女兵,必定吸引我艳羡目光,铿锵玫瑰的英姿飒爽,是年少时的一心向往,一身橄榄绿,披在笔挺脊梁,双目炯炯,所到之处无一丝暗淡。军人崇高品格,不仅在战争年代体现,和平年代的抢险第一线、危难之时都有军人冲锋在前,此外,还有日常的许许多多雪中送炭。我不少参军的同学、朋友,在他们身上也可见解放军大熔炉给予的历练。军人的荣耀,不仅在俊朗外表、荣誉称号、拥军优属发给的“光荣之家”牌匾,在于他们骨子里的奉献、使命感,在于战争里的舍生忘死、浴血奋战,在于和平年代里的保家卫国戍守边疆,在于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构筑生命防线。如此子弟兵,值得民众爱戴。
还记得,万东同学和妻子还是部队干部时,刚换上85式军装,一起从广州梅花园乘公交来我家,一声门铃响,我开门一看,亮瞎我双眼!多么英俊靓丽的一对年轻军官!他们告诉我说,在公交车上,好多市民给他们行注目礼,还有乘客要给他们让座,他们是全程一直站着直到我们家,十多公里的车程,哪怕车上有空位置,他们就是不坐,就为了无愧这一身橄榄绿!在我眼里,他们比同窗的情分多一点,多的不是因为事业的成功,而是这份军人风范。
(穿上85式军服的万东夫妇)
那时候,多么想,军营队列里,有我挺拔站姿;步调一致里,有我脚步铿锵;营房架子床,有我方正铺盖;军歌嘹亮里,有我荡气回肠!
多少年的八一情怀,不因岁月而沧桑,阅兵式的队列,又一次唤醒咱们心底激情,随着节拍,军歌嘹亮,也有我的唱和。
军营的精神军营的情结,一辈子的情怀,谁说咱们不曾当兵?父辈的军人风骨,早已深深植入心底,八一情怀,如今依然铿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