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也也

《流盼发姿媚——南方的诗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9

主题

4211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26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9-12 08:5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终于盼到也也回来了。也期盼文学艺术坛见到多些散文、诗歌、小说-----。

也也:你那<<流盼发姿媚___南方的诗经>>经兄长转交巳到手正拜读着。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2163

帖子

8374

积分

营长

积分
837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9-12 17: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也不用汗颜,再接再励,上传你的杰作吧!我们在等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0

主题

2514

帖子

73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31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9-12 17:4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也:

很开心见到你回到75one来了,好好经营你这块园地吧,不要让它丢荒了,相信很多同学希望常常看到它繁花似锦呢!

细细欣赏过你的文章了,能有这样的文笔,说心里话,真以你为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210

帖子

903

积分

排长

积分
90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00: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鼓励.

看到邻家小妹很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210

帖子

903

积分

排长

积分
90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00: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祠堂香火否如前fficeffice\" />

祈愿

广东。江门。潮连。

潮连是个小岛,这是以前的事了。现在,一座大桥连接小岛和江门市区,于是,世外桃源的潮连,无奈地跟上现代文明的步伐。幸好,还有祠堂。

从江门回来了,有些心神不安,想起祠堂,就是那些琐屑的影像,屋檐上,有色彩斑斓的画,鸟吱啾,花盛放,间或一只香蕉,两枝竹子。墙角的苔痕,从地上往墙壁生长,浅浅的,绿绿的,让人不由得停下来,隔开所有杂念,心思直往童年里走。比真人大几倍的门神,站在斑驳的木门上,据说,已站了两百多年。

见识过各地寺庙,山门高大,神台壮丽、雕像威严,总有一种摄人心神的力量,不由得陷入,不由得忘机。可祠堂,却这么随俗,普通,一草一木都有出处,每个小物件,能牵出一段真实历史,所有的存在,都能找出注脚,都有它的前世。它们,和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夜半钟声,更多是寺庙心情,但祠堂是庸常的,它就坐落在村子里,和早晚的炊烟、小孩的嬉闹在一起,没有诗化,没有虚幻,也不是神话,不是想象。时时处处显视生命细节,透露生活气息,村野草木,花鸟虫蛩,世俗烟火,真实而细腻。它是慈爱,亲密,宽阔,接纳一切,又消融一切。而且,永远都在提示后辈,你的祖先曾经真实地生活过,甚至辉煌过。

到卢氏宗祠,是一个阳光普照的早上。从外面看,祠堂门庭宽大,呈左右对称结构,色调以红、黑、灰白为主,富丽堂皇,气宇轩昂。

一抹绚丽的光彩,通过宽敞的天井,投射到两旁的檐墙上。呵,是彩色雕塑,红花、古榕、绿草、耕牛,组成一幅幅风格轻松的村野风俗画,边上围着工整的方框,极富装饰味道,阳光抚慰下,变幻着奇特的色彩。更让人称奇的是,每两帧彩色雕塑中间,有一小幅红底黑字的书法小品,细看,其一竟是杨万里的《小池》,世人熟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另外一首,则是“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宋诗篇竟飞上屋檐,真是惊喜莫名。又很奇怪,古典诗词可谓煌煌大观,为啥偏偏选中这两首呢?杨万里描写清泉细流,树荫弄水,荷叶团团,蜻蜓俏立,很平常的夏天景色,却很有生活气息。仿佛,你我本来就是诗中之一,简直要蹑手蹑脚过去,戏弄蜻蜓……这样一幅风物图,谐美、稚趣,在乡里随处可见。

在卢氏宗祠的侧厢房里,一位老人递上《重修潮连卢氏宗祠缘起》,粉红色的纸,黑字印刷,卢氏宗族对祠堂的崇敬和热爱,从雅致的颜色里逸出。“回溯我宗祠之创建,时为九世洪齐公,慨叹祖祭无所,倡议建庙……至正德三年(1508年)十世东华公,更作山以建后座,方成今日之规模。”祠堂从建造到渐成规模,中间历经二十多年,工程浩大。谁是那些雕塑、诗词的设计提议者,谁是能工巧匠,已无从考据。我只感叹它的奇巧,它浓郁的生活风味,以及匪夷所思的匠心独运。这些诗句,是对生活细节的重复,又源于生活的美好提炼,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每个角落,普通,平凡。它是否暗示,静好的生活,就是先祖先贤所祈盼的,生活如细流般蜿蜒向前,就能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于是,当看到中堂大木门的背后,那些精美到极致的雕刻时,我对祠堂的打量,开始有了更丰富的联想。这是一扇扇高大厚实的木门,黑得发亮,闪着幽光,或半掩,或敞开。走过这个门口,就要离开了,一个回眸,突然发现,门后有雕花!阳光经过大树筛下的斑影,细细碎碎,在上面跳着,玉米、稻穗、荔枝、芭蕉、双鱼、小狗、小鹿,还有水仙花,香炉,花瓶,组成装饰性特强的图案,上方,有祥云缭绕。徜徉在这些雕花前,仿佛看到几百年前,一个普通人家的日子。白天,耕种田畦,辛劳哺育,光阴伴随汗水,催生田野的丰盈。晚上,炊烟袅袅,庭院欢跃,布衣暖,菜根香,安妥,庸常。这样的生活,不就充满欢乐和慈爱吗?拥有这样的生活,就能世代繁衍,生生不尽。

我瞬间明白了。

祠堂,以一个宗族强势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祈祝后世繁荣,血脉丰沛。这种浓重的世俗关怀,包含了对生命、对家族、对后代、对家国的深广的祝颂,如果只用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爱。

召唤

“据《潮连乡志》记载,1946年潮连祠堂共127间,有卢氏、陈氏、区氏、潘氏……祠堂。祠堂密度大,每1平方千米有10间。几十年来,有部分祠堂年久失修自然塌落,有部分为取其砖、木用,人为拆掉。

2004年仅存50间。”

这段文字很普通,可只要想想“每一平方千米有十间”是什么概念,也许你会大吃一惊。也就是说,每一百平方米就有一间祠堂。

ffice:smarttags\" />一百平方米,现在一套房子的面积?天哪,这是怎样的密度?

如果有一张潮连地图,那么,地图上的标记可能只有祠堂。如果在高空俯视,潮连的土地上,是否也只能看到祠堂呢?可是,这些景象不再,如今,基本保存完好的只有寥寥几十间。然而,他们象一块块磁石,发出大小不一的吸引力,又像大海中的航标,默默矗立在喧嚣的波涛中,沉郁坚强,光芒闪亮。那些离乡背井的族人,远涉重洋的乡人,把家安在地球另一边的后裔,在碌碌谋生中,在奔波觅食中,每一次抬头,都能感受到它的呼唤。

2006124,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动。

祠堂里外洒扫一新,大门两侧悬挂大红灯笼,前厅上空装饰彩带,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早早来到,仔细检查各种祭品。十多只烧乳猪在祭桌前一字排开,金黄耀眼,身侧饰绿柏,头上蒙红纸,名曰金猪。供桌上插满色彩缤纷的鲜花,粗大的香烛。在这些琳琅满目的供品祭器中,神台,最值得浓墨重彩。通常方正造型,稳妥,庄严,中间立大红祖先牌位,前供大小香炉,香烛林立,青烟缭绕。大红灯笼高挂,红底金字对联分挂两旁,饰粗金龙、雕花、长金穗,神秘而庄重。这是一个让人敛神凝思的地方,只要止步,只要打开心灵,也许,就能聆听到远祖的声音

锣鼓奏起来,人群肃静。精神矍铄的老人充当主祭人,恭恭敬敬地鞠一躬,然后宣布:祭祖开始。“……草木洁怀,当思孝思不匮,慎终追远,恒念祖泽情殷,木本水源,此身原由来自,纸钱麦饭,无忘春秋祀典,孝之道也……”主祭人饱含情感的声音,在沧桑的祠堂回转。前排是族里的长者,不管年纪多大,都努力站直身子,双目平视,集中精神。他们应该感到幸运,几百年前,祖先就在这里举行四时祭祀,青瓦上的苔痕,春风吹又生的小草,高柱大梁的缝隙,石地板下的尘土,都藏匿着先人的气息,记录他们曾经的兴旺和繁华。有什么,比沐浴先人的光辉更感动呢?“今儿孙济济于敦本堂下,欢欣无已。看万宾云集,鱼跃龙腾,享珍馐百席,美酒佳肴。狮鼓同乐,礼炮齐鸣,灯香熠熠,金柱华华。光我列祖列宗,佑我胄衍胤蕃……”

焚烧明器、纸帛、香烛。上香。献花。

行献酒礼。行献金猪礼。行三牲献礼。

众人合拜……锣鼓喧天……

一套仪式繁复浩杂,其实也很单调,但人人衣履整洁,毕恭毕敬,唯恐错失一丝一厘。这些人中,有的甚至万里迢迢,舟车劳顿,从国外赶回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只为了参加这个活动。我不知道,是否可以用“乡愁”这个词。余光中著名的诗歌《乡愁》,多年来总被人引用,他说乡愁跟家有关,家里有母亲、有新娘,有割舍不了的情和爱。不管走多远,飞多高,总有一个回眸的地方,那是人与这块土地交触的点,是收藏过去和源头的宝盒。有时,它不一定真实存在,也许只在心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种惆怅和痛苦,加速人们归根的向往。一旦,遥感到这个确实存在的实体,比如祠堂,那么,就会以火山爆发的热情,扑向它的怀抱。

在荷塘南村的余氏宗亲祠堂,聚集着一大群老人,听说我们来看祠堂,停下正在玩的纸牌,热情地开始“讲古”。这间朴素的祠堂,在最近几十年里,两次险些被毁。年近七旬的康叔讲述时,语调充满不平以及劫后余生的欣慰。大跃进时代,所有东西都要分掉,祠堂也不例外,一旦分掉,必将拆毁。年轻的康叔绞尽脑汁,寻求保护方案,最终以养蚕为借口,作为集体财产保护下来。到了文革,祠堂更难逃厄运,面对几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康叔气愤了,他铁下心,拼着性命也要保护祖宗留下的物产,延续宗族精神……

“有祖坟,有祠堂,外面的人才回来。”康叔说。如今,他天天都来这里,象看家一样看护祠堂,他说,常有余氏族人来这里寻根,装支香拜拜祖宗,听听他讲故事。

是的,如果没有这些,对故乡还有什么牵挂呢?怎样确定自己和祖宗血脉相连呢?因为祠堂,他们知道,这里,永远有许多慈祥的眼睛,饱含深情,千世万世地默默注视着,注视着这块灵秀的大地,和大地上繁衍生息的子孙们。

传承

穿行在江门那些大小祠堂中,对这种浓烈岭南特色的老建筑,从迷惑到清晰,从无知到审美,有了一个相当立体的阅读。惊叹那些雕花的房梁,竟在演绎一个个完整的神话故事,琉璃瓦镶嵌的檐头,在夕阳下闪着美丽的绿光,仔细辨认精美的回字窗花,顿悟暗含周而复始、九九归一的哲思。徘徊在窄窄长长的小巷里,感受时光流逝和静止。因为偏爱,更对那些到处出现的对联、楹联、牌匾、碑刻给予很大关注。“祖德宗功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祖有德宗有功燕翼贻谋百代堂基巩固”、“成化于祠灵晖玉地千秋岁月千秋华”,都是吉言颂语,怀抱祖德,缅贤追远。这些字体很有趣,有正楷,有行楷,有隶书,有狂草,还有篆书。不断和各种各样的字体相遇,似在提示我们,祠堂能几十年几百年存在,不因岁月流迁而衰败,是因为在这些堂皇的建筑后面,更有强大的文化根基支撑,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播,从这里生发,伸张,并从这里走出,融进外面的世界。

所以,把祠堂和学校做一番联想,不算很困难,何况,环市镇篁庄村的太守欧阳(公祠)氏祠堂,直接给出最好的想像载体。

让我们做一次时光旅行吧。

1933531傍晚,太阳已经下山了,晚霞正在天边燃烧……到后来晚霞淡到了肉眼看不见的光景,山脚下汽车路上,灯光就出现了,灯光同样在山上的祠堂亮起,吃晚饭的时间,一阵喧哗传出,人声隐约,西江乡村师范学校的学生三五成群,边吃边聊,意兴风发,古老的祠堂虽隐身山野草莽,却因这些年轻学子,因文化的浸淫,显得古雅儒厚,生气勃勃。这些学生中,有一位稍微年长的年轻人,谈笑风生,没有架子。祠堂旁的菜地边上,有一眼小水井,他去打水,吊桶却尴尬地浮在水面。同学们一拥而上,纷纷大笑,这些来自乡村的孩子,谁不会打水?年轻人也笑了,说你们帮我吧,我笨。孩子们热心地帮忙把水打上来,簇拥着他,走回祠堂一边的住所——庶务室……这一幕,后来成为文学大师巴金的散文《庶务室的生活》的素材。这个年轻人,就是一九三三年的巴金。

迎接我们的是一个欧阳氏老人,还有他们的村长。走过一段开着野花长着绿草的小路,终于站在宽大的欧阳(公祠)氏祠堂前。欧阳老人指点着说,这里原来是课堂,那边是寝室,从这里还可上二楼,通向图书馆……“这边是厨房”,他特意带我们去看当年的厨房,现在仍是厨房,每年祭祖后聚餐,就在这里生火煮炊。老人指着门联叫我们看,天下欧阳无二氏,翰林学士第一家,他自豪地说,天下姓欧阳的人都是一家子,欧阳修、欧阳也是我们本家。冷不防从他嘴里蹦出两个历史名人的名字,我大吃一惊,然后释然了,祠堂内随处可见“文渊北宋学,官史南雄风”、“开基书作器,创业德唯馨”等对联,足见此地文风馥郁,书香飘逸。

荷塘镇篁湾村的周源李公祠前,是一个大广场。以前,这是竖“石杆夹”的地方,为有功名的人所立,青石雕成,四四方方。历史上,李姓族人中有二十多人考取进士、举人,站在二十世纪正午的阳光下,遥想一百多年前石杆林立的情景,不禁心驰神往,二十多座石杆同时立起,该是怎样一种情景?

祠堂既承载了先人的荣耀和企盼,在这里办学、奖掖后代,也是很自然的事。后辈发奋读书,掌握良好技能,“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也就非常必然。在卢氏宗祠,我们听说了卢氏名人卢湘父的故事。卢湘父是康有为弟子,早年中举,在卢氏祠堂创办“敦本堂”学堂,毕生致力于澳、港两地的平民和妇孺教育事业,桃李满门,许多社会名流、著名学者、实业家都曾出其门,临终,他将所有产业赠送给澳门政府。这般胸怀,怎不长令后人敬仰?

在这些祠堂中穿行,感觉它们不再是一座座孤立的老屋,它有一种强大的磁性,将子嗣、文化、习俗、传统、观念等紧紧系在一起,形成一条流动的河,一条连接历史和现实、过去和未来的河,它是一本线装的古书,有明清时期的遗香,也有民国时代的逸趣,更有当代幽情,既是时代的印记,也是家族文化的诠释。

穿行在堂宇轩昂、庭院宽敞、雕梁画栋的祠堂中,多么奇怪,童年仅有的一点记忆竟变得模糊,门庭冷落的祠堂不复存在,只有眼前写满历史符号的高墙青瓦,以及从砖逢瓦边中慢慢沁出的沧桑,想起陈垣一首思乡诗:“岐山头畔百花鲜,艳说真人圣水传。为问近年傩礼日,祠堂香火否如前?”他是史学大师、教育家,江门籍人,长居京城,却对家乡祠堂的香火深怀迷恋与期待,想像是深情的,陈公写作此诗时,他的心是否甜蜜而向往呢?

如今,我应该看到了,不止香火如前,它更承载了无数的忆思和热爱,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继续逸发清气和俊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6

主题

295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230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7-10-5 09:26: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在这里又见到也也,高兴欣赏之余还希望如小妹所说:好好经营你这块园地吧,不要让它丢荒了,相信很多同学希望常常看到它繁花似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0 09:3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42

    主题

    8599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3611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社区劳模社区明星

    发表于 2007-10-6 01: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能读懂文章里的真正意思,或隐意。这样或者能有新的长进。也也文章除了修辞方面吸引之外,好象还另有所指,至于是怎么,也说不上来。这大概是好文章的魅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210

    帖子

    903

    积分

    排长

    积分
    90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13: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伍哥、远行客大哥节日快乐。文章冗长,辛苦啦,非常感谢。我会继续贴的,只要你们不感觉闷。希望读完后多批评。

    远行客大哥,有人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把文字写下来是创作,而解读过程也是创作,不管读出什么,都是作者的荣幸。我期望,每个读者心里都有不同感受,那才是写作者的最大安慰。如果您所指是祠堂篇,我想我的初衷是,给予这种家族式地域式古建筑新的诠释,解说它存在的新的意义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影响,重新审视它在二十一世纪或者以后更长时间内的真正地位。关于这方面,也也总是心高手低,能否如愿,有待各位方家学长的教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0-10 09:3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442

    主题

    8599

    帖子

    14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43611

    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社区劳模社区明星

    发表于 2007-10-7 10: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也,我在想那篇关于“鬼节”的文章。很多人都在问,世上究竟有没有鬼,或者说世上究竟有没有灵魂?文章里提出例子说明有些人为什么相信有鬼。那么鬼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用一点物理上的概念来定义,鬼会是物质的一种?很多看不见的东西也是物质,比如场,电磁场,是一种物质。既然鬼可以通过报梦和还活着的人沟通,那么这种报梦的形式是什么?会是场吗?

    那么灵魂又是什么?人们的思想是灵魂的一部分,或是相等物,人死后灵魂还存在吗?或者说狭义的灵魂还存在吗?

    哈哈,这些无聊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210

    帖子

    903

    积分

    排长

    积分
    90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7 21: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远行客大哥,您好像学物理的?我这辈子最遗憾的是长了个糊涂的脑袋,所以只好操弄方块字。关于鬼或者灵魂等问题,我想,不同角度有不同感觉和解释。我总的想法是,它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作为人类,对这一切现象应该抱有敬畏,给予尊重,应该在心里给它一个位置。从大的方面来说,其实这是信仰的表现,人有信仰,生活就有了具体内容,精神就有寄托。所以也许我们不必细究鬼神是什么,只要记着老祖宗一句话,头上三尺有神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11-27 17:27 , Processed in 0.4147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