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排长
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http://w
- 积分
- 1122

|
深切怀念慈父李锡垣老师
李江帆
【导读】父亲李锡垣(1928-2015)辞世已10年了。在哀思凝重的清明节,我整理了两万多字的长文深切怀念慈父。本文包括两篇文章:第一篇是我父亲1981年写的“李锡垣自传”,记录了解放前后他的家庭情况和本人经历:他15岁因家境贫困辍学,当猪栏和茶室杂工,摆摊卖凉茶,19岁起代客接带货物,24岁起从教,25岁任校长,30岁被错划“右派”,32岁右派“摘帽”重任教师,51岁错划右派被“改正”。改革开放以来,7次被评为县级、地区级模范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数次被评为优秀党员。第二篇是我2025年写的“回忆我的父亲李锡垣老师”,追忆父亲在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好教师,在家是个好丈夫和好父亲,培养我长大成人,终成大学教授的难忘往事。文中还详细记叙了父亲在我小学6年级时写7页长信给我,教我写文章,还以马克思写作“资本论”足足费了四十年功夫为例,鼓励我学习古人和革命作家的写作精神,认真地把文章改好,对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考入台山一中与父亲的指导是分不开的。我一直以马克思治学精神为榜样。多年后,我的硕士论文就是以马克思提出的“服务消费品”为题写作的。我读研时开始探索的、以拓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特色的、后获被誉为中国经济学最高奖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第三产业经济学》,从困惑、启迪、升华,到成书、获奖,再到修订本出版,也经40多年。文章还披露了鲜为人知的错划右派被改正的细节。全文21,322字。
第一篇 李锡垣自传
作者:李锡垣(写于1981年12月26日)
【李江帆按语】2025年大年初三,我回到台城白石路老宅,在外婆和父母遗像前上香拜祭。我早就知道卧室衣柜旁一个阳江漆皮木箱(父母结婚嫁妆箱)里放有父母一些文书类遗物,但木箱上堆放着包箱和杂物,要搬走才能打开,多次回老家行色匆匆,未及打开细看。这次我把这些文物全部带回广州仔细查看,发现主要是母亲民国以来的多张任教聘书和学习证明(详见李江帆:深深缅怀我的母亲甄美玉老师),也有父亲50年代的任教聘书和任职通知。我的一本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也被归类放在盒子里(上有父亲笔迹)。父母真是好检点,把这些宝贝珍藏在密封性能很好的木箱底一个旧纸盒里,箱里放了樟脑丸,一打开,浓重的樟脑丸味扑面而来,防潮又防虫蛀,故六七十年前的文物状态良好。1973年我读大学时父亲将他于1968年10月20日写的自传交我。他右派被改正后在1981年12月26日重新写了一份自传,我都珍藏在个人档案袋中。2025年3月,我将1981年自传手稿拍照发到微信,再用提取文字功能整理为电子版。我发现,1981年自传时间节点与新发现的文物完全衔接。为阅读方便,将分段调小,插入照片和新发现的文物。
自 传
台山三八冲泮小学 李锡垣 1981.12.26
|
评分
-
参与人数 2 | 威望 +20 |
金钱 +20 |
贡献值 +20 |
银元 +20 |
好评度 +20 |
收起
理由
|
木子哥
| + 10 |
+ 10 |
+ 10 |
+ 10 |
+ 10 |
值得一读的回忆老一辈的文章! |
远游客
| + 10 |
+ 10 |
+ 10 |
+ 10 |
+ 10 |
很给力!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