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仁兄.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主题

657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30

社区居民社区劳模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9-3 19: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的
两鬓入秋浦,
(
仄仄仄平
)
朝飒已衰;
(
平仄仄平
)
猿声催白发,
(
平平平仄仄
)
长短尽成丝。
(
仄仄平平
)
”这首律绝,其奥妙之处在于入” 字,把冬子的眼睛蒙蔽了而误作《拗绝》论。
冬子在16楼说:关于要用入声字一说,是我在一本比較"权威"的本本上 读到的,诗词有入声字可代平声字的传统.因为古时诗词是用来吟颂的,也许是入声字代平声字比较顺口吧.
“入”字是入声字,古人作诗是将入声字为平仄两用。
回过头来,既然李白的朝飒已衰”中的”字是入声字,请问冬子,我的年抗战歌”中的“八”字,是不是入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65

主题

2万

帖子

6387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38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5-9-3 23:3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文章,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主题

895

帖子

6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6254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5-9-4 06: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Re 仁兄: (1)《秋浦歌十七首》中的第四首:两鬓入秋浦,仄仄仄平仄,一朝飒已衰;平仄仄平;猿声催白发,平平平仄仄,长短尽成丝。平仄仄平平。 其正格是: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一句中的“入”和“秋”就是拗救。 仁兄这种见解令人费解. (仄仄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拗句. 这种拗有人叫"半拗",可救可不救.这 不是本句自救, 因此[["入" 和 "秋" 就是拗救]] 之说似不通. 至于什么情况可不救,什么情况要救,以前没有深究,现受仁兄之李白诗不是拗绝之啟发,再读李白 的<<送友人>>似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李白在这首诗中,一处不救,一处用救,看来似又是个仄声字. 此地为别,孤蓬万里征 挥手兹去, 蕭蕭班马呜. 仄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一是入声字) ( 自是去声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主题

657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30

社区居民社区劳模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9-4 09: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律诗孤平句探考,我认为是深一层次的探考,对于欣赏别人的作品或自己学习写作,都不是一件坏事。古人写诗常将入声字平仄混用,李白《送友人》中的 “此地一为别” 无疑是将 “一” 为平声字使用。而这个 “一” 字就是本然地救了 “为” 字这个孤平的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主题

895

帖子

6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6254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5-9-4 10: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仁兄: 不明白冬子为什么说它是不讲平仄的拗绝。 拗绝: " 律古间用, 不讲粘对的绝句". 按此定义去区分拗绝和古绝有时不大容易,而要界定律绝比 较容易,所以我们干脆就把绝句分为是律绝和非律绝两类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主题

895

帖子

6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6254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5-9-4 12: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Re仁兄(20楼) 李白的“两鬓入秋浦,(仄仄仄平仄) 一朝飒已衰;(仄平仄仄平)猿声催白发,(平平平仄仄)长短尽成丝。(平仄仄平平)”这首律绝,其奥妙之处在于“入” 字,把冬子的眼睛蒙蔽了而误作《拗绝》论。 冬子在16楼说:“关于要用入声字一说,是我在一本比較"权威"的本本上 读到的,诗词有入声字可代平声字的传统.因为古时诗词是用来吟颂的,也许是入声字代平声字比较顺口吧.” “入”字是入声字,古人作诗是将入声字为平仄两用。 回过头来,既然李白的“一朝飒已衰”中的“一”字是入声字,请问冬子,我的“八年抗战歌”中的“八”字,是不是入声字? 李白的这首诗是不是律绝,关键是如何看待(一朝飒已衰, 仄平仄仄平) .李白是初唐的诗人,那时还不是律诗的全盛期, 李白用什么诗体去写并不重要.关键是现代诗人去摩仿李白的体裁是不是明智? 就仁兄认为(大庆毋御戈,仄仄平仄平) 是本句自救,我引用了<<唐诗选评释>>的有关资料.作者指岀:准于(仄仄平仄平)作为[[ 别成一种之音节,上二字必当用入声,此关于音节之至理, 学者不可不知也]]. 因之,仁兄把此说扩充至孤平句, 并对照李白的诗为他的(八年抗战歌,仄平仄仄平)找理据. 这实在好有趣. 仁兄诗的 "八"和李白诗的" 一" 刚好都是一个"入声"字. 不知是" 有心栽花" 还是" 无心挿柳"呢? 希望智者,比如那位最早质疑仁兄的绝句不是律绝者也能加进来讨论,共同学习,不亦 乐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主题

657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1030

社区居民社区劳模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9-6 22: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冬子 的帖子

冬子: 就仁兄认为(大庆毋御戈,仄仄平仄平)是本句自救,我引用了<<唐诗选评释>>的有关资料.作者指岀:准于(仄仄平仄平)作为[[别成一种之音节,上二字必当用入声,此关于音节之至理, 学者不可不知也]]. 因之,仁兄把此说扩充至孤平句,并对照李白的诗为他的(八年抗战歌,仄平仄仄平)找理据. 这实在好有趣. 仁兄诗的 "八"和李白诗的" 一" 刚好都是一个"入声"字. 不知是" 有心栽花"还是" 无心挿柳"呢? 希望智者,比如那位最早质疑仁兄的绝句不是律绝者也能加进来讨论,共同学习,不亦 乐乎? .......
我既不是"有心栽花",也没有"无心挿柳",我只是学人赋诗。既然要承传发扬古诗唐韵汉风,就要先探考学习古人的写诗风格。我非常钦佩汪时健先生“笑天斋诗话:关于“平平仄仄平仄平”是否出律?”的精神。 林正三指岀的 “(仄仄平仄平)作为[别成一种之音节,上二字必当用入声,此关于音节之至理, 学者不可不知也]” ,在事实面前,是偏面的,本人认为应不予取纳。 虽然冬子站在对台弹唱,但他找出了 “八年抗战歌,大庆毋缷戈。” 合律理据,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5-14 22:40 , Processed in 0.35964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