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君那天休息,答应带我前往参观他们公司。我想这面包厂是什么东东,有什么好看。也罢,就跟着R君去看看有什么惊人之处。一路上R君连续接到数次电话,叽哩咕卤,加上汽车在开动时手机的信号不好,我也就更不明白说什么。车子在湾区I-880开了不一会,就进入市区的路。R君很快就转进停车场,在一个靠后门的地方泊好车。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跟着朝后门方向走去。一位老美迎面打招呼“HI,BOSS”。我在意的往后面看一看,后面没有人啊。啊,原来是在跟R君打招呼。然后那位三十左右的老美跟R君会报了有关面包生产线机械故障和维修的进展情况。哦,我明白了,前面几次电话讲的都是有关生产线机械故障维修的事情。ffice ffice" />
趁他们在议论,我走近几步,看到一个跟餐馆垃圾箱大小的大箱子装满了面包,那新鲜面包的香味扑面而来。我问R 君那些面包是干什么的。他说那些都是废品,连同从超级市场退回的过期面包一起会拿去喂猪。我当时马上就咽了几口口水,心想,那些废品面包不就是短了点, 或是长了点,或是表皮破了点吗?为什么那么浪费都那去喂猪?不过我马上意识到,那是“大乡里”出城的想法,没见识。
R君领着我先走进后面的包装工场。里面好象也就是那稀疏的几个人在包装线上不停地重复一样的工作――包装面包。然而,当我抬起头往上看时,一个个面包由运输带从烤炉里运送出来,经过绕上绕下的运送,刚出烤炉面包的高温就被降到室温了。刚才看到的废品正是从这里被挑出去的。每天有上万个这样的面包从烤炉里出来,这些面包猪经过运送线 从高温降到室温后,被运送到包装机组。然后由机器先自动切成面包片,再被送进一个塑料袋。最后再放进第二层塑料袋。R君见到几位工人在堆放面包,跟他们聊了几句,以示头儿对下属的关怀。
我跟着R君继续往前走,前面就是面包发放前的终点站。这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面包,有hot-dog buns, hamburger buns 和R君工厂生产的三文治面包片等等。据说每天有十三辆大货车负责把一天的面包运送到方圆500英里的各大小批发中心,再由批发中心分发到大小商场,餐馆。那天正好是邻厂关闭的前一天,所有原来由邻厂生产的订单都到了此厂,原本星期二是休息维修天却变成工作日。而生产线偏偏在此时却出了机械故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加班加点维修,机械故障总算修好。但是,原来休息天不需要的面包摆放架由于临时加班却供应不上。R君边走边打电话,要求总公司从其他的批发中心急速调动大批面包摆放架回到厂里。要不然,那天晚上成千上万的面包就要露宿街头了。R君打完电话后再给我介绍他们厂储存面包的冷冻库。这里储存的面包可以说是此厂的头号产品-sour-dough面包,面包冷冻后运送到美国以外的国外市场。
参观完了包装线和批发中心后,R君回过头来把我带到面包生产线来。迎面而来的是一个传动式的大烤炉。再往前走就是发哮炉。一位广东同乡工人在那里对每一个从发哮炉出来的半成品面包进行表面处理,用剪刀把表皮剪开,好让面包在遇到高温时所产生出来的气体能够析出而不至于破坏面包的表面。当我走近发哮炉旁边时,好奇地把头伸进去看看。R君告诉我,那里的温度和湿度分别是90F和85%相对湿度。拌好切成圆条形状的面面经过传动式运送在发哮炉里,一个小时后就会由两寸直径的面面发成有拳头大小直径的半成品面包了。我心想,90F加85%相对湿度不就是台山夏天的正常气温和湿度吗,怎么台山就发不起来?
最后,R君把我带到了终点站,那就是面粉拌搅变成面面的地方。刚好一锅面面拌好由运输车送到分段机器上再分成一小个面团。一锅面有多少面粉?五百磅!再加糖、香料和哮母种。至此,整个面包生产过程参观完毕。R君说,我们是从后面倒过来看生产流程的,现在你要回答生产面包的整个过程经过多少步骤,这是测验。好家伙,他怎么事先就没有告诉我有什么测验。我只好硬着头皮倒过来想,先是面粉拌搅,然后是送进细分器分成细长条的面包坯,再然后就是送进发哮炉发哮一小时左右,再再然后送进高温烤炉一小时多,最后出炉经过空气冷却降温到室温。整个过程大约三个多小时,R君如是说。 完了?我就这样跟着走了一个多小时,什么都没吃上,干咽口水。这倒不说,最近听朋友说R君对要好的朋友还送什么“洗脚水”,而我就看了个面包厂,什么也没吃上,我实在心有不甘。看来R君待朋友有上宾和下宾之分。当然,上宾有“洗脚水”送,我只好自认是下宾了。 [此帖子已被 远游客 在 2006-2-15 6:25:42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