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邻家小妹

寻台山一中“六四秋初(4)”班老同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主题

2732

帖子

81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19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3-9 13: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手上的珍贵照片,资料真多,应该是你妈的功劳吧.

[此帖子已被 511001 在 2010-3-9 13:51:09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34

帖子

132

积分

工兵

积分
132
发表于 2010-3-9 14: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2中的右3是弈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310

帖子

1122

积分

排长

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http://w

积分
112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3-9 19: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证实。奕翰是水步步渓东安村人,生前任建行办事处主任,住台城东郊路。我真希望我班所有同学,尤其是没能参加去年百年校庆的同学、海外的同学,都能有照片上传到此网页上,作为64秋初4班同学的交流和永久的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主题

2732

帖子

81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19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3-17 11: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珍贵而又好朴实,好真诚的同学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310

帖子

1122

积分

排长

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http://w

积分
112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3-19 23: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发现的一中“史前时期”老照片

新发现的一中“史前时期”老照片

去年末今年初在撰写《台山一中初中往事追忆》时提到:我在入台山一中之前在台城镇一小读书时有一张有趣照片,1963年台城国庆大游行时,学校安排李婉梨同学在游行队伍前举“小民兵”旗,我则扮成民兵举着大刀跟在她后面,有人看了笑称,整个情景就像“监斩”(见下文)。发帖时本想把那张照片上传,记得此照片是在一本旧相簿中,印象很深,但那相簿不知所踪,只好作罢。

-----------------------

龙卷风:

台山一中初中往事追忆(之一)

李江帆

fficeffice\" />

1.一中人马

在台山,考入台山一中是非常令人羡慕的。我记得读小学时在母校台城镇一小(后为台山县实验小学)二楼中厅看过毕业班自编的一个相声《一中人马》,指的就是有希望考入一中的同学。

1964年我从台山县实验小学毕业时,我所在的六(4)班有3人考入台山一中:我、李婉梨和黄海云。

婉梨是在我3年级从台城镇二小转学到一小时起就一直同班的同学。我和她有一张很有趣的照片,1963年台城国庆大游行时,学校安排她在游行队伍前举“小民兵”旗,我则扮成民兵举着大刀跟在她后面,有人看了笑称,整个情景就像“监斩”。海云则是在六年级并班时从他班转来的,实际上只做了一年同班同学。她是班中队长,我是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委。

1963年“六一”儿童节前,台城镇一小有20多位同学被评为台城镇少先队积极分子,在台城人工湖留下珍贵的历史照片(见下)。其中,13人后成为“一中人马”:64届卢植生(大队长)、李江帆(大队委)、陈佩芙(大队委)、李妙瑜(中队委)、黄桂贞(中队委);63届李柔珍(大队委)、邝健伦(大队委)、邝沃民(中队委);65届黄曼仪(大队委)、叶少兰(中队委)、ffice:smarttags\"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伟 黄\">黄ersonName>梦雨(大队委)、陈卫权(大队委)、邝锦添(大队委)等。从照片可看出,当时生活水平还很低,同学们都是“赤脚大仙”。

台城镇一小少先队积极分子合影 (1963.5.30 台城人工湖)

三排左起 卢植生 谭新玲 李柔珍 沃民 启成 健伦 黄耐芳

二排左起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陈\">陈济汉(ersonName>老师) 杨思恩 黄关爱 陈丽芳 李彩莉 ersonName w:st=\"on\">李江帆ersonName> 陈佩芙 谭秀莲 黄曼仪 伍杏英

一排左起 邝希荣(老师) 叶少兰 *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伟 黄\">伟 ersonName>梦雨 李妙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瑜 黄\">瑜 ersonName>桂贞 陈卫权 锦添 岑玉 岑植庭(老师)(黑体的后考入一中)

我曾就读的镇二小的同班同学陈小燕也考入一中。在小学一年级,我和她分别担任正副班长。1959年我们获学校积极分子奖励,班主任招静贤老师和当时还没到她肩高的我们合照过。那时我们真小啊!

我成为“一中人马”时才13岁,而我班有同学比我大几岁的。

李江帆小学毕业证书上的半身照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10-1-1 0:11:58 编辑过]

-----------------------------------------

最近意外找到了这张游行照片,真有如获至宝之感(见下)。

照片拍照时间在1963年国庆节,地点在台山人民广场。台城镇一小就在广场旁边,没有围墙,学校常把广场当作学校活动场所,游行队伍应从一小出发进入广场。队伍前面举旗的是李婉梨。她是我班年龄比我稍大的同学,个头高出大家一大截,很可能因此被老师安排在游行队伍前任旗手,她手擎红旗上的字应是“小民兵”。我当时任少先队大队委,被老师安排扮成小民兵“方队”的领队,手持大刀跟在旗手后面。

看了这张充满历史沧桑感的老照片,很有感慨。

一是感慨当年生活水平真低。照片上同学们正读小学五年级,标准年龄为12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一个个瘦骨嶙峋,营养不良,超大的膝盖皮包骨,全是“赤脚大仙”,反映了当年生活水平的低下。那时台城人家里和学校都没有早餐概念,一日只吃两餐饭。上午上课到11点肚子就饿得咕咕响。记得大概在4年级,有一次我饥饿过度致头晕眼黑,口吐白沫(台山称之为“发饭奶”),被发现后送到老师饭堂吃了一碗粥才缓解过来,印象很深。我以前在一个帖子上说过,我们这一代吃苦耐劳,特别能战斗。这与我们在少年时代就经历过很多困难艰苦,从小就得到磨练密切相关。相比之下,90年代以来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简直是翻天覆地。如今很多小孩都不知道饿是什么滋味了。现在的电影演员,即使是扮演爬雪山过草地本该饿得面黄肌瘦的“红军”战士的,一个个也是肥头大耳的,要找个瘦瘦的还真是“稀缺动物”。记得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演饰十年内战时期缺吃少穿(连盐都吃不上)的少年儿童潘冬子的小演员,是一副胖乎乎、营养过剩的样子,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二是感慨当年战备气氛真浓。1962年老蒋叫嚣反攻大陆,大陆战备气氛很浓。记得学校窗口玻璃全粘上防空袭的十字纸条,小学生常搞“战备训练”,我们常躺在广场地上,手举红缨枪对空练习瞄准“射击”敌机(第一次知道瞄准要有提前量)。故国庆游行以小民兵为主题是不奇怪的。后来我们进入台山一中读初中,小民兵活动还很多。记得林海老师任教时还写过作文《活跃在纱帽山下的小民兵》。

三是感慨岁月不饶人。当年的小同学稚气十足,如今正步入老年人的行列,大都逼近退休年龄,不由得你不服老。照片中扛红缨枪的同学应是同级的,但大都不记得是谁了,只认得前左4是朱劲波同学,他考入台山一中(64秋初1班),后来成了我最要好的好朋友之一,现在美国三藩市。婉梨考入台山一中(64秋初2班),后在侨中当老师,听说后来去了美国。照片中还有不少后来成为台山的64秋初同学。欢迎老三届老同学“指认”。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10-3-21 12:00:27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主题

2732

帖子

81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19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3-20 09: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笑S我了,你的宝物真多,我们那时不仅是赤脚大仙,还瘦骨鳞鳞呢.没一个够营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5

主题

4万

帖子

95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5575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0-3-20 23: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511001:
哈哈,笑S我了,你的宝物真多,我们那时不仅是赤脚大仙,还瘦骨鳞鳞呢.没一个够营养的.

拿着大刀好威风,不过膝头大过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310

帖子

1122

积分

排长

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http://w

积分
112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3-21 12: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木子哥: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膝头大过脾”只是其中一招,经过贫困,方知爱惜,经过饥饿,方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夜访德湛同学令我感触,同学之谊不必重复,德湛同学一家是支撑农业大国的千万农户之一,勤肯忠厚,尽职本份。墙上的幼儿认字图尤令人动容,愿小朋友明天会更好。

木子哥所言极是。请转告劲波上网再次欣赏他47年前的“光辉形象”(他以前应该在我家看过这张照片),好在他“膝头大过脾”现象相对来说还不明显。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10-3-21 12:20:11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310

帖子

1122

积分

排长

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 http://w

积分
112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3-21 08: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Laotao:
511001:
哈哈,笑S我了,你的宝物真多,我们那时不仅是赤脚大仙,还瘦骨鳞鳞呢.没一个够营养的.


拿着大刀好威风,不过膝头大过脾。

台山话“膝头大过脾”真传神。不过这是时代的烙印,那年代的人是难以逃脱的。LAOCAO二哥比我等辈年长,在三年困难时期应进入青年行列,但想来也未必会肥头大耳。在发此帖时,我还得感谢一小老师给我们留下了这张真实记录当年状况的珍贵老照片。我猜想他(她)应该是想记录游行队伍小民兵“英姿飒爽”的威风,但说实在的,47年后我从这张老照片中读出的信息不是“威风”,而是感慨——正值长身体长知识的孩子们一个个瘦骨嶙峋,这很典型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水平低。值得庆幸的是,这种状况到改革开放以后得到逆转。最近发现的一张推荐上大学时(1973年)的体检表显示,我当时体重只有102斤,这意味着下乡5年,从17岁长到23岁,一斤体重也没有增过!我清楚地记得,是在1979年备考研究生时体重才开始增加的。山水轮流转。过去“又黑又瘦”是贫困的特征,现在倒成了富裕的标志:富裕的人们有钱减肥,常旅游而又黑又瘦,又白又胖的反成了“穷人”。

又:我仔细辨认此照片,发现小民兵游行队伍右起第6人(在穿长裤的女同学左边一个扛着红缨枪面对镜头的男生)很像朱民英同学,他在镇一小和我不同班,当时住在环城南路,考入一中和我同班。我在台山一中初中往事追忆中几次提到他。听过他后来去了美国,但去年校庆同学聚会我花了很多功夫都没有找到他的联络方式。

[此帖子已被 龙卷风 在 2010-3-21 9:06:12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2-13 14:18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81

    主题

    2142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4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0-3-21 10: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膝头大过脾”只是其中一招,经过贫困,方知爱惜,经过饥饿,方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夜访德湛同学令我感触,同学之谊不必重复,德湛同学一家是支撑农业大国的千万农户之一,勤肯忠厚,尽职本份。墙上的幼儿认字图尤令人动容,愿小朋友明天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7-20 22:03 , Processed in 0.3057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