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忙碌,似乎才忙过了马年新春后,转眼又忙着年终总结、新年计划。才惊觉,马尾巴所剩无几,金羊犄角已在眼前。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又是送马迎羊年。看四周,才发觉,路旁树木满是嫩绿鹅黄,街心公园和路边不知何时添了些许姹紫嫣红,冬尽春意来!
记得改革开放前,平日都是粗茶淡饭,一年节省,尽花在春节,诸如全身上下的新衣物、美味佳肴、瓜果零食、长辈们给晚辈派红包,春节才有。试问谁不眼巴巴的盼望春节?佳节里,亲朋团聚暖融融,这边厢是瑞狮舞动贺新岁,那边厢是鞭炮声声此起彼落,还有人们见面互道新春祝福,欢声笑语不绝,四处相逢皆笑脸。那时候的春节气氛,格外喜气洋洋。随着时间推移,经济环境改善,有了贫富悬殊,应运而生的一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说的就是无论你喝的是土炮酒还是拉菲,无论你开着宝马还是搭着大篷车,无论贫富,亲情永远是千金难买,回家过年是颠扑不破的人心所向。
随着经济环境逐渐改观,用朋友们的话说:“天天像过年”,新年气象,人们淡定了很多。至亲团聚、美好祝颂、期盼好开端确实永远不变的新春元素。主妇们洒扫庭除置办年货,家在外地的同事,忙抢票,张罗着回家的种种,偶尔低头沉吟,想必在琢磨着妈妈出品的美味,又也许,在想着老家的种种温馨美好。回家过年的脚步,铿锵着,直敲得人心奔腾。 我的家人都在同一城市,少了一份急迫和期盼。记得一次独自过年的经历,让我猛然懂得,亲情重如山。那年,我还是共青团员,父母本要带我们回爷爷奶奶家过年,我说:“单位要求未成家的共青团员坚守岗位,你们回去吧。”爸妈给我做好一锅很美味的鸡块,带着我弟弟回爷爷奶奶家。我乐得一次独处机会,除夕下班回家,美餐一顿,端着水果零食,优哉游哉等春晚……当零点的钟声敲响,窗外鞭炮声大作,我忽然想起“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的孤雁,悲从中起,泪流满面……两天后,爸妈归来,问我这两天过得如何?我把鞭炮声中的孤寂悲戚从实招来,爸爸刮我鼻子说“傻丫头,你说坚守岗位,我就让你体验独自过节的味道,哈!算是体验吧。”就这样,我懂得了亲情重要。那年,21岁。现在想起这一幕,很是感慨,听着《草原上的月亮》,更是由心底去珍视亲情,有什么,能比慈母倚闾盼儿归更能催你归家、更能触动心底柔软?此时,运足丹田之气,唱出来“有家的地方,才是天堂!”唱得回肠荡气。 不知何时起,节前少了翘首,节中淡了兴头,节后多了阑珊。举目四顾,中国传统节日也渐渐变得淡然,倒是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显得璀璨、绚烂,看来西风东渐,洋节在国人心目中把传统节日“挤占”些位置了。
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回家,必经的地铁过道,熙熙攘攘的人流,都是赶着回家过年,那个瘦弱的男子又在自弹自唱,听他唱的是《张三的歌》:
“我要带你到处去飞翔 走遍世界各地去观赏
没有烦恼没有那悲伤 自由自在身心多开朗
忘掉痛苦忘掉那地方 我们一起启程去流浪
虽然没有华厦美衣裳 但是心里充满著希望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 看一看 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
我们要飞到那遥远地方 望一望 这世界还是一片的光亮” ……
这首歌,我喜欢,可是在这特殊的日子听来,内心一阵酸楚。人流如织,脚步匆匆。谁还能顾得上给你点钱呢,纵然想施舍,却挤不到你跟前,唉!不是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吗?眼看春节到了,别再卖唱别再流浪了,赶紧回家过年吧。
当一家子乐也融融围坐,或聊天或一起看春晚,或品茶或听乐,无论你是富裕还是贫穷,乐享天伦家家有。亲朋相聚,道尽多少吉祥祝颂,也会交流些许见闻。校友们的微友圈,传递着各地的春节图片,有南方的迎春花市、有北国的瑞雪兆丰年,更有各家团年美食,馋得对方垂涎。在大洋彼岸的朋友,传来美国三藩市的贺年照片,只看西方的男男女女,牵着羊儿到唐人街过中国新年,那热闹,比国内还甚,当我惊讶于中国新年之“墙内开花墙外香”,海外的校友说:“春节移民到了美国;而圣诞节则出口去了中国。”想想也是,世界文化大融和,东方文化被西方所接纳并喜爱着,中国也敞开大门兼收了西方的种种文化,至于节日气氛之浓淡,无需觉得失落,应该看到是今日物质富裕,往昔的春节喜悦,遍布了一年,人们自然觉得节日氛围被“摊薄”了。
无论如何,回家过年,是春节的核心,是每一个爱家人的心愿。你看看,东家的妈妈插好了一篮篮个中造型的花,爸爸下厨做了满满一桌美味佳肴,爷爷打开酒柜,把珍藏的葡萄酒拿了出来,“噗”的开瓶,淳淳酒香和浓浓亲情洋溢了一个厅堂,小孩儿更是欢欣雀跃,跳着脚喊:开饭咯!试问:还有什么,能代替这可人的春节气氛?“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美国三藩市唐人街,旅美华侨和外国友人共度中国新年
过年1.jpg_副本.jpg (76.65 KB, 下载次数: 0)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3 分钟前 上传(照片来自刘艺林校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