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台城ffice ffice" /> 牛强家的地址是广东省佛山专区台山县三八公社凤池大队凤池村。凤池大队一共有十条自然村,分别是凤池,海边,广安,潮东,潮西,南阳,大湾,小湾,李园,平安。 自从参加了学校排球队,牛强便有了两件正面印着“台山三八中学”的背心。“三八”这个名字特别显眼,招来一个开平的表弟的好奇,问他:“你的学校是台山的第三十八所中学?” 牛强解释:“那是我们公社的名字。” “三八,三八,哈哈,用三八做名字,有点怪怪的。”表弟说。 牛强不好回答,但也重视起这个“怪”。从前没有想过三八公社的“三八”有什么,很自然的,就是自己公社的名字,可是,细想还确实有点别扭。怎么就取“三八”呢?当然,可能是就公社所在地的三八墟取名,而三八墟大概是以前逢三逢八日墟期,所以被叫成“三八”。却和“三八妇女节”的“三八”一样,台山开平人对“三八”这两个字还有特别的解释,——“傻”的意思。“天啊,这就是我的公社(的意思?)!”牛强自己想着也觉得好笑。 所以,就想到了大队的名字,还有大队里的村子名字,是那样的祥和,那样的富有诗意。 由此,他又打听同学们都来自哪个大队,知道三八的好多个大队名字:密冲,密南,上桥,降冲,里边,冲泮,石龙,东坑,邹村,同庆,同乐,凤池,岗美,六槐,五围,新联,新三八等。虽然大多数名字都不算很土,却还是凤池最让人有自豪感。 三八墟比凤池墟大,却不比凤池墟漂亮。台山的县城台城如何呢?牛强虽然是台山县人,却从来没有去过台城,反而去开平的县城三埠就去得多,因为凤池离三埠比离三八墟还近,而去台城必经三八墟。牛强很想到台城去看看,毕竟那是自己的县城。 这个机会很快就实现,却只让他得到一个朦胧的印象。 高二上学期,学校参加了谭江修水利,要先到台城去拉石头,再运到谭江边上去。也不知道学校从哪里弄来那么多大板车,三个学生一辆,浩浩荡荡地,空车从三八拉到台城。是吃了晚饭才出发,走了十几公里,到了台城已经天黑,住在汽车站旁边的一间小学里。分男女各占一个教室,把书桌并起来,大家躺上去,没有铺盖(是秋末冬初),几乎没怎么睡,就这样滚了几个钟。天还没有亮就有人喊起床,每人分到一个面包,自己带着水壶,早餐后去了一个叫陶瓷厂的山岗上,拉上石头就奔谭江。 那是一次长途拉练式的劳动,空车十几公里,负载二十几公里。很累,也很开心,主要还是看到了台城,可惜是晚上看,但那高大的楼房,那宽阔的马路,那修长的骑楼,已经朦胧得让牛强生发出很多美丽的想象。特别是那红墙绿瓦的长途汽车站,比三埠的长途汽车站威风多了,秀丽多了。 牛强是拉着大板车,在薄雾的晨曦里向巍峨的汽车站匆匆一瞥,已经够他心花怒放的了。他一直担心台山城会像三八墟一样,不光是名字土,连历史也比不上凤池墟长,那些建筑物就更没有办法和三埠比。——他希望自己的县城无论如何要比三埠好。不是开平人而经常要“等三埠”(趁三埠墟),已经够憋屈的了。——开平台山两地交界处的人们对所属地很在乎,交往中总爱贬低对方抬高自己。 这“一进”台城,让牛强喜欢上了台城。 想了解《乡情》各集情况,请点击下面进入: 《乡情(集辑)》 [此帖子已被 于广中 在 2010-4-16 23:08:57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