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冬子

童话诗词__ (七)五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6438

帖子

30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03992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4-8-18 18: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冬子 的帖子

冬子:
我的理解,正统之外的诗都可叫打油诗。而好的打油诗是幽黙,灰谐,辛辣,讽刺的。从这点出发,你的这首打油诗似乎油气不足了。记得令师曾开过一帖《闲舒五言诗》,我看上面就有油水好足的隹作的
.......
我认为是“自产自销”的半正统绝诗。 因为它合乎《绝诗》格式。其半正统成份在于押韵,但“崩、朋、更、行”又乎合台山话的顺口溜。在词义上如“叱太崩”用汉语难以替代,其含义是:遇到不吉利的事或说了不吉利的话时,立即以“叱太崩”一语祈求更正为大吉利是”。(和‘大吉利是’词同用,又有后悔之意。常见台山方言‘大吉利是叱太崩’一语)。“墨返”虽属台山方言,但用汉语可以解释为:不能回家。 48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6438

帖子

30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03992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4-8-18 18: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首诗创作于今年1月29日春节前夕一次车祸日记。现在把它放出来,是想警告那些贪官:家里有个老母亲为你操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主题

1091

帖子

30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0562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4-8-18 22: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男孩: 我的这首诗创作于今年1月29日春节前夕一次车祸日记。现在把它放出来,是想警告那些贪官:家里有个老母亲为你操心啊! 哈哈!用"叱太崩"入绝句和"不许放屁" 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在乡下常听到阿婆话"叱太崩",言听意会.倒是首次听说和"大吉利是"是近义的. 写绝句要达到"打油诗"那种效果其实也是不容易的.有时几句顺口溜反而比正经八道的诗更容易在市井中流传,记得就有这样几句"打油诗"曾在台城流传,讽刺一些腐败分子: [ 办公讲官话, 下班讲北话, 日日话加班, 对妻啱大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6438

帖子

30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03992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4-8-19 08: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鲁非 的帖子

鲁非: 哈哈!用"叱太崩"入绝句和"不许放屁" 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在乡下常听到阿婆话"叱太崩",言听意会.倒是首次听说和"大吉利是"是近义的. 写绝句要达到"打油诗"那种效果其实也是不容易的.有时几句顺口溜反而比正经八道的诗更容易在市井中流传,记得就有这样几句"打油诗"曾在台城流传,讽刺一些腐败分子: [ 办公讲官话, 下班讲北话, 日日话加班, 对妻啱大话]
我和冬子哥在这里糊说八道多时,胫都望长了。终于等到了老柴鲁非先生出山传教。 其实,对联早在改革之中,现在我们见到在商店里购卖的、在门口张贴的春联,绝大多数只是按词义对仗,又有几对对联能按传统的平仄和词义双对仗呢? 如粤剧除了“二王”曲调好听点以外,其它曲调听起来有些恶心,但二王又长又臭,七老八十的老头儿老是占着舞台,不放心让年青人发挥。那些主角(文武生、花旦)化妆得牛头马面,令人反感。难怪现代人不喜欢。孔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 传统律绝的押韵,有些用地方方言读起来总是不顺口,反而《打油诗》、《顺口溜》受现代人欢迎。传统旧体诗也应该改革了。我的这首绝诗只保留传统绝句的平仄格式,是在大胆偿试改革。(童心无忌,请老先生莫打头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主题

1091

帖子

30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05628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4-8-21 17: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男孩(123楼) : 对于对联,律诗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我还是比较"保守"的, 就我们台山网而言, 我认为目下还应该以继承为主,才可谈改革.以古体诗而论,大掋可分为古诗, 乐府, 和律诗(包括绝句)三种.如果我们连这三种诗的基本特点都没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我们怎可以去改革呢? 写古体诗,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正如毛泽东指岀: "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 诗词的改革主要的着眼点,一是发音要向现代汉语靠拢; 二是放松诗韵, 一句话就是"诗词改革要使用今韵", 除此别无他途. 至于用"词林正韵"写律诗和填词,只是在<<今韵>>还没有完善编抪的那个阶段的一种过渡性的主张.其实毛泽东的一些律诗早就突破到词韵, 据专家评论并不见得成功. 近年来,在<<越华中学>>, <<端芬中学>>, <<暢所欲言>>这些版块湧现了大量相当水平的古典诗词, 这要归功于那些老一辈诗词好手的推动,和诗词是否改革没有多大的关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6438

帖子

30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03992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4-8-21 19: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鲁非 的帖子

鲁非: 对于对联,律诗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我还是比较"保守"的, 就我们台山网而言, 我认为目下还应该以继承为主,才可谈改革.以古体诗而论,大掋可分为古诗, 乐府, 和律诗(包括绝句)三种.如果我们连这三种诗的基本特点都没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我们怎可以去改革呢? 写古体诗,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正如毛泽东指岀: "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 诗词的改革主要的着眼点,一是发音要向现代汉语靠拢; 二是放松诗韵, 一句话就是"诗词改革要使用今韵", 除此别无他途. 至于用"词林正韵"写律诗和填词,只是在<<今韵>>还没有完善编抪的那个阶段的一种过渡性的主张.其实毛泽东的一些律诗早就突破到词韵, 据专家评论并不见得成功. 近年来,在<<越华中学>>, <<端芬中学>>, <<暢所欲言>>这些版块湧现了大量相当水平的古典诗词, 这要归功于那些老一辈诗词好手的推动,和诗词是否改革没有多大的关联.
闲言叱太崩, 他事莫心萌。 诗体寻回路, 何时广泛生?(新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6438

帖子

30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03992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4-8-22 23: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鲁非 的帖子

鲁非: ……近年来,在<<越华中学>>, <<端芬中学>>, <<暢所欲言>>这些版块湧现了大量相当水平的古典诗词, 这要归功于那些老一辈诗词好手的推动,和诗词是否改革没有多大的关联.
我不否认这些版块涌现的古典诗词水平之高。但又有多少人参与?顶帖的人顶的是什么帖?只是二胡独凑啊。
同学网懂得写古诗的人应该不少(同学网会员平均年龄起码超过55),就是我们这代人在就读小学时都有古体诗课程。他们对古体诗的兴趣又有哪些?值得深省啊。
因象最深刻的一课是(唐)李绅《悯农》诗:
锄禾日当午,汗
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老师解释完后要我们学写诗。老师话音刚落,马上就有同学举手发言:
锄田挖烂芋,泪水流入肚。
谁知蕃薯餐,爸妈皆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主题

895

帖子

6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6254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9-3 09: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子长得高且直,中空还有竹节,人们常用竹子比喻虚心和气节。相传苏东坡尤其喜欢竹子,在其后花园里种满竹子。另外他特别喜欢食肉而且擅长烧肉,浙系名菜中有道叫作东坡肉的是他的知识产权。有了这两个爱好,他写了一首打油诗:[平生喜食肉,平生爱种竹。偏爱红烧肉,更喜青青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若想有肉又有竹,天天竹笋红焼肉] 。“宁好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把气节看得比“食肉”重要,在当时,估计也是一个不大会钻营的角,难怪一再被贬了。苏东坡是大文学家,尚且写此等打油诗,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打油诗比那些诸多框框限制的古体诗词更容易被人接受了,更不用提如毛泽东批评的“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那种“味同嚼蜡”的所谓古体诗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6438

帖子

30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303992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4-9-4 07: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莫非冬子哥也中了苏东的毒?我是中苏东的毒太深了。 苏东坡在《于潜僧绿筠轩》中曾经有过这么一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 到后来又被人演绎(《苏小妹三戏秦少游》率先演绎)成“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竹笋加些尖椒焖猪肉也确实太可口了,我也曾确实来个天天竹笋焖猪肉。竹笋蛋白质太高了,害得我得了一双痛风脚,没有特効药医治。 九百多年前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尚且写出这么通俗易懂的好诗,我真不明白鲁非伯伯为什么要推崇那位搜肠括肚、尽用使人难以看懂的词汇、而又不大愿意与人交流的伯伯写的古典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主题

895

帖子

6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6254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4-9-5 01: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Re好男孩:九百多年前的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尚且写出这么通俗易懂的好诗,我真不明白鲁非伯伯为什么要推崇那位搜肠括肚、尽用使人难以看懂的词汇、而又不大愿意与人交流的伯伯写的古典诗。 有人说鲁柴是个“老顽童”,他自己说是“大老粗“。我看他岂码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对于传统文化,他主张先要继承才可谈改革。在台山网上,他推崇过一些古典诗,也批评过一些出律的所谓的”古典诗“,依我看,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扬传统文化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5-18 02:27 , Processed in 0.4270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