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破烂的砂锅

岭南名家陈白沙的书法(转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白沙哲学思想一无是处吗 ?

——《理学的演变》第五章《陈献章》读后感

陈占标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 年出版蒙培元著《理学的演变一一从朱熹到王夫之戴震》一书,是一部有三十六七万字的哲学类书巨著,书中详细介绍宋明理学的 ( 主要由朱熹始 ) 发展、演变和终结的过程,分时期以人系事全面综述各家学派的哲学观点、对理学的贡献和本体沦、方法沦、认识论等等的异同,以及他们的思想方法、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反映、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的批判,发表了详尽的周密的、其中不少精辟、独到的见解,使读者能够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宋明理学的知识,了解古代理学家们的思想和活动,是一部有益的著述,这是应当肯定的.至于全书对宋明理学家的评述,是否称得上成功之作;对此由于水平关系,也未及深究,难抒管见,有望于史学家专家评说。但是,读过书中第五章“明代中期理学向心学的转变”“陈献章”这一部份,则有不少疑团,颇难开解,故草此文,以求作者和读者见教.

第一、白沙之学何所宗

蒙培元著的《理学的演变》中“陈献章” ( 以下简称“蒙文” ) 的万余言篇幅中,提剖白沙之学皆宗于朱熹,对这点笔者实有疑问。蒙文对此写了很多笔墨,不妨略引一些带有典型的说法,

“陈献章提出的心学思想,达到了同陆九渊完全相同的结论。但他的思想是从朱熹哲学发展而来,具‘何理学特点,决不是简单地继承陆九渊思想.他在当时被弥为“陈道学,说明他只是为了救朱熹哲学之弊,才发展朱熹哲学的.由于他继承了朱熹以来心学思潮的传统,才能有新的突破。” ( 见《理学的演变》 270 页 )

陈白沙之心学是仅仅源于朱熹、陆九渊吗 ? 他是“继承”和“抢救”朱熹的哲学吗 9 陈献章是朱熹那样的“道学”先生吗?

诚然,陈献章自己曾说过,“吾道有宗主,千秋朱紫阳”。初期他的学问是宗法子朱熹的.后来从吴与弼游,便受到影响,改变丁学正统的官学,而受业“伊洛之学”。之后回里,博览群籍,师法各家,追溯白沙心学之原,先有周敦颐、后有陆九渊,故向有“白沙学出筛溪说”.此外,邵康节的“心即太极”、张横渠的“自然天遭”, 明道 先生的以心识理,以心存理的心学精神,等等,对白沙心学思想都有很大影响.因而不应说成陈白沙“继承了朱熹以来心学思潮的传统”.

至于所谓陈白沙“救朱熹的哲学和发展朱熹的哲学”,蒙文中举出不少白沙之学源于朱子.如“他 ( 指白沙 ) 所,用力,之学,主要也是朱熹哲学”.白沙的“人与天地同体”的观点,“这是从朱熹的万亩皆吾一体的思想发展而来的”。陈献章的“天地我立,万化我出”的说法,“又是从朱熹的心事体沦发展来的,如此等等”当然,朱子集百家学说形成理学大成,有些思想观念是和白抄相吻合的。但是,应当指出,白沙哲学思想有很多要点是和朱熹存在着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例如,朱子以濂溪之无极太极说解释“理”,主张“理在先、气在后”理是本体的论点,与白沙的“以自然为宗”,“心为本体”是大不相同的;朱子学说主体是“性即理”.又讲“气”,是“理”和“气”的二元论;白沙主张“心”即是“理”,不言“性”,不言“气”,其“心”或“理”则发自自然主义,属于一元论。特别是心学观念上,朱子主张“以此理收拾此心”,而白沙则主张“以此心收拾此理”,恰好是相反。如他认识沦、涵养方法、治学方法等等,白沙与朱子均有差异.如果不明确这“大异小同”,像蒙文所说的“大同小异”,这就反映不出白沙之学对正统的朱子宫学来一个冲击、来一番改造;也看不见白沙这个岭南学派创始人在理学的演变中的历史地位了。

还有一点,蒙文称白沙为“陈道学”,与朱熹这假圣人相并称,也是不甚妥当的。

第二、白沙哲学思想足彻头彻尾的唯心论吗 ?

蒙文在阐述陈献章的哲学思想时,几乎 白沙 先生的一言一行、一思一念、与乎诗文的一字一句,都是主观唯心主义 ! 如白沙的“心与道一”“万物在我”是“主观唯心论的结沦”,一也;白沙的“理具于心”“心理不分”的“天人合一”,“这是以我为中心的唯心沦思想”,二也;白沙的“万理都归感应中”,虽然白沙看到主观同客观的统一性,但是却无限夸大了主观精;冲的作用,从而抹杀了客观世界的存在,这就陷入了主观唯心论,三也;白沙所谓“中庸”之学,就是心学,是讲“诚”的;他的“不诚无物”是用“天人一理”的内外合一之学,把客观事物消解于主观精神之中。反映了他的心学主观唯心论的特点,四也;白沙的“心与理合一”是“心”与天地万物合一,这就是说:“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把天人物我、上下内外都‘滚作'一,寸,不作分别,,无所谓物我,无所附内外,但是却以我为主宰,这是唯我论的唯心主义,五也:白沙提出心“觉”问题,说:人争一个‘觉',才觉匣我大而物小,物尽而我无尽.强调心体无限量而事物有限,“使他的主观唯心论表现得更加露骨,六也;白沙的认识方法是“反求诸心”、“存心养性”、彻底否定了朱熹的“即物穷理”的方法,“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神,—开卷尽得之矣”。他反对泥古,墨守成说,打破了当时学术界的沉闷空气,确有一定积极工作。但他反对向客观事物求知,主张“反求于心”,以为心中一切皆备,则是更彻底的先验主义认识论,—也;白沙对心性养主张“去蔽”,即去欲念的心体“至无”,把耳目和心对立起来,把感性的东西和理性的东西对立起来。片面地看问题,这样的认识只能是无源之水,这样的人性只能是先验道德沦,八也;白沙讲“实学”,以“心学”的“立功”、“立言”“立德”为大本,方法是“主静”,“静中养出端倪”,以明心见性,虽然他对学佛的静坐有所分析,但他所谓静坐、无欲、调息、定力等方法。和禅学很难有什么本质区别,即是说白沙的主静是禅坐,九也;还有白沙的“万化自然”思想,在观察自然的变化,是有辩证唯物因素的,在认识自然,“形交乎物,动乎中,喜怒生焉”等具有朴素唯物的观点,也给蒙文全部否定了。他认为白沙在《云谭记》所写的“天地间一气而已,屈伸相感,其变无穷。人自少而壮,自壮而老……孰能久而不变哉 ! 来之未形也,以为不变:既形也,而谓之变,非知变者也。……其必有将然而未形者乎 ? ”白沙这段是论述大自然规律的,蒙文竞指“这个将然而未形者,就是吾心之无极太极,也就是心本体”。“如果不从他 ( 指白沙 ) 的‘心与理一'的思想进行分析,就会认为这是,唯物主义”。 ( 见该书 276 页 ) 这就是说,白沙这些论述也是属,于唯心的。十也。够了,在蒙培元看来,白沙哲学思想根本就没有半点唯物的成份,完完全全,彻彻底底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了。

对于陈献章的哲学思想的唯心与唯物问题,过去有分歧,现在的认识,也不统一。这是不奇怪的。这是关系到人们对白沙思想如何理解,如何分析;对他的诗文如何阐解,如何探讨得到他老人家所表达的原意。比如,怎样看待白沙思想中的“道”,有人认为它是精神属性,有人则认为它是物质属性。像古代老子论“道”,他老先生认为“道”是宇宙本原,天地万物由“道”而生。但后人有说它是客观唯心主义,又有人说它是唯物主义。所以,各有各的认识,并不奇怪。然而,像 蒙 先生笔下的陈献章哲学思想,不折不扣的地地道道的主观唯心主义。我看,是不是绝对化了 ? 白沙的以“自然为宗”,体察自然,直叩自然,体认自然,这些观念有没有唯物因素?他认识自然变化规律,认识事物变化规律,有没有辩证唯物因素 ?

第三、白沙的学派地位要不要肯定 ?

黄宗羲在《明儒学案白沙学案案语》中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其吃紧工夫,全在涵养,喜怒未发而非空,万感交集而不动。至阳明而后大”。 ( 见《陈献章集》 867 页。中华书局 1937 年 7 月版 ) 这对陈白沙的评价是很高的,同时也点出王阳明继承了白沙的学说,完成了“心学”的创造。清乾隆年间广东布政使欧阳永椅说:“ ( 白沙 ) 先生僻处岭海之间,倡明正学,身体力行,有明一代,大儒林立,而能直揭本体,不为功夫节目所拘,则自先生始”。白沙在创造岭南学派,创造心学,影响当时的的学风,是应当肯定的.而表现在其哲学学术思想上,则是上承周陆程朱理真谛,下开明阳心学先河 1 诚如此,一部反映理学演变的哲学专著,就应当充分反映出理学演变为心学的过程;作为历史人物陈献章,他的心学形成、对学术界影响和历史地位,书中应有充分的论证.特别是他的“心学”的“上承”和“下开”,更应当有所交代。然而,很遗憾,在书中没有看见上述各方面的详细交代,只是有一些简短的。概念化的、或是抽象的句子来代替具体的说明,这是使人很不满足的.不仅在“陈献章”的传记中看不到有关“上承”“下开”的论述,甚至在第六章“明代中期理学向心学转变的完成一一王守仁”的描述中,也没有看见王守仁上承陈献章心学的记载,而是述说阳明之学源自朱晦庵。如:

“朱熹哲学经过长期演变,到王守仁终于完成心学体系,从朱学中独立出来,自成一派”。 ( 《理学的演变》 301 页 )

“王守仁的哲学思想,经过三次转变而后形成.其转变的情形,大体上同陈献章一致,主要是同朱熹思想的关系问题”。 ( 同上书 302 页 )

其实,王阳明早年 ( 十八岁时 ) 即接触朱熹哲学,……他开始是尊信朱熹哲学的,而且遍读丁朱熹著作。后来发现朱熹哲学的矛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在事事物物上穷理,如何能明吾心之明德” ?( 同上注 ) ……。

到这里,蒙培元才写到一句:“可见,王守仁心学思想在形成过程中,直接受到湛若水、陈献章等人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 ( 同上书 304 页 ) 但以后,又回复写朱熹的影响了:

“关于王守仁同朱熹,陆九渊的关系,一般认为,他的心学思想来自陆九渊,故合称陆王学派.这是对的,因为他们都属于主观唯心沦。但从它的思想内容和哲学演变的角度来看,它同朱熹哲学有直接关系。他继承和发展了朱熹的心学思想,克服了朱学本身的矛盾,从而完成了心学体系”。……“他继承了朱学的思辩性,又解决了朱学的矛盾,他的心学比朱熹彻底得多。……他的心学:精一之处,正是得自朱熹”。 ( 同上书 308 页 )

“如果从王守仁哲学的思想渊源讲,除了朱熹和陆九渊,还有佛教掸宗思想”。 ( 同上书 310 页 ) 可就是没有提到陈献章。

不知是 蒙培元 先生出于误笔抑或对陈献章的论述存有偏颇 ?

以上的粗浅看法,是一家之言,有望于作者和读者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论陈白沙的教育思想

李开泰

陈献章 (1428 — 1500) 是明朝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诗人和书法家.他生于广东省新会县城北圭峰山下都会村.少年时随祖父迁居新会县白沙乡小声山下 ( 今属江门市白沙乡 ) ,故后人称他为“ 白沙 先生”.

陈白沙“自幼警悟绝人.读书一览辄记,” ( 《陈献章集》 865 页,中华书局 1987 年出版,以下引自该书只标页数,不列书名 ) 由于他能激励奋发,天资聪颖,博闻强记,二十岁 (1447 年 ) 就“中乡试第九”,即考取第九名举人。次年入京赶春闱.“中副榜进士,告入国子监读书”( 805 页)二十四岁时“会试下第” (805 页 ) .由于他“两赴礼闱,俱下第”,二十七岁时往江西临川发奋“ 从吴聘 君学,其于古圣贤垂训之书无不讲” (806 页 ) .次年,陈白沙自临川归,筑书房春阳台,闭门读书,刻苦钻研,“益穷古今典籍” (807 页 ) ,并开始从事教书工作。后来,明朝成化十八年 (1482) 九月,由于广东左布政彭韶和巡抚右都御史朱英上疏极力交荐,陈白沙本“以母老并久病辞” (871 页 ) ,鉴于催促紧迫,始于成化十九年 (1483 年 ) 三日三十八日入京参加吏部考试。陈献章无意于科举和仕遗,“称疾不试,乞归奉母” (832 页 ) 。明宪宗授予“翰林院检讨”。次年六月,南归新会县白沙乡“碧玉搂”,从此终生潜心做学问和从事教学工作。

陈白沙 先生绝大部分潜心学问和从事教育工作,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在教育实践中提出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符合某些教育规律的教育见解,不仅在当时,而且在后来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他的教育思想只散见于他的诗文、书信等著作中,没有专门的论著.故有计划地整理和研究其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还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陈白沙之分肯定教育在“育人”中的决定作用,反对天赋决定论,

关于人是聪明还是愚蠢,才智是高还是低,是由先天遗传 ( 天赋 ) 决定的.还是由环境和教育决定的 ? 这个问题无论在中国或是在外国,历史上就有过许多争论.在外国,英国人类学家 F .高尔顿在 1869 年发表了《遗传的天才》一书,认为:遗传素质是人的聪明才智和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第 485 页 ) 本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 (E . L . Thorndike) 说:“人的智慧 80% 决定于基因, 17% 决定于训练, 3% 决定于偶然因素.”霍尔 (G . S . HaLL) 也说什么“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 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第 2O 页 ) 他们都强调人的遗传规律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J . B . watsonl878--1958) 认为.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的作用.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 林传鼎等主编《心理学词典》第 241 页 ) 为此,他们曾在近代心理学界多次展开激烈的争论.

在中国.春秋时代的孔子最早探讨人性的问题,他总结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论语·阳货篇》 ) 这就是说,人的天赋素质 ( “性” ) 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环境、教育的习染不同、便产生个性很大的差异.因此,他主张“有教无类” ( 《论语·卫灵公》 ) ,重视“学而知之”。

这就是说,人的聪明才智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 《论语·李氏篇》 ) 这就是说.人的聪明或愚蠢是先天遗传决定的,后天不可改变的。孔子的天赋决定论的教育思想一直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鼓吹,并利用为其统治服务.西汉的董仲舒为维护汉王朝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统治.实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认为人性是由“天”决定的,提出“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而孔子的环境教育决定论的教育思想则被历代进步教育家所继承和发展。汉朝的王充吸收了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思想和自然科学的成就.极力否认“生而知之”的天赋决定论的唯心主义观点.强调人必须通过学习来求得知识。他说:“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学不识。”“可知之事.思之辄决;不可知之事,待问乃解。天下之事,世间之物,可思而 ( 知 ) 。” ( 《论衡·实知篇》 ) 王充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积极因素,而否认了孔子“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教育观点.陈白沙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后天决定论的教育思想.他在教育实践中强调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在认识上的作田,提倡“有教无类”.反对遗传决定论或天赋决定论。他在《贺克恭黄门》的信中明确指出:“人要学圣贤,毕竟要去学他.若道只是个希慕之心,却恐末稍易辏泊,卒至废驰.若道不希慕圣贤.我还肯如此学否 ? 思量到此,见得个不容己处.虽使古无圣贤为之归依.我亦住不得,如此方是自得之学.” ( 第 133 页 ) 陈白沙在这段话中向学生指出,人们应该树立“学圣贤”的目标,而只有“希慕圣贤”的良好动机和愿望.还是会“卒至废驰”的,必须有“不容己”和“住不得”的学习意志和毅力.方是“自得之学。”有了这样的涵养,也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的.为什么呢?因为圣人也一样是人,而不是神,所以人人皆可为圣人.他在《程乡县博学记 ) 中说:“夫子一太极,而人有不具太极而生者乎 ? ” ( 第 29 页 ) 又在《赠世卿 ( 五 )) 中说:“可以参两间,可以垂万世.圣人与人同,圣人与人异.” ( 第 3OO 页 ) 这就是说.“天子”、“圣人”与众人一样都是太极所生. ( 注:古代的人认为,太极生万物.也是人类产生的本源. ) 他们与众人一样都是人;所不同的是:圣人掌握之“道”.“可以参天地垂地万世,以其与物同体,所以异于众人也.” ( 湛若水:《白沙古诗教解卷之下》,《陈献章集》,第 769 页 )

众人“学圣人”,就要掌握“道”,其方法在于“修”。他在《重修梧州学记 ) 中指出:“夫人之去圣人也,远矣。其可望以至圣人者,亦在修之而已.苟能修之,无远不至.修之云者,治而去之谓也.去其不如圣人者,求其如圣人者.今日修之,明日修之;修之于身,修之于家国,修之于天下,不可一日而不修焉者也.” ( 第 32 页 ) 这段话的童思是说,“修”首先就是要以“圣人”为榜样,向他学习;其次就是要自觉学习,“治而去之”,学“圣人”之长,补自己之不足;再次是要持之以恒,有益于身,有益于家国和天下,人们能做到这样,就是作圣之功,人人可当“圣人”. ( 引目辛沛:《白沙哲学思耙研究 )( 第 130 页 )

陈白沙认为,人们通过教育和学习,人人可当“圣人”,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对四方来求学的人,均悉心指导,悔人不倦.“四方学者日益众.往来东西两藩部使以及藩王岛夷宣慰,无不致礼 于 先生之庐.……自朝至夕,与门人宾友讲学论天下古今事,或至漏下门门不少厌倦,翌日精神如故,虽少壮者自以为英及也.” ( 第 87O 页 ) ,“至于浮屠羽士、商农仆贱来谒者,先生悉倾心接之,有叩无不告,故天下被化者甚众。” ( 第 381 页 ) 陈白沙对来求学者无论地位高低,富贵贫贱,都倾心接之。

“讲学论天下古今事”。正因为他认识到,教育能使人掌握知识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发展人的聪明才智,对人的成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陈白沙提出“圣人与人同”和人人可以当“圣人”的观点,强调“学而知之”,否定“生而知之”,充分肯定后天环境和教育在培育人才中所起的决定作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遗传素质 ( 天赋 ) 提供了心理发展的物质条件,而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社会环境和教育.高尔基说过:“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迫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 转引自《教海采珠》第 121 页 ) 陈白沙从自己的实践中认识到教育在启迪智慧,培养人才中的巨大作用,不仅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借鉴作用。

二、学习要联系实际,专心思索,重在正确理解.

陈白沙精心刻苦钻研学问,并从自己的学习经验总结出如何进行学习的具体方法.他在《送罗养明还江右序》中说:“君子之所以学者,独诗云乎 ? 一语默,一起居,大剂人伦,小则日用,知至至之,知终终之,此之谓知.其始在于立诚,其功在于明善,至虚以求静之一,致实以防动之流,此学之指南也.” ( 第 25 页 ) 他在这里说明“学之指南”,即学习的具体方法:一是学习要联系实际.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 ( “独诗云乎” ) 而且要联系实际 ( “人伦”、“日用” ) 。“人伦”是封建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实践。“日用”是指生活实践与生产实践,因为“不离乎日用”,才能达到“鸢飞鱼跃”的心境。二是要知行结合,即学用结合。‘知至”、。“知终”是指学习知识,“至之”、“终之”是指身体力行。人们从已有的“人伦”、“日用”的实践经验中去求知。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去。三是学习的功用在于“明善”,要求学习的人能作出自己的判断,然后“择善而行”。四是学习要专心致意,又要“致实”,防止心的“动之流”。陈白沙的“学之指南”强调从实际出发,专心致意,知行结合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

陈白沙在治学、教学中,重视联系实际,是从他自身的经验总结中得出来的。他 27 岁时曾跟随吴康斋 ( 聘君 ) 学习。吴康斋虽然是明代的理学家,治学之余,还辛自耕作田地,重视参加生产实践。这给陈白沙极其深刻的教育。陈白沙在《书王枕山诗话后》道:“子年二十七,游小坡。闻其论学,多举古人成法,由廉洛、关、闽以上达朱泗。尊师道,勇担荷,不屈不挠,立千仞之壁,一代人豪也。” ( 第 70 页 ) 吴康斋不但自己身体力行,积极参加生产劳动,而且也向学生提出严格要求。一天,天刚微亮,吴康斋已下田簸谷,可是陈白沙尚未起床,因而受到严历的批评。由于吴康斋既教学,又组织学生参加生产,使陈白沙得益不少。“先生之始学也,激励奋发之功多得之康斋。” ( 第 879 页 ) 陈白沙“自临川归足迹不至城府” ( 第 879 页 ) ,潜心学问和教学工作,而且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他“家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 ( 第 122 页 ) 可见,他是靠与家人、学生一起耕种田地以自给。他家居农村,接近群众,又直接参加生产劳动。他在《除夕呈家兄》诗中说:“山中茅屋二十年,日月逝矣如奔川,兄弟五男并四女,啜菽饮水同炊烟。……我年未老筋力衰,耒耜即付大头儿。童牛生角禾登垅,为我且给通家糜.” ( 第 317 页 ) 在《景云偕范规海上割稻》诗中说,“犬子给炊海上舟,范生打桨两同游。田中割稻家中望,逢著诸仙莫浪投。” ( 第 558 页 ) 这里描绘了他与家人、学生参加耕作田地的图景。生活和生产的实践不仅为他和他的学生建立了勤劳、俭朴,身远利禄的高风亮节,而且也为他的哲学和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张诩在《 白沙 先生墓表》中写道:“壮从江有 吴聘 君康斋游,激励奋起之功多矣。未之有得也。暨归杜门,独扫一室,日静坐其中,虽家人罕见其面,如是者数年,未之有得也。于是迅扫夙习,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或弄艇投干于溪涯海曲,忘形骸,捐耳目,去心志,久之然后有得焉,于是自信自乐。” ( 第 8s3 页 ) 这一段话,说明陈白沙始则静坐无得,后接触自然,参加实践,方能有得。张诩在《 白沙 先生行状》中又说:“其始惧学者障于言语事为之末也,故恒训之曰: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园不测之神,”其后惧学者论于虚无寂灭之偏也,故又恒训之曰:‘不离乎日用而见鸢飞鱼跃之妙。'门人各随其所见所闻执以为则,天下主人又各随其所见所闻以为称,果足以知先生之道也哉?”这就说明陈白沙既主张静坐澄心,专心思索,又重视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经验出发求知。他在《与汪提举》的信中说:“知广大高明不离乎日用,求之在我,毋泥见闻,优游厌饫,久之然后可也。” ( 第 203 页 ) ,这就是说:用心明道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也不能拘泥于个人的狭隘见闻,关键在于“求之在我”,即自己专心致意,使理论与实际生活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为此,他提出“学无难易,在人自觉耳。” ( 第 191 页 ) 他还对治学提出四点要求:“心地要宽平,识见要超卓,规模要阔远,践履要笃实,能是四者,可以言学矣。 ( 第 135 页 )

由以上分析可知,陈白沙在教学中主张学习必须与生活实际联系,认识 ( 知 ) 必须与实践 ( 行 ) 结合,方能达到“自得”的境界。陈白沙这一教育思想是基本符合当代认识论的,是基本符合当代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所得出的某些规律的。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生活的智力丰富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不能把智力活动和体力劳动密切结合起来。” ( 《给教师的建议》 ( 下 ) 第 106 页 ) 我国心理学家潘菽指出:“知识的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但只有在丰富的、典型的、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今、拽象、概括,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 《教育心理学》第 45 页 ) 当然,陈白沙与他的学生由于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对参加生产劳动的认识与我们今天的认识是有本质区别的。但他主张教育必须与生活实际联系,求知必须与笃行结合,这在封建社会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情况下,确是难能可贵的,是一个勇敢的创举,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三、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据《 白沙 先生行状》记述:“先生教人.随其资晶下,学力浅深,而造就之,循循善诱,其不悟者高不强也。” ( 第 881 页 ) 他在《赠容一之归番禺序》中,首先指出他“入京师,见声利渲赫辄不乐,”称赞他“生之志可谓笃矣”的美好品德。接着从学习方法上教导他:“虽然,生之志岂易量哉 ! 圣贤之言其在方册,生取而读之,师其可者,改其不可者,直截勇往,日进不己,古人不难到也。”这里既给他指点读书方法,又鼓励他发扬“直被勇往”的进取精神。然后既诚恳而又严肃地批判他好高鹜远、夜郎自大、不脚踏实地的不良思想作风。他写道:“但恐游心太高,著迹太奇,将来成就结果处,既非庸常意料所及。而予素蹇钝,不能追攀逸驾,仰视九霄之上,何许茫茫。生方锐意以求得,亦将不屑就予,又安知足履平地者果为何如也 ? ”最后,还谆谆告诫他:“千里之行,始乎跬步。生慎由之。” ( 第 19 页一 20 页 ) 这事例正是陈白沙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体现,也反映了他悔人不倦的高度负责的精神。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由于所接触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不同,其个性、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是有差异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方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现在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注意搜集学生在学习时的反馈信息,借以针对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情况调节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 包括教学态度,内容和方法 ) ,务求能更好地实行“因材施教”,达到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陈白沙在教育实践中的指导思想和做法,正是“因材施教”的体现,这是基本符合现代科学教育的规律的.

四、知疑善思,学贵自得

陈白沙治学的方法,可归为“静坐澄心,体认物理。”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知疑善思,达到‘自得'的境界。陈白沙认为,为学应该有“怀疑'的精神;有疑才能激发思考,掌握知识,增进学问。他在

与张廷实主事 ( 十三 ) 》的信中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章初学时亦是如此,更无别法。凡学皆然,不止学诗即此,便是科级,学者须循次而进,渐到至处耳。” ( 第 165 页 ) 陈白沙提出“疑者.觉悟之机也”。是很有见地的。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问是最容易使学生的心理产生定向反射的,是最容易集中学生注意力去思考问题的。学生有了疑问就会积极思考,提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指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位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解疑……的过程。在此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 ( 《特级教师经验集》 ) 陈白沙提出“知疑”的可贵之处,正是因为它能引导学生不断地去深入钻研,以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知疑”就必须解疑,“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怎样“求诸吾心”呢?陈白沙在《道学传序 ) 中说:“学者苟不但求之书而求诸吾心,察于动静有无之机,致养其在我,而勿以闻见乱之,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圆不测之神,一开卷尽得之矣。非得之书,得自我者也。” ( 第 20 页 ) 他在这里提出心的涵养和学习方法的问题,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求诸吾心”,“得自我者也”。“去耳目支离之用”,是明心的方法,这是心的涵养问题;“全虚圆不测之神”,是全心的妙诀这,是心的锻炼方法问题;“一开卷尽得之”,是心的功能这,是心的运用问题。只有做到这样,学习才能达到“自得”的境界才能真正解疑;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陈白沙经常告诉他的学生要开动脑筋,解放思想,才能“知疑”;要独立思考,善于思索,敢于提出自己的创见,才能“解疑”,他在《赠陈秉常》诗中说:“我否子亦否,我然子亦然。然否皆由我,于子何有哉 ? 人生寄一世,落叶风中旋.朝为不自返,浊水连清渊。” ( 第 287 页 ) ,在这里.他诚恳地告诉学生,即使对自己老师的意见也要独立思考,不可盲目附,和;对自己也要常作检讨 ( “自返” ) ,不应象风中落叶一样,随风飘转,方能“浊水连清渊”,有自己明确的个性。

陈白沙处在明朝中叶的封建社会,封建文化思想紧紧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那时,读书人只能“读圣贤之书,为圣人立言”,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就是离经叛道。而他不仅自己,而日还教育学生要富于怀疑,善于开动脑筋,进行独立思考,发挥独创性的精神,不要被前人和书本听束缚。在当时,这确实是具有非常进步的意义,是极为难能可贵的。现代国内外许多教育家认为,教师教育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比学生掌握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其核心是要发展思维能力,其最高的表形式则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目前,我们正处在开放、改革的时代,正需要大批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陈白沙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学生“知疑”和“自得之学”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无疑是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陈白沙是明代教育家、理学家,有着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但他厌恶仕途,远离利禄,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并且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一定价值的教育思想.我们应该加以研究,吸取其精华,扬弃其糟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兴学育才为务”——浅谈陈白沙的教育思想

宋兴

陈白沙先生是我国明代有名的教育家,他的思想,学识和人品曾为人们所称赞、所推崇.清人欧阳永椅称他“倡明正学,身体力行”.“愿粤之人土,景仰前贤,闻风而起.读先生之书,求先生之学,知先生之学. 师 先生之为人.”(《序》,见《陈献章集》 991 页 )

白沙先生从三十岁起,“尽弃举业,……从学 吴聘 君。后,习静春阳台十裁.” (《 陈白沙先生年谱》) 见《陈献章集》 807 页 ) 随后便专心从事讲学育人工作,直到逝世 ( 终年 73 岁 ) .从教三十余年。

本文就白沙先生的教育思想谈几点粗浅认识,抛砖引玉.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一、“以兴学育才为务”,重视人才培养

一个国家的兴衰,同其教育是否发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土,无不重视教育。 白沙 先生纵观中国历史,深感教育之重要.他说,“自古有国家看,未始不以兴学育才为务,然自汉而下,求之学校之所得名世者凡人,有不庠序而兴者乎 ? 是故学校之设在于得人。” ( 《新迁电白县儒学记》.见《陈献章集》 39 页 ) 他对不重视教育的状况,曾发出感叹:“斯学之不讲于世也久矣 ! 公所望于学校,意者其在此乎!” ( 引文同上 )

白沙 先生很器重人才,他认为“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提出“风俗何由而正,贤才何由而得耶?因时而立教”. ( 《重修悟州学记》见《陈献章集》 32 页 ) 白沙 先生认为,“天下风俗美恶存乎入,人之贤否存乎教.疵今之风俗,勋今人才可知矣.” ( 《程乡县礼学记》,见《陈献章集》 31 页“正风俗”与“得贤才”密切相关.而“得贤才”与“存乎教”又紧密相连.可见教育之重要。

白沙 先生不仅重视人才培养.而且讲究用人之道,强调知人善用。他说,“国家安危所系,全视用人如何耳。”“用人当取所长而弃其短.” ( 《与张廷实主事》,见《陈献章集》 17B 页和 l79 页 ) 白沙 先生的用人之道,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二、因才施教,诲人不倦

在教学方法上, 白沙 先生提倡因才施教,并且身体力行.他的学生张诩说:“先生教人,随其资品高下,学历浅深,而造就之,循循善诱.其不悟者不强也.” ( 《 白沙 先生行状》,见《陈献章集》 881 页 )

白沙 先生对学生很热情.关怀备至,因而受到许多人的崇敬。“四方学者日益众、往来东西两藩部使以及藩王岛夷宜慰,无不致礼 于 先生之庐.先生日饮食供宾客,了不知其囊之謦也.” ( 《 白沙 先生行状》,见《陈献章集》, 870 页 )

白沙 先生很富于同情心,对有困难的学生常常解囊相助,“门人林某始有志于学,后为贫累,先生欲成之,谋田于肇庆同知张某。” ( 同上, 877 页 ) 他表示:苟有求于我者,吾以告之可也.” ( 《与罗一峰》 ) ,见《陈阵献章集》 158 页 )

白沙 先生诲人不倦的精神异常突出,他“自朝至夕,与门人宾友讲学论天下古今事,或至漏下,门门不少厌倦,翌日精神如故,虽少壮者自以为莫及也。” ( 同上, 870 页 )

白沙 先生在提倡因才施敢的同时,主张教学要循序渐进.他说:“学者须循次而进.渐到至处耳。 ( 《与罗一峰》,见《陈献章集》 l65 页 ) 又说:“日就月将,以驯致于大学,教之序也.” ( 《程乡县社学记》,见《陈献章集》 133 页) 白沙 先生提倡的这些教学方法,符合教学规律,在今天仍饵有普遍意直义.

三,知疑多思,“于静中养出端倪”

白沙 先生曾从学 吴聘 君.由 于吴聘 君对“古圣贤垂训之书,盖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 ( 《复赵提学佥宪》、见《陈献章集》 145 页 ) 白沙 先生对“疑”,有着正确的态度.他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 《与张廷实主事》,见《陈献章集》 165 页 ( 白沙 先生认为解决疑难问题必须潜心钻研,要有专心致志的精神.他说:“自古未有不专心致志而得者。” ( 同上, 170 页 ) ,“不专一,则不能直遂;不翕聚,则不能发散.” ( 《书莲塘书屋册后》,见《陈献章集》 65 页 )

白沙 先生认为“专”与“静”相连,他说“性静者可以为学。” ( 同上 ) “为学须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来,方有商量处.” ( 《与贺克恭黄门》,见《陈献章集》 133 页 )

白沙 先生从学贵知疑提出要专心致志,又把专心致志同·性静·联系起来,治学态度可谓十分严谨.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 白沙 先生·于静中坐养出个端倪”的学习方法有不同认识,评论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应一分为二地看. 白沙 先生的“静”有两重含义,既有“思想集中,专心致志”的一面,又有“两耳不闻宙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一面.我们应吸收其精华弃其糟粕。

白沙 先生的治学态度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推崇,就是他十分珍惜时间.他说:“人所得光阴能儿,生不知爱惜,漫浪虚掷,卒之与物无异”.“浮屠氏虽异学,亦必以到彼岸为标准.学者以圣人为师.其道何如 ? 彼文章,功业,气节世未尝乏人,在人立志大小.岁月固不待人也.” ( 《漫笔示李世卿湛民泽》,见《陈献章集》 80 页 )

白沙 先生学习惜时、用功十分突出.他 从吴聘 君那里回来后,“杜门不出,专求所以用功之方.” ( 《复赵提学佥宪》 ) .见《陈献章集》 145 页 ) 他在春阳台“穷尽天下古今典箱,旁及释老、稗官、小说.彻夜不寝,少困则以水沃其足.” ( 《 白沙 先生行状》,见《陈献章集》 879 页 ) 白沙 先生做学问非常认真,他提倡“大凡文字不厌改,患改之不多耳,唯改方能到妙处。 ( 《与胡佥宪提学》,见《陈献章集》 153 页 )

白沙 先生自身治学态度严谨,他对学生也严格要求.所以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很有造诣,有的成为有名的教育家,有的成为文学家或艺术家.湛若水、张诩等人便是他有名的弟子.

四,重视品德教育,注重言传身教

白沙 先生所以提出“以兴学育才为务”的主张,是因为他觉得“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为此,他在教学过程中很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他要求学生“心地要宽乎.识见要超卓,规模要阔远,践硬要笃实。他说:“能是四者,可以言学矣”。 ( 《与贺克恭黄门》,见《陈献章集》 135 页 ) 他提倡“ 诸 君或问外人执异论非毁之言.请勿相闻。若事不得已,言之亦须隐其姓名可也.人气品习尚不同,好恶亦随之而异,是其是,非是非.其见得是处,决不至以是为非而毁他人.” ( 《示学者帖》,见《陈献章集》 78 页 )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 白沙 先生认为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行为上要成为学生的楷模.他主张“父兄不以其言为子弟师。业修于身.子弟习而化之.”他要求学生“择善力行”,“与天地立心,与生民立命.与德圣继绝学,与未来开太平.” ( 《与龙岗书院记》,见《陈献章集》 33 页 )

白沙 先生强调为官应当勤政爱民.应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 ( 《复陶廉宪,,见《陈献章集》 141 页 ) 他为认.一个人应有听专长,对人民应有听贡献.他说:“士能立于一世.或以道德.或以文章,或以事功,各以其所长.” ( 《与王乐用佥宽》,见 ( 陈献章集》 154 — 155 页 )

五,如何看待陈白沙的教育思想

在我们介绍并肯定 陈白沙 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时候,我们也应明确指出: 白沙 先生的教育思想渊源于孔盂之道,其主旨仍是维护封建制度,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这个问题, 白沙 先生本人也直言不讳.“执事之心不忘乎仆”,“虽无用世之才.窃有忠君之志.” ( 《与朱都宪》,见《陈献章集》 123 页和 126 页 ) 这便是他忠于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我表白.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要历史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用今天的要求去要求古人。我们觉得, 白沙 先生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在教育上能有这样的思想是很不错的了.他的思想言行,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就是在今天,也还有其借鉴意义.有些东西仍然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谈白沙先生哲学思想中的“诚”字

彭建康

在 白沙 先生的哲学思想中,“诚”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考析一下这个词的真实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 白沙 先生的思想.

先从语源上看看“诚”字的含义。 ( 说文 ) :“诚,信也。从言,成声。”新版《辞源》释“诚”为“真诚”、“真实”。所举例句有两条: (1) 《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2) 《礼·乐记》:“著诚去伪,礼之经也.”旧《辞源》释“诚”的含义同此 ( “诚”的引申义不属本文探究的范围,姑置勿沦 ) 。以上三家字典辞书对“诚”的解释是一致的。“诚”的反面就是“伪”。作为伦理道德观念上的“诚”字,《易·乾·文言》虽有使用,但此书的著作年代至今议论纷纭,所以 章沛 先生说,首先提出“诚”的是孟轲,并引《孟子·离娄 ) :“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①这个说法是稳妥的.那么在《孟子》一书中,“诚”字包括了多少种含义呢?据杨伯峻《孟子译注》里的“孟子词典”统计。《孟子》一书“诚”字共用了 22 次,作诚恳,真诚,诚心解 9 次;作副词真正、实在解 13 次。 杨 先生没有按“天之道”,“人之道”再把“诚”字加以区分另立义项了.

现在再看看理学家所讲的“诚”字。理学家把儒家的政治伦理观念上升到哲学宇宙观的高度,使之成为任何人都不得违反的至高无上的“天理”。上升为“天理”的依据,推其源盖出于经过了战国阴阳家发挥,西汉董仲舒又加以系统化、理论化的“天人感应论。”按照这种理论,人类的形体、精神、道德品质等等都是天的复制品。由是,所谓三纲五常和封建伦理道德,都是“天理”,而所谓“诚”自然也被纳入“天之道”.究其实,就是把本来属于道德伦理观念的“诚”上升为“天理”,并加以神秘化. 白沙 先生把“城” ( 即“至无心”的“天道” ) 看作“为”“天地之大,万物之富”的“诚”,正是由此而来.②另一方面, 白沙 先生又认为,人可以通过“心存则一”涵养功夫,而体验到存于人心中的“人之道” ( “圣道” ) 的“诚”。这种“道心分立——涵养得道——道我合一”的理论,实际上是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转化的理论. 白沙 先生的本体论和涵养论都与其认识论紧密相联。他的涵养论所强调的求道用力之方是“求之吾心”的内省工夫。他认为‘受朴于天,弗凿以人;禀和于生,弗淫以习。故七情之发,发而为诗,虽匹夫匹妇,胸中自有全经。”④这“胸中自有”的“全经”就是“理”,就是“道”也就是先天地存在于人心中的“圣道”,亦即“诚”。 白沙 先生又说:“人所以学者,欲闻道也.求之书籍弗得,则求之吾心可也,恶累于外哉”⑤可见,他说的求道不待于外。主要地通过内省的“作圣之功”去体验到一一通过“静”与“至虚”的工夫,久而久之“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⑧在求道的过程中,实践并不占有多少重要的位置.无论从“天之道”的“诚”还是“人之道”的“诚”看,我们都很难把 白沙 先生的本体论,涵养论和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联系在一起.相反,我们从这里得到一个启发:作为“天之道”的“诚”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作为“人之道”的诚是主观唯心主义的. 白沙 先生把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导向至主观唯心主义.不过,这种“导向”并非全是消极的,它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已有专家学者作出了公允的评价.

注:①章沛《陈白沙哲学的范畴体系》,见《五邑大学学报》 88 年第 3 期第 9 页,

②、③见《陈献章集》上册《无后论》.

④《陈献章集》上册《夕惕斋诗集后序》.

⑤《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下。“长 史林缉熙 先生光”。

⑥《陈献章集》,上册《复赵提学佥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白沙与孟子

罗邦柱

陈白沙是明代著名理学家,孟子则是儒家的亚圣,两者似乎相差甚远,但事实上理学从来就以儒学的正统自居,米学亦被称为新儒学。而陈白沙由于自己独特的道路,更为尊奉盂子,自认“吾道本丘轲·①,行动上也以孟子自励,少年读孟子书,至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慨然叹曰:丈夫行,已当如是也。②他多次颂扬孟子,认为孟子之功不在禹下,他说:“奋乎百世之上,兴起百世之下,盂轲氏果不手诬。”③由于这样,同时人姜麟至以活孟子称之。他的弟子湛雨也说:“先生之道即周程之道,周程之道,即孟子之道。”④

我们知道,孟子上承孔子,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他提倡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很'多方面有积极意义。本文就想探索一下陈白沙与孟子的师承关系,使人们对他们的思想、意志、情操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能批判继承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哲学思想方面的继承

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宇宙本体的认识方面。他认为宇宙本体是一个充塞上下四方生化一切的道,“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人得之为人”,⑤“道之全体,初无不该”。⑥他又认为道具有“诚”这样一种道德属性,道就是用“诚”来生化万物。他说:“天地之大,万物之富,何以为之也 ? 一诚所为也.,盖有此诚,斯有此物,则有此物,必有此诚。”⑦又说,天道“生生之机”可以“运之无穷,无我无人无古今,塞乎天地之间。”⑧

再看孟子的看法,孟子认为宇宙一切由天主宰,而夫是,有意志的,这意志也就是诚。“诚者,天之道也,”⑨天有诚,所以非常爱护下民,他引用《书经 ) 说.“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⑩就是说,天不但降下芸芸众生,还替他们立君主,立师傅,以助天帝爱护下民,为了立好君,天还有意识锻炼一批能以天下为己任、造福黎民的贤才,即所谓“天将降大任于畏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⑩

宇宙向有个化生万物的本体,这本体具有道德、属性一一诚,这是陈白沙与孟子宇宙观相通的地方。

在客体与主体的关系方面,陈白沙是主张道心合一的。他说:“心乎,其一元之所舍乎 ? ”道在心中,自然诚也在心中,因此他认为人心本来就是诚善的,仁爱礼义都是人所固有的,“三尺童子,闻人称其善则喜,称其恶则怒,是何心哉 ? ”自然是出于好善之心。他又说:“爱亲,人子之至情也,不待教而能,不因'物而迁。”“匹夫匹妇胸中自有全经”,一般百姓心中含有一切道德伦常。

陈白沙的人心喜善说,寻其源,当来自孟子的性善说,孟子准《中庸》“天命之谓性”之说,认为人性是天赋的,天降下民的同时,把仁心也赋给了人,因而人人初始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也就是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些善端“非:由外我也,我固,有之也。”⑩存其心;、养其性,就是知天命,就是事天的表现。

陈白沙哲学思想的另一个内容是以自然为宗,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消亡,都有其固有的规律,大至天体运行,小至鸢飞鱼跃,都是自然而然的,没有谁在哪里安排,“圣人与天本无作”,⑩“天道至无心,比其著于两间者,千怪万状,不复有可及。”“宇宙内更有何事,天自信天、地自信地,吾自信吾,自动自静,自阖自辟,自舒自卷。”⑩因此,他提倡一切顺应自然,随时动作,《与湛民泽书》说:“人与天地同体,四时以行,百物以生,·若滞在一处,安能为造化之主耶?……常令此心在无物处,便运用得转耳。学者以自然为宗,不可不著意理会。”“天下未有不本于自然而徒以其智收显名于当年、精光射来世者也。……随时屈信,与道翱翔,固吾儒事也。”⑩因而他以“勿忘勿助”为信条,勿忘就是时刻记住这个道,勿助就是不要有意去推动它。即“以无思无为之心,舒而为无意必固我之用。”

陈白沙这一生活态度,既有道家的影响,也有孟子的直接影响,首先,‘勿意勿助'就直接来自《孟子·公孙丑上》:“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弟子湛若水说:“先生语水曰:“千古帷孟子勿助勿忘,不犯手段,是调无在而无不在,以自然为宗者也,天地中正之矩也。”其次,孟子在其他地方还有顺天理的论述。他反对违反客观规律的智巧,《离娄下 } 说:“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政治上孟子则主张顺天理治万民。他说:“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汤武顺天理万物,故天下欲之.民归之。”他甚至说过道家“无为”的话。如《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而陈白沙亦有此语。《寄题小园冈书屋,和民泽韵》:“至虚元受道,真隐或逃名,有疏微言塞,无为大业成。”可见两人法乎自然的观点完全一致。

二、修身养性以及学贵自得的继承

儒学和理学都十分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把它看成是人生首要之务,能否存心养性,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志。陈白沙与孟子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步趋一致。孟子认为人必须通过养心以保持其善端。”他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⑧又说:仁 , 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己矣 ! ”作为开心学先河的巨擘陈白沙,更其注意内心的涵养.他认为心内有道有理,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他说:“人具七尺之躯,除了此心此理,便无可贵。”

因此,他强调每个人都要象孟子说的那样,养其善端:“圣学信匪难,要在用心藏。善端日培养,庶免物欲戕。”⑧他把养心又称之为洗心,洗心的作用,是:“一洗天地长,政教还先王。再洗日月光,长令:照四方。洗之又洗之,百世终堂堂。”⑩

两人同样认为养心的目的是立诚。孟子说:‘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⑩又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陈白沙把立诚提得更高,认为诚可以开大基业:“君;子一心足以开万世,小人百惑足以丧邦家。”⑩“心存则一,一则诚。”为什么诚有那么大的作用呢 ? 他解释说:“天地之大。此诚且可为,而君子存之,则何万世之不足开哉。”

孟子又提倡尽心,即充分发挥其善性。他要求人人都学习尧舜,因为圣人天天为善,永远为善:“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⑧人人发挥善性,就可臻于圣人。“于其知恻隐,则扩而充之,仁无不尽:于其知羞恶,则扩而充之,义无不尽;于其知恭敬辞让,则扩而充之,礼无不尽·于其知是非,则扩而充之,智无不尽。”⑩陈白沙非常赞同孟子的主张,他说;“孟子见人便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此以尧舜望人也。……吾意亦若是耳。”

自然,陈白沙的涵养功夫跟孟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孟子强调向圣人学习.强调养气,强调反复磨炼。他要培养一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即一种坚毅的精神力量,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陈白沙更多的强调内心的自省,他认为,心员为一元之听舍,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发现,一定要经过一番作圣功夫。最好的方法是静坐,保持心境的虚明静一.作较长时间的内省.才能领悟到自然之道。他说:“为学当从静坐中养出个端倪来'“学劳扰则无由见道,故观书博识不如静坐。”

他在《复赵提学佥宪书》中介绍自己悟道的经过:最初没有内省,“惟日靠书册寻之,……而卒未得。所谓未得,谓吾心与此理,未有凑泊吻合处也。于是舍彼之繁,求吾之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于是涣然自信,作圣之功,其在兹乎.'陈白沙把这一悟道的过程叫做自得,他非常强调自得。他·认为道这个东西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去领会。他说:

“道也者,自我得之,自我言之,可也。不然;辞愈多而道愈窒,徒以乱人也。君子奚取焉”。⑩又说:

“吾或有得焉,心得而存之,口不可得而言之,比试言之,则已非吾所存矣:”⑧他曾与弟子李世卿朝夕沦道,凡天地间所闻见,古今载籍所存,无所不语,只.有此心来往通塞之机。生生化化之妙未语。为什么 ? 就.是因为这非见闻所及。“将以有待乎世卿深思而自得耳。”⑧

即使这样,在个人涵养功夫方面,陈白沙还是受到孟子的很大启发: 1 、陈白沙的学贵自得是孟子首先提出来的。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左右逢源,就是运用自如。也即陈白沙所说:“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勒也。” 2 、孟子虽然没有提到过静坐顿悟、但也认为自省是一种好办法,他说:“万物皆备于我”,意思是一切事物的规律皆著于我心,因此反身而求就可以有得:“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3 、陈白沙主张独立思考,不做书本奴隶,“读书不为章句缚。”与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说法一致。 4 、陈白沙受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较深,曾说过要断除嗜欲想,永撤天机障”这样的话。他的致虚立本,主要也是使心灵无欲。·无欲刚静虚而动直。然后圣可学而至矣 ! ”帝但这多半是为了自身的解脱,把功名利禄置之度外并非完全否定人生血肉之躯的一切欲望。他说:“夫人情之欲在于生,圣人即以之生;人情之恶在于死,圣人不与之死。”又说:“人之资于麻缕,为其可以温也,资于菽粟,为其可以饱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又安可巳哉 ? ”由此可见,陈白沙没有否定人生的基本欲望,同样认为必须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要求,这与孟子“食色性也”是一致的。因此,他的无欲实际是寡欲,这又与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相降.

三、杜会践履方面的继承

有人认为陈白沙不外是个终日笑傲山林,垂钓江门的隐者,这一看法很不全面,其实他是'个入世的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不停息地追攀逸驾、笃实践履的一生。年青的时候,他曾发奋读书,刻意仕进,不料两次会试无望。这时开始认识到前段汩没于声利、支离于秕糠,学不得其方,于是决心尽弃举子业,远赴江西,从吴与弼游,想求得真才实学,后又因所得甚微,即返回故里,虽几经挫折,陈白沙并未消沉,回乡后继续为学不辍,过了很长一段闭门读书的生活,“尽穷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而且以博返约,边学习边静坐思考,足足用了十年时间,终于悟出了自然之道.创立了以自然为宗的江门学派,有人认为陈白沙春阳台静坐是他过隐居生活的开始,是万事皆空的禅学。这是误解,静坐只不过是他求学的独特道路。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倡独立思考,即使僻居间里,栋白沙仍与国家的命运、群众的命运息息相通,直至没世,仍不忘记经世济民。他明确衷示:“世无我遗,安以隐为” ? ⑩“我辈何人敢避群 ? ”

兴办教育是他后半生献身社会的重要方面。他以淑人心、正风俗、扶世教为己任,认为‘天下风俗美恶存乎人,人之贤否存乎墩”,“治天下以得贤才为本”,以故不顾身体孱弱,设杏坛讲学,招来四方之士。他有教无类,“至于浮屠羽士,商农仆贱,来谒者先生悉意接之,有叩无不告,故天下被其化者众。”他培养出来的弟子.不少名重一时。“有的官至尚书,有的拜内阁大学士.皆国运所赖。

陈白沙兴办教育亦为步趋孟子之举,孟子也是教育家,相当重视教育,他说:“设有庠序学校以教之,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斯民也。”

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陈白沙同样是忠君的.弟子张诩说他,“虽迹处山林,其忧君爱国之心,视食禄者殆有甚焉 ! ”他曾向大臣彭韶表白,即使自己不仕,亦“惟谨素履,罔俾玷缺.庶几丘园之义尚足,以少裨明时,使奔竞者愧而恬退者劝。”

但 和忠 君相比,他对群众的疾苦更为关心。他说:“救民水火之中,惟恐其不早也,贪官污吏侵渔百姓,甚于盗贼,此辈不除 , 虽有良法美意,孰与行之。”他呼喊:“谁能手抱阳和去,散入千崖万壑间。”他的爱心可以说涵盖一切,某公一次捕贼,内有为生活所逼堕而为盗者,他要某暂停追捕之师,“宜慎玉石之辨,于疑似不决者,宁法以信恩。”得知另一地方官捕盗。胁从不问,七百人释遣归农。他备加赞赏,认为是“好生一念之仁”“再造我民”之举,他“每闻四方郡县得人.辄为生灵喜。”某公要为他建嘉会楼,他写信劝止说“仆愚以今地方多虞,民苦力役,斯楼之建,虽以贤别驾主之,然寸土尺木不无劳费在民。愿执事再加处分,以复按治之命。”他曾写过一首感鸟诗,叙述庭竹鸟巢中,母鸟辛勤哺育幼雏,后遭小仆扳巢取去母鸟,幼雏咿嘤终日,睹此凄怆不已,大有不忍牛之觳觫之意,于鸟尚能如是,其于百姓之爱心即可想见。

陈白沙笑傲山林是事实,这里面有其不得已的原因,他家道不裕,又迭遭变故,加上体弱多病,日常生活中不免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他曾太息:“贫病吾犹是,多愁俗岂知?百年将满日,心乱不成诗。”对解决家庭矛盾更感棘手。他说:“寻常家中亦被聒噪,情绪无欢,大抵吾人所学、正欲事事点检;今处一家之中,尊卑老少咸在,才点检着便有不由己者,抑之以义则弗和好之情,于此处之,必欲事理.至当而又无所忤逆,亦甚难矣:”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寻求解脱,把烦恼之事置之度外,因而经常说些‘千休千处明一子一切妙”,“不如两置之、直于了处了'等道家语,但他并非以殆为乐、相反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他的弟子湛若水所说:“释氏之乐在于灭,是以灭而灭生。若夫望月、饮洒、放歌,乐由此生,则先生之乐在于生,是以生而灭灭。”从总的情况看,他仍是个生活严谨、不肯虚掷时光的人,他自己讲得很清楚,“倘天假之年,其肯虚掷耶?”他对学生提出的四项要求:心地要宽平,识见要超卓,规模要阔远,践履要笃实,也代表他对生活的态度。他一则需要自遣,一则又常常对佛老的空寂持批判态度,他曾向友人说:“近苦忧病相持,无以自遣,寻思只有虚寂一路,又恐名教由我坏,佛若安能为我谋也。”客观身体条件使他无法有更大作为,有时感到失薄,经常说,“抱病违时,非仆之得已。”但仍自我策励,力图右所作为,《自策示诸生》诗云:“年驰力不与,抚镜叹以悲,岂不在一生,一生良,迟迟,今后不鞭策,虚浪死勿疑,请回白曰驾.鲁阳戈正挥。”

由上叙述可以看到,他的出处进退,完全是笃守孟子“不得志、独行其道”、“不枉尺直寻”的信局条,在乡间做他应做的事,到老不易其志,

① ( 陈献章集上,五育律诗,赠李世卿》,中华书局 1987 年出版、下同,

②张诩《 白沙 先生行状》,

③《陈献章集上,李文溪文集序》.

④湛若水《粤秀山白沙书院记》.

⑤《陈献章集上·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

⑥《白沙语录·圣学》

⑦《陈献章集上·无后论》

⑧《陈献章集上·古蒙州学记》。

⑨《孟子·离娄上》

⑩《孟子·梁惠王下》

⑾《孟于·告于下》。

12 、 35 、 52 、《陈献章集上·程乡县儒学记》。

13 、《陈献章集上·永慕堂记》。

14 、《陈献章集上·夕惕斋诗集后序》,

15 、《孟子·公孙丑上》。

16 、《孟子·告于上》.

17 、《陈献章集上·题梁先生芸阁》。

18 、《陈献章集上·仁术论》。

19 、《陈献章集上·与林时矩》.

20 、《陈献章集上·题吴瑞卿采芳园记后》。

21 、简又文《白沙子之自得》,白沙文化教育基金会印行。

24 、 ( 清 ) 周广业《孟子四考》。

25 、 43 、《孟子·离娄下》。

27 、《陈献章集上·禽善说》。

28 、《陈献章集上·五言古诗·和杨龟山此日不再得—韵》。

29 、《陈献章集卜·五言古诗·梦作洗心诗》。

31 、 45 、《孟子·尽心上》。

36 、 ( 清 )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37 、《陈献章集上·与湛民泽》。

38 、《陈献章集上·与贺克恭黄门》。

39 、《陈献章集上·与林友》。

40 、《陈献章集上·复张东白内翰》。

42 、《陈献章集上·送李世卿还嘉鱼序》。

44 、 47 、《陈献章集上·复赵堤学佥宪》。

46 、《陈献章集下·五言绝句、随笔》.

49 、《陈献章集上·.素馨说》。

50 、《陈献章集上·处士陈君墓志铭》。

51 、《陈献章集下·七言律诗·寄张兼素》。

53 、《陈献章集上·重修梧州学记》。

55 、《孟子:陈文公上》。

56 《孟于·万章下》。

58 《陈献章集上·复彭方伯》,

59 《陈献章集上·与刘方伯东山先生 }

60 《陈献章集下.七言律诗·浴日次东坡韵》,

61 《陈献章集上·复陶廉宪》。

63 《陈献章集上·与左知县》;

64 《陈献章集上·与顾别驾止建自沙嘉会楼》。

65 《陈献章集上·与李德孚》。

66 、湛若水《白沙子古涛教解卷下》。

67 《陈献章集上·与容一之》.

68 《陈献章集上·与朱都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白沙与泮村灯会

林建超

陈白沙 先生的故乡在江门市区西南角的近郊,泮村灯会是指开平县水口镇泮村一带的舞灯盛会。两地相距 100 多里,为何要把这两者扯在一起 ? 说来还有一段逸趣。

陈白沙,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书法家,是十五世纪第一个系统提出自己哲学思想的先贤。他在国内外很有影响,有“岭南第一贤”和“国际学者”之称.美国、加拿大,日本和港澳等国家与地区都有白沙研究的群众组织, 白沙 先生的故乡更是掀起了白沙研究热,并将“白沙祠”、“白沙钩台”修善一新,还设立了白沙纪念馆.

传说距今 500 多年的时候,开平水口泮村一带的群众,生活贫穷,人丁不旺,百业不振。当时,邝氏的老祖宗“一声公”在古冈州做官,结识了 陈白沙 先生,并与之有颇深的交情。于是,“一声公”请 白沙 先生到泮村一行,请教白沙设法治穷。白沙到了泮村,看见这一带都是丘陵山地,周围还有五座黑石山,山形貌似狮、象、马、牛、狗五兽,有“五兽地”之称。 白沙 先生了解到,由于土地瘦脊,人心思迁,外出谋生的人不少,当然也就日渐人丁稀少,越加穷困.专事封建迷信活动的人则散播五兽地中狮子为王,石狮子却长期昏睡不醒,其余四兽乘机到处为害,使泮村乡民灾患频多,特别是每年 农历正月十三 ,是最不吉利之日,祸患尤甚”。 陈白沙 先生便与“一声公”商量,来个“以魔攻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选择 正月十三日 ,发动泮村家家户产,敲锣打鼓,点火舞灯,并且炮竹连天,大闹灯会。说是“惊醒狮王,震慑四兽”,从此不再为害,泮村太平盛世.其实,、惊兽是假,唤醒穷而思迁外流的村民热爱家乡、穷则思变是真.泮村舞灯会吸引着外出谋生的强劳动力逗留在家多干活,也有利于子孙繁衍.就这样,泮村灯会年复一年,相传至今。今年 2 月 8 日,正是 农历正月十三 ,泮村又迎来了家一年一度的舞灯盛会。

方园 7 个乡, 48 条自然村, 3800 多户人家, 14800 多人,兴高彩烈,张灯结彩。村民们穿上节日的盛装,走出家门口,欢呼雀跃,春风得意。

是日上午九时正,是“起灯”时分。今年舞灯泮南、泮村、永安三个片进行,各片一盏灯,巡游片所辖的自然村.龙田里,是永安片的“起灯”点只见一盏高约 5 米 、直径近 2 米 的大笼灯横置在该村的村场上,彩灯的周围围满了层层人群,村前村后,到处人山人海, 7 头醒狮在锣鼓炮竹声中起舞。“砰 ! 砰 ! 砰!”三声震耳欲聋的地炮轰鸣,一位英俊的青年在 6 名小伙子的相助下,举起花灯。一串接—串的鞭炮响个不停,欢呼声、掌声、喝彩声冲破弥推的硝烟直上云天.醒狮群对着花灯朝拜,起劲地舞。“起”了的花灯,就地旋转了三圈,然后由“全鼓”鸣锣开道,旗队、乐队、醒狮队簇拥着花灯在村场上来回游舞三趟,随后,大队人马送花灯到各村去,村村轮着游舞一番。所到之处,家家门前张灯结彩,燃放鞭炮,把花灯视为圣物,全家男女老少争相出门迎灯。调皮的孩子还争着去摸摸花灯,据说这就“吉利”、“财丁兴旺”.

游过各村各户,已是傍晚时分。回到“起灯”'的村场上,举行“打灯”仪式,更是一番热闹非常的景象……人们纷纷争着把‘打”开了的花灯分体物,那怕是一丝片纸也拿回家妥为保存,说这是吉样物。

每年的“起灯”和“打灯”仪式,依次在各村循环进行。

今年专程回乡参加灯会的华侨、港澳同胞就近千人。还有邻近县市 ( 如台山、鹤山、江门等 ) 的亲戚朋友也前来助庆。来看热闹的外地群众也数以万计。据不完全统计,一次灯会燃放鞭炮的开支就超过 10 万元。还些款项,都是由华侨、港澳同胞和乡亲们捐赠和自筹的。

温饱思娱乐。近几年来,泮村一带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搞这些盛庆活动就更有兴致了。就龙田里来说,全村 68 户, 310 多人,去年粮食大丰收,年亩产达 1500 多斤,比上年增产三成多。全年人平收入 1200 多元,比上年也有大的增加。全村还种了 80 多亩水果,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现在,村里有拖拉机 4 台、汽车 1 辆,七成人家建了新楼房,村里还建了娱乐场、篮球场,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曾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建设的先进单位 ( 文明村 ) 。现在的泮村,已今非昔比。那种“人丁不旺、百业不振”的贫穷落后已一去不复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白沙先生的勤奋治学之道

李允铨

白沙先生是明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书法家。他上承宋儒理学的影响,下开明代心学的先河,整然独立,超然不群,被誉为“岭衷一人”,诏许从祀孔庙:他教出的弟子遍天下,有书可考的 106 人,其中湛若水、梁储,张诩、林光、林廷谳、贺钦、张英、姜麟,陈茂烈,邹智等,有的考取进士,明代著名学者,各有著述行世,学生湛若水还可与著名理学家王阳明分庭航礼;他现存诗约 Igg7 首,为雅俗所共赏,文人雅士奉之为“涛教”,田夫走卒则讽诵于田野、里巷,《明诗别裁》选先生诗一首,《广东诗粹》选先生诗三十一首;他还自制茅龙笔,一扫俗书趁姿媚的颓风,创出刚健潇洒的茅龙体……他既专且博,成就如此之多,其治学成功奥秘究竟在哪里?我们认为,这主要得力于他的勤奋之道。下面拟就白沙洽学的勤奋之道;白沙在教学中怎样实践他的勤奋之道;白沙勤奋治学之道的意义及局限性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 白沙先生的勤奋治学之道

1 、白沙先生是怎样走上勤奋治学之路的 ?

白沙 先生外表英伟,聪明过人。他“身长八尺,目光如星,右脸有七黑子,如北斗状,自幼警悟绝人,读书一览辄记。” ( 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案语》 ) “弱冠充邑庠生,其师见其文日:,陈生非常人也。” ( 阮榕龄食编次 陈白沙 先生年谱》卷一,以下简称阮《年谱》 ) 但就是像 白沙 先生这样聪明的人,仍在正统十三年戊辰 ( 先生二十一岁 ) 和景泰二年辛末 ( 先生二十四岁 ) 两赴礼闱考进士,都没有考取。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当时科举制度的黑暗。但另方面白沙亦从此领悟到聪明并不足恃,并追叹“予少无师友,学不得其方。” ( 《龙冈书院记》 ) 二十七岁,他得悉名儒吴与弼在江西讲学,即赴江西拜之为师。对他这样一个学生,吴与弼并未多教,而是只把金针度与人,引导他走勤奋之道。据《明儒学案·吴康斋》条载,吴与弼对白沙要求甚严,每日“晨光才辨,先生 ( 吴与弼 ) 手自簸谷。白沙未起,先生大声曰:‘秀才,若为懒惰,即他日何从到伊川门下 ? 何从到孟子门下?'而“白沙之于. 吴聘 君 ( 与弼 ) 也,为之执投数月。” ( 《广东新语》 ) 可是“ 吴 先生无讲说,使先生地,植蔬编篱。 吴 先生或作宇,先生研墨,或客至,则令接茶,如是者数月而归。” ( 杨起元《·白沙语录序》, ) 初时, 白沙 先生未免失望,觉得“竟无所得 于 先生也。”但回江门之后,白沙终于对吴与弼的勤奋精神有所体会。吴与弼为什么对白沙这样一位当时科举下第、急于求学的学生并未传授《四书》、《五经》和洛、闽《语录》,而专教簸谷,专抓早起呢?这主要是吴与弼了解白沙少年才气有余,勤奋不足,因而对症下药,专从医懒人手,这可谓抓到了根本。而 白沙对 老师这种启发式教育,亦心领神会,·从此走上了勤奋治学之道,可以说,·‘先生之学,激励奋发之功多得之康斋 ( 与弼 ) ,” ( 阮编《年谱》卷一 )

2 、白沙先生勤奋抬学之道的内涵及表现。

(1) 白沙勤奋治学之道的内涵,是指学习、研究要努力、认真、专一,不怕劳苦。其表现是锲而不舍,攻读入迷,珍惜寸阴,废寝忘食,等等,阮编《年谱》卷一载:白沙“自临川归,足不至城市。朱英时为参议,造庐求见。卒避不见。闭户读书,益穷古今典籍,彻夜不寝,少困则以水沃其足。”“筑眷阳台,日坐其中,用功或过,几致心病。”他如此用功,家人只能“穴壁馈飧。”

(2) 白沙先生对勤奋治学在概念上有所发展。他认为刻苦攻读,还不能算是勤奋,必须在此基础上加上独立思考,勤于思考,才能称得上是勤奋洽学。

白沙最反对人云亦云,他在《赠陈秉常》其四诗中写道:“我否子亦否,我然子亦然,然否苟由我,于子何有焉?”指出假如一切 都由 老师或书说丁算,那么你还有什么自得可说.在独立思考方面,白沙还推崇前辈所说的学贵知疑,认为小疑则小进,大疑贝口大进,在《与张廷实主事》书中说,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他的《藤蓑》其四反对死背硬记但不加思考并以此夸多斗靡,批评“朽生何所营?东坐复西坐,搔首白发少,摊地青蓑破。”赞成“千卷万卷书,全功归在我。吾心能自得,糟粕安用那 ! ' 白沙 先生还将过去未能独立思考的失败经验加以总结,在《复赵提学佥宪》一文中说:“仆于圣贤垂训之书,盖无所不讲 ( 研究 ) ,然未知人处,比归白沙,杜门不出,专求所以用力之方,既五师友指引,惟日靠书册寻之,忘寝忘食,如是者亦累年,而卒未有得然。所谓未得,谓吾此心与此理未有凑泊吻合处也。于是舍彼之繁,求吾之约,惟在静坐,久之……体认物理,稽诸圣训,各有头绪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这里, 白沙 先生悟出了过去死读而没有收获所走弯路的症结,提倡经过苦读冷静思考书本问题,使书本由厚到薄,使自己能以简驭繁,同时还体.验之以万物之理,考之以万事万物的因由,这种读书治学方法,不能不说是他对勤奋治学概念的进一步拓展。

正是由 于白沙 先生善于独立思考,勤于思考,勤奋治学,因而黄宗羲在《明儒:学案师说陈白沙案语》,中赞 白沙 先生学宗自然,而要归于自得。自得故资深逢源,与鸢鱼同一活泼,而还以握造化之枢机,可谓独开门户,超然不群。”

二、 白沙 先生在教学中怎样实

践他的勤奋治学之道

自宋以来,至明代初期,私学越来越多,其教学质量所以能超过官学,很重要的一环,是它能大抓勤奋读书的学风。白沙作为江门学派的创始人,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实践他的勒奋治学之道。

1 、树立勤奋治学的榜样,使学生学有所依。榜样也叫示范教育,是以别人优良的品德、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榜样是具体、生动、高大的形象,就容易被学生领会和模仿。运用榜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应学习什么,从什么地方做起,并开展学习榜样的活动。白沙除以身作则外,他所树的勤奋治学榜样,见诸他的《戒懒文·示诸生》:“大舜为,善鸡鸣起,周公一饭凡三止,仲尼不寝终夜思,圣贤事业勤而已。昔闻凿壁有匡衡,又闻车胤能囊萤;韩愈焚膏孙映雪,未闻懒者留其名。尔懒岂自知。待我详言之。官懒吏曹欺,将懒士卒离;母懒儿号寒,夫懒妻啼饿;猫懒鼠不走,犬懒盗不疑,细看万事乾坤内,只有懒子最为害。诸弟子.听训诲,日就月将莫懈怠。举笔从头写一篇,贴向座右为警戒。”

文中所举的五个榜样,都是勤奋用功的楷模:大舜行善,闻鸡即起;周公为求贤,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忙得连洗头,吃饭都顾不上,因此天下归心;孔子勤于思考,长夜难眠;匡衡家贫,凿壁偷光夜读书;韩愈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勤奋学习;孙康好学,利用雪光照耀读书。这些人物都给学生以很大的鼓舞。

2 、抓住勤奋治学宗旨,时时对诸生进行勉励。

学生的勤奋治学品德的形成,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过程。只有当这种道德行为成为学生经常的、稳定的心里特征时,才能说是已经完成了这方面的思想品德的培养,这必然要经过长期反复的教育。 白沙 先生正是注意到这一点,故他对学生能因人、因地、因时进行勤奋治学的教育。他在《漫笔示李世卿湛民泽》一文中教育李、湛两生说:“人生所得光阴能几?生不知爱惜,漫浪虚掷,卒之与物无异。造物所赋于人,岂徒具形骸,喘息天地间,与虫蚁并活而已耶 ? ”这是要他们爱惜光阴,勤奋向学,以免与动物等同。他与学生贺克恭离别多年,作《与贺克恭黄门》书教导说:“士大夫出处去就分明已占了好田地,更能向学,求向上一著,不枉费浮生岁月,岂不抵掌为主三叹乎 ! ”这是强调学习条件好的更要勤奋,不要虚度浮生。又 白沙 先生次子景陨读书潮连,僧赋诗勉励:“日往则月来,东西若推磨……”及时愿有为,何啻短檠课?强者能进取,不能空坠堕,四书与六经,千古道在那。愿汝勤两读,一读一百过。”要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白沙对儿子勒读,形诺数字。此外,白沙在自策示诸生诗写下誓言:“今复不不鞭策,虚浪死勿疑。请回白日驾,鲁阳戈正挥。”先生要以鲁阳挥戈回白日的精神,只争朝夕,勤奋学习,与诸生共勉。

3 、教导学生勤奋要讲究方法,注意独立思考。

在第一部分我们已论述过,白沙勤奋学习的概念不但包括努力认真读书,而更重要的是包括勤于思考。他自己是这样做的,要求学生也很严。学生问及他勤奋学习之法,他“辄教以静坐”,在静坐中对所读过的书进行独立思考;他在《与贺克恭黄门》书中说 : “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端倪来,方有商量处。”在《与林友书》中又说:“学劳扰则无由见道,故观书博识,不如静坐。”在《示湛雨》中说:“有学无学,有觉无觉。”这是说溺于记诵,滞于见闻,虽有学如无学,虽有觉如无觉,必须独立思考,由此看来,白沙“静坐”有一定的意义,它符合教育的启发性原则,白沙的静坐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多思善问。同时,它教会学生如何真正勤奋学习,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4 、半农半读是白沙先生在教育中治懒的良方之一白沙先生从吴与弼的教导中,体会到从劳动中培养勤奋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但他觉得象吴与弼老师那样只要他簸谷、耘地、植蔬、编篱,完全没有授课,纯以劳动代替读书的做法,也有点矫枉过正,因而他提出了半农半读的全新教育思想,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咏江门墟》:“二五八日江门墟,既买锄头又买书。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

白沙实行半农半读,让当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体现一下劳动的艰苦,这对于培养勤劳的思想品德,作用不可谓不巨 !

那么, 白沙 先生有无实践他的半农半读思想呢?有的。请看白沙《冬夜》之一:

“长夜气始凄,木棉被重裘。端坐思古人,寒灯耿悠悠。是时病初间,背汗仍未收。学业坐妨夺,田芜废锄耘。高堂有老亲,遍身无完绸。丈夫庇四海,而以俯仰忧。口腹非所营,菽水 ( 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即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 吾当求。明旦理黄犊,进我南冈舟.”

湛若水的解释是: 白沙 先生‘坐 ( 因 ) 思古人而叹己以 ( 因 ) 汗病废学废耕,又叹家贫俯仰之累,然所求止于菽水而已,故不得不进舟躬耕南冈,以备菽水。犹虽病而不得不力学也。”,这证明了 白沙 先生的确实践了他的半耕半读主张。另外 章沛 先生《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第 22 页 8 一一 9 行也提到:“据他 ( 白沙 先生 ) 自白,先生不过有田二顷,委托给学生代他经营,他取三成的收获。”可见他的学生也是半农半读的.

5 、为了保证勤奋学风得到发扬光大,自沙先生还注意到增加贫苦学生人数,因为这些贫苦子弟志行比较纯洁,学业比较用功努力;而对官家富家子弟,他比较注意挑选,因为此辈不悉饮食富贵,容易出二世祖”,朽木不可雕。在白沙弟子中,穷家子如番禺容一之,穷到“卓 ( 立也 ) 锥无地”,但他从白沙游学十有一载,未尝对人作皱眉拉,入京师,见声利煊赫辄不乐。白沙因此对他大加赞赏,说“生之志习谓笃矣” ( 《赠容一之归番禺序》 ) 。又有“林广幼无依,先生收育教之成人。” ( 《白沙先生行状》 ) 传说中湛若水,是江门河木盆中漂浮的婴孩,先生拾回抚养成人 ( 伍叶晖、陈仲明《关于陈白沙的一些传闻》 ) 这些穷家子弟都能笃志勤学。相反,对于一些纨裤子弟,白沙先生唯恐其败坏江门学派勤奋学风,坚拒不收,如当时吏部侍郎尹昱闻白沙贤名,“谴子从学,先生力辞,凡六七往竟不.纳。” ( 阮编《年谱》 ) 因此而取罪权贵,后来布政彭韶,总督朱英交章荐白沙先生,,并乞朝廷以礼聘时,吏部尚书 ( 明朝官升至吏部尚书,官位已无可再高 ) 尹曼“谓献章向听选京师,非隐士 > 匕,安用聘 ! ' ( 同上《年谱》 ) 以此报夙怨。先生挑选学生如此之严,故其学生俱勤劳奋发。

三, 白沙 先生勤奋治学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1 、白沙先生的勤奋治学之道.是对当时教育的一剂救弊良方。

明代的官学有同学和郡县之学高低两个层次。国学学生称为监生,享有免除丁差役寡馔的特权:郡县之学学生统称'生员”,俗称“秀才”,享有廪馔月米一石的待逮,并免除差役,同学可以直接。向朝廷输送官吏,而郡县之学虽一般不能向国家输送官吏,;苎正德乏后,吏治腐败,提学官“高者虚谈”誉,劣者”二按禄养交,下者全开聿门,听请托;” ( .《续文献通考》卷 20 《李棱考》 ) 故监皋,生员大可奔走钻营,他们锦衣美食,,谋取官位、却无心向学,终日懒惰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万乏筛,来有问而不告;“求而不枷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苦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宋谦还解释自己的成功奥秘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同上序 ) 对比鲜明.由此可见,陈白沙提倡以勤奋之道救弊,的确是很有见地的。

2 、白沙先生将努力、认真、专一读书与独立思考、勤于思考结合起来,对勤奋治学之道的概念是一个发展。他汲取了孔子说的“子入太庙每事问”、朱熹说的‘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的思想精华,使勤奋之道的概念更明确、更完善,更科学化而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同时,他提出的“静坐”也有一定的积极性,因为白沙先生一生经历了叨朝的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六朝,而八股文正是萌芽于宋、元,形成于明成化以后,明代以八股取士,使读书人为求取功名,惟知敷衍一篇股文,此外非所闻也,既不通经史,又不谙实际,这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智慧,妨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但白沙能在当时·务要依先圣先贤格言教诲后进,使之成材,以备任用,敢有妄生异议,乖其良心者,诛其本身,全家迁发化外' ( 《明会典》卷 78) 的高压统治下,提出‘静坐'一一独立思考圣贤之书,这对解放思想,培养真正有用人才,无疑有一定的作用。

3 、白沙先生提倡勤奋治学之道,由于认真、专一、努力读书,独立思考,因而白沙先生本身学术有成,使岭南在经济开发逐渐跟上北方的情况下,在思想领域也出现了手屈一指的人物一一‘岭表一人”,而他的私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人才辈出。教学质量超过当时的官学,达到较高的水平,形成了江门学派。

白沙 先生的勤奋之道固属可取,但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如他提倡勤奋时主张专心向学、静坐以至戒绝奔走钻营,但同时他又勉为其难不忘科举,自己有时也难免入彀;另外,他提倡的‘静坐”一一独立思考,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牢笼,但并非主张从根本上否定明朝封建帝王的统治,他提倡的独立思考是有限度的:再者,他主张“静坐”以心体认书本的理,也比不上用实践去检验真理来得科学……尽管如此, 白沙 先生的勤奋治学之道在今天·仍有可取,对我们有很多启发,值得我们更加好地学习,研究,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陈白沙以及对他的研究  文/ 黄均基

(—)

陈白沙名献章,字公甫,别号石斋,世称 白沙 先生,晚号紫水归人。广东江门市白沙乡人 ( 原辖新会县 ) 。

他生于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 (1428 年 ) ,卒于易考宗朱祜棠弘治十三年 (1500 年 ) ,享年七十三岁,后人把他的著作收集题名为《白沙子全集》。

他的家庭出身由于没有足够的早年材料依据,只靠《行状》分析,大体经济上不会很宽余,相当于小土地出租者或小地主,“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 ( 《致邓督府》 ) 。他的祖父叫陈水盛,是个“隐士”,“少戆不省世事,好读老氏书,尝慕陈希夷之为人” ( 《行状》 ) 。父亲陈琮,没有当官,是受道家影响较深的人。他二十七岁那年,便死了,白沙是个遗腹子,全靠他二十四岁便守寡的母亲和祖父抚养成人。由此可见,他出身于一个封建社会的书香门第的家庭,但不会很富裕,也决不是一个“十室九不炊”的农夫家庭。

“献章仪于修伟,右颊有七黑子” ( 《明史》 ) ,这便很简单地把他的形象勾勒出来.自沙少年勤奋好学,天资聪明,记忆力强,读书成绩很好,十九岁 (1446 年 ) 中秀才。他的老师见他的文章不同常人,“世网不足以羁之”。廿岁 (1447 年 ) ,英宗朱祁镇正统十二年乡试,中举人。正统十三年 (1448 年,二十一岁 ) 中会试副榜,入国子监读书。“再上礼部,不第” ( 《明史》 ) 。也就是说,他在廿一岁和廿四岁两赴礼闱都名落孙山了。

由于仕途不济,连进士也考不中,所以可以讲他是一个封建社会的失意的知识分子。于是他便改弦换撤,既然当官当不成,便在学术上狠下功夫。廿七岁 (1454 年 ) 他便远离家乡,到江西去,“从吴与弼讲学。居半载归,谈书穷日夜不辍”。 ( 《明史》 ) 吴与弼当时已是大名鼎鼎的理学家了,白沙受他的影响不少。回归故里后,他闭门读书,“尽穷天下古今典籍,旁及释老稗官小说”, ( 《行状》 ) 这便奠定他的渊博学问的基础。

他认为博读群书,也不是得‘道”的门径,于是,便“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 ( 《明史》 ) 。这段生活,后来他的得意门生张廷实在《 白沙 先生墓表》中,得到详细描述:“壮从江右 吴聘 君康斋游,激励奋起之功多矣,未之有得也。暨归,杜门独扫一室,独静坐其中,虽家人罕见其面.如是者数年,未之有得也,于是迅扫夙习,或浩歌长林,或孤啸绝岛,或弄艇校竿于溪涯海曲,忘形骸,捐耳目,去心志,久之,然后有得焉。于是目信自乐”。当然白沙主静学业非无所得,正如他在《复赵提学》中说,“仆才不逮人,年二十七,始发愤 从吴聘 君学……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杜门不出,专求所以用力之方……于是舍彼之繁,求吾之约,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于是凄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兹乎 ? 有学于仆者,辄教之静坐'。这就可见他专心致志做学问,研究一套教学方法,成为当时非常有影响的“大儒”,“大隐”。 ( 即大学问家,大教育家 )

他的“大儒”声望得来,是在四十岁的那年,即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年,复游太学.祭酒刑让试和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篇,惊日:“龟山不如也”。飚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 ( 《明史》 ) .这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闻,一举成名天下知”。他名声远扬,可以说从此开始。

事后,他的学生给事中贺钦听共议论,即日抗疏解官,“执弟子礼事献章” ( 《明史》 ) 于是在吏部文选司作小官,时间很短,这可算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仕途生活”了,不久,便南下,回江西和广东家乡从事教学工作.

是时,名声日噪,“四方来学者日进”,据《新会县志》《白沙子弟传》共列一百零六入,在当时偏僻南方的新会,出现这样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确实了不起的。又据《本传》记载,“四方来学名不啻数千人。”他教出的学生,很多成为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而且担任当时国家重要职务,最著名的有:“南海张延实,成化二十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 ( 《明史》 ) ,湛若水,“历、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数千学生中,地位最高,成就最大,要算是他了。而他对自已的老师,非常尊敬,“若水生平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献章” ( 明史 ) ,还有东莞的林光,辽东义洲贺钦,东莞林时矩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他不但在当时国内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海外也影响甚大,往来西两藩部使以及藩王岛夷宣慰,无不致礼于陈白沙 ) 先生之庐。” ( 《行状》 )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成化十八年 (1482 年,已经五十五岁了。“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交荐.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皇帝召他似官,他托辞有病,巫以母老久病为由,辞谢做官。最后,他只得个“虚名”官而回来家乡.一直到他去世为止,数十年他都没有厕身于大官,勤勤恳恳地教书,潜心做学问。

由此可见, 陈白沙 先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封建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像有人骂他地方阶级政治上的保守势力的代言人。

( 二 )

今天我们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把他放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去评价,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而决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苛求古人,这就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

关于对 陈白沙 先生的评价,历代都有争议,当今哲学家的争议尤甚。这个问题,我放于后面作介绍。我先发表自己对陈白沙的看法。我认为 陈白沙 先生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的,现分述于后:

第一,他是明代大哲学家、大思想家。 白沙 先生的思想上承宋儒理学的影响,下开明儒心学的先河,他是一位承先启后的历史中介人。尤其可贵的是,他敢于向陈腐的朱程理学挑战,敢于改革,创新。正如黄宗羲所说的:“ ( 白沙 ) 独开门户,超然不凡.”章太炎称“朗代学名和宗儒厘然独立,自成体系,自陈白沙始。”在明朝那个时代,统治者为了强化他们的统治地位,皇帝亲自提倡程,朱理学,咸为统治者独尊思想,思想禁锢很严,对朱熹学说不敢越出雷池半步。“明初诸儒,皆朱子之流余裔,师承有自,矩锅秋然。曹端,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先儒之正传,无敢改铝' ( 《明史》 ) 但是, 陈白沙 先生就是敢碰,就是敢于冲破思想藩篱的束缚.所谓“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 ( 《明史》 ) 他就是在哲学思想这块阵地上,敢于提出自己的贝解,他说:“六经,夫子之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其味,六经一糟粕耳。” ( 《道学传序》 )

至于他的“道”的问题,是他的哲学带根本性的问题,“道为天地之本” ( 《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王·上篇》 ) 则历来为哲学家争论的焦点.如何理解他的“得道”和“心”的问题,本文留在后面作介绍.

第二,他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大教育家 , 这点是任何人也无可争议的,在我国教育央上,应该占有位置。香港同胞为纪念这位教育家,在香港黄竹坑开办‘陈白沙纪念中学',培育了不少人才, 陈白沙 先生从廿七岁受学于江西吴与弼开始,直至他去世,凡四十多年,把毕生精力献身于教育事业上,下面简述他在教育力面的主要成就,

(1) 教育的目酌论,自得之学.他明确地指出,“人要学圣贤,毕竟要去学他.若道只个希慕之心,却恐末稍未易凑白,卒至废驰”. ( 《与贺黄门》 )

(2) 他主张有教无类.“浮屠羽士,商农仆贱谒者,先生悉倾意接之,有叩无不告故天下被其化者甚众。” ( 《行状》 )

(3) 他主张勤奋学习,身体力行,独立思考.他少年除《四书》,《五经》和洛、闽《语录》外,甚至“小说”也没放过.博览群书,读书静坐.“自我不出户,岁星今十周。” ( 《初秋夜》 ) 他在《赠陈秉常 ( 其四 ) 》诗中说;“我否子亦否,我然子亦然,然否苟由我,于子何有焉.人生寄一世,落叶风中旋,胡为不自返,浊水连清渊。”这就表达了他主张独立思考,反对唯唯诺诺,墨守成规,—个人要有进取精神的教育思想 .

(4) 他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反对好高鹜远。他说,“两脚着地此何关,白云与尔同去还,正当海阔天空处,不离区区跬步间。” ( 《行状》 ) 他在《李文溪文集序》中写道:“予尝语李德孚曰;士从事于学,功深力到,华落实存,乃浩然自得。”他在《与贺克恭论学书》一文中对此问题阐释更透彻,他说:“前辈为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更无别法也 . 即此便是科级,学者须循次而进,渐到至处耳 ” 。

(5) 他重视德育、体育与劳动教育。当然他当时的德育,就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教育,就是重礼节,决非我们今天的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他说:“弃礼从俗,坏名教事,贤者不为。愿更推广此心与一切事,不令放倒,名节道之藩离,不守,其中未有独存者也。” ( 《与贺克恭论学书》 ) 他长期生活在农村,接近群众,接近生产,写了不少田园诗篇:“高人谢名利,良马罢羁鞅,归耕吾岂羞,贪得而忘想。” ( 《归田园·之二》 ) “百年鼎鼎流,永从耕桑民” ( 《怀古田舍》 ) 在《除夕呈家兄》诗中,更能集中地看到他重视劳动教育思想,诗曰,“我年未老筋力衰,耒耜即付大头心,童牛生角禾登垄,为我且给通家糜。”他平日教学读书之余,尚喜垂钓,今江门市长堤路尚保留“陈白沙钓鱼台”纪念馆,以祀纪念先生。他重视教学习射礼,这是体力运动的一种,可见他重视体育教育。

他创建一套“静养”的教育方法论。“献章之学,以静为主。其教学者,但令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 ( 《明史》 ) 他说:“善学者主子静观动之所本,察于用以观体之所存。”(《与贺克恭论学书》)“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端倪来,方町商量处。” ( 《明儒学案·白沙学案》 ) 他的“静坐”,“静养”,并非简单地静坐,静养,而是学到一定知识,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通过自己真正体会,把死知识变为活知识,这须要一个消化过程,思考过程,辨析过程。这便靠“静坐中养出个端倪来。”他的得意学生张延实写道:“其始学者障于言语为之末也,故恒训之日,去耳目支离之用,全虚园不测之神。其后惧学者论于虚无寂灭之偏也,故又恒训之日:不离乎日用而见鸢飞鱼跃之妙。门人各随其所见所闻,执以为则,天下之人,又各随其所见所闻,执以为称,果足以知先生之道也哉. ( 《行状》 ) 这段话便可以概括 白沙 先生的“主静”的教与学方法的整个过程,他教学生主张启发式教学,废止填鸭式教学。他在《示湛雨》一诗,用形象比喻去说明他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诗曰,“天命流行,真机活泼。水到渠成,鸢飞鱼跃。得山莫杖,临济莫渴.万化自然,太虚何说。绣罗一方,金针谁缀'他想把金针授给学生,也只能按“真机活泼”,“万化自然”去办,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启发式教育,按教育规律办事。

第三,他为人正直、廉洁,言行一致,品格高尚,堪为人师表。正因为他早年仕途生活失意。断了他往上爬做官的念头,所以他才会钻进做学问,操教育之职,才会成为“大儒。”如果他早年“得志”,恐怕他没有这样大的成就。正因为他早年“失意”,故他对名利富贵便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对名利富贵非常鄙薄。他在《送季世卿还嘉·之三》一诗写道:“富贵何忻忻,贫贱何戚戚 ? 一为利所驱。至死不得息,夫君坐超此,俗眼多未识。勿以圣自居,昭昭谨形迹。'他虽然屡次得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交荐,皇上也想起用他,但他都‘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 ( 《明史》 ) 他甘于过着这教书匠的清贫的生活。正如他的挚友罗伦赞他“不欲富贵而乐贫贱。”别人捐赠,周济他,他断言谢绝,他在《致邓督府》一文中写,“某无寸善可以及人 ( 谦称 ) ,有田二顷耕之足以自养。”他所处的年代正是明朝统治者日益腐败的年代,外忧内患,阶级矛盾尖锐,南方农民与少数民族斗争烽火连绵不绝。作为封建社会的‘大儒'的 陈白沙 先生,由于时代的局限,阶级局限,他当然不会加入到“农民暴动”的行列里,但他对农民深表同情,对那些贪官污吏,深恶痛绝。他声称那些“贪官污吏侵渔百姓甚于盗贼。” ( 《与刘方伯 东山 先生》 ) 他骂那些“官僚”,“禄蠹”是“瓜牙当道” ( 《鳄洲山遇虎》 ) 。他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要求劳苦大众都能得到温饱,从他的诗句中,可见他的思想:“一洗日月光,再洗天地清。何止天地清,万世无甲兵”。“怅望百谷春,广济苍生饥。” ( 《湖西八景为罗一峰题》”当然,他的所谓“政治理想',在那种社会是无法实现的。但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表示不满,在他的诗歌中,也常常可以找到象“法好人莫传,衣好人莫穿” ( 《梦记》 )( 《又》 ) 的诗句。他一生持正义、爱人民,树公道,明奖罚的许许多多轶事,在他的故乡——江门市 ( 包括现辖新会县 ) 一带,源远流传着。他为人表率,风高亮节,博得人们的尊敬。

第四,他是一位有影响的哲理诗人和书法家。他自己虽然很谦逊地说,“只对青山不著书”,但是,他的子弟却把他的著作收集出版,合计诗歌 1997 首。他的诗歌有三个特色: (1) 富哲理性。他常常把自己的哲学思想,通过诗歌,形象地表露出来。他一举震惊朝廷的著名的《和杨龟山此日不得再韵》一诗,便是有力的论证。 ( 由于原诗太长, 50 句, 25 韵,只录数句例释 ) “道德乃膏腴,文辞乃秕糠。”这便是他重视道德,品格、思想修养。卑视那些靠“文章”作敲门砖而登上“官位'的名利思想。“善端日培养,庶免物欲戕。”这诗句正反映他的“自得诸心”。“领会此理”的哲学思想。 (2) 富通俗性。他在《归田园·之三》一诗,便通俗地描绘一幅南方贫苦农家凄辛的图景;“近来织畚徒,城市售者希,朝从东皋耕,夕望西岩归。贫妇业纺绩,灯下成岁衣。但令家温饱,不问我行违。”他的诗歌,在南方有一定的影响。《历代岭南诗选》便选载他七首。同时,他对文艺理论也有独到见解,他在《批答张廷实诗笺》中说:“大抵诗贵平易,洞达自然,含蓄不露,不以用意装缀,藏形伏影如世间一种商度隐语,使入不可捉摸为工。这也就是所谓雅建, (3) 富思想性.由于他长期生活于农村,农村生活与他息息相关,他同情农民,揭露黑暗现实。他在《悯雨寄黄叔仁》诗中写道:去年无雨谷不登,今年雨多种欲死。农夫十室九不炊,天道何为乃如此。自从西贼来充斥,一十九年罢供亿,科征不停差役多,岁岁江边民荷戈。旧债未填新债续,里中今有逃亡屋。安能为汝上诉天,五风十雨无凶年。”这简直是一幅南方贫苦农民的逃亡图。象这样具有强烈思想性的诗歌,足可以与杜甫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秦中吟”,“新乐府”相媲美。他的书法自成一体,刚健,雄浑,有力。

第五,他具有民族气节思想。他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年少已形成,“少读宋亡崖山诸臣死节事,辄掩卷流涕。”关于他这方面的史料与事迹,在新会,江门一带还流下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许多诗文, ( 白沙子全集 } 尚未搜集进去。在各地, 陈白沙 先生写的碑文,现在很多还未来得及整理,损失十分严重,应引起注意。据 ( 新会县志 } 载,他《登崖山观奇石碑》的题诗:“长年碑读洗残潮,野鬼还将野火烧。来往不知亡国恨,只看奇石问渔樵。”还有他的《凭吊崖门》等诗,都反映他的民族气节思想,人定胜天思想.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解放后,董必武同志写《游崖门》诗:“骂名留得张弘范,义士争传陆秀夫.大是大非须要管,华人爱汉耻崇胡。”尚有郭沫若同志的《论崖门》诗,陶铸同志的《崖门凭吊》诗,反映“四海同亲”的思想,都直接受到白沙诗的影响。

上述五个方面,述说陈白沙的历史贡献,尽管尚不全面,但可以勾勒千轮廓。这些都是历史事实,大致上已作历史上的肯定,争议比较少。问题是他的哲学思想,分歧较大,现介绍于后。

( 三 )

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大致从两个方面去评价 陈白沙 先生的。

第一:认为陈白沙学说是正宗的儒家学说。他的弟子大致都这样认为的,无论湛甘泉也好,张延实,林时矩、林缉熙,贺钦等也好,都认为自己的老师是继承孟子,颜子,周敦颐、程灏,程颐的学说。尽管他们对自己老师的学说理解,各自有所不同,发展方向也有所不同,但都说自己老师是儒家正宗,这点是相同的。稍后高攀龙说陈白沙是“曾点一脉”,李廷机,邹德薄,申时行等也认为 陈白沙 先生是属于“圣门一脉。”正如湛甘泉说:“先生之道即周,程之道,周、程之道即孟子之道,孟子之道即孔子之道,孔子之道即文,武,禹,汤之道,文、武、禹、汤之道即尧,舜之道。” ( 《粤秀山白沙书院记》 ) 真正比较客观地评价 陈白沙 先生、要数明代大哲学家黄宗羲,他的《明儒学案·白沙学案》,便是我国古代最系统,最概括对 陈白沙 先生的评价。他说:“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其吃紧功夫,全在涵养。喜怒未发而非空,万感交集而不动。至阳明而后大。两先生之学最为相近,不知后来阳明从不说起,其故何也,薛中离、阳明之高弟子也,于正德十四年上疏请白沙从祀孔庙,是必有以知师门之学矣。”这段话,本来是很客观评价 陈白沙 先生的历史地位,可惜后来许多哲学家,教授把它列为 ( “唯心主义”的依据,他们的逻辑推理是:王阳明是唯心主义的,所以,陈白沙也是此类货色。这明明是歪曲了黄宗羲的原意,把此话作了机械类比。

第二,说陈白沙学说是禅学.这学派是。以胡居仁,夏尚朴,罗钦顺为代表。胡居仁说,“周子有主静之说,学者遂专意静坐,多流于禅。” ( 《居业录》 ) 夏尚朴说:“盖东坡学佛,而白沙之学近禅,故云尔”。 ( 《夏东岩文集》 ) 这学派对后世影响较大,近代日本哲学家渡边秀芳,中山大学 李锦全 教授也认为:“陈白沙的思想还有来自禅宗和陆象山学的一面。” ( 《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 ) 事实上 陈白 沙 先生是借谈仙说佛去表现他的哲学思想, 易 君 左 先生说得很清楚,他说:“白沙思想受了佛教影响则又不必讳言,但白沙的静坐,不过是作圣之功的一种道具,他的学问,全是由静坐中体会来的,虽受佛教影响而毫无禅门臭味,这一点不可不知.” ( 《我们的思想家》 ) 就是陈白沙本人在临终时,也写过一诗,否定自己的思想是禅学。诗云广托仙终被谤,托佛岂多修,弄艇江门月,闻歌碧玉楼.”

至于近代,由于我国引进西方的哲学思想,近人对 陈白沙 先生的评论,就更加复杂了。海外 ( 特别指台湾,香港、新加坡 ) 非常注重“新儒学的研究”, ( 宋明以来的儒学家说 ) 作为他们社会思想的指导,自然, 陈白沙 先生是重点研究对象之一。解放前,国民党的伪行政院长王云五便主编出版一本《白沙年谱》,香港中 文大学 教授简幼文与陈应耀(陈白沙后代 ) 出版陈白沙专著。这里还要补充说两句,关 于陈白沙 先生的遗著《白沙子全集》,最早辑本是他的学生容贯所辑,刊行于弘治十八年 (1505) 明清年间,《白沙子全集》的木刻版,大概有十个版本之多,其中康熙年间与乾隆年间的木刻本流行最广。今年七月中华书局将出版《陈献章 } 集,以餐读者,这是一件好事。

据笔者所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 巴穗 先生也是研究 陈白沙 先生的专家。

日本的渡边秀芳也对 陈白沙 先生有专门的研究。

至于海内 ( 指大陆 ) 研究陈白沙的问题, 1957 年至 1960 年曾经有过一次大争论,现在正酝酿第二次争论。争论不外分为两派:

第一,认为 陈白沙 先生的哲学思想基本上属于唯心主义的。这派主张,在哲学界占大多数,只要翻开各大学的教授们撰写的《中国哲学史》,均可见。现摘录几个有代表性的主张,分别介绍: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的同志认为:“陈献章在学术史上是宋代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继承者。他本人的哲学思想却有一个变迁过程。……陈献章的所谓‘主静',就是陆九渊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理论的直接继承。……和一切主观唯心主义者一样,陈献章的思想最后也表现狂妄唯我论。” ( 《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宋元明之部》第 446 页 ~447 页 )

(2) 冯友兰先生认为:“ ( 白沙 ) 盖其初所学为朱学,其后所自得,则陆学也 o …”而其所谓理正如象山所谓理。” ( 《中国哲学史.下册》第 946 页 )

(3) 范寿康先生认为:“他 ( 白沙 ) 和象山一样,也是一个彻底的唯心论者 ? ……注重静坐的那种主张,完全脱胎于佛家的禅定,却是无可讳言的。” ( 《中国哲学史通论》第 368 页 )

(4) 李锦全先生认为;“ ( 白沙 ) 的‘道超形气'是客观唯心主义宇宙观。……白沙所描述的‘道',可以说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摸不着头脑,大有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味道。但拆穿了,这无非是一种直观和内省的功夫,在哲学认识路线上属于唯心主义,”但他又承认:“陈白沙的认识论,本来也有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 ( 《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第 131 页至 132 页 )

(5) 钟泰先生在他写的《中国哲学史》中,认为白沙是出于康斋,近于象山。

(6) 把陈白沙说得一无是处,抨击得最厉害的,莫过于吕振羽先生了。吕认为:“到陈献章的时候,由于市民阶级都市经济的抬头,以及农村矛盾的发展,显示着封建制本身的危机。地主阶级各阶层为保持阶级支配地位这一共同要求下,便显示其政治上的统一倾向。从而反映在意识形态上也便一同倾向于保守。所以作为地主阶级保守倾向之代表的陈献章学,不只是吴康斋和薛敬轩两,派的折衷和统一,而且更玄些,政治上更保守些,以故从思想史的本身,陈献章学,可算是由陆九渊到王阳明 ( 仁守 ) 的过渡。” ( 《中国政治思想史》 )

第二,认为陈白沙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属于朴素唯物论,但它有唯心主义的成份。这派代表人是 章沛 先生,他的专著《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可以充分反映出 章 先生这个观点这本书是解放以来唯一的一本研究陈白沙哲学思想的专著书。这本书的基本观点如下,

( 一 ) 在陈白沙的“道”论应该是:道是宇宙万有的实体,本体、总体,它是有规律地自己运动的,道从时空的角度来看是无限的,是永恒存在的,道是形而上的,但与“囿于形”的物是相通的;人是道的一部分,人为万物之一. ( 《陈白沙思想研究》第 50 页 )

( 二 ) 关于陈白沙的“心”论,章先生说:“白沙强调的心是个人具体的心,既不是陆九渊的与宇等同的‘心',也不是王阳明的与良知等同的‘心'。…白沙的心,是自我通向形上的道境的桥梁,因此成为自我形上性质取得的根据。……至于心外的道,不依赖意识而独立存在,心内的道反映心外的道,这两点他是始终肯定的。因此,在认识论的范围内,在‘真理' ( 主观的道 ) 论上,白沙哲学才带有主客观混淆的唯心的因素。天人合一的混淆,只表现于此。” ( 引文向上, 80 —— 90 页 )

( 三 ) 关于陈白沙的“涵养论。”章先生认为白沙的涵养论不是简单的静坐,它有三个内容, (1) 是涵养的目的,要求及原则,具体的方法——“学之指南”; (2) 创造性的学习精神=“自得之学, (3) “心学法门”——治心之学。 章 先生认为“白沙的涵养论的最大特色,在于他在强调实践 ( 行 ) 的基础上,提出独立思考,发挥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的命题”,这是十五世纪中国“哲学上的创举”,“他在哲学的成就上是值得惊异。”

综上所说,笔者认为: ( 一 ) 根据国内国外社会科学学术动态的需要,当前海外人士非常注重研究“新儒学”: ( 当然他们的研究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 ) 所以,研究陈白沙的问题,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 二 ) 研究陈白沙的著作,应该从历史去分析,从当时环境去分析,不要从今天的角度去理解, ( 三 ) 研究陈白沙的著作,应该从他的语言本意,历史上习惯用语的辩析,具体语境的领悟,才会得出合理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白沙是唯心主义者吗 ? ——与刘昆炀等同志商榷

陈白沙 ( 即陈献章, 1428 —— 1500 年 ) 是明朝著名学者,也是古代广东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诞生于今已有五百五十九年,但是五百多年来对他的哲学思想的评价,总是认为他是唯心主义者。《辞海》上说 : “ ( 陈白沙;继承陆九渊“心即理也”的观点,认为字宙只是一理的表现,这理便是心。他说:“此理干涉至大,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到,无一息不运,会此则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 ( 《与林缉熙》 ) 。修养主静坐,认为 ( 学劳攘则无由见道,故观书博识不如静坐》颇接近禅学。”①另外,一本权威的书上说: ( 陈白沙 ) 对于宇宙本体的看法,基本上还是承袭程朱,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然而从认识路线上看……转而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②

我认为,对陈白沙的这些评价是值得商榷的,一定要把陈自沙被评为唯心主义者的冤案翻转过来。但这不可能不碰到阻力,记得还在一九五八牛,章沛同志在《理论与实践》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第一次提出陈白沙是自然道论的朴素唯物观的新见解,它立即“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论战”,⑧事隔二十年之后,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章沛同志的《陈自沙哲学思想研究》一书,再次肯定陈白沙是朴素唯物观的正确见解,却又遭到辛朝毅和刘妮炀等同志的非议,④但是,陈白沙的冤案是要翻过来的,真理终将取得胜利。

通观《白沙子全集,⑤经过辩证的思考,我认为章沛同志对陈白沙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为了公正地对待陈白沙,首先用得着列宁的一句名言:“观察的客观性 ( 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⑥这里说的自在之物本身,用现代语言说即客观事物本身,用这样科学的观点指导我们去认识问题,自然就会发现,陈白沙的哲学思想不是什么唯心主义,而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

第一、陈白沙有明确的以客观自然为第一性的哲学观点。他提出“乾坤一水浮,日月双乾绕”⑦田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他认为,天地同一客事物,如水上浮着同一个东西,水当然是物质的乐西,日月运动周而复始,如车轮绕轴心转动.

他又说:”天地之始,吾之始也,而吾之道无所增,天地之终,吾之终也”,⑧“天下事物杂然前陈,事之非我所自出,物之非我所素有”⑨

可见,陈白沙是认为,首先是天地客观存在,然后才产生人体,才有人的开始,而人的规律没有自我增加,是天地客观存在带来的。如果天地客观事物不存在了,人之规律也就不存在了。他更进一步指出,天下事物是杂然前存的。任何事物不是我能产生出来,它亦非我所素有,言下之意,就是陈白沙承认客观存在的第一性的,有了客观存在才有人的规律,包括思维规律.他在《凭吊崖门》的诗中,在歌颂岳飞等民族英雄,指斥刘豫那样的投降派的情况下,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 ( “人定胜天非一日,西湖云掩鄂王宫” ) 这不仅是唯物论的见解。而且是有人反作用于客观自然界的见解,这难道是客观唯心主义或是主观唯心主义吗 ?

① 1980 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 ( 缩印本 ) 第 43,1 页

②《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第 128 页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③《广东社会科学》 1987 第 1 期第 1 页

④《广东社会科学》 1986 第 2 期, 1987 第 1 期辛,刘的文章

⑤指乾隆辛卯重镌碧、玉楼藏版,下同

⑥《哲学笔记 )>209 页

⑦《白沙子全集》卷之二第 32 页

⑧《白沙子全集》卷之二论

⑨同上

第二,陈白沙提出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他称之谓‘道'其弟子湛甘泉在解释他的道时说,“有物,谓道也,万象谓万物万事之形,与道为体者而道则无形也,有形者器,无形者道,易曰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为之道,是也.万象间谓不离于形器而不滞于形器,不离于形器即物之在,不滞于形器故不随万象凋。物有尽而道无尽所谓死而不忘也。”①这是认为规律是客观事物之规律。客观事物是有形体可见的,而规律则是无形且看不见的。万事万物离不开具体存在的形态‘,但不仅限于形态的物质存在。形态可以消失看不见,但事物的规律是无穷尽的,消失不了的。

这些本来是朴素唯物主义者的观点.但是有的同志却不顾事实而是颠倒黑白,说什么“陈白沙对‘人'的物质性是持完全否定态度的,而只承认‘人'的精神性。”②

刘娓炀同志引述白沙的一段话;“人具七尺之躯,除了此心此理,便无可贵,浑是一泡浓血,裹着—块大骨头.饥能食,渴能饮,能着衣服,能行淫欲,贫贱而思富贵,富贵而贪权势,忿而争,穷则滥,乐则淫,凡百所为,一信心气,死而后巳,则命之曰禽兽可也”。并由此得出结论说 : “由些可见,在陈白沙的心目中,‘人'和‘人心'乃是同义语,两者是一回事” ( 同上引文 )

真妙极了!刘昆炀同志把人躯,脓血,骨头,饮食认为不是物质性,把人和心等同,这就把人的物质性排除掉,这样一来,要说唯心主义者,到底是陈白沙抑或是什么人呢 ?

第三、陈白沙提出客观事物发展是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自然发展观。“道超形气.元无一,人与乾坤本是三”,又说“混沌固有初,浑沦本无物,万化自流形,何处寻吾一”⑧

陈白沙的意思是说,事物的规律超出具体有形的事物之上'事物的开始是有物的,浑沌的,不是单一的,比如人与天地本来是三者统一的。他还认为,世界万物在混沌状态下是气形质具,但未分离,这未有个体叫无数,但是确是有物,有形之事物本来是没有形成个别的事物,它通过自身千变万化而产生有形的东西,那里寻找得到原来有一个东西就分离出来而有在舵呢 ?

陈白沙还把生死,有无的对立范畴作正.确的理解,他说“本来不生,何曾有灭”。④

可是,陈白沙这样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见解,却被有的同志曲解为唯心主义的观点。因为,据认为“道超形气”就是“道非形气”⑤道 ( 规律 ) 既然不是具体质形的客观物质,这不是唯心主义是什么 ? 但是,这种见解却违背了起码的逻辑常识,因为这是偷换了概念。“道超形气”的超,是超出,但并非是同形的实物排斥,相矛盾。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但茧不是有了具体形质的事物就看得见或把握得住它的规律。这就是道 ( 规律 ) 超出有形事物的原卤所在.这怎能把道超形气换为道非形气呢 ? 怎能把“超'字换为‘非'字呢 ? 怎能歪曲了陈白沙的观点而把他当作唯心主义去批判呢 ?

第四、陈白沙说的“道”与孔子的“道”有根本区别,无论他说的“天人感应”或忠孝节义,根本不足以说明陈白沙是唯心主者,

因为,按照马列主义的原理,要评价一个人,不光要看他怎样说,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看他怎样做 ( 实际行动 ) 。在孔孟之道称霸的封建社会,如果说,陈白沙扣着黑旗反黑旗不是怪事,那么,透过面纱就可以看到作为朴素唯物主义者的陈白沙的真面目。

请看,陈白沙是这样说的:‘往古来今几圣贤,都从心上契心傅,孟子聪明还孟子,如今且莫信人言,”⑥这是胆大包天的反传统观念 !

他又说,“一物春知物物春,一年春亦万卸春,总在乾坤形气内,敢诬当世谓无人”⑦

他还说:“学者以自然为宗,不可不着意理会”⑧“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①《白沙子全集》古诗教解卷之十第 37 页

②《广东社会科学》杂志 1987 节 1 期 10 页

⑧《白沙子全集》古诗教解卷之下,第 50 页

④同上,第 10 页。

⑤《广东社会》 1937 .第 1 期.第 2 页

⑥《白沙子全集》、卷之十、第 37 页

⑦同上。第 29 页

⑧《全集》、卷三,与湛泽民

进”①他又说:“生生化化之妙,非见闻所及,将以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②

上述引文,足以说明陈白沙的反潮流思想独立思考的精神和实事求是作出判断,不要盲从的可贵思想。《明史.儒林传》中有说:“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可见其突破孔孟之道的藩篱其意义非凡。

再从实际行动上看,成化十九年五月,吏部奉圣旨考试后录用,陈白沙借故没有参加;明宪宗皇帝请他去朝廷做官,他却借故不云。许多史科记载 ! 封建统治者多次请他出任官职,可是,他“居乡躬耕食力,弟子从游者甚众”③,尽管人去当官,他却我行我素,当他送友人上京的还说;“今考绩赴天官,我只弄找江门钓。”④但这能像某些同志说的,他“主张静坐”,是“近乎禅学'的吗 ?

事实上,陈白沙思想和行迹,早为古人 ( 陈白沙的同里 ) 戴大成所断言:“雨蓑烟艇难留迹,紫水黄云别有天,指点静虚含妙理,弃残糟粕,真传,斯文终古应如此,整顿衣冠望后贤。”⑤

弟一句“雨蓑烟艇难留逊”是指陈白沙多次拒绝当官而在江门弄钓的生活写照,这正是“圣贤生处是中华,何处大涯何处家,夫君认得幽栖处,江门月底钓鱼槎。”⑥这样的生活虽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第二句“紫水黄云别有天,”是指江门的山川与别处不同,暗指陈白沙关于客观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动静所含的妙理,非常有用,当你弃残糟粕,就会见到陈白沙的真正本意,他的文章终古都是这样的,庄重端正地祈望着后世有贤德才学的人,会知道这一道理.

这里,应当特别指出“弃残糟粕贝真传,”就是把轻轻罩着的面纱揭开,就会看到陈白沙的真面目,这一面目不是别的,就是鱼反传统的反孔孟之道而主张朴素的唯物主义.他虽大讲儒教之道和忠孝节义之理,但他却多次拒当官职而目得,这种叛逆之为,不正是弃残糟粕就丸其真传吗 ?

第五、陈白沙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反映在整个哲学体系之中,只有从整个哲学体系的角度才能作出公正的评价。正如章沛同志所指出,从整个白沙思想的表述,可能性归纳为如下两个范畴系列:“一个是道 ( 它所属的理、即规律,是‘自然'… ) ——人 ( 即个人、自然的人 ) 一心 ( 即个人的心,…启然'的心.‘心'相当于令称‘意识' ) 的本体论范畴系列,另一个是:“道心分立 ( 即道在心外 ) 一涵养得道 ( 即人心和道的凑泊吻合,可解为人心对道的掌握和认识 ) 一道心合一 ( 即人‘得道'盾,成为‘圣人' ) 的涵养论范畴系列”⑦。只是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把握陈白沙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以及它似的有机组合和发展线索,织成完整的范畴体系,才能正确反映陈白沙哲学的客观体系,从而就能正确分析和理解陈白沙思想体系中的一切命题和具体细节,即才能“见其真传,'这样一个朴素唯物主义的陈白沙思想体系,终将为更多的人所认清.

最后,还须指出,陈白沙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是建筑在明代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李时珍的《私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以及长三亿七千万字的《永乐大典》的收集材料形成和成书,这对陈白沙不能不有所影响,他的学生湛若水曾这样描述:“自然之文章生于自然的心胸,自然的心胸,生于自然之学术,自然之学术在于勿忘勿助之间。如日月之照,如云之行,如水之流,如天葩之发,红者自红,白者自白,形者自形,色者自色'.⑧当然,更细微深入的研究有待别论.

纵观白沙子全集,我认为对陈白沙的哲学观点应该客观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零碎地去理解,更不能曲解原意,加强于人而进引指责,“批判”.由于陈白沙有明确的以客观自然为第一性的哲学观点,由于他提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 他称之为“道” ) ,由于他提出客观事物发展是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自然发展观,由于他对当时的传统儒家

①《全集》卷三. ( 与张延实主事》

②同上卷—,《送李世卿还嘉色序》,

③《岭南历史思想家评传》第 123 页、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④《全集》卷之六、《赠左明府考绩之京》

⑤白沙集附录卷之末,第 75 页

⑥《白沙子全集》卷之九,第 56 页

①《广东社会科学》, 1987 ,第 1 期第 3 页

①飞白沙子全集 ) ,卷之首,原序第 6 页

程朱思想第一个提出非议,非从行动上对抗明宪宗皇帝及其他封建统治者多次要他出来当官的要求,由于他从整个思想体系中表述了“自然——人——心”,以及“道心分立——涵养得道 -- 道心合一”的合理思想。我们揭开罩在陈白沙面上的面纱,就会看到他的真面目,弃其糟粕才能见到他的真传.陈白沙作为一位朴素的唯物主义者的面目不是昭然若揭了吗 ? 章沛同志称他为自然道论者,是因为那时还投有唯物论的概念,但既然有的同志硬说他是唯心,我就不能不说他是唯物主义的。其他任何强加在陈白沙头上的所谓客观唯心主义或什么主观唯心主义的帽子,通通都要抛掉。这个五百多年来的冤案,是要翻转过来的.作为古代广东第一个伟大思想家陈白沙,将受到海内外有识之士的敬仰和赞颂。

至于他受时代限制及其本身不足之处,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暨南大学副教授凌立坤

( 写于 1987 , 6 , 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5 20: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江门心学简述 文/崔大华

( 河南省社会科学哲学所 )

《明史.儒林传序》在概述明代学术思想演变时说:

原夫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蠖秩然.曹端、胡居仁笃践履,谨绳墨,守儒先之正传,,无敢改错.学术之分,则自陈献章、王守仁始。宗献章者曰江门之学,孤行独诣,其传不远;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学,别立宗旨,显与朱子背驰,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而后,笃作在承,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 明史》卷二八二 )

从这段叙述里可以看到,明代学术局面从初期朱学统治到中,后期心学风靡的转变,是由陈献章开始,王守仁完成的,明代的心学阵营是由陈献章开创的江门心学和王守仁开创的姚江心学两派组成的。这就表明,江门心学在明代学术思想里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总狙史学界对王守仁的姚江心学阐述甚多,而对江门心学论析尚少,这不能不是一个不足.本文试对江门心学的主要思想及其流变过程作一简要论述,以见明代心学这另一个方面的内容。

一、陈献章开创的江门心学

明代江门心学的开创者是陈献章。陈献章 (1428 — 1500) 字公甫,别号石斋.广东新会白沙里人。白沙村濒临西江流经入海之江门,故明清学者或称陈献章其人为 白沙 先生,其学为江门之学.陈献章诗文,后人辑为《白沙子》

陈献章的心学思想大致三方面的内容;

( 一 ) “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学世界观.

陈献章青年时期曾师事当时著名的程朱学者吴与弼,所以在他思想逻辑发展开始,难免带有程朱思想影响的痕迹。例如,在自然观点,他也称引‘气'为宇宙构成的基本因素的观点,他说:“大地间,一气也而已,诎信相感,其变无穷.”《白沙子》卷一《云潭记, ) 这和宋代理学根据《周易》和道家思想而形成的一般的宇宙生成观念是一致的。在“气”与“道” ( “理” ) 的关系上,陈献章的观点也还没有摆脱程朱的影响,他认为“道为天地之本”。他说:“道至大,天地亦至大,天地与道若可相侔矣,然以天地而视道,则道为天地之本,以道视天地,则天地者太仓之一粟,沧海之一勺耳” ( 《白沙子》卷一《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上 ) ,“神理为天地万物主本” ( 同上书卷三《与焉贞》 ) ,这与朱熹将“理”与“气”相比,认为“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 ( 《朱文公艾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 ) 的观点极为相近。但陈献章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在论述“理”与“心”的关系时,就显示了异于程朱理学的思想面貌,他并不象客观唯心主义朱熹那样,认为“理”是独立于万物之先的某种绝对存在,而是认为有此“心”方有此“理”,有此“诚”力有此‘物”。他说:“君子一心,万理完具,事物虽多,莫非在我” ( 《白沙子》卷一《论前辈言铢视轩冕尘视金玉》中 ) ,严天地之大,万物之富,何以为之也 ? 一诚所为也。盖有此诚,斯有此物;则有此物,必有此诚,则诚在人何所 ? 具于一心耳。” ( 同上书卷一《无后》 ) 陈献章的这个观点,和陆力渊的心即理 ( 《象山全集》卷个一《与李宰》 ) ,“万物森林然于力寸之间” ( 同上卷书三十四《语录》 ) 的观点是完全相同的。这种心学世界观,陆九渊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 同上书卷二十二《杂说》 ) 两语来概括,陈献章则用“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三言来表达,他说。

此理干涉至大,无内外,无终始,无一处不行,无一息不运,此则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矣。得此霸柄入争,更有何事,往来古今,四方上下,都一齐穿纽,一齐敢拾,随时随处无不是这个充塞,色色信他本来,何用:尔脚劳手攘。 ( 《白子》卷三《与林郡博》 )

所以,陈献章的世界观、和陆九渊一样,都是以‘宇宙”为思索背景,极力强调主观扩充,认为刀事刀物皆是“心”的创造,皆是“心”的充塞,其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色彩是极其明显的.

( 二 ) “以自然为宗”的心学宗旨

陈献章从“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出发,提出“以自然为宗”的修养目标或为学宗旨,他说:古之善为学者,常令此心在无物处,便运用得转耳,学者以自然为宗,不可不著意理会 ( 《白沙子》卷二《遗言湛民泽》 )

陈献章所谓的“自然”乃是指万事万物原始朴素的、无着任何外力痕迹的、本然的存在状态。他以古诗文为例说:“古文字好者,都不见安排之迹,一似信口说出,自然妙也。其间体制非一,然本于自然不安排者便觉好。 ( 同上书卷二《与张延突》 ) 所以,陈献章的‘以自然为宗”,实是指达到一种无异同,得失,生死,即无任何负累的,本然的,绝对自山自在的精神状态,他又称之为“浩然自得”,他说:

士从事于学,功深力到,华落实存,乃浩然自得,则不知天地之为大,生死之为变,而况于富贵贫贱,功利得丧、诎信予夺之间哉! ( 同上书《李文溪文集序》 )

可见,陈献章“以自然为宗”或“ ( 浩然自得”的修养目标,实际上乃是企图从自然 ( 如生死 ) 和社会 ( 如得失 ) 的束缚中超睨出来。在这里,陈献章心学显示了和陆九渊心学相比,伦理色彩比较淡簿的特.色。陆九渊心学的理论目标是“尽人道”,既践履儒家所主张的伦理纲常,而陈献章的“以自然为宗”,则企羡超越物外,遗世独立。这与儒家所主张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学目的,当然是有所背离,,故招来了同窗胡居仁和后学夏尚朴“白沙之学近禅”的批评(见《明儒学案》卷二 ( 崇仁学案二》,卷四《崇仁学案情四》 )

( 三 ) “静坐中养出端倪”的心学方法。

陈献章的为学宗旨或目标,在于“以自然为宗”,即求得无任何负累的“浩然自得”。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 陈献章说:

为学当求诸心,必得所谓虚明静一者为之主,徐取古人紧要文学读之,庶能有所契合,不为影响依附,以陷于徇外自欺之弊,此心学法门也。 ( 《白沙子》卷四《书自题大塘书屋博后》 )

这样,陈献章的心学方法,即他的“心学法门”,实际上主要是指,

1 .以求静“心”。陈献章心学认为,万物万理生于“心”,为摆脱万事万物的负累,识得“心”严之本体是绝对必要的。但在陈献章心学里,“心”不仅是指一种可感觉的,具体的生理实体,而且更重要的是万物万理根源的宇宙本体。这种“心”是无法通过理性的,逻辑的方法来认识,。只能通过非逻辑的内省的方法来体悟。他对其弟子李承箕 ( 李世卿 ) 说,“此心通塞往来之机,生庄化化之妙,非见闻所及,,将以待世卿深思而自得之。同上书卷一《送李世卿还嘉鱼序》 ) 陈献章就把这种由“深思而自得之”的方法,即内省体验,以静求“心”的方法,称之为‘静坐中养出端倪 \" 。他说:

为学形从静坐中养出端倪,方有商量处。 ( 同上书卷二《与贺克恭黄门》 )

惟在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作圣之物,其在兹乎 !( 同上书卷二《复赵捉学佥宪》 )

何谓“端倪”,“心之体” ? 是否即是孟子所说的“四端” ? 陈献章自己没有作过明确说明,黄宗羲曾试作解释:“静中养出端倪,不知果为何物。端倪云者,心可得而似,口不可得而言,毕竟不离精魂者近是”。《明儒学案·师说》 ) 似乎也不得要领。实际上,它是指对某种本然的、善恶喜怒尚未形成的那种精神状态的自我意识。陈献章心学在这里更表现出一种模糊神秘的色彩。

2 .以“我”观书。陈献章虽然认为“为学当求诸心”,“静坐”是求“心”的主要方法,但他也不否认需要读书,认为“学以变化习气,求至乎圣人而后巳” ( 《白沙子》卷一《古集州学记》 ) ,但他主张“以我观书”,反对“以书博我”,他说:

六经,夫子书也。学者徒诵其言而忘味,六经一糟粕耳,犹未免玩物丧志……以我而观书,随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 同上书《道学传序》 )

陈献章的“以我观书”和陆九渊的“六经注我”涵义是一样的,既认为“六经”所阐述的道理,既是我“心”的内容,读经在于明瞭其精神实质,使我“心”与“六经”契合,不是为了博闻强记,增加“心”的负担。基于这种理解,陈献章和陆九渊一样,主张修养的主要力量应放在体认“本心”,不必多读书,“此道苟能明,何必多读书” ( 同上书一五《赠羊长史寄贺黄门钦》 ) 和陆九渊一样,认为“道理”是自得于心,不是言语可表达的。他说:“六经而外,散之诸子百家,皆剩语也”。 ( 《明儒学素》卷五《自沙学案.李承箕文集 )) 故也不主张著书,其有诗曰:“他时得遂投闭计,只对青山不著书”。 ( 《白沙子》卷八《留别诸友》 )

陈献章的心学思想内容大致如此。陈献章心学与陆九渊心学在理论内容上是相同的,在理论形式上也极为相似.所以,陈献章心学的出现,是沉寂多年的南宋陆学以完整的形态的复活。

二、湛若水对江门心学的发展

湛若水 (1466 — 1560) ,字元明 ( 初名露,字民泽 ) 。广东增城人。因居家增城之甘泉郡,故学者称之为 甘泉 先生。湛若水自三十九岁中进士后,历任编修,侍读,国子监祭酒,累官至南京礼部、吏部、兵部尚书。湛若水的著述很多,现存尚有《春秋正传》《圣学格物通》和后人篡辑的《甘泉文集 ) 。

湛若水青年时曾从学陈献章,因悟出“随处体认天理”的修养方法,深得陈献章的嘉许曰:“著此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 ( 《白沙子》卷;《遗言湛民泽》,故陈献章对湛若水极为器重,”卒前曾赠诗三首,自跋云:“达磨西来,传衣为信,江门钓台亦病夫之衣钵也,兹以付民泽,将来有无穷之托,珍重珍重!' ( 同上书卷六《江门钓台与湛民泽收管》 ) 把他视为自巳学术思想的继承人。湛若水对陈献章也极其情深,陈献章殁,他“为之制斩衰服,庐墓三年不入室,如丧父然”。他说;“道义之师,成我者与生我者等”。 ( 罗洪先:《湛若水表》,后来,湛若水仕路通达,凡“足迹所至,必建书院以祀白沙”“《明儒学案》卷三十七 ( 甘泉学案一.奉传 )

湛若水对江门心学发展主要表现为:

( 一 ) 对陈献章心学思想的修正

湛若水心学在世界观的基本观点上和陈献章没有不同。他说:“何谓心学 ? 万事万物莫非心也”。 ( 《甘泉文集》卷二十《泗州两学讲章》 ) 这个观点和陈献章的“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观点,是完全相同的。但湛若水提出“圣学功夫,至切至要,至简至易处,总而言之,不过只是随处体认天理” ( 同上书卷二十一《四勿总箴》 ) 这个观点却在修养方法和目标上修正了陈献章心学。

湛若水所谓的“体认”,就是自我反省。他说:“随处体认天理,功夫全在省与不省耳。” ( 同上书卷十一《问题续录》 ) 湛若水所谓的“天理”,主要是指儒家所主张的伦理道德规范。他说:“励谓人道之序者非他也,天理也,” ( 《圣学格物通》卷五十九《用人》 ) ,“圣人制礼以教人也,盖本之天理尔。天理者,天性也,故‘三千',‘三百',无一而非性也”。 ( 同上书卷四十八《主教兴化》 ) 并且他认这种“天理”,“天性”是人心所固有的,故是自然而毋需人为规定安排的。他说:“天理者,即吾心本体之自然名也” ( 同上书卷二十七 ( 进德业, ) ,“谓之天理者,明其为自然而不由安排耳'。 ( 《甘泉文集》卷二十三《天关语录》 ) 这样,既然“天理”是“人道之序”,是“威仪三千,礼仪三百”,就必须用恭敬的态度宋体认和践履,既然“天理”是人心固有,不由安排.就必须以不干扰的态度让它自然地表现、显露.所以,湛若水就把“敬”和“勿忘勿助”的态度提出当作他“体认天理”的门径。他说:“敬者,圣学之要;自古千圣千贤,皆在此处用功,体认天理皆是这个大头脑,更无别个头脑。 ( 同上书卷二十《经筵讲章》 ) 又说;“天理在心,求则得之,求之有方,勿忘勿助足也。 ( 同上书卷八《新泉问辨录》 ) 总之,概括起来说,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就是以虔敬而又自然的态度,对封建的伦理道德规范的自我反省:通过这种内省工夫,认识到这些伦理道德,是人之本心所固有、进而把这些伦理道德规范贯彻到、渗透到自己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湛若水自己解释说 : “体认天理而云‘随处',则动静,心事皆尽之矣.” ( 《明儒学素 ) 卷三十七 ( 甘泉学案一·语录 9) 换言之,无论动或静,无论思考或行为,皆能做到是“本心”之显露,或“天理”之体现,这就是‘随处体认天理”所要达到的道德修养境地。可见,湛若水“随处体认天理”的修养过程,就是从自我反省开始,到“本心”流露结束,其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是很明显的。

湛若水这种为学或修养方法和陈献章相比,虽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提法和具体内容上,却是有显著差别的。如前面所述,陈献章的修养方法是“静坐中养出端倪”。湛若水对此却颇不以为然,觑疑其不是。他说,“古之论学,未有以静坐为言名……以静为言者皆掸也.” ( 《甘泉文集》卷七《答佘督学》 ) 湛若水认为自己的“随处体认天理”方法,包含了,因而也是发展了陈献章的“静坐”的力法。他说:“静坐久,隐然见吾心之体'者,盖先生 ( 指陈献章 ) 为初学言之……,‘随处体认天理'自初宇以上皆然,不分先后,‘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即随处体认之功,连静坐亦在内矣。” ( 同上书卷入《新泉问辨录”湛若水进而提出“孔门之教,皆欲事上求仁,动时着力” ( 同上书卷七《答佘督学》 ) .批评“舍书册,弃人事而习静,即是禅学' ( 同上书卷六《大科训规》 ) 。这表明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是对陈献章的“静坐养端倪”的修正,它遏止了江门心学由“惟在静坐”进一步向禅学发展的趋势.

湛若水对陈献章心学思想的修正,还表现为陈献章心学中的修养目标,在湛若水心学中变更为修养方法。陈献章心学“以自然为宗”,是指达到一种无任何负累的、本然的。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他又称之为“浩然自得'。所以在陈献章心学里,“自然”,是一种为学或修养的目标.但在湛若水心学里,却把陈献章的“自然”理解为,修正为体认“天理”时的勿助勿忘,即无丝毫人为安排的态度.如湛若水说:“予体认天理,必以勿忘勿助,自然为至。” ( 同上书卷二十三《天关语录》 ) 这样,“自然”就变成一种识得“天理”,完成修养的方法 ( ‘勿忘勿助” ) ,而不是为学或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 ( “浩然自得” ) 。湛若水对陈献章心学的这一修正,向样也是使江门心学的禅,,老色彩淡薄而儒家色彩加重了.陈,湛师生二人在修养或为学方法和目标上的某种差异,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因而具有不同的修养经验和理论需要所造成的。陈献章生平仕路蹇塞,乃一蛰居学者,故多追求个人的精神超脱,而湛若水则宦海得意,为一代学官,当然每考虑贯彻封建的伦理道德。

( 二 ) 使江门心学获得独特的理论面貌

曲前面所述可以看到,陈献章的心学思想还没有摆脱陆九渊的影响和对他的依附。湛若水则对陆九渊心学思想有所批评,并和同时代的姚江心学开创者王守仁发生了理论上的争执,从而使江门心学获得了不同于其它心学的独特的理论面貌。

湛若水对宋代学朱、陆两派,采取超脱不党的态度,他从自已的“心事合一”或“知行合—”的观点来的,认为他们各有所蔽.他说,“在心为性,在事为学,尊德性为行,道问学为知,知行并进,心事合一。而修德之功尽矣。” ( 《圣学格物通》卷二十七《进德业》故他认为朱熹强调“道问学”,陆九渊强调“尊德性”,这是“名得其一体者,朱语下而陆语上”,皆有所偏蔽。《甘泉文集》卷七答大 常 博士陈惟浚》因此他对朱、陆都表现出不完全信赖的态度。例如他认为朱熹的《大学章句》用来科举应试是可以的,作为修身指南就难能其任了。他说:“诸生读《大学》须读文公《章句》应试,至于切已用功;更须玩味古本《大学》”。 ( 同上书卷六《大科训规》 ) 刘于陆九渊,他虽曾明确表示“若于象山,则敬之而不敢非之,亦不敢学之” ( 同上书卷七《寄崔启录司成》 ) ,而实际上却并不乏非议之词。如他对陆九渊“心皆具是理”,之说,就颇疑其不是。他说 : “说‘具'者是二之也……九渊谓读《论语》,疑有子言支离,臣亦敢以是疑九渊焉。” ( 《圣学格物通》卷二十《正心》 ) 对于陆九渊的高足杨简,湛若水则更尖锐地抨击其为“以圣贤之格言,文自已之邪说” ( 《甘泉文集》卷二十四《杨子折衷》 ) ,并著《杨子折衷》六卷,逐条辨析杨简言论“乃异教宗旨也。” ( 同上 )

湛若水和同时代的王守仁,也发生了学术思想上的分歧和争执,湛,王交谊深厚,每以同志相期,他们之间分歧,是明代心学阵营内部的分歧,极为近似南宋理学阵营内朱熹与陆九渊的分歧,即这种分歧并不是由于政治立场或哲学世界观上的不同而产生,而是由于各自承受先前的思想影响不同,对心学,或理学 ) 中的某些范畴,命题理解有所不.同而引起的,并且集中地表现在为学力法,即如何完成儒家所主张的伦现道德修养这一问题。在湛、王之间的这种分歧又具体表现在三个问题上;

1 .对“格物”的不同理解和释解。“格物”,按《大学》中的提法.它是完成儒家道德修养的一个开始阶段,或一种初步方法,宋明以后,儒家学者们的理解和解释很不一致。就湛,王二人来说,湛若水的理解和解释是融会程朱的,而王守仁的理解和解释是反对程朱的。程朱基本上是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来解释“格物”的.程颐说:“格者至也,物者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 ( 《程氏外书》卷第二 ) 朱熹也说“夫格物者,穷理之谓也。” ( 《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三《癸未垂拱奏札》 ) 但山于程朱又主张“格物”的主要内容应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 ( 同上书卷三十九《答陈齐仲》 ) ,所以程朱的“格物”也包含有修养方法的意义。王守仁则反刑这种“格物即穷理”的理解,认为这是“析心与理为二矣” ( 《王文成公全书》卷之二《传习录中》 ) ,而完全从修养方法的意义来解释“格物'。他说:“‘物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 ( 同上书卷之一《传习汞上》 ) 至于湛若水的“格物”,则既是指认识天理”,同时也是修身工夫。他说:“格者至也……格物天理也”…格物者既造道也。知行并进,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所以造道也.” ( 《甘泉文集》卷七《答阳明》 ) 可见湛若水对“格物”的理解和解释,基本上相同于程朱。如他自己所说:“训‘格物'为至其理,始虽自得,然稽之程子之书,为先得同然一也”。 ( 同上书卷七《答阳明王都宪论‘格物'》 ) 因而他批评王守仁的训‘格物'为‘正念头'有“四不可”,悖谬于孔孟之说 ( 同上 ) 。

2 .“知行合一”的不同涵义。宋代程朱理学分析知行关系,主要是论其先后,主张“知先行后”。如程颐说;“人力行,先须要知。” ( 《程氏遗书》卷十八 ) 当然,朱熹也还论及知行的轻重和知行的相辅相成。他说:“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 ( 《朱子语类,卷九》 ) 明代心学分析知行关系,则特别强调“知行合一”。然而心学中,湛,王两派“知行合一”理论的宗旨或出发点并不相同。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是为了反对程朱将知行作明确区分,进而可能引起知行分离的情况。他说,“今入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头克倒,须到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 《王文成公全书》卷之二《传习录下》 ) 王守仁以“知行台一”的理论,救分裂知行酌时弊,其用心是无可非议。然而他的理论也有偏颇,他是以“知”吞没了“行”,所以他提倡的实际上是“知行向一”,如他自己所说 : “知之真切笃实处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 同上书卷之;《传习录中》 ) 即他把精神的“净化”看作是道德修养的全部过程.湛若水也主张“知行合一.”他说:“内外合一谓之至道,知行台一谓之至学.” ( 《甘泉文集》卷《问题录》 ) 但他主要是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对道德规范的体认和践履是不可分离的,是相辅相成的。他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如车两轮。夫车两轮,同一车也,行则俱行,岂答有二 ? 而谓有二者,非知程学名也。鄙见以为如人行路,足目一时俱到,涵养进学岂容有二 ? ……涵养致知,一时并在,乃为善学也。” ( 同上书卷七《答太常博士陈惟浚》 ) 可见湛若水基本土是继承了程朱的知行观点,故他认为“知行不可离,又不可混” ( 同上书巷七《答顾若溪佥宪》 ) ;而对王守仁把知行“合”理解为“同一”提出批评:“阳明‘知即行,行即知',不能无病。” ( 同上书卷二十三 )

3 “致良知”与“体认天理”的不同。“致良知”与“体认天理”向来被视为湛、王学术差异的标志。黄宗羲说:“阳明宗旨致良知,先生宗旨随处体认天理,学者遂以王、湛之学,名立门户.” ( 《明儒学案》卷三十七《甘泉学案一·本传》 ) 但在实际上,“致良知”和“体认天理”都是一种对封建伦理道德的自我反省、自我体验,因而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修养方法,只是王、湛二人因承受前人思想的影响不同,故其强调的着重点也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这个问距上,王守仁受陆九渊的“发明本心”的“易简工夫”影响比较明显,特别强调地认为“良知”是人心所固有的知觉能力和伦理本能,所以“致良知”既是将“心”所固有的伦理道德观念.感情,自觉地表现,发露为道德行为,他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故致此良知之真城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 ( 《王文成公全书》卷之;《传习录中》 ) 王守仁还强调地认为这种对“良知”的自我体验和表现,是完成道德修养的唯一方法,“致良知之外无学矣” ( 同上书卷之八《书魏师孟卷》 ) 。湛若水则受程朱“穷理居敬”的“下学上达”方法影响比较明显,认为“天理”虽为人心所固有,但需要通过“敬”,“勿忘勿助”的学问,思辨,笃行工夫方能识得,体现.“不可徒良知而不加学问” ( 《甘泉文集》卷七《答洪之峻侍御》 ) .这样,王守仁就认为湛若水的“体认天理”是“求之于外”的俗见.讥笑其犹如“烧锅煮饭,锅内不曾渍米下水,而专去添柴放火,不知毕竟煮出个什么物来 ! ” ( 《王文成公全书》卷之二《传习录中》 ) 湛若水则批评王守仁的“致良知”抛弃了切实的修养工夫,是“害道”,将流为异端:“若徒守其心而无学问,思辨,笃行之功,则恐无所警发,虽似正而实邪,下则为老佛扬墨,上则为夷惠伊尹.” ( 《甘泉文集》卷七《答阳明王都宪论‘格物'》 ) 二人争执,一时颇显不能相容.但最终还是言归于好,王守仁致书湛若水说,“随处体认天理,是真实不诳语,鄙说初亦如是。及根究老兄命意发端,却似有毫厘未协,然终当殊途同归也。”《王文威公全书》卷之四《答甘泉》 ) 湛着水以后为王守仁撰写墓志铭亦说,“致良知”与“随处体认天理”之说,“皆圣贤宗旨也……甘泉子尝为之语曰: “良知必用天理,天理莫非良知',以言其交用则同也.” ( 《甘泉文集》卷三十一《阳明先生王公墓志铭 ))

总之,江门心学在湛若水这里,由于它吸收,融会了程朱理学在修养与方法上的基本观点,所以表现出既不同于陆九渊心学,又不同于王守仁心学的独特的理沦面貌。

三,江门心学的学术归向

江门心学和姚江心学相比,有长久于它的历史,有不同于它的理论特色,江门心学主要人物湛若水的著述之丰,年龄之长又都在王守仁之上。然而,就门庭兴旺而言,江门却远不及姚江,并且最后融入姚江。究其缘由,王守仁在当时“功事”卓著,影响广大;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也由于江门心学主旨多变,对心学的理论主题缺乏一贯的,连续的提法和论证,使江门心学的师生关系中,理论的承接与发扬极为薄弱,湛若水之后就渐次失去中心和作为一个学派必须具有的统一的理论标志,进而导致了江门心学的门楣不振和衰落.

( 一 ) 陈献草的及门弟子偏离江门心学的两种倾向。

陈献章的及门弟子,《明儒学案》录十二人,最著名者当为湛若水,张诩二人.他二人代表了陈献章门入阐发江门心学时的两种不同倾向:吸收融会程朱思想和吸收融会佛者思想。

湛若水是陈献章最得意的弟子,是他亲自选定的“衣钵”继承人。湛若水对陈献章也极为尊重,但他的思想却与陈献章大相径庭。陈献章认为“作圣之功,惟在静坐”,主张修养方法是“静坐中养出端倪.”湛若水则认为“以静为言者皆禅也”,而主张“随处体认天理”。陈献章在朱陆之间表现了明显的离朱亲陆的倾向,而湛若水正相反,他对陆九渊及其弟子杨简颇有微词,在阐述其“随处体认天理”方法时和在与王守仁发生分歧的几个理学问慧上,都带有明显的程朱思想痕迹,表现出离陆而亲朱的倾向,这些在上面已有所论,这里不再赘述.

张诩,字廷实,号东所,也是陈献章得意的高足,其学有所得深为陈献章所嘉许:“廷实之学以自然为宗.以忘己为大,以无欲为至,即心观妙,揆以圣人之用.其观于天地,日月晦明,山川流峙,四时所以运行,万物所以化生,无非在我之极,而思握其枢机,端其御绥,行乎日用事物之中,以与之无穷.《白沙子》卷一 ( 送张进士廷实还京序》 ) 即陈献章认为,他心学中的“以自然为宗”的宗旨和“万化我出”的主观唯心主义,张诩都是有所领会,掌握的。但实际上张诩对陈献章心学的理解是有偏离的,他忽视了陈献章心学的儒学本质,而把它看作如同佛老一样的学说。他在《 白沙 先生墓表》一文中概述陈献章心学完成过程时说: 白沙 先生……壮从江右 吴聘 君康斋游,激励奋起之功多矣,未之有得也.及归,杜门独扫一室,日静坐其中,虽家罕见其面,如是者数年,木之有得也。于是迅扫夙习,或浩歌长体,或孤啸绝岛,或弄艇投竿于溪涯海曲,忘形骸,捐耳目,去心智,久之然后有得焉。于是自信自乐,其为道也,主静而见大,盖濂洛之孕也。由斯致力,迟迟至于二卞余年之久,乃大悟广大高明,不离乎日用一真,万事本自圆成,不假人力。其为道也,无动静内外,大小精粗,盖孔于之学也. ( 《明儒学案》卷六《白沙学案二》 )

张诩把陈献章心学的最后完成归之于“忘形骸,捐耳目,去心智”,但这是老,庄的修养方法,而不是陈献章的“静中养端倪”,把陈献章心学修养完成后的境界说成是“万事本自圆成,日用不离一真”,这本是佛禅的话头,而不是陈献章所谓的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心所欲而皆合圣训的“作圣之功”。张诩这种以佛。老解心学的做法,引起陈献章其它及门弟子的不满或反对。如湛若水说:“常恨石翁 ( 即陈献章 ) 分明知延实之学是禅,不早与之斩截,至遗后患。翁卒后作墓表,全是以已学说翁……全是禅意,奈何奈何 ! ” ( 《甘泉文集》卷四《知新后语》 )

湛若水和张诩在进一步阐述陈献章心学时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尽管不同,甚至相对立,但在偏离陈献章江门心学的主要论惠或思想这一点上,则是共同的,即他们都抛弃了作为陈献章心学特色的“静坐中养出端倪”湛若水否定了他的“静坐”,张诩则偷换了他的“端倪”.这样,从一开始,在江门心学的传继中,师承关系虽是清楚的,而思想学脉的承继与发扬却是贫弱的.

( 二 ) 湛若水门人不守师说的思想分化倾向。

湛若水及门弟子最著名者为吕怀,何迁,洪垣,唐枢四人。《明史》概述此四人的学术宗旨或特色说,‘怀之言变化气质,迁之言知止,枢之言求真心,大约出入王,湛两家之间,而别为一义.垣则主于调停两家而互救其失,皆不尽守师说也. ( 《明史》卷二八三《湛若水》 ) 甚是。

吕怀,字汝德,号巾石.他在答一友人书中,完整地表述了他的为学宗旨或主张,天理,良知,奉同宗旨。诚得原因著脚,则十蹊万径皆可入国,徒徇意见,不惟二先生不能相通,古人千门万户,安所适从.今即使子良知,天理之外,更立一方亦得,然无用如此,故但就中指点出一通融枢要,只在变化气质。学问不从速上著脚,恁说格致,说戒惧,说求仁集义与夫致良知,体认天理,要之只是虚弄精神,工夫都无着落。 ( 《明儒学案》卷三十八《甘泉学案二·巾石论学语·答叶德和》 )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第一,吕怀认为“天理”,“良知”同旨,反对在湛,王之间寻找分歧。第二,吕怀提出为学宗旨“只在变化气质”。就第一点而言,还不能说吕怀“不守师说”,因为尽管湛,王曾有分歧,但湛若水终亦认为“天理、良知交用则同也”.就第二点而言,吕怀把为学宗旨确定为“变化气质”则是有悖于师说了。

湛若水偶而也曾说过“学求变化气质而户,矣” ( 《甘泉文集》卷二《新论 )) ,但这图的“学”是指读书而言,他说:“诵诗三百,达政专对气质之变化也.学求变化气质而巳矣。是故变化之道莫大乎歌咏,” ( 同上 ) 但他更经常强调的则是“随处体认天理'.即湛若水心学的修养方法和陆九渊,陈献章一样,主要是对“善”的“本心” ( 或“端倪”或“天理” ) 的自我反省,自我发现,而不是对“恶”的气质 ( 湛若水心学中称之为“习心” ) 的“剥落” ( 陆九渊语 ) ,“煎销” ( 湛若水语 ) .而吕怀却认为自我反省的“发明本心”,、“体认天理”之类,只是“虚弄精神”唯一的方法应是“变化气质”。他说:“窃见古来圣贤求仁集义,戒惧慎独,格致诚正,千言万语,除却变化气质,更无别勾当也。” ( 《明儒学集》卷三十八 ( 《甘泉学案二·巾石论学语·复黄损斋》 ) 对于这一观点,在宋以来的传统心学理论里是找不到论证的,于是吕怀就在心学理论范围以外寻找论证。他作《心统图说》,以“河图”之理,比附人之身心,这表明他接受了象数派理论的影响。他的《心统图说》主旨在论述“性统于心,本来无病,由有身,乃有气质,有气质,乃有病,有病,乃有修。是故格致诚正,所以修身,戒惧慎独,所以修道.身修道立,则静虚动直,天理得至善存矣.” ( 同上书《与蒋道林》 ) 这则与张载“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 《正蒙.诚明》 ) 的思想,又有了某种联系,故黄宗羲在评论吕怀“变化气质”之论时说:“先生之论极为切实,叫以尽横渠之蕴.” ( 同上书《太朴 吕巾石 先生怀》 ) 这些都表明吕怀的心学思想在确立宗旨和论证方陆上都偏离了师说,超越了江门心学的范围.

何迁,字益之,号吉阳。他的为学宗旨以“知止”为要。他说,“道有本末,学有先后, ( 大学》教人,知止为先……止者,此心应感之机,其明不假思,而其则不可乱。” ( 同上书《吉阳论学语·沧守胡子序》,何迁的这种“知止”,实是指体认寂然不动之心,正如黄宗羲所说:“此与江右主静归寂之旨大略相同” ( 同上书《侍郎 何吉阳 先生迁 )) .然而对于王守仁弟子聂豹的“归寂”之说,湛若水是深不以为然的,并有所批评。 ( 天关语录 ) 记曰;“聂双江有归寂豫养之说,其言曰……归寂以通天下之感,致虚以立天下之有,主静以该天下之动,云云.先生曰:……其言静以养动者,亦默坐澄心法也,不善用之,未免绝念灭性、枯寂强制之弊,故古来圣贤相援,无此法门。” ( 《甘泉文集,卷二十三 ) 可见何迁“知止”之旨,于其师说“随处体认天理”亦是有所偏离的.

洪垣、字峻之、号觉山.他是湛若水最寄厚望的弟子,称其是可传吾钓台风月者” ( 《明儒学案》卷三十九《甘泉学案三.郡守 洪觉山 先生垣》 ) .姐洪垣并没育继承和发挥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之说,而是对它有所批评,认为这种方法“遂善恶之端以求所谓中正者,恐未免涉于安排。” ( 同上书《觉山论学书.答徐存斋阁老》”

唐枢,字惟中,号一庵,是湛若水及门弟子中著述最多者。他提出“讨真心”三字为修养目标这非但没有进一步发挥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大理”反而如黄宗羲评断的那样:“‘真心'即‘良知'也,‘讨'即‘致'也,于王学龙近。” ( 同上书卷四十《甘泉学案四.主政 唐一庵 先生枢 ))

湛若水的二传弟子如许孚远,倡“著到方寸地洒洒不挂一尘,乃是格物真际。 ( 同上书卷四十一《甘泉学素五·侍郎 许敬庵 先生孚远论学书·与蔡见丽》 ) 三传弟子如冯从吾.倡“学问之道,全要在本原处透彻,未发处得力。 ( 同上书《恭定 冯少墟 先生从吾,语录》 ) 其思想的心学唯心主义本质虽然没有改变,但陈、湛江门心学的个性特色已经黯然,而是呈现出和王学融合的新特色。这样,在湛若水之后,江门心学由吸收姚江心学的某些观点开始,最后就慢慢融入了姚江心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5-16 00:36 , Processed in 0.50392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