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有等手机设定的闹钟响起,我自然地在六时一刻醒来,为的是要看水乡的日出。 晨风薄雾中的水乡,烟笼寒水桥笼纱,若少女般婉约、娴静、多情。没有大都市的熙熙攘攘,只是偶尔听到有鸟儿飞过,吱喳的几啾在空寂的长巷回荡着清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转到桥上看风景,却发觉已有影友在遛达。一对上了年纪的夫妇,丈夫在细心的教妻子把弄相机,他们恩爱的身影,自然囊入了我的镜头里。 



迟迟的,太阳从云层里冒出吝惜的身段来,街上才开始有了一点动静。吱呀的窗户推开,你会看到懒洋洋的少妇云鬓蓬松,探身察看外面的天气。临街紧闭的木门从里面开始松动,硬朗的汉子扳开一扇扇的木板,打扫门庭准备迎客。买菜的村妇、上班的妹子、供应早点的老伯,他们的身影在晨曦的巷道开始一天的忙碌…… 



水乡的日出,没有想像中的壮观和美丽,简直是出奇的平淡,可是,我竟没有一丝的失望。也许只有这样,才与眼前这座经历几百年风雨涤荡,在腐朽与神奇当中依然故我荣辱不惊的江南小镇相吻合,才让人觉得它真实平凡令人喜爱。 从入住的当晚算起,前前后后在乌镇西栅走了三圈,将近5个小时。早饭后将要离开这座充满灵气的小镇,所以尽量用镜头把它的风貌记录下来,记录这个也令茅盾先生喜欢并选择长眠的地方。 离别的心情,只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能体现我当时的心境。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ffice ffi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