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6-2 03: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Re(68楼)仁兄版主:
读了你(68楼), 你似乎对绝句的分类并不是太熟悉.或者你受某种因素的影响,对诗词的格律并不重视.这使我想起你的爱徒<<好男孩>>和小冬子在<<童话诗词>>的对话.我也作了解释,下面我把那一段搬过来,请你斧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男孩(141)楼: 我师父在游山玩水诗兴的时候,常用“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个格式吟诗。有些人背后里说他作的 不是<<五绝>> , 当我请教他时,他不否认他吟的是《五绝》。他也从来不告诉我《五绝》有哪些格式,只是对我说:“要很好地承传五言绝诗,不能独崇一家,要从古人的优秀绝句上找答案。”
律诗从形成到成熟有一个过程, 起先唐人并不怎么在乎粘对, 你师喜用的这个格式唐人认为是合律的, 但它是失粘了. 因为[平平仄平仄, 和仄仄平仄平] 其实是基本句[平平平仄仄, 和仄仄仄平平] 的拗句,都是把第三,四位置平仄互换, 换个句话说, 如果它不拗,回复到[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的基本状态, 那未就成为[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这就显得单调了,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 古人才提岀了粘对来, 这在律诗臻于成熟的盛唐就有了, 并不是晚清的"革色佬" 的所为.
[平平仄平仄] ,孤平自救,也叫单拗,可以认为合律.套入平起格平声韵定式中,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戓[ 平平仄平仄, 仄仄平仄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都是合律的. 这样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了, 所以我认为初学者不要用抝句写律诗, 老老实实按定式. 君不见在台山网上,连那些诗词高手也极少用拗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