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骸找到,也难确认飞机下落2014-03-20 04:39:21据《纽约时报》报道,华盛顿——海洋学家和回收事物专家们说,即使搜寻人员在澳大利亚西部的大洋里找到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失踪客机的残骸,也只是迈出了一小步,因为还需要找到这架波音777飞机的其余部分。而只有到了那时,他们才能深入调查飞机坠毁的原因。专家们说,坠机将近两周后,海洋表面漂浮的碎片肯定少了,留在表面的碎片也变得更加分散,距离调查人员真正想要得到的线索也更远了。那些线索存在于淹没在波涛之下的残骸之中。寻找海面上残骸过程中的耽搁“引发的不确定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圣迭戈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的研究员、该机构全球漂流浮标计划(the Global Drifter Program) 主任卢卡·琴图廖尼(Luca Centurioni)说,“时间拖得越久,找到飞机与海洋的撞击点就越难”。残骸的数量和分散程度一定程度上会取决于坠机时的状况。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特殊项目主任戴维·G·加洛(David G. Gallo)在一封邮件中说,“如果飞机徐徐降落在水流平缓、风平浪静的水面上,残骸区会更完整。高速撞击海面,或者在半空中解体,加上海面波涛汹涌,会让碎片更加分散。”在法国航空(Air France Flight)447航班空难的例子中——这架飞机2009年6月从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途中坠入了赤道附近的大西洋——搜寻者在飞机失踪五天后发现了残骸,专家当时估计,撞击地点在15英里(约合24公里)之外。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首席工程师迈克尔·J·珀塞尔(Michael J. Purcell)参与了几个月的搜寻工作,他说,结果发现,撞击地点实际上距残骸发现处30英里,而且方向也不一样。参照法航的例子,马航失踪客机的残骸可能已经漂移了数百英里。琴图廖尼说,洋流速度的中值大约是每秒1英尺(约合0.3米),约一天16英里。热带的洋流速度稍慢一点;珀塞尔说,法航失事客机残骸的移动速度是每天10英里左右。马航飞机若坠毁,飞机残骸移动的平均速度要取决于坠落的具体位置。部分残骸可能更多是在风而不是洋流的作用下移动的,而风向既可能与洋流方向一致,也可能与之相反。部分飞机部件,比如座椅靠垫,其设计意图就是让它们能漂浮在水面。包裹着空气的铝制部件则容易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下沉。像马来西亚这个航班的波音777,或是法航坠机事件中的空客A330这样的飞机用的主要是复合材料,部分复合材料采用的是蜂窝式的设计,使用的是内部注入了空气的轻质材料。这些部件会漂浮一段时间,就像法航447航班和美国航空(American Airlines)A300客机的机尾那样。2001年11月,美国航空的一架A300客机从肯尼迪国际机场(Kennedy International Airport)起飞不久后坠毁。搜索人员驾驶着各种飞机,尤其是用来搜索敌方潜艇的飞机,使用了红外扫描仪和雷达。红外扫描仪可以检测海水和残骸之间细微的温度差。这些飞机以每小时几百英里的速度在低空飞行。如果飞机搜索找到了漂浮的残骸,海洋学家也计算出残骸是从哪里漂过来的,下一步就是用水下机器人仔细查看海床。珀塞尔表示,如果海底平整,伍兹霍尔的无人潜水艇,比如Remus 6000的移动速度约为每小时4英里,它在宽度上覆盖的范围略小于1英里。起初建造这些潜艇并不是为了这种目的。(珀塞尔说,实际上,Remus 6000本周一直在收集蛤蜊的幼虫。)在搜索工作中,潜艇遵循的方式和割草机相似,费力地来回探查。他说,目前的搜索区域超过200万平方海里,但若要有效使用潜艇,搜索区域必须缩小到大约5000平方海里。在任何调查中,驾驶舱语音记录仪都很重要。在疑似发生劫机或其他一些犯罪活动时,驾驶舱语音记录仪甚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一名调查人员说,在这起事件中,驾驶舱记录仪可能帮不上忙,因为记录仪只能记录两个小时的语音,而飞机在离开预定航线后飞行了数小时。这种记录仪最初是把声音录在录音磁带上,只能录30分钟,但在1999年,联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赞成把录音时间增至两个小时。现在,录音是被保存在微型芯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