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开心一笑

掌握完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7

帖子

401

积分

排长

积分
40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8: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72、我们为学佛修行付出过什么

    “五种自圆满”的第四个是意乐圆满。现在很多修行人都没有学佛修行的动力。什么是动力?就是希求正法的心。什么叫希求正法的心?特别喜欢上师三宝,特别喜欢上师三宝的功德,特别愿意学佛修行,不顾吃穿、不顾休息、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修习佛法。为什么现在大部分人都懈怠懒惰?就是因为没有动力,没有希求正法的心。   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做自己喜欢做的、愿意做的事情,不可能不抓紧,不可能不精进,不可能不努力,不可能不付出。你不抓紧时间,学佛修行的事情一拖再拖,这就说明了你没有希求正法的心,你没有意乐圆满。就如华智仁波切说过的那样,“偶尔性的修法,空闲性的修法。”   什么叫空闲性的修法?闲了,没有什么事干了,那个时候才看看书,念一念,稍微有点什么事情就彻底忘了。什么叫偶尔性地修法?高兴了,看一看,念一念,不高兴了就根本想不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就是没有希求正法的心。   什么叫希求正法的心?打比方说,饥饿的牦牛吃青草的时候,前一口还没有吃完就盯着下一口。如果真有希求正法的心,应该是没等这个法门学完,就打算学习下一个法门。我们哪有?天天都忙些什么?你特别愿意做的事情能这样拖吗?不可能吧!如果没有希求正法的心,就没有意乐圆满;如果没有意乐圆满,就不能修持正法;不能修持正法,就不能解脱,不能成佛。   “我学了那么多年,修了那么多年,怎么还不好呢?怎么还没成就呢?”能成就吗?你为了自己的生活,为了自己的工作,为了世间的琐事,你经受过多少磨难,经历过多少坎坷,你付出过多少心血?你要比一比啊!你为了学佛,为了修行,为了解脱,为了成佛,这样付出过、这样努力过吗?你为了学佛、为了修行付出过什么?还问,“我怎么还不好呢?”你能好吗?!这是为了永恒的解脱啊,哪有那么容易!人都是这样,这就是末法时期的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7

帖子

401

积分

排长

积分
40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8: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75、如法诵持观音心咒,明理才有稳固信心

    观音心咒包含了三藏十二部一切显密经典的内容,也是三藏十二部一切显密经典的精髓,如理如法地念诵观音心咒,也就等于念诵所有的经典了。所有的上师三宝的加持力、一切法的本性的能量都凝聚在观音心咒里,所以它有很大的功德,很强的加持力和广大圆满的含义。下面简单地说说“嗡嘛呢呗咪吽”这六个字的含义。   “嗡”有很多方面的意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皈依。   “嘛呢”是随意变化的如意宝珠,用来比喻我们的本性。万事万物一切法都是它的幻化。我们回归本初、见到本性的时候,它就会随意变化。什么叫随意变化?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这个时候才有心想事成,一切才会吉祥圆满。   “呗咪”是红莲花,用来比喻人的本性清净无染。我们的本性就是心性,像红莲花一样,它生长于淤泥之中,但是不受染污,无论泥如何脏乱,也不能改变莲花的洁净和清丽。我们的本性能变幻出一切法,轮回也好,涅槃也好,凡夫也好,佛也好,都是它变的,但是它的本体是无相无尘的,没有任何分别和不净的染污。   “吽”也有多层次的意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摧毁一切障碍,迅速显现本来觉悟的功德,早日达到最终的目的地。   这六个字的意义是,“皈依观世音菩萨,愿我通过您的大加持力,使我本具与您同样的清净无染、随意变现的自性功德迅速显现,随意达到我愿达到的目的。”这是简单的理解。详细地说起来,三藏十二部一切显密经典的内容都包含在这六个字里,那就特别广大了。   我们为什么讲这些呢?明理也很重要,如果什么也不明白还修还念,就叫盲修瞎炼。信心是从哪里来的?信心是从明理中来的,明理了才能有信心。有信心了,才能在上师的引导下闻思修,才能解脱,才能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7

帖子

401

积分

排长

积分
40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8:34:21 | 显示全部楼层

76、以三个念念不忘来观照好自己的身口意

    三个念念不忘很重要,第一就是念念不忘上师三宝的功德。你知道上师三宝的功德都是什么,然后时时刻刻忆念这些功德,这样在你的相续中也很快会产生这些功德。“念念不忘上师三宝”的意义就在于此。上师三宝的功德是大慈大悲、大彻大悟,他对众生的慈悲、对众生的感情是平等的,他能平等地对待一切众生。自己的相续中有了这些功德以后,烦恼和痛苦自然也就断除了,而且还有帮助别人、救度众生的能力了。   还有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就是不忘父母众生的痛苦和恩德。那些父母众生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痛苦,一刹那也没有停止过。知道父母众生的恩德,知道父母众生的苦难,我们才能生起慈悲心、菩提心。如果没有这样的思维和观修,你想发出来慈悲心是不可能的。一切功德的来源是信心和慈悲心,一切修法的基础也是信心和慈悲心。有信心、有慈悲心才能得到加持,才能得到成就。念念不忘上师三宝,才能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念念不忘父母众生,才能有真正的慈悲心。有慈悲心才有菩提心,有菩提心才有菩提果。   还有念念不忘如理如法的修行。现在很多人学佛修行都不如法,念了那么多佛,修了那么多法,却始终得不到任何加持和成就。性格上、家庭上都没有变化,什么进步,什么成就都没有,最后都退心了。这是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念念不忘如理如法地修行。时时刻刻不忘如理如法地修行,才能得到加持和成就;之前都是盲修瞎炼,没有用。我们现在每天都在修法,都一定要管好自己的身口意,把身口意完全放松下来,完全投入到修法当中。如果口里在念诵,心里想的却是别的,那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7

帖子

401

积分

排长

积分
40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8:51:06 | 显示全部楼层

78、观察自己相续中的常见和断见

    具足八种闲暇和十种圆满的人身叫暇满的人身。八种无暇:地狱、饿鬼、傍生、边鄙地、长寿天、邪见、暗劫、喑哑。其中七种无暇我们都没有,但是邪见我们都有。   什么是邪见?一个是常见,一个是断见。我们还没有证悟空性,没有证得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所以我们把所有的法都当真了。我们认为万法都是恒常不变的,都是可靠的,而实际上都是无常的,都是空性的。都是假相,但是我们都当真相了;都是无常的,但是我们都当恒常了。我们认为都是真的,然后去执着它,患得患失。难道这还不是邪见吗?这就叫常见。不相信三世因果,不相信六道轮回,这就是断见。谁相信轮回了?谁相信因果了?如果你真相信因果,你还能造业吗?如果你真相信轮回,你还能那么懈怠懒惰吗?我们都说“我相信轮回,我相信因果。”说说而已,实际上我们还没有真正相信因果和轮回。好好地观察自己的相续,在自己的相续中有没有邪见?如果有的话,你就是个邪见者,你不能修持正法——你没有修持正法的机会和缘分。   有修持正法的条件,这叫闲暇;没有修持正法的条件,这叫无闲暇。邪见者就是没有修持正法的条件,因为他虽然学佛了修行了,但不是正法。念几句佛号,念几个咒,参加几次法会,就说“我也学佛了修行了,怎么还不好呢?”你实际上没有学佛,没有修行!如果你真正学佛了修行了,你一定能解脱,一定能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7

帖子

401

积分

排长

积分
40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8: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80、把信心在明理的过程中稳固下来

    我们经常说“性空妙有”,性空的道理,妙有的道理,这些都是真相和真理,一切法的本性,我们的自性。实际上“上师三宝”就是这些。比如说真正具德的上师,他已经回归当初了,已经认识到自己了,他已经跟自性、一切法的本性无二无别——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说上师三宝的加持是不可思议的,你一定要向他们祈祷?你能祈祷上师三宝,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一切一切都会好,为什么这么说?缘起性空的道理是不可思议的,都是性空的,都可以变。   什么叫缘起?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因缘具足了,都可以显现,好的会变,不好的也会变。现在身体有病的,会变成健康的;身体健康的,会变成有病的。我们相信上师三宝的力量,也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健康,这样我们的机缘就成熟了。机缘成熟了,我们的身体就一定能健康,这都是不可思议的,你有信心就行了,但是不明理的时候很难相信。   我们都以为自己对上师三宝很有信心,但是一到关键时刻都自以为是,根本不按照上师的要求去做,还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佛说了不算,上师说了不算,还是自己说了算。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没有信心!平时有什么难处了,跟你说,“别慌,不要担心!诚心祈祷上师三宝,一定会好的!”肯定做不到,心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想法。这就说明了没有具足的信心。   为什么要研究佛法、修持佛法呢?就是为了增强信心——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的信心。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是增加信心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7

帖子

401

积分

排长

积分
40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8:52:42 | 显示全部楼层

81、对善法的执着,能成为解脱的因缘吗

    我们讲过三轮体空,第二个是正行无缘殊胜,就是修正行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三轮体空的角度,不能执着。比如念佛的时候,不能执着自己,不能执着所念的阿弥陀佛,也不能执着念佛的过程。拜佛、诵经、持咒也是一样,如果执着了,还是没有做到正行无缘,还是不能解脱。   我经常说,善业恶业全在发心,不要执着形式。无论做什么善事,修布施、持戒、忍辱的时候都是,对三轮不能有执着,如果有执着,把这些都当真了,当实有了,那就错了,所做的一切根本没有到位。有些人想布施,但是没有做到,心里就特别失望,若是能做到一点点形式上的布施,心里就特别高兴,这都是执着。你把所做的布施当真了,你的心跟随它动了,这还是心没有到位。   执着世间、执着世间法是执着,执着佛、执着佛法也是执着。只要是执着,就一定会有烦恼。执着是烦恼的根,烦恼是痛苦的根。有烦恼就会造业,造业了就会感受痛苦。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轮回,你执着轮回和执着涅槃又有什么区别?   我们讲十种不善业的时候说过,只要发心是善的、是为了众生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绮语、恶语都可以开许。善业恶业都在发心。什么叫业障?在贪嗔痴的心态中,一切言行、思想都是恶业。在证悟空性以前,我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心,我们都在愚痴的状态中,所以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恶业,都是轮回的因缘。   有的人说,“我念佛烧香那么多年,也供养了、也布施了,怎么还不好呢?”你能好吗?只会求福报,不会修福报。福报是修来的,不是求来的。想修福报,要具足布施、持戒、忍辱三个条件,如果没有做到,不可能得到福报,相反只能减少原有的。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贪心?如果有,就不能发财,不会如意。即使暂时发财了,财富也不会稳定,相反会给你带来更多的压力和痛苦,这都是贪心的果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7

帖子

401

积分

排长

积分
40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8: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83、常见的邪淫的果报及对治方法

    犯了邪淫要感受四种果报。首先是异熟果。因嗔恨心邪淫的下地狱,因贪心邪淫的转生为饿鬼,因愚痴邪淫的投生为傍生。贪嗔痴等烦恼有上、中、下三等,上等堕落地狱,中等转生饿鬼,下等投生傍生。此外,与动机的大小,造业、犯戒的时间长短也有关系。这是简单的说,详细的在这里就无法说清楚了。一旦堕入恶趣,几乎不可能再出来。好不容易出来,投生为人以后,还要继续感受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   同行等流果,前世造过邪淫的罪业,今生也喜欢邪淫。有的人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就有这些毛病,这都是邪淫的同行等流果。邪淫的感受等流果是丈夫或妻子相貌丑陋、懒惰,夫妻感情不好。现在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夫妻关系一直处理不好,妻子怨丈夫,丈夫怨妻子,天天吵闹,感情濒临破裂的边缘,想离婚离不了,想过又过不下去,只有在苦恼当中虚度人生。人们都认为这种情况是双方性格不和造成的,实际上,这都是邪淫的感受等流果。邪淫的增上果是投生为人以后,会出生在肮脏污浊、臭气熏天的环境中。邪淫的士用果是恶业日日夜夜、世世代代不停增长,罪业不断积累,果报越来越重。   邪淫了,没有做忏悔,在相续中还有这个恶业,就要感受这四种痛苦。在感受果报的时候,互相之间不要埋怨,这都是自己的业。珍惜夫妻间的缘分,不要吵,不要闹,不要离婚,好好地过日子!我说过,会过日子的人就是有修行的人,不会过日子的人就是没有修行的人。好好地生活,这就是修行。你好好在生活中修行,家庭和睦,心情舒畅,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这就是吉祥圆满,这就是我们修行的目的。如果你学佛修行,最后连与家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给家里添了那么多麻烦,那不是修偏了吗?   有的人心里想:“我是学佛人、修行人,他反对我信佛,我才不管他呢!”学佛修行也跟福报、根基、缘分有关系。有福报、有根基、有缘分才能进入佛门,没有福报、没有根基、没有缘分的人根本不可能相信佛法。对那些不信佛的人,你要可怜他,为他发一个好心。佛法是饶益众生的,不是伤害众生的;佛法是断烦恼的,不是给众生制造障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7

帖子

401

积分

排长

积分
40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8: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84、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心才能做到“不动心”

    真正的佛法就是把握自己的心,别让自己的心那么散乱。心散乱了活得就辛苦。心到底在哪?现在一说心我们都往内找,但是心不在里面。心无处不在,到处都是我们的心。弄明白了这个道理,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心。“不能动心、不能动心,”那个时候心正在动。“心不能随境转”,那个时候心已经转了。不是特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什么时候都能了知自己的心,心自然而然就不动了。   心一动就造业了。不管善业恶业都是造业,造业了就有因果了,就要感受果报。有因果就有戏论,有戏论就有轮回。心不动,也不造因、也不受果,这时候对你来说没有因果。心不动才是真正的善,遇到顺境不动,遇到逆境也不动,不受任何外在的影响。现在我们看看自己,遇到顺境的时候高兴得不得了,遇到逆境的时候痛苦得不得了,这就是动心,都是痛苦!明白了自己的心,见到了自己的性,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心,才能不动心,之前怎么努力也不行。我们知道有白天和黑天,天亮了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天黑了也没有什么可痛苦的,我们根本不在乎这些,心也不会受影响。如果有一个人不知道有白天和黑夜,天突然黑了,或者突然亮了,他就会受影响,这就是心动。   我们遇到的任何外境都一样,如果我们真了解了,就不会在乎,不会受影响,这叫不动心。如果你还刻意控制它,说明你还是没有放下。什么叫放下?你看透了,真弄明白了,那时候才是放下了。之前没有放下的时候,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能,然后控制自己,束缚自己,这本身就是压力,就是痛苦。   学佛是轻松自在的,越学越清醒,越修越勤奋,这才是有修行。如果越学越糊涂、越傻,越修越懒,越来越不爱生活,不爱工作,你就修偏了。在生活和工作以外,我们没有修行。在会生活和会工作以前,我们没有佛法。随时随地改掉自己的毛病,认清自己的过错,好好地过日子,好好地上班,好好地待人处事,这就是学佛,这就是修行。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如果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你还是个废人,根本谈不上是学佛的。我们的修行就是在生活中待人处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7

帖子

401

积分

排长

积分
40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8:55:31 | 显示全部楼层

85、通过酒戒谈大乘修行者的发心

    人喝酒以后很容易丧失意志,很容易放逸,通过饮酒还会犯其它的戒,所以佛对酒戒的要求特别严。我们这里有很多做生意的人,出于业务上的需要,经常会有应酬,这就要观察自己的发心动机。你是为了什么做生意赚钱的?如果发心动机完全是善,是为了弘扬佛法、救度众生,是为了对社会做贡献而做生意赚钱的,你这就是大乘修行者、大菩萨的行为,喝酒就不会有罪过,不会犯戒。如果完全是自私自利,不可能有允许饮酒的时候。   心胸一定要打开,心量要大,目光要放远,不能太短浅。搞那么大的企业,做那么大的生意,自己能吃多少,能穿多少?最后还是别人的。“我想给儿女积点财”,儿孙自有儿孙福,你这样做也不一定能帮到他们。如果他们有这个福报的话,你不用给他们积福,他们自然而然就能得到;如果他们没有这个福报,你积多少都没有用,该贫困的时候照样贫困。   弘扬佛法就是帮助众生,把佛法弘扬起来了,社会自然而然就安定,众生自然而然就快乐。如果我们有钱财,就可以通过财力把佛法弘扬起来;如果我们有智慧,就可以通过智慧把佛法弘扬起来;如果我们有其他的能力,就可以通过其他的能力把佛法弘扬起来。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就行。   有些学佛人太自私了,只顾自己学,一点点也不考虑他人。我们学佛是为了解脱,别的众生要不要解脱呢?你一定要多考虑一些。对自己的父母和儿女,你要感化他们,为他们好好地表法,不要跟他们吵。“我自己修成了就行了,他们也不学,我不管他们了。”不能那么想。他们是与你最有缘份的众生,你明明知道只有通过学佛修行才能解脱,你却不告诉他们学佛的方法,不带着他们一起修行,这样做太对不起众生了!   慢慢来,你给他们种善根与他们结善缘,替他们消业帮他们积福,同时也别让他们起烦恼,别让他们痛苦,恒顺他们,慢慢地让他们转变过来,这样才对。你应该慈悲、善待他们,不要生他们的气,更不能恨他们。他们多可怜、多愚痴、多颠倒啊!难道你连这点慈悲心都没有吗?你这样还谈得上是佛,还谈得上是菩萨吗?   要用一颗真诚心、慈悲心来对待所有的众生。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在他们面前好好地表法,他们不可能不感动,那个时候他们会从内心里佩服你。之前你劝也劝不动,因为自己都没有做到,别人能听你的劝么?如果现在不行,就慢慢来,他们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就给他们讲几句,心情不好的时候就随他们的意,不要太较劲。这样你才能慢慢感化他们、转变他们、救度他们。   佛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喝酒。让大家这么做肯定有一定的困难,那我们就发心,这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善事。如果不发心,连吃饭都有罪过;如果发心了,连吃饭都有功德。发什么心?发慈悲心,发菩提心!所有的烦恼痛苦都是从自私自利和我执我爱中来的,多多地发慈悲心、菩提心,自私自利和我执我爱才会慢慢地斩除。没有人让你烦恼,烦恼是自找的;没有人让你痛苦,痛苦是自找的。这两句话说起来简单容易,但是真要明白真要做到就难了。逐渐弄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是修行;真正弄明白了,真正能做到了,你就成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47

帖子

401

积分

排长

积分
401

社区居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3-27 18: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87、把心专注在一种正知正见上

    把自己的心专注在一种正知正见上,这就是禅。把自己的起心动念放在证悟一切法的本性是无常的这个见解上,这也是一种禅;知道轮回是苦海,把自己的心专注在知道轮回是苦海这种正知正见上,这也是一种禅。观修人身难得的时候,你知道了人身有这么难得,然后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个认识上,这也是一种禅。但是佛说,最好的禅定是把心融入到本来就有的觉性当中,这是最殊胜的、最圆满的禅定。有了这种禅定才能彻底解脱、彻底清净。把心专注于一种正知正见,也是一种禅定,但不是究竟圆满的禅定。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坐禅,但是他们根本不会坐禅,因为没有正知正见,根本不知道本来具有的觉性是什么,不知道一切法的本性是什么,也不知道佛性在哪里。如果你没有正知正见,怎么能把心专注在正知正见上?“我想把心定下来。”先不要着急把心定下来,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正知正见,有没有证悟这个本性、本觉。如果没有的话,你所谓的“安心”都是虚妄的。   现在人坐禅,都认为不应该有任何念头,要把它们全部控制起来,认为有思想、有情绪不是禅,没有任何起心动念,那才是禅,然后就刻意把心定在那个状态中。你这样把心定下来了,也许能坐很多天、很多月、甚至很多年。但这并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这都不是真正的禅,都不是出世间的禅,都是轮回的因。如果没有断恶行善的话,不好的投生为傍生,最好的结果是转生到长寿天,还是脱离不了轮回。现在坐禅的人,大部份都是这种情况。   不能要求自己什么想法、什么念头都没有,这是不可能的。有心就肯定有思想,就像有太阳就肯定有光芒,有大海就肯定有波浪,但是只要不执着、不追求就行了。你看波浪和大海,大海不执着波浪,波浪也不影响大海;波浪的来处是大海,最后的归处也是大海。大海的本身就是波浪,波浪的本身也是大海,都是一体的。心和心的想法也是一体的,有心就有思想,所有的思想也好,情绪也好,都是从心里来的,最后的归处也是心。   现在好多人都把心控制起来,这是一种束缚,一种执着,并不是什么解脱。不要去控制它,也不要放纵它,这两者都是修行的障碍。让它自然——起的时候让它自然起,消的时候让它自然消,这些都不会影响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2-21 19:03 , Processed in 0.55612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