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河姆渡遗址人工栽培稻谷的发现掀起了稻作农业研究新篇章。 在河姆渡遗址两期发掘中, 第四文化层上部大多发现灰、黄、白三色黏性细砂土,分别与稻谷、谷壳、稻叶和木屑等相间组成多层次连续堆积,每层间距 2 ~ 10 厘米不等,总厚度一般 20 ~ 50 厘米,最厚处超过 100 厘米。稻谷出土时色泽金黄,有的连谷壳上的稃毛、隆脉及芒刺都清晰可见。经鉴定属人工栽培水稻,并已有籼、粳之分,以籼型为主。 河姆渡遗址稻谷遗存之丰富,保存之完好,年代之久远,在其它遗址发掘中是绝无仅有的。 与大量稻谷伴随出土有:翻土工具骨耜 194 件、木耜 2 件及中耕农具木铲 3 件、收割工具骨镰 9 件和脱壳工具木杵 2 件等;在遗址西北部的考古勘探中,发现第一和第二期文化分别有古水稻田遗迹。这说明河姆渡的稻作农业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已进入“耜耕农业”阶段。尽管后来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湖南道县玉蟾岩等遗址发现距今 1 万年左右的人工栽培稻谷,但都不及河姆渡遗址丰富多样。近 30 年来,“河姆渡”几乎成了中国稻作农业的代名词。 虽然稻作农业在河姆渡已有重大发展,出土的陶釜底部经常能看到烧糊的锅巴。但研究认为稻米仍不是先民的主食,自然资料对河姆渡文化仍起支撑作用,农业在它发生的初始阶段仍未轻易取代采集——渔猎经济。河姆渡遗址背靠四明山麓,面向湖沼,当时气候温暖湿润,动植物资源丰富, “先民不会盲视更方便、更直接,攫取技术更为娴熟的取之不尽的野生资源”。先民还家养猪、狗和水牛等动物,以供宰杀食用。 走出遗址外,还不断地往里望,贪婪地又拍了一张,哈哈!真难得...... [此帖子已被 四九阿良 在 2009-3-31 0:55:50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