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秩序重构 中美“暗战”成败系于此役
麦垛撰写2014-11-19 05:21:04
乌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是全国二十个黄金周预报景点及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乌镇是典型的江南地区汉族水乡古镇,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
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浙江乌镇进行,尚在澳大利亚进行外交活动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词,提出“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推动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习近平的这些设想也如同其“中国梦”和“亚太梦”一般显得过于宏大和长远,但这些恰是中国正在一步步做的事情。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既展示了这种雄心,也是中国欲引导共建一种新的全球网络秩序的重要步骤。显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将扮演规则制定参与者的角色,而在未来的网络新体系中,中国就可能成为领导者。对于中国的这一步棋,时间或将验证其革命性和转折性意义。如果说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摆脱日本挑战,缘于发现和把握住了网络和电子技术革命的机遇,那么在过去30年来很少犯错误且长于战略规划的中国,将有可能通过网络秩序的重建,为自己赢得一个真正赶超美国的历史先机。
“中国制造”全球网络秩序互联网在1994年才被引进中国,距今恰好20年。虽然时间不长,发展速度却十分迅猛。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网民超过6亿人,互联网经济占国内GDP的4.4%,有2家互联网公司市值位列世界互联网前10。这些已有成绩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目前其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发展态势。
习近平的贺词中蕴含着中国网络新体系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习近平说,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得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显然在中国方面看来,尽管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但互联网并非一个尽善尽美的“存在”,它仍然有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它的具体形态仍然没有完全定型,这些都预示着它还有很大的挖掘拓展空间。中国能够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命名之,是因为至今还没有举办过以互联网为主题的世界范围内的同类会议。这反映出,在过去数十年中,互联网都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自我生成一种独立于现实政治和社会的生态环境。它创造了一种虚拟的、全新的世界,带来了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革命,“自由”、“平等”、“开放”、“共享”,是人们赋予这个时代的褒义词。
然而它的问题也是如此明显。对此,作为互联网世界后来者的中国或许有着更深的体会。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网络窃秘、病毒与恶意软件、色情与暴力、网瘾、网络经济犯罪、黑客攻击等等层出不穷,近来恐怖主义也试图以此作为宣传渠道,中共还指责网络成为敌视中国者“颜色革命”的输入手段。《环球时报》还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即发明互联网的美国垄断了对互联网的规则制定权,且过于强调己方国家利益而不顾他方。习近平此次提出的新理念是,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习近平这些话的重点在“治理体系”,这可被视为中共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外延。应当如何理解中国对互联网的这些用心良苦的举动?中国教科书在分析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大危机和之后罗斯福新政时曾有一句话,“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这句话或许正可用来形容当下的互联网发展动向。
或许在中国看来,既然经济领域不能实行绝对自由,那么在互联网虚假世界里也应遵循同样的道理。毕竟中国自身已经有过教训,经过十八大后两年的治理之后,其网络环境出现大幅改观。中国执政者或许将其视为一种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和理想模式,是“中国模式”中的一部分。有质疑声音说,如果由中国来划定互联网新秩序,有可能会导致对自由和权利的侵犯。这也是中国在建立推广其治理模式时需要认真解答的和尽量避免的问题。诚然,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方式仍显粗糙,大规模整顿互联网环境过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但也要承认,世界范围内对于互联网的治理均缺乏一套成型的方式,都还在摸索阶段。而且,即使是在美国,在网络管理中也存在滥用权力或缺位的行为现象。另一方面,在互联网这一不断变形发展的事物面前,“自由”、“权利”“契约”“伦理”等传统理念都在不同程度地解体和重构中。这些都是“新时代”产生的迹象,人们应当用一种“变”的思维态度来看待评判。
中美竞逐 中国抢占先机从中国的角度来讲,如此兴师动众,甚至有些“名不符实”地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其用意并不能仅从重铸未来世界网络秩序的角度来理解。此次大会到访的人物来自全世界近100个国家和地区,1,000余人,都是来自政府、国际组织、企业、科技社群和民间社群的互联网领军人物。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会长潘福爱、高通公司执行主席保罗•雅各布、软银银行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孙政义,微软、苹果、谷歌等亦派代表出席。政府方面则少有光临。中国方面则几乎网络大佬尽出,马云、马化腾、李彦宏、雷军等中国网络风云人物悉数与会。他们的集体性与会并不完全是因东道主之便,而是其实力和潜力都让他们具有了与国际巨头同台的资格。
互联网大会的议程显示,除了“网络空间安全和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构建全球互联网治理生态系统”,全球互联网巨头们还将在这座江南小镇探讨互联网新媒体、共建在线地球村、移动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当下互联网领域的最热门话题。如果说前者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那么后者就应当是为其提供支撑的物质基础。中国能否在未来真正超越美国,成败或许在此一举。
出席APEC会议的习近平与奥巴马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80年代,奉行技术立国的日本也呈现出如今日中国般的发展态势,在经济方面对排名第一的美国构成挑战,致其执政者产生焦虑悲观危机情绪。很多人预测,日本将最终取代美国。然而因美国率先发现和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在科技发展层级上压过日本一头。美国针对日本的利己主义“阴谋”更是使其陷入10余年的“停滞”。有日本教训可供参考的中国自然会另辟他途,首先便是对美国利己主义旧秩序的抛弃,其次就需要找到一个能够超越美国的捷径或通衢。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小米这些企业的强势崛起,使中国具有了与美国一较高下的潜力和机会。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否在这场方兴未艾的信息技术革命中占得先机。美国发现了互联网的“新大陆”,但中国或将为“新大陆”的开发制定规则。至少这一次,中国已迎头赶上。
(麦垛 撰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