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2-6-5 10: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Re:Re:回 4273楼(雨杜鹃) 的帖子
引用第4288楼南阳子于2012-06-04 11:47发表的 Re:Re:Re:回 4273楼(雨杜鹃) 的帖子 :
江总,我记得台山有句古话"瑞芬女塘底水"哇,但不知何解,能告诉我吗?谢谢! ![](http://images/back.gif)
官方解释:
广播电视台记者报道:“端芬女,塘底水”是台山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流传那么广呢?今天的《乡村纪行》就带大家一起到端芬镇塘底村去问个究竟。
据了解,塘底其实是端芬镇的一条村,塘底水之所以那么有名气,是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塘底村紧紧依傍在大同河畔,这里在烽火角和大隆洞水库兴建之前,恰好是大同河流经塘底河段河水和海水交汇处,也就是咸、淡水的交合处,因而这里的水就显得与众不同,端芬又是华侨之乡,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女孩子皮肤嫩白,而且对穿着比较讲究,显得亮丽,后来在文人墨客的联想渲染下,清澈见底的塘底水与貌美的端芬女慢慢地联系在了一起,意为清纯,美丽,久而久之 “塘底水,端芬女”流传了出去。
塘底村村民伍小珠说:“我们塘底的水自古以来都很有名气,怎么会有端芬女,塘底水的美称呢,因为我们塘底的水是沙水水无沙,能清晰看到水底下的沙,清澈见底,而且塘底水又甜,养育出的端芬女孩,包括我们塘底的女孩特别漂亮,所以说塘底水,端芬女,桥上是端芬女,桥下是塘底水,总结来说塘底的水清、甜,养育出的女孩就靓。”
塘底村村民伍小珠说:“按理说,我们塘底水,端芬女为什么这么有名气呢,有史以来都是那么靓的啦,早在20多年前,曾经有电视台来这里拍摄过,并把所拍摄的片子拿到美国去播放,华人看过(该片)后,很欣赏我们台山端芬塘底这条水,所以这条水的名气就更大了。”
现在,塘底水依然静静流淌着,默默养育着两岸村民。
南阳兄,这是谷之得来的似是权威的解答.但我十四岁离家,所知家乡事甚少,以至回乡新来媳妇频问:"阿叔,你来村幺?",令人哭笑不得.出于我做数理统计,预测潮流分析的习惯思维,讲下我的看法,纯属一己管见,欢迎任何人仕指正.
约莫以山底墟为圆心,5~6公里为半径,圆内为美女高发地.依吾看,过了圹头及香步,是端芬的山区丘陵地带,箅不什么好了,那一带人在海外的不多,倒是某时代逃难逃荒迁入的外来人多.圹底就属这一水的.所以,"圹底水" -- 如果指的是这圹底村的水, 一点不靠谱. 但我毫不怀疑圹底村的水是清澈甜美的.否则,问问高发地的MM,她们准笑了鼻灯笼出来.我倾向李老板解释:"圹底水就是凉的咯, 凉即系话靓甘解咯".就是甘筒单.久而久之,成了歇后语.“端芬女,塘底水” <=> “端芬女靓”.不巧地,端芬竟有一个叫圹底的地方,“端芬女,塘底水”,不明就里的人,以诈传诈.
讲开又讲,任何只是相对的,再讲个"台山女靓":1986年5月底6月初甘上下,我受命去伶仃洋做变电所设计监理,施工的是阳江水电局的,两位副局长及一工头带领60多人加三只船.两位副局长自认文革停课,真正读了两年的"毕业生",对我非常客气.那带着牛绳粗似的金链,镶金牙,穿着花哨的工头,更是对我百般呵备.一天席间我傻帽似地问他:"老细,你读了几年大学?" 他嘎嘎大笑,得意的伸出代表七的手势,我惊呼:"厉害!" 林局纠正说:"他是坐了7年监的." 全席轰然,然则我有点后悔,好在全席除了我及一珠海区委都是阳江人.林局得知我是台山人,即说:"你知道吗?听父辈讲抗战时阳江城有叫卖台山女的,价钱高邻近一线,因为台山女靓.因日寇轰炸封水路,吃侨汇的娇女不得不卖咯.所以台山女靓在阳江系人都知." 只是不知道当年为光大掌门王光英到来剪彩而修建128级水泥加镀锌管上高堆据说只用一次梯级还存在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