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5-3 2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 论
1、 台山地理人口概况和历史沿革
广东省台山市是一个县级市,原称新宁县,1914年后改称台山县。台山县于1992年撤县设市,由江门市代管。
台山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今台山境域当时属瓯越地。秦统一六国后,征服瓯越,置南海郡,今台山境域在其中。秦末大乱,赵佗占据岭南,归汉后,封南越王,其统治范围,包括今台山之境域。东汉时期,归属南海郡四会县。晋恭帝二年(419年)分南海郡立广州新会郡,今台山境域附属新会郡盆允县。隋开皇十年(590年)属新会县。唐武德四年(621年),以新会、义宁二县而置冈州,今台山境域附属冈州。贞观十三年(640年),废冈州,属广州新会县。宋代属广南东路广州新会县。元代隶属江西行中书省广州路新会县。
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建新宁县,隶属广东布政司广州府。清代隶属不变。同治六年(1867)四月,土客分治,成立赤溪厅,直属广东布政司。民国元年(1912年)赤溪厅改为赤溪县,隶属粤海道。
民国9年(1920年)废道制实行省辖县,台山县、赤溪县隶属广东省政府管辖。民国21年(1932年)6月,实行县政督察制,台山县先后属第一区、第十区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广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2年5月,台山、赤溪两县隶属粤中专区。1952年5月至1956年2月隶属粤西专区(1953年赤溪撤县为区,归并于台山县)。1956年3月至1959年1月隶属佛山专区。1959年2月至1961年4月隶属江门专区。1961年4月至1963年6月隶属肇庆专区。1963年6月15日至1983年5月4日划归佛山专区。1983年5月5日改制市辖县,由江门市管辖。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东邻珠海特区,北靠江门市新会区,西连开平、恩平、阳江三市,南临南海,毗邻港澳。幅员辽阔,陆地总面积3286平方公里,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现辖广海湾工业园区和16个镇:大江镇、水步镇、四九镇、都斛镇、赤溪镇、冲蒌镇、斗山镇、广海镇、川岛镇、端芬镇、海宴镇、汶村镇、三合镇、北陡镇、深井镇、白沙镇。
市内常住人口近100万人;有130多万台山籍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侨居92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旅居美国、加拿大、澳洲、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故素有“中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之美誉。台山人出国追溯到清乾隆39年(1774年),已有240多年历史。
2、台山话简介
以台山市府所在地---台城为代表点的台山话,是流行于台山市大部分乡镇的粤语四邑系次方言。
台山话的代表点台城,一直是台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建于明朝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时称“新宁城”或“宁城”,至今已经有近520年的历史。
台山(台城)话保留了许多古汉语的语音和词汇特点,它完整地保留了入声调,“北百伯白”四字不同音,其中阴平的调值和中原音系的调值相同,例如“欣赏”的台山(台城)话 hin'xieng- 和洛阳话的“欣赏”xin33 shang55对比,“欣”字音虽不同,但调值是一样的。台山话在词汇上有区别于广州话的特点。例如“哪个”叫“乃个”,不说“边个”;“吃饭”仍然说“吃饭”,不说“食饭”;祖母叫“阿人”,不说“阿嫲”。“你们”是一个音节“nieg>[niek21],不是两个音节“你哋”。在声母上也有特点,例如“大”,不读 dai`[tai32],而读 ai`[ai32];“早”读 dao- [tau55],不读 zou/ [tsou35];“三”读lham'[lham33],不读saam-[saam55](lh是舌边清擦音)。台山话变调很丰富,“阿意a33 yi35”,“阿瑜a33 yi15”,“阿雨a33 yi215”,“阿裕a33 yi325”对比,阿字后面的字调值各不相同。
台山(台城)话也有不同于其他四邑话的特点,例如:
台山话 开平话
日ngid`[ηit32] 日nged`[ηed32]
月ngud`[ηut32] 月ngid`[ηit32]
台山话的“日”正好和开平话的“月”读音相同。
台山话 开平话
娟 gun'- [kun35] 娟 gin'-[kin35]
军 gun'- [kun35] 军 gun'-[kun35]
台山话的“娟”和开平话的“军”读音相同。
总的说来,台山(台城)话和开平(赤坎)话是比较接近的,两个地方的人各说各的话,但在一起交谈是可以通话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