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USA168

恢复高考三十周年纪念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主题

2164

帖子

17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1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2-15 05: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瑛子的故事> 真感人, 对比我们当年高考的情景, 不管考上或落选, 都比小瑛子顺利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主题

2164

帖子

17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1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2-25 09: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铁生是谁,知道吗? (转帖)fficeffice\" />

<div></div><div></div><div></div><div></div>

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6月30日,在理化考试时,交白卷的张铁生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这封给“尊敬的领导”的信却造就了文革中“白卷英雄”的传奇,使张铁生成了文革时期中国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

  张铁生在1973年的高考试卷上仅做了三道小题,但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关于教育的信。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了自己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的心理冲突,发泄他对“书呆子”的不满。信中强调自己热衷于农业生产,繁重劳动让其没有办法复习。他还对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有着极大的反感,因为考试被“大学迷”给垄断了。




他在信中写道:“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钻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与贫下中农的革命事业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

  张铁生说:“对于我这个城市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并非可耻。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的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荐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这封信被同年7月19日的《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编者按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

  同年8月20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又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随后,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中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这封信被毛泽东的侄子毛远新发现后,张铁生的命运从此改变。1973年,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同年8月张铁生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并受到江青接见,江青称他是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并说“我要用这块石头打人了”。1975年,第四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

  张铁生的迅速窜红在现在看来显得有点荒唐可笑,但在当时有其深意。由于毛泽东强调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要求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到1964年、1965年已在高校招生中明确提出贯彻“阶级路线”问题。那些即“出身不好”的学生能考上大学真比登天还难。

  事实上,张铁生只是江青等人在教育体系树立的一个“造反榜样”,也是四人帮冲击刚刚恢复的高考制度的一个工具。

  进入文革时期,“阶级斗争”彻底贯彻到教育体系上面。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将学生昔日敬畏无比的老师赶出校门,到了8月中旬,“大串连”如火如荼,“大抄家”肆行无忌,“红卫兵”更成为江青等人手中最重要的筹码。

  1973年,中央决定恢复高考中的文化考试,虽然招生对像是“知青”、“青工”、“青年农民”、“解放军”等在“三大革命运动”中有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但广大在校学生和其它青年毕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一时,学校教育秩序大大转好,学生也开始发奋读书了,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也无多少市场了。

  这个对于靠“造反”发家,并且以“红卫兵”为筹码的四人帮,这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况且,这也违背了毛泽东的教育主张。在中国官方近年来对毛泽东的纪念和宣传中,毛泽东教育思想通常被归纳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又红又专,加强党的领导”。实际上毛泽东的教育主张主要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强调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要求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注定了毛泽东不可能将知识作为教育的重点,这也决定他与1973年刚刚开始恢复正常的教育现实存在着尖锐冲突,以至于不得不经常用强硬的、破坏性的方式冲击和改造它。张铁生正好是符合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典型,当然会被四人帮拿来当典型。

  文革资料中对张铁生的描述,并不如“革命闯将”黄帅、“造反领袖”蒯大富那么多。但是从他和前未婚妻的一段描述中可以看出一点他的性格。小侯是张铁生还没有成为“造反英雄”时的未婚妻。张铁生上大学后,名声越来越大,小侯心里没底,便止步不前了。

  但张铁生并不是在感情上见异思迁的人,大学三年,他写给小侯的情书不断,并公开了他们的关系,也斩断了一些姑娘对他的情意。

  张铁生入狱后,小侯家悔婚,小侯坚决不同意,甚至从家里搬了出来。但张铁生给她写了最后一封信,告诉她不要等了。

  在张铁生入狱期间,有不少受他牵连的朋友都伸出援手照顾其父母。由此可见,张铁生也一个有情有义,人缘不错的青年。在当时那个“革命”环境中,阶级观念是很多青年心中的印记,他当初写那封信或许是出于一种不平,又或许出于一种对自己“阶级”的维护感。

  在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这样一张白卷使张铁生得到四人帮的“赏识”,登上全国人大常委高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同时这也使他因此随后在狱中度过十二载。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张铁生只能算是被四人帮“发掘”出来的,文革这场政治斗争中的一颗棋子。

附:《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尊敬的领导:

  书面考试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本人自一九六八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天近十八个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二十七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老老实实地退场。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反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钻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与贫下中农的革命事业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喜降春雨,人们实在忙,在这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我所苦闷的是,几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些什么,总觉得实在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按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然很浅,但我印象也很浅,有两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对于我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并非可耻,可以勉强地应付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做,我的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的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荐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白塔公社考生 张铁生

一九七三年六月三十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主题

2164

帖子

17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1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2-19 03: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恢复高考三十年大事记 (转帖)fficeffice\" />

 19778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教座谈会决定恢复高考起,到2007年,高考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为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精神,提高科学性与规范性,高考改革从未停止过。

 1977629日至715日,当年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讨论参加高考的学生资格。

1977813日至925日,当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谈会举行,确定高考招生办法。具体包括:1.劳动知识青年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报名;2.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程度才可以报名,而且必须通过大学入学考试;3.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4.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19771012日,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制度。据统计,当年的报考人数570万,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7%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实行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以后,高考改革的总体趋势向减少高考科目方向发展。先是将理科7门、文科6门各减为325门,上海则实行31方案。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后续几年中,高校学费年增长幅度达到了30%,甚至50%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1999年,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广东省率先开始在高考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上进行改革。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进行春季招生的改革。高考由一年一次增加为一年两次。

20014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对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的限制。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第一次全面实现网上录取,全国网上录取新生率达到了85%

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扩大到了53所。)同年,教育部允许香港高校在内地自主招生。考虑到天气炎热,从2003年起,高考比以前提前一个月举行,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9日。

2006年,在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

</div>

20073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重返大学校园。

</div>

[此帖子已被 USA168 在 2008-2-19 3:17:0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25

主题

1万

帖子

879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79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2-19 09: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Conch你好,你说的那位,我曾经把照片也放过上来,不知道你看到没有.昨天他还说他们班没有同学上同学网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51

帖子

198

积分

工兵

积分
198
发表于 2008-2-19 10: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广中:
Conch你好,你说的那位,我曾经把照片也放过上来,不知道你看到没有.昨天他还说他们班没有同学上同学网呐.

于广中你好,我说的那位不是我同学.他的弟弟是我的初中同学.当年我经常去他家里玩,所以对他也相当熟悉.自从七十年代离开台山后,我与他弟弟已经几十年沒有联系了.请告诉我在哪里可从看到他的相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25

主题

1万

帖子

879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79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2-19 11: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Conch你好.在小广播-寻找同学.他弟弟的儿子读大学了,在"华工"读.

http://www.75one.net/bbsxp/ShowPost.asp?ThreadID=1096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主题

2164

帖子

17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11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8-2-23 07: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回眸:张铁生“白卷事件”

http://view.QQ.com  2007年03月09日12:06   人民网    fficeffice\" />

1973719日 《辽宁日报》报道张铁生白卷事件

1973年辽宁考生张铁生在大学招生文化考试中交了白卷,却在试卷背后写了一封为自己成绩低劣辩护的信。此人竟被江青等人称作“反对资产阶级教育路线回潮”的“反潮流英雄” 1973年7月19日,《辽宁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下乡知识青年、生产队长张铁生的一封信,张的信写在辽宁省大学入考试的物理化学试卷背后

信中说: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浪荡的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张铁生的语文是38分,数学得61分,物理化学得6分,都未交白卷。

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毛远新得知这一情况后,将原信作了删改,指令《辽宁日报》发表,并在编者按中说:张铁生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10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信,其后,《红旗》杂志等也纷纷转载,发表评论,说搞文化考试是旧高考制度的复辟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反扑。张春桥说这是反攻倒算,江青称赞张铁生真了不起,是个英雄,他敢反潮流。张铁生被破格录取上学,并担任全国人大常委,成为江青反革命集团的马前卒。

附:张铁生写在白卷后的信

尊敬的领导:

书面考试的进行就这么过去了,对此,我有点感受,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本人自1968年下乡以来,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全力于自己的本质工作。每天近18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我的时间只在27号接到通知后,在考试期间,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对于几何题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题眼瞪着,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胡答一气,免得领导判卷费时间。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坚持始终,所以愿意老老实实地退场。说实话,对于那些多年来,不务正业,逍遥法外的浪荡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的,而有着极大的烦感,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他们的自由生活和为个人的努力,等于了我的为人民热忱忘我的劳苦工作和诚恳的心。人们把我送到这里来,谈些什么呢?总觉得实在委曲。]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我不忍心放弃生产而不顾为着自己专到小屋子里面去,那是过于利己了吧。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为贫下中农事业的事业心和自己自我革命的良心的谴责,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没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喜降春雨,人们实在的忙,在这个人与任何利益直截矛盾的情况下,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我所苦闷的地方就在这里,几个小时的书面考试,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我也不再谈什么,总觉得实在的有说不出的感觉,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抱着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至于我的基础知识,考场就是我的母校,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记得还总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虽然很浅,但我印象很浅,有2天的复习时间,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如洗,自我表现胜似黄牛],对于这这个城市长大的孩子,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我感觉的并非可耻,可以勉强的应负一下嘛,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没有意思)但那样作,我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教育制度之下,在贫下中农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签之下,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我所理想和要求的,希望各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白塔公社考生张铁生。]

录入者附注此信是1973年辽宁知青张铁生在参加高校入学文化考试时写在理化试卷背后的一封信。信中方括号内的文字,是当年发表时被删节的内容。文中有些错别字是写信者(不是录入者)的笔误,录入者未加修改。

另外:张铁生在写此信之前,已经参加了语文、数学考试。考试均为开卷,允许翻书。张铁生此次考试的成绩是:语文:38分,数学:61分,理化:6分。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学习《为人民服务》的体会\"

此信被毛远新发现后,张铁生的命运从此改变。他上了大学,被突击入党,受到江青同志的亲切接见,江青同志称他是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并说\"我要用这块石头打人了!\"张铁生入学后,任该学院的党委副书记,1975年任全国人大常委。1976年四人帮被捕后,张亦随即被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1973年,正在辽宁省兴城县白塔公社枣山大队插队的张铁生被推荐参加大学考试。6 30日,在理化考试时,他仅做了3道小题,其余一片空白,却在试卷背面给尊敬的领导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张铁生诉说了自己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前途发生矛盾时的心理冲突,发泄他因不忍心放弃集体生产而躲到小屋里去复习功课,而导致文化考试成绩不理想的不满情绪。

同年719日,《辽宁日报》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信。编者按说:张铁生的理化这门课的考试,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发人深省的答卷。”820日,《人民日报》又转载了张铁生的信,又另加编者按语: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确实发人深思。随后,全国各地报刊纷纷转载,张铁生一夜之间成了名噪全国的勇于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

四人帮一伙对张铁生交白卷的行为赞不绝口。1973年,张铁生顺利地被铁岭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录取。1975年,第四届人大在北京召开,张铁生当选为人大常委。江青、王洪文亲自接见他,以示笼络。19758月张铁生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党委副书记……

从此,红得发紫的张铁生开始频繁参加社会活动,成了绑在四人帮战车上的一名打手。

四人帮被粉碎后,张铁生的政治靠山冰消雪融。

1983323日,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公审张铁生反革命案件。325日,该法院判处张铁生15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3年,刑期从1976年算起。张铁生在辽宁省凌源监狱里度过了漫长的刑期。

[此帖子已被 USA168 在 2008-2-23 7:09:39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07

帖子

252

积分

排长

积分
252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3-5 09: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 朱仪芳 资料来源:老尖叔 可靠程度: 100%fficeffice\" />

[转载]侨报网

<div align=center>

意先澜:梦想,托给了月亮

http://www.usqiaobao.com  2008-02-13 16:13:35   作者: 来源: 侨报

</div>

<div align=center>


  来美国以后,一直没有赏月的习惯。 今年中秋,月色迷离,突然有个俏皮的想法:\"到底是美国的月亮圆,还是中国的月亮圆?\" 当真赏起月来了。 毕竟中秋情意浓,一望月就勾起那不老的传说 - 嫦娥奔月。 朦胧中,圆月又仿佛一张似曾相识的脸,忽闪忽现。 我使劲地想,像谁?是谁? 宽宽的额头,大大的眼,高高的鼻梁,圆圆的脸,忧郁的神态,稀疏的头发。。。 啊!心头猛然一震:老唐!

  久违的圆月撩起万千思绪,跳进眼帘的是进大学后第一个中秋夜及一幕幕当年的人和事。

  文革十年后高考的恢复, 形成了特殊结构的七七级。我们班来自五湖四海,工农兵学商俱全。 最大的年龄差是十五岁,有无忧无虑的六十年代出生的应届生,也有像老唐那样历尽沧桑的四十年代出生的老三届。 月光下,天南地北,不知不觉就谈起了上学的梦想。 年龄和背景落差大,梦想也五花八门。 当中不乏踌躇满志者,梦想着有朝一日成名成家;更多的是老成持重之士,因多年的失落而胸怀大略;偶有少数若似随波逐流,其实锋芒不露。 该读什么? 毕业以后想做什么 ? 说来滔滔不绝。 大家都争先恐后说完了,老唐最后才慢悠悠地说:

  \"我跟你们不一样, 年纪大,身体又不好,还有一对在农村的儿女。 本来也有很多梦想,就不多说了。 等了十年,能和你们一起赶上七七级的列车,我已经很知足,好好念书吧。\"

  无奈中带着渴望,忧虑中藏有坚韧。 老唐是文革前的老高三,高考前又是中学教师,各项科目都有很扎实的基础,功课应该难不倒他,也太低调了吧。 当时根本不晓得他身体怎样不好。

  特殊的背景,塑造了七七级不凡的特性与共性。 十年书荒,使七七学子如饥似渴。 虽然没赶上网络时代,可传统的图书馆足以令人流连忘返,那一摞摞查书索引,那一排排丰富藏书显然是魔力无边的磁石。 晨曦中,早在图书馆开门前人们就排长龙等着占位子。 夜幕里,图书馆关了门,宿舍又必须定时关灯,孜孜不倦者就四出寻找可以挑灯夜战的场所,或在被窝里打电筒复习。 边走路边背外语单词,边排队打饭边看书,都是当时不足为奇的校园特色。 七七学子深知失落的痛,简直用生命来与时间赛跑。

  一次闲聊中,老唐向我打听《Essential English for foreign students》。 那是四册一套的英语教材。 我理解,当时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轻松阅读英文资料,其他人也急起直追,勤奋的同学有空就泡在这类课外读物里。 老唐是学俄语的底子,心里不免着急。 可是那时他的病正在每况愈下,打针吃药是常事,光是功课已够他精疲力尽了。 那一脸倦容真不知蕴藏着多少热望,也许,支撑他的力量正是他心底埋藏了十年的梦想。 我顿觉自惭形秽,也不由对他肃然起敬。

  渐渐地,老唐不时因病缺课,那蜡黄的脸色让人看了就难受,可他还放不下一次接一次的测验和考试。 同学们常去宿舍探望他,还帮他整理缺课的笔记。 即使后来他住进了医院,都有同学轮流到医院去照顾和帮助他。 我们都希望他早日康复返校。

  只是他的病情迅速恶化。 终于有一天,班长叫我们一起去医院看他,说是病危了。 那小病房挤满了同学,我正好站在他旁边,偷偷瞥了一眼那张土黄色笼罩着的脸。 本来大好三十年华竟成了风烛残年, 这种生离死别太震撼,我搭下头,失去了看他的勇气。 他的左手正缓缓伸出,疲惫地想扶靠什么,我不禁把手往上一叠,他也下意识地抓住了我的手。 一时我就像无知的小孩在病重的长辈床前,绝然不知所措。 那个中秋夜,老唐的话,硬是在脑际迂回。 我真想说一句安慰的话,心却隐隐抽搐,喉咙也哽咽无声。 唯有我的手,怯生生地藏在那只粗厚冰凉的手掌里,安静地呆着,感受着他脉搏的微弱跳动,好像那喃喃的梦想还在无力颤抖。 那天,我一句话也没说,一滴泪也没流,纵使心存许多许多的不舍。

  没多久,老唐真的走了。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没留震撼人心的英名,只带着未圆的梦想默默地离开了。

  冬去春来,寒窗四年,文革后第一批恢复高考的大学生毕业了。 国家等了太久,社会等了太久,人民等了太久。 而七七学子也没有辜负众望,带着优异的成绩,响亮的学位,背上装着宝贵社会经历与丰富工作经验的行囊,奔向了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填补了青黄不接的空缺。 七七精神散播在各行各业并不断发扬光大,造就了许多叱咤风云的精英。

  老唐的影子还在脑海里萦绕。 冥冥之中,我回到桌旁,打开抽屉,翻出七七级同学通信录,和着窗前渗进来的一抹月光,开始狂乱地搜索,幻想着老唐的名字会出现在某一页。 政府高层,省市领导,创业英才,大学学者,研究机构的骨干,企业部门的中坚,…… 七七级有太多太多的辉煌,哪里是老唐的一点荧光? 我翻到最后一页,还怔怔地想着:你不必闪亮,只要名字与生命同在,那怕工作单位一栏是空白。

  太久没想起他,因为他被储存在记忆的最深处。 骤然想起他,悲恸跟随着他的故事铺天盖地而来,当年在医院看他时没掉得下来的眼泪,顿时像缺堤的潮水一般。

  一朵孤独的淡云悄然飘过,几片零碎的阴影浮上了月,我那份沉甸甸的牵挂也浮上了心:老唐呵,你到底墓在何处,是否头枕着高山,是否撒向了海洋,我想一定是到了天上,那里有你当初寄托梦想的月亮。

</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5

帖子

60

积分

工兵

积分
60
发表于 2008-7-11 03: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fficeffice\" />

没上来好久了,被人连名都删掉,成了非洲人。冇计了,唯有重新注册。乱窜乱撞,看到了usa168关于回忆高考的帖,使我想起了30年前参加高考的一些琐事。当年听说有高考的消息,真的好兴奋。心想自己读书时虽不是很叻,但也不是很蠢。既然有机会,当然要搏啦。于是,翻箱倒柜找书,摩拳擦掌准备。那时,白天还要出勤,晚上才能复习。复习到深夜时确实很倦,经常是头伏在书上就去找周公。眼看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为了打起精神,于是我就偷偷地去买了一包烟回来。到了深夜眼皮打架的时候,我就学着抽起烟来。我就是从这时开始学抽烟的。不料,烟味竟被父母闻到了,当他们知道我的意图时,只是叫我注意身体,不要抽太多。我觉得烟的作用不大,于是又去厨房舀了半勺辣椒酱来吃。哗,真要命,辣得我眼泪鼻涕一起流。虽然尽力,但可惜我还是与大学失之交臂。第二年,我还想再考,将此想法告诉我现在的枕边人,当然,那时还是秘密朋友。怎料区听后毫无反应。我再问之下才说:考乜鬼阿,睇你大只蕾蕾,唔访系读书的料啦。哎,真系赤个蹦。凡事讲兆头。A区巧一讲,我子冇西心机了。如果当年自己榨定主意,或者还可以圆我的大学梦都未定呢。 多谢usa168的主题,引起我的回忆,使我可以在这里818.

[此帖子已被 ginseng-y 在 2008-7-11 3:43:55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2

主题

3366

帖子

309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9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7-26 1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年后的今日,千軍万馬争先恐后過独木桥的惨况不但还在,且向下漫延至幼稚园。。。是禍是福,历史自有公道,只是不晓得还有多少代人为此代岀沉重代价。

當年的时代宠儿,或是时代的侥幸者,己是今日的大小主宰,同时,十年媳妇也熬成了婆,于是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生意照旧,考幼儿园,考小学,考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唉!仿佛教育的目的就是升学。

该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1-12 03:57 , Processed in 0.4297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