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易露

[转]中国古代风俗百图收藏欣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主题

1万

帖子

57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579325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0: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走马射箭
11.jpg
垂杨金堤翠幕连,健儿走马射堂前。国家尚武多才俊,方显干城诸英贤。   孟浩然诗《上巳洛中寄王九迥》:『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fly]健康快乐每一天[/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主题

1万

帖子

57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579325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0: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猜灯谜
12.jpg
弹壁灯贴三面题,摩肩搭背来猜谜。本似前朝射覆事,文思机敏方解疑。   《武林旧事》等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富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戏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好谜者更组织有谜社。谜社在清代亦极为流行。如光绪年间有竹西后社、射虎社,萍社等灯谜组织;其间谜手云集,每以茶馆酒肆,或在自家私宅作为灯谜活动场所。或研究探讨;或张灯悬谜,招引猜射,娱乐民众。谜灯有四面,三面贴题签,一面贴壁,此灯又名弹壁灯。猜中者揭签,获小礼品留念。清家震涛有《打灯谜》诗云:『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
[fly]健康快乐每一天[/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主题

1万

帖子

57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579325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0: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辽 射柳
13.jpg
端午祈雨置天棚,乐园东南柳色青。分朋赛射柔条断,赢得神箭誉满营。   《辽史·礼志》载:契丹族为祈雨,进行射柳活动。先置百柱天棚,后奠先帝。皇帝、亲王、宰执依次射柳;败者向胜者进酒。第二天植柳天棚东南,子弟射柳三日。雨下,赐赏。后金代、明代皆有射柳之俗。《金史·礼志》载:射者以尊卑为序。柳枝有削白处,如在白处射断,且骑马接在手上者为冠军;只断不能接者为次;其馀皆负。
[fly]健康快乐每一天[/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主题

1万

帖子

57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579325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0: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唐 祭扫
14.jpg
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黄泉不知生人泪 ;暮雨萧萧惆怅归。   《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按:传说介子推于三月五日为火所焚,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为不举火,谓之禁烟。唐王建《寒食行》:『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丘垅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但看垅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在唐代寒食扫墓,后来与清明祭扫合为一事。《东京梦华录》:『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
[fly]健康快乐每一天[/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主题

1万

帖子

57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579325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0: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 晒书翻经
15.jpg
三伏朝爽晒书篇,庵院翻经结善缘。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尔雅翼》卷二:『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清潘弈隽有《六月六日晒书诗》。
[fly]健康快乐每一天[/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主题

1万

帖子

57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579325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0: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卖柳条
16.jpg
清明一霎又今朝,闻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娇。   《齐民要术》:『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梦粱录》:『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后来妇女也将柳条戴在头上,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诗人杨韫华有《山塘棹歌·插柳枝》:『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绿云翘。』《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今盖师其遗意也。』
[fly]健康快乐每一天[/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主题

1万

帖子

57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579325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0: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 拜年送名片
17.jpg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代仍然如此。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现代的贺年片、贺年卡,可以说是其遗风。
[fly]健康快乐每一天[/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主题

1万

帖子

57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579325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0:5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染红指甲
18.jpg
端午阶前采凤仙,小钵加矾细细研。染红女儿纤纤指,粉白黛绿更增妍。   民间有在五月端午或七夕捣凤仙花染红指甲之俗。如《燕京岁时记》:『凤仙花即透骨草,又名指甲草。五月花开之候,闺阁儿女取而捣之,以染指甲,鲜红透骨,经年乃消。』再如洪亮吉《十二月词之七》:『七月七日侵晓妆,牛郎庙中烧股香。……君不见东家女儿结束工,染得指甲如花红。斜簪茉莉作幡胜,鬓影过处绕香风。』
[fly]健康快乐每一天[/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主题

1万

帖子

57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579325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0: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 春社
19.jpg
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割肉卜瓦馀风在,更喜畅饮治耳聋。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古时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祭社神先立社,在土坛上用石砌屋,无顶,上贴『社稷之神』红纸,祭祀后,撒肉四周以饷乌鸦。《荆楚岁时记》:『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宋梅尧臣有《春社》诗云:『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鸦。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
[fly]健康快乐每一天[/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7

主题

1万

帖子

579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5793253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QQ
 楼主| 发表于 2013-2-5 10: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拜魁星
20.jpg
七夕女儿祝织女,男士庙中拜魁星。佑我科举登榜首,供神猪头代三牲。   清代台湾风俗,七月七日,妇女忙于拜织女,而男子则忙于屠狗祭魁星,魁星为点取状元之神,祭拜它以求科举高中,官运亨通。清郑大枢《台湾竹枝词·七夕》诗云:『今宵牛女度佳期,海外曾无鹊踏枝。屠狗祭魁成底事,结缘煮豆待何时。』钱琦《台湾竹枝词·拜文昌》诗云:『五彩亭前祝七娘,三家村里拜文昌。桥填乌鹊星联斗,天上人间各自忙。』当地人称织女为『七娘』;文昌又称文曲星,掌管文运之神。
[fly]健康快乐每一天[/fl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2-17 10:47 , Processed in 0.3508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