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老梅靓女

親子之情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5970

帖子

793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793868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3: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回 楼主(老梅靓女) 的帖子

引用第2楼yjxc于2011-01-24 09:08发表的 回 楼主(老梅靓女) 的帖子 : 靓靓坐在板凳上分享亲子情,好帖望大家一齐探究非常谢谢你!
美姐:多謝你坐在板凳上撐場.你的子女比我的大一些.又讀緊博士.很羨慕你喔.不用說你比我有經驗得多啦!万望多多指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5970

帖子

793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793868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3: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好泥女于2011-01-24 08:51发表的 :
多谢老梅靓女分享亲子情!
好泥女:多謝你送上這么精美的合家歡賀卡和鼓勵.希望有時間一齊來研討靚子之情.好讓我們能做個更稱職的父母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5970

帖子

793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793868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3: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meisjewelry于2011-01-24 12:30发表的 : 皇上皇后同老华侨都是亲子之情的模范!多谢老梅靓女分享!
梅版主!總是得到你的贊賞!多謝!你也是親子之情的典模.希望有空提出多滴養育子女的見解.等我多滴學習學習.讓親子情更密切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2-8 21:45
  • 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425

    主题

    9万

    帖子

    2317万

    积分

    版主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173265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优秀版主论坛元老原创达人社区劳模社区明星

    发表于 2011-1-24 14: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子之情交流: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为了让家庭生活质量好些,除了白天工作外,晚上还要兼职。所以儿子每晚只能和奶奶一起吃晚饭,只有星期天才能与父母一起。虽然父母每天都会打几次电话给儿子询问情况,但实际上还是冷落了儿子。儿子满眶泪水说:“你们只顾赚钱,理过我吗?”听到这话做父母的不应说:“我们忙于工作都是为了你。”或“如果不理你,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应:“对不起!是我们没有顾及你的感受,让我们谈谈……” 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亲子之情却不容忽略。因为要多赚钱而剥削了孩子与爸爸、妈妈相处的机会,损失的肯定比金钱为多。越来越多的父母因忙碌而忽视了与子女的沟通,当工作停下来时,才发觉自己并不了解子女的想法与喜好,而子女亦因此觉得父母并不关心他们,亲情越发疏远。所以,不少所谓代沟问题都只是人为的,如果父母、子女能够有好的沟通,互相关心,又何来代沟呢?多些时间陪伴孩子。即使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兼职,亦要多些与孩子沟通,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扩展亲子之情。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5970

    帖子

    793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793868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4: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duanfenren于2011-01-24 13:12发表的 : 欣赏了【老梅靓女】贴出《亲子之情》一帖。这是楼主继《小妹子-之联想》热帖后又一成功之作。初步了解,在当前各大论坛里关于讨论父母与子女这方面的话题少之又少,而我们台山同学网当前的网友人到中年者居多,众人各有一套教儿育女的经验,是否成功在于生活的检验,但我们如能在此分享到各人的经验,那才是一大收获。再次多谢【老梅靓女】。
    黎校長:謝謝!因昨天晚上接到儿子在學校打來的電話.頃了個多小時.談論到他在不段成長的點滴..鼓勵他逐漸學習自立.和听到他董得勤奮向上和處事待人.無所不談.令我感触良多.令我靈感一動.就寫下<親子之情>.意在希望做父母的在遇到管教小孩方面的一些難題.可以提出來或是我曾遇到過的一些看法和經驗.共同討論.讓父母和子女之間關系更密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主题

    3273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634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1-24 15: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回 楼主(老梅靓女) 的帖子

    引用第10楼老梅靓女于2011-01-24 13:20发表的 Re:回 楼主(老梅靓女) 的帖子 : 美姐:多謝你坐在板凳上撐場.你的子女比我的大一些.又讀緊博士.很羨慕你喔.不用說你比我有經驗得多啦!万望多多指點.
    靓靓谢谢你帖子和对我羡慕,深感遗憾.教和养和亲孩子是一门深奥科学,依家好多教育专家都不断探讨研究呢个问题.自己冇学过呢科更吾系专家,我体法认为不能三言两语能教育好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一定化多时间关心,接近,开导,了解他们最至关重要.另年代不同有不同要求,总之做父母从中要学习倾谈多的呢方面,取其更多经验,不是给他们吃饱穿暖算数甘简单.最重要教导子女达到所在年纪要求直至到出社会工作. 我非常赞成老梅靓女讲法,父母做好表率.和月海老同学也讲出现实情况父母在生活压力下应多关心了解孩子.千万不能忽视他们的感觉所需.谢谢两位高见!
    yjx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主题

    5970

    帖子

    793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793868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6: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月海的鱼于2011-01-24 14:09发表的 : 亲子之情交流: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为了让家庭生活质量好些,除了白天工作外,晚上还要兼职。所以儿子每晚只能和奶奶一起吃晚饭,只有星期天才能与父母一起。虽然父母每天都会打几次电话给儿子询问情况,但实际上还是冷落了儿子。儿子满眶泪水说:“你们只顾赚钱,理过我吗?”听到这话做父母的不应说:“我们忙于工作都是为了你。”或“如果不理你,我们就不用这么辛苦!”应:“对不起!是我们没有顾及你的感受,让我们谈谈……” 物质享受固然重要,亲子之情却不容忽略。因为要多赚钱而剥削了孩子与爸爸、妈妈相处的机会,损失的肯定比金钱为多。越来越多的父母因忙碌而忽视了与子女的沟通,当工作停下来时,才发觉自己并不了解子女的想法与喜好,而子女亦因此觉得父母并不关心他们,亲情越发疏远。所以,不少所谓代沟问题都只是人为的,如果父母、子女能够有好的沟通,互相关心,又何来代沟呢?多些时间陪伴孩子。即使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兼职,亦要多些与孩子沟通,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扩展亲子之情。
    月海的魚:多謝你表達了我的心聲和描述了我的一些經厲.令我感触得熱淚盈眶.記得我小儿子念五年級的時候.全校拼字語文比賽得第一名.我既沒有去支持.也不知道.當天有白人客人到我店來告訴我.當時又歡喜又愕然.他看到我的表情.心中的明白.還笑笑口奉獻我一句.恭喜你.我明白你.不過下次盡量抽時間參加啦!此時此刻.我的內心變成了七味唐辛子.心想今天星期五.回到家再獎勵啦.怎知門一響大儿子跑到我面前.媽咪怎解你不參加我的打波比賽.人地個個父母都去.嘩一聲哭了出來.抱著儿子.細個仔也跑了過來.我也哭成一堆.孩子對不住.下次一定.從這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与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是何等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主题

    3273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634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1-24 18: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6楼(老梅靓女) 的帖子

    靓靓的确是关心了解孩子他们的感觉所需几甘重要啊!如果日你是去参加他们比赛还欢喜过回来接到你多多礼物啊!因为能即时和家长分享到得奖喜悦.谢谢和分享你的经历!
    yjx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6

    主题

    4567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428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1-25 04: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14楼(老梅靓女) 的帖子

    【老梅靓女】:讲起来如何教育好孩子还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呢。而对于生长在大陆的孩子的教育方法又有别于美国。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在本班的同学网博客里也提过,而你现在提到的关于如何对“ABC竹升”这类孩子的教育问题,因为父母辈长于中国,很多观念和处理方式都按照中国那套来做,而子女这代纯属在美国土生土长,在学校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回到家里又要受到中国式的要求,真是两种不同文化相绞着,融合贯通最好,消化不了那就惨了。由于中美文化及教育方式的差异,两种异质文化的冲击,使华裔家庭的育儿方法不得不要改变,先前习以为常的手段,被硬生生地拧了过来,故造成个别美国华人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当然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如何更好地处理这种文化差异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做到既继续保持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吸收美国文化的精华,该有多好啊!而偏偏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有着很多的差异,美国的教育方法并不一定说事事处处比我们高明,不过在有些时候,他们的教育方式也的确有令我们借鉴的地方。曾见过一份杂志说:华裔美国女部长赵小兰是成功的“ABC竹升”。你看赵小兰能立身华府高层,那种不亢不卑、带有适度的矜持与华裔尊荣的气质,是来自她那特殊的家庭教育。赵小兰的成功,与她们的家庭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连老布什总统当年在白宫接见赵锡成先生(赵小兰父亲)一家时,都特别强调这一点,还对太太芭芭拉说,应该向赵小兰的家长学学怎样管孩子!怎么管?答案应该是:将中国传统的孝顺忠信与西方社会的组织管理方法结合,既培养个人的独立个性,更要求每个人对家庭的参与,通过沟通后产生共同意识,从而达成自己所期望的目标。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呢。希望在本帖里见到更多的网友和校友一齐加入讨论这方面的教育,分享各自的心得和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3-15 20:31
  • 签到天数: 12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56

    主题

    2万

    帖子

    34万

    积分

    版主

    贵在于醉,醉于知足.知足常乐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892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活跃会员论坛元老热心会员最佳新人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突出贡献原创达人社区明星

    发表于 2011-1-25 11: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老梅靓女于2011-01-24 11:29发表的 : 師叔.多謝你的捧場和有興趣一起研討和分享<親子之情>.還有......如果你帶小朋友去見親戚朋友.他們稱贊你的孩子很聰明.你心里當然很高興啦.但有很多人往往出自謙虛.都說那里是.反過來說蠢到吆.我覺得這一點會傷到小孩的自尊.你認為.........呢?
    靓女:越睇越覺得为人父母甚艰难,我吾知怎讲咯
    贵在于醉,醉于知足.知足常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7-1 17:59 , Processed in 0.4062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