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2-14 10: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子规》让我找到自由与幸福
一、 错过
因为我弟弟的缘故,我接触《弟子规》很早,但真正受益是从我2009年3月开始落实起。我把我的经历分享给朋友们,希望朋友们能从我的教训中得到一点启发。
第一次错过是在2005年,我收到弟弟寄来的《弟子规》,说这更适合我女儿,有助于她的为人。那时刚好是她小学五年级放假,于是天天早晨放光盘给她听,我也跟她一起读,然后我就如猫捉老鼠一样,说:不能跟妈妈顶嘴,这是不孝敬。从来没想过我都没做到,从来没想过我是怎么对公婆与父母的,只希望女儿做到!所以有一次她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没改,所以我的女儿也没改。我对女儿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头疼;国内国外教育的书与讲座也看了很多,一点都没解决问题。
第二次错过是在2007年,一个朋友寄给我一套蔡礼旭老师讲的《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书和光盘,我看了2~3集,就没再看下去。一者不想改变自认为自由的生活方式;二者要做很难,要牺牲我自己;三者认为我学英语、评职称、运动、看电视这些更重要,没有时间看,又错过了。
二、家庭矛盾的激发。
因为我们夫妇俩都一直很重视孩子的分数,从小学开始就紧张她的分数。到2009年她初三时,总是要问她又考了多少分,为什么排名又下降了,于是我们的脸色就不好看了,我们夫妇俩也经常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争论。当时她说了一句:“我真受不了您们了,我怎么生在了这么一个家。。。”等等一些狠话,她开始越来越叛逆,开始不想回家,回家就关在房间里,她一回来家的气纷就紧张,我走投无路,我知道这样下去会毁了这个家。
三、重新审视自己
就在这时我又收到了《弟子规》,我认真读了起来,才发现里面的话我一条也没做到,这个不是来教小孩的,是我要学的。“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这些我在工作中都没做到,好表现自己,事情还没搞清楚就向领导汇报,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让同事去做。“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老把父母让我做的事忘了。我让女儿要“勿畏难”可我经常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说明天再说吧,没有及时去解决。于是我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开始头到尾认真听《幸福人生讲座---如何做一个如法的好人》并作记笔记,才明白不是孩子不对,不是先生不对,错误都出在了我的思想观念与心态上。
(一)我人比较浮燥、自私,也比较固执己见,根本都悟不到“施比受更有福”,认为人不能吃亏,该争的要争,对先生该防的要防,钱要看得紧,人完全活在名闻利养之中,患得患失,还乐在其中。
所以人真是听骗不听劝,太难的事就不想去做,急功近利,想见成效。人一自私,人不能有“反求诸己”的精神,不可能把这本书当宝。
(二)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一切坏习惯、坏脾气都是我们大人形成的,没有机会教育的智慧,如以下问题:
1、自私:因为好东西首先想到小孩子,贵的还偷偷给她吃。吃饭没有先敬长辈,而是先给她夹菜;买东西没有想到老人,而是先想到自己;对她要求严格而对自已宽大。
2、任性:女儿越大越任性,稍有一些不满足,就发脾气。一切慎于始,想来从幼儿园开始,一放学就给她买一些小吃,上小学时,也经常许愿带她去外边吃,都是她选地方,养成了以她为中心,到后来,经常就嚷着去外面吃,如果不高兴的地方就发脾气,不吃,有时,不想大家都不高兴,也依她。
(三)没有悟出:“施比受更有福。”“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所以得不到也做不到。
1、对同事,领导,容易去计较他们的一些过失。自然就不会对他们有感恩之心,自己心量也小。也很少给他们买东西,如果是给领导,认为是擦鞋;如果给同事,总想到又花了多少钱,自己又少了。不知道要布施,不懂道理也舍不得布施。
2、对家庭也是利多德少。
自己没学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女儿,合格的母亲,合格的妻子。
1) 好多话,且无好话。不知道怎么去落实“话说多,不如少”,对小孩及先生的错又没做到“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也没做到“怡吾色,柔吾声”
2) 对先生不能体贴。总认为他不学习,总去应酬,每次都喝得醉熏熏的,家也不管。不知道夫妇有别,妻子应该把家里搞好,教育好孩子,特别是女儿。
四、痛改前非
当我明白自己的错误后,就下定决心,不要求别人,我改。
(一)首先从对父母上改:从小事落实。刚好我家的一大宝在我这里----我的母亲。我的家与母亲的家远隔几千里,也不易经常在一起,从学了《弟子规》后开始要好好孝敬她。首先:“出必告,反必面”,再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交待的事要认真记住。再是“晨则省,昏则定”,开始我母亲认为这是形式,我就讲给她听为什么要问安。“因为我问就知道您昨晚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好即时发现,因为您有点小病又不愿说,怕给我们添麻烦。”这样一说她就高兴了。多陪她说话,家务自己多做,早晨我最早起来做全家的早餐,然后去淋花,家里的卫生尽量多做,给母亲捶背。定期打电话给在远方的父亲,听他说,也向他汇报我的收获,也鼓励他要学儒,这样才能心胸变宽。在母亲节,一个机会,给母亲磕头忏悔以前我不懂事,在言语上、行为上给母亲造成了痛苦。
(二)对先生:明白了夫妇有别,做妻子的责任,以及做家务也在积福的这些道理,开始检讨自己。原来我的先生对我很好,因我自私,又没妇功与妇言,我对他又有微言,又没有“色思温,貌思恭”,所以近三四年关系就有些恶化。
我们两个最大的分歧是在教育小孩上。他经常出差,家里家外我都要去打理,那时工作压力又大,人也浮燥,没有耐心管小孩子,经常对小孩子的教育不耐心,所以他对我管小孩子失去了信心。我们在教育的理念上从没有过相同,除了对分数的追求一样外。
通过学习我首先不去要求他,从自己做好。(他看到我与女儿的变化,也就相信传统文化了。并且他也开始学习,还在同事那推广。)
(三) 、对同事:在单位我学《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也送了一些书给同事,力行是在听了蔡老师的课后,所以在同事那里已经有前奏了,第一天“色思温,貌思恭”跟他们鞠躬问好,他们先是吃了一惊,后连续笑了几天,后来问我们办公室的同事,说是不是我走火入魔了。有一天早晨刚上班,因头天晚上跟蕲雅佳老师学唱歌,余兴未尽,在办公室唱《我的祖国》,结果被其它办公室人员投诉说,一大早在那里吵,我听到别人告诉我说,我马上改了,我说:是我不对,“错能改归于无嘛”又意识到没有平他们的忿,于是过去给他们鞠躬说:刚刚吵了你们对不起了。事后听他们自己说,他们当时都不好意思了。
一次我的领导来到我的办公室,这位领导今年就要退休,有点失落。刚好我一个人在办公室。我就说:谢谢您几年来的关心与帮助,人不可能没有缺点,人容易记住了领导对我们的一二次不好,而忘记了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我现在是老看到您及以前的**、**对我的关怀,我打心里的感激,所以我给您们鞠躬是发至我内心的恭敬。他听了很感动。其它人来我办公室,我也会与他们聊鞠躬是什么意思,后来他们都很开心了,互相之间也开始注重一下礼节了。只要你有一颗真诚的心一定能感动你身边的人。
我们单位女同志多,所以有时是非也多,“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就走开了,“过不规,道两亏”“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未有语者,殊不怪也”她们来我办公室再来传此事,我就会劝一下她们。问他们:如果别人送给你礼物,你不收,这礼物是谁的?他们想了想说:当然是送礼那个人的。又说:别人骂你,就像是他把垃圾送给你一样,如果你不理他,那那个垃圾是谁的?当然是他的了喔 。那就是嘛,你现在在那里生气,又在骂他,结果你把他的垃圾往你心里装了,你这样划不划算?我指着挂在我办公室的那副挂历上写的:“日日都是好日,时时都是好时,事事都是好事”说:人在这时最关键是要转境界,你可以想到刚才我给你讲的那个故事与道理,境界一转,那事事就是好事了。
目前,单位的一些同事也开始在家落实《弟子规》,把自己爱发脾气的习惯改了许多,家庭也和谐了。
《弟子规》救了我,救了我的孩子,也救了我全家,我感恩无私献的传播者们,他们如一盏灯,照亮了我,我也要点燃我这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成为一个弘扬传统文化的人,也去照亮其它的人。
2009-12-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