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梅振才

梅振才《台城縈舊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

帖子

3

积分

工兵

积分
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8-28 23: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浓浓乡情,感人肺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2728

帖子

6004

积分

营长

积分
600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8-29 12: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居香港二週年感遇
 梅銳仁(香港)
復道巧騰空,
霓燈幻帝宮。
危樓沖渺漢,
放眼醉心胸。
ps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60

帖子

288

积分

排长

积分
288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02: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為陈志武先生回帖:
读《台城縈舊夢》原玉赠梅会长
(广州)陈志武
愚顽求阅历,纽约仰高峰。
聆教知真学,劳神愧昧聪。
常怀承雨露,犹觉沐薰风。
万里天涯近,吟坛定再逢。
0818984909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2728

帖子

6004

积分

营长

积分
600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9-1 08: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文友大家好!我又來騷擾一下大家。今天我發現我的詩稿《廿載繁花》的頷聯有合掌的錯誤。華章累累千年寶,品類多多百味清。累累和多多意義相同,屬合掌。現糾正如下,請斧正:
文苑風流負盛名,今香古色滿蘋城。
華章熠熠千年寶,品類頻頻百味清。
游目騁懷殊賞樂,登樓詠賦亦陶情。
弘揚國粹同攜手,廿載耕耘振漢聲。
  我近來老是在梅振才先生名下的網頁上添亂。為此曾去信先生為我的草率致歉,但先生卻說在網上討論詩詞是好事而不是壞事,要廣開門路,讓大家暢所欲言。好詩不厭百回改。學術貴切磋,知無不言,言者無罪,聞者足戒。他鼓勵我多在他的網頁上提出問題展開討論,並引用了孔子在《論語》中的一段話對我加以勉勵: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梅振才先生之拓落胸懷,著實為我欽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60

帖子

288

积分

排长

积分
288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2: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酬唱詩三首
謝梅振才學長
[/table]
(三藩市)陳榮輝
宜人妙理入吟章,信手拈來意藴長。
深品細嘗猶未盡,千金一字味甘香。
1_102843_1.jpg
----------------------------------------------------------------
步榮輝學弟韻敬贈振才宗兄
(香港)梅銳仁
如盤皎月照華章,覽者癡迷引興長。
落筆陶然臨翠水,登樓嘯傲溢幽香。
images.jpg
-----------------------------------------------------------
和榮輝君兼贈銳仁宗弟
(紐約)梅振才
[table=100%,#ffffff]
何幸天涯讀錦\章?有緣網路結情長。
欣看後浪推前浪,詩海奇葩綻異香。
NY-26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60

帖子

288

积分

排长

积分
288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9-2 04: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關於孤平
《詩詞創作探討》之一
1. 荣輝同學函: 尚有一纠缠数月的疑团请教会长: 仄仄平平仄仄平 的句式中,若作: 平仄仄平仄仄平,是否犯孤平? 请恕冒昧,祈为见谅。 好 晚生:荣輝 敬上 2. 梅振才覆函: 榮輝學弟: 謝謝來函。 所提孤平問題,很有意思,也很重要。自古至今,詩人皆把孤平當作頭等大忌,視為洪水猛獸,唯恐避之不及。對詩詞格律,我也是靠自學,總覺得年紀越大,自已的學識愈加淺\薄。就你所提問題,談談我的看法,其實也是老生常談,以供參考。 關於孤平,簡而言之,如下三個句子算孤平句: 1,仄平仄仄平; 2,仄仄仄平仄仄平; 3,平仄仄平仄仄平。 當然還有其他孤平的表現形式。你"一糾纏數月的疑團",分明就是上述之第3例,應該說是犯孤平。或許你有其他參考書,對此例有不同的看法。如有,請提供出處,大家研究一下。 既然孤平是大忌,則迴避方法有二: 1,避免出現孤平:在上述三個句式中,五言的第一個字、七言的第三個字使用平聲; 2,拗救孤平:若上述五言第一個字、七言第三個字必須使用仄聲,則把五言的第三個字、七言的第五個字改成平聲。即: 1,仄平平仄平(往來成古今); 2,仄仄仄平平仄平(落日下山人影長); 3,平仄仄平平仄平(山雨欲來風滿樓)。 這是最普通的句內拗救,還有其他拗句形成多重相救。這些常識,相信你早已掌握,我這些話是贅言而已。 你和銳仁的詩作都很精彩,很有韻味,並且你們都喜歡研究,力求完美。在與你們切磋過程中,我自已也受益良多。 不要稱我"會長",稱"學長"或"學兄"就可以了。我只是一個詩詞愛好者,閒來吟風弄月,只為養性怡情而已。歡迎來信,但不要說"請教",我們是同好,切磋商討對大家都有益處。 此信我也順便傳給悅仁宗弟一閲。 匆匆草此,下次再談。 愚學長 振才字 3. 梅銳仁同學函: 榮輝弟有一首《詠梅》,其結句爭作報春第一枝就是平仄仄平仄仄平句式……我且粘上供大家討論:
咏梅
陳榮輝(三藩市)
未惯人前稍皱眉,更嫌蜂蝶恋幽姿。
娇柔傲骨传神韵,绰约芳儀动梦思。
冰折雨横香暗遠,霜摧雪塑品淸奇。
寒凝不负群英望,爭作報春第一枝。
4. 梅振才覆函: 銳仁、榮輝學弟: 關於孤平,前函已表達了我的看法。 其實,榮輝學弟此首《詠梅》末句之"報春第一枝",若以"東風第一枝"代替,則絕無孤平問題,且更有韻味。 兩位以為如何?
愚兄 振才字
5. 陳荣輝同學函: 两位学长: 我终于明白了,多谢学长(请恕如此称呼)赐教,"東风第一枝"应是最佳选择,当初伍俊生老师亦提此議,万分感谢! 晚輩:荣辉 敬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2728

帖子

6004

积分

营长

积分
600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9-3 07: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梅振才 的帖子

梅振才:
酬唱詩三首
謝梅振才學長
[/table]
(三藩市)陳榮輝
[table=100%,#ffffff]
宜人妙理入吟章,信手拈來意藴長。
深品細嘗猶未盡,千金一字味甘香。
.......
  各位文友大家好!閉門思過的結果,發覺了我的唱和詩之結句:“登樓嘯傲溢幽香”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登樓嘯傲是登樓舒嘯出一種豪氣,很有激越感,而溢幽香是一種溫和的景象,前後反差太大,矛盾重重。現修訂如下,請大家斧正:
和榮輝弟兼敬贈振才宗兄
(香港)梅銳仁
如盤皎月照華章,覽者癡迷引興長。
落筆陶然臨翠水,登皋舒嘯溢幽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2728

帖子

6004

积分

营长

积分
600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9-3 12:3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振才:
酬唱詩三首
謝梅振才學長
[/table]
(三藩市)陳榮輝
[table=100%,#ffffff]
宜人妙理入吟章,信手拈來意藴長。
深品細嘗猶未盡,千金一字味甘香。
.......
  各位文友大家好!閉門思過的結果,發覺了我的唱和詩之結句:“登樓嘯傲溢幽香”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登樓嘯傲是登樓舒嘯出一種豪氣,很有激越感,而溢幽香是一種溫和的景象,前後反差太大,矛盾重重。現修訂如下,請大家斧正:
和榮輝弟兼敬贈振才宗兄
(香港)梅銳仁
如盤皎月照華章,覽者癡迷引興長。
落筆陶然臨翠水,登皋舒嘯溢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2728

帖子

6004

积分

营长

积分
600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9-5 07: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mrr523 的帖子

  各位文友大家好!我這首《游黃鶴樓》,近來發現有嚴重錯誤:   1、第三句的末字“起”,第七句的末字“意”屬撞韻。按規定,在白腳處,用字之韻母不能與韻腳字的韻母相同,否則屬撞韻。   2、詩中的“蛇”、“倚”、“已”、“迷離”、“溢”、“知”、“喜”等字,由於其韻母與韻腳字的韻母相同,屬擠韻。   3‘、第四句首兩字“迷離”聲調錯了。此處應是仄仄才對。   為此,我把原詩改正如下。其中“蛇”是不能避免了。註釋不改變。敬請大家多多提出寶貴意見:
游黃鶴樓
滾滾東流不盡期,蛇山蟄伏待時宜。
堂前黃鶴方驚醒,劫後神州早轉機。
港陌縱橫凝楚粹,城鄉上下漫歡頤。
欣聞大地開新象,煥彩祥鐘展笑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2728

帖子

6004

积分

营长

积分
6004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3-9-6 12:2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家大院贊
梅銳仁(香港)
梅家大院倚同河,一路風霜故事多。
苔跡斑斑凝歷練,康居戶戶泯干戈。
人文景象時空聚,特色騎樓遠近播。
漫步低徊耽賞覽,陶然自足沐歡歌。
105_35229_82c76acced93297.jpg
105_35229_4e34a7263b62ae2.jpg
5954_88a61375976396a9ff7aeb9208665.jpg
(照片皆由外星人所拍。謝謝無嘗提供下載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2-18 12:21 , Processed in 0.5280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