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傲天

闲庭信步舞苍穹<嫦娥三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1496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365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3: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12月2日1时30分发射
2013年11月30日 08: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95
北京时间11月26日上午,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召开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新闻发布会,公布如果气象等条件具备,嫦娥三号将于今年12月上旬择机发射。中国首辆月球车——嫦娥三号月球车被命名为“玉兔号”。中新社发 张寒 作
  中新网11月30日电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经发射场区指挥部决定,“嫦娥三号”探测器将于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将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落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
  此前据中国国防科工局新闻发言人介绍,嫦娥三号任务作为探月工程二期主任务,将完成三大工程目标和三类科学探测任务。   三大工程目标包括: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与遥操作,深空探测运载火箭发射等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水平;研制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获得包括运载火箭、月球探测器、发射场、深空测控站、地面应用等在内的功能模块,具备月球软着陆探测的基本能力; 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形成重大项目实施的科学有效的工程方法。   而三类科学探测任务包括: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   探月工程是中国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承担“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是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关键一步,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查,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备受海内外关注。
【编辑:朱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1582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389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12-2 09: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升空! 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
http://news.sina.com 2013年12月01日 16:13 中央社即时
分享至 Share on facebook   (中央社记者周慧盈北京2日电)中国大陆今天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将对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进行科学探测。   大陆各主要媒体都透过电视畫面或文字,实况播报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的消息。   嫦娥三号携带了「玉兔号」月球车,依照计划,将在月球虹湾区软著落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对月球表面形貌与地质构造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   嫦娥三号采用捆绑有四个助推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将探测器直接发送到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10212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1582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389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12-2 09: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嫦娥三号成功发射升空! 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 (中央社记者周慧盈北京2日电)中国大陆今天凌晨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将对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进行科学探测。   大陆各主要媒体都透过电视畫面或文字,实况播报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的消息。   嫦娥三号携带了「玉兔号」月球车,依照计划,将在月球虹湾区软著落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对月球表面形貌与地质构造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   嫦娥三号采用捆绑有四个助推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将探测器直接发送到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10212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1496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365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09: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文章,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1496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365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4 13: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嫦娥三號今日將軟着陸登陸月球
2013年12月13日 10:00 鳳凰網
  12月10日21時20分,嫦娥三號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順利進入預定的月面着陸准備軌道。圖為嫦娥三號進入預定月面着陸准備軌道示意圖。中新社發 張驍祺 攝   原標題:嫦娥三號今受“落月”考驗 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軟着陸   中新網12月14日電(記者 姚培碩) 嫦娥三號探測器今日將接受“落月”考驗,以軟着陸的方式登陸月球。屆時,中國將成為美國和前蘇聯之后全球第三個實現月球軟着陸的國家。備受期待的“玉兔號”月球車也將正式開啟月表探秘之旅。   嫦娥三號接受“落月”考驗 將進行兩次懸停   據悉,嫦娥三號預計14日21時40分落月,具體時間或因軌道而有所偏差。此次落月地點選擇在月球正面的虹灣。為了在既定時間、既定地點準確着陸,嫦娥三號已在環月軌道繞月飛行了8天左右的時間。   “為了能在高溫到來前完成月球車與着陸器的分離,嫦娥三號必須在月球的上午着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研究員楊宇光解釋稱,這8天中,嫦娥三號可不會“闲”着,得完成充電、變軌等動作,所涉及軌道測量、參數復算、飛行指令發送等等,都是精度要求高並且耗時的工作。   由於月球上沒有大氣,“嫦娥三號”無法依靠降落傘着陸,只能靠着陸器上的反推力發動機完成減速、懸停等一系列動作。據了解,嫦娥三號主發動機是目前中國航天器上最大推力的發動機,能夠産生從1500牛到7500牛的可調節推力,進而對嫦娥三號實現精準控制。   “嫦娥三號”將在近月點15公里處以拋物綫下降,相對速度從每秒1.7公里逐漸降為零。據悉,整個過程主要靠探測器自主完成,人工干預的可能性几乎為零。“在這個時間段內測控都跟不上了,判斷然后上去執行根本來不及,只能事先把程序都設定好”,探測器系統副總指揮譚梅表示。   在距月面100米處時,探測器要進行短暫的懸停,掃描月面地形,避開障礙物,尋找着陸點。“如果下面有個大坑,需要挪個地方,它就會自己平移,等照相機告訴它地面平了,才會降落”。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介紹。   之后,嫦娥三號在反推火箭的作用下繼續慢慢下降,直到離月面4米高時再度懸停。此時,關掉反衝發動機,探測器實施自由下落。由於探測器具備着陸緩衝機構,幾個腿都有彈性,落地時不至於摔壞。   “從15公里開始下降,要在短短的幾百秒之內安全降落到月面預選着陸區,這對我們來说是一個全新的,也是一個最重要的考驗。“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表示。   據悉,迄今為止,全球已進行129次月球探測活動,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敗63次,成功率僅51%。目前,全球僅有美國、前蘇聯成功實施了13次無人月球表面軟着陸。   “玉兔號”開啟首次探秘之旅 將永留月球   嫦娥三號安全降落以后,“玉兔號”月球車將駛離着陸器,在月面進行3個月的科學勘測,着陸器則在着陸地點進行原地探測。自此,這部“嫦娥奔月”的主角將正式開啟月表探秘之路。   在執行任務期間,“玉兔號”將在月球表面自主“行走”巡視探測,對月表進行三維光學成像、紅外光譜分析。此外,還將開展月壤厚度和結構科學探測,對月表物質主要元素進行現場分析等。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宇航部部長趙小津指出,嚴格意義上说,月球車並不是一輛車,而是一個長着輪子能夠適應惡劣空間環境,並開展空間科學探測的航天器,是一個低功耗、高智能的機器人。   據悉,“玉兔號”的巡游範圍可達5平方公里。它以太陽能為能源,具備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並可耐受300攝氏度的溫差。   月球車上除了各種照相機、紅外光譜儀和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外,還在車底安裝了雷達,將探測月球地表以下100米左右深度的地下結構。有專家指出,這是前人從未做過的,將對月球次表層探測作出貢獻。   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介紹,月球車能完全自主導航,在月亮上可以根據照相機拍到的四周情況,自己決定該走哪條路;可以自主避障,前面有大石頭擋住了,知道怎麼避開障礙;還可以自動上坡下坡,能走它就走,走不過去就繞着走。   當然,月球車在月面“行走”也是存在風險的。據了解,月壤細粒會大量揚起,形成月塵,一旦附着很難清除。月塵可能引起月球車很多故障,包括機械結構卡死、密封機構失效、光學系統靈敏度下降等。   據了解,着陸器的設計壽命是一年,月球車則只有3個月。它們將在完成任務后永遠留在月球。“它們工作過后,沒有打算拿回來,也不可能把它們拿回來,設計時沒這樣考慮。壽命時間過后,就看它的生存能力。”吳偉仁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主题

7136

帖子

46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461417

社区居民社区劳模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3-12-14 14: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傲天 的帖子

傲天: 嫦娥三號今日將軟着陸登陸月球
2013年12月13日 10:00 鳳凰網
.......
集中精神,关注嫦娥三号登陆器的表现,关注“玉兔”月球車的表现。祝愿嫦娥三号成功软着陆登陆月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主题

1893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5139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12-15 03: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爱是毒 的帖子

[paragraph]
爱是毒: 集中精神,关注嫦娥三号登陆器的表现,关注“玉兔”月球車的表现。祝愿嫦娥三号成功软着陆登陆月球!
嫦娥三号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主题

1496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3656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04: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嫦娥三号落月面临五大难点
【多维新闻】12月14日晚,嫦娥三号将在月球表面实施软着陆,这是此次嫦娥三号任务最大的难点,也是任务成败的关键所在。据悉,嫦娥三号将在近月点15公里处以抛物线下降,相对速度从每秒1.7公里逐渐降为零。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2分钟。
搭载嫦娥三号的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
“发射、近月制动、变轨和月面降落比较起来,后者更为关键。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验。”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难点一:能否落在指定的虹湾区域能否在指定的月球虹湾区域准确落下,是嫦娥三号探测器实施软着陆首先面临的难题。之前,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卫星已经解决了绕月飞行的技术问题。这一次,嫦娥三号探测器则要解决绕月成功后,能不能在指定区域落下来的问题。这好比开汽车,在高速路上跑,速度慢了,耽误时间,速度太快,又不能及时刹车;要不就错过了目的地,要不就一头撞上去,不能成功完成任务。所以,嫦娥三号的“刹车”时间是否合适、远近距离是否准确,都是此次发射任务的技术难点和关键。难点二:最终落月地点选择仍有难度嫦娥三号着陆地点,选在较为平坦的虹湾区域。但由于月球地形的不确定性,最终落月地点的选择,仍存在一定难度。“月球表面从宏观的方面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平坦的,但小范围,比如50米×50米或者10米×10米的小环境,它的地形地貌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最终会降落到什么地方,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尽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风险还是比较大,因为那里的月石、月坑很多,可能碰到石头,也可能碰到壕沟,这些情况都可能存在。”吴伟仁说。难点三:不能用空气摩擦实现减速月球上没有大气,这就决定了月面着陆与地球着陆方式完全不同,它是真空状态下的软着陆。
嫦娥三号探测器
“没有大气也就意味着不能利用空气摩擦实现减速。嫦娥三号探测器要实现月面安全软着陆,传统火箭发动机和推进系统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因为在月球这一无大气天体表面进行的软着陆机动飞行中,传统发动机无法实现推力的变化。”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说。为此次任务新研制的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能够进行连续可调节变推力,进而对嫦娥三号实现精准控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但由于是首次研制和使用,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最终的表现如何,还有待软着陆当天的考验。难点四:人工干预几乎为零落月过程中,要实时测量探测器运动的速度、高度,随时调整,而且月面地形地貌很复杂,还要寻找安全的着陆区等,“这些工作都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而且完全靠探测器自主完成,所以自主导航控制是个难点。”孙泽洲说。15公里开始的“动力下降”阶段,被业内人士形容为最惊心动魄的环节。嫦娥三号要完全依靠自主导航控制,完成降低高度、确定着陆点、实施软着陆等一系列关键动作,人工干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嫦娥三号探测器工作示意图
“在这个时间段内测控都跟不上了,只能事先把程序都设定好。”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谭梅表示。难点五:月尘附着或致探测器故障月壤具有一定的厚度,着陆器着陆、月球车行走等人为因素也会造成尘埃飞扬,月球尘埃如果附着于探测器表面,能引起光学系统灵敏度下降、机械结构卡死等故障。此外,探测器落月时,来自月面的巨大冲击能量及探测器自身产生羽流是其安全着陆的最大威胁。探测器的着陆缓冲机构能否经受住考验,还得落月当天见分晓。 (霍青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主题

1893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5139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12-15 10: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软着陆 1/13 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这是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监视相机传回的月球表面照片。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2013年12月14日2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主题

763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0259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12-15 14:32:48 | 显示全部楼层
[paragraph]
美科学界关注嫦娥落月 称中国再显不可思议能力 2013年12月15日 09: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休斯敦12月14日电 (记者 王欢)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首次成功完成载人登月的美国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在月球虹湾地区成功实现了软着陆。这是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处天体软着陆。图为“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落月的情景。(中国军网 乔天富摄)
中新社休斯敦12月14日电 (记者 王欢)北京时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虹湾预选着陆区域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首次成功完成载人登月的美国科学界对中国这次探月工程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指出“中国航天团队一再表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 美联社报道称,航天计划是中国的骄傲,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成为第三个成功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这距离前苏联的最后一次已经过去了37年。 “这是降落到另一个世界的一次显著的技术挑战,”《简氏太空科技系统与工业总览》顾问编辑彼得·邦德(Peter Bond)表示,“尤其是像月球这样没有大气层的地方,你不能使用降落伞之类的东西,必须使用火箭发动机,还要保证精准的角度和正确的下降速度。” 邦德认为,中国正在循序渐进、不慌不忙地提升实力,将各领域的成果结合起来使其航天工业现代化、高科技化。 “中国在了解如何让人类飞向太空,如何建立空间站……如何探索太阳系,特别是月球和火星。”邦德说,“中国已经取得良好的进步,我认为在接下来的10或20年,中国在太空探索上肯定会比肩俄罗斯和美国,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他们。” 美国行星科学家勒科达瓦拉(Emily Lakdawalla)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的探月工程,在美国行星学会网站上每日更新嫦娥三号从准备、到发射,直到到成功着陆的动态。她表示非常赞赏中国国家天文台郑永春博士向她传达的中国官方发展航天产业的态度:“我们无意与任何国家展开太空竞赛。中国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太空计划,我们的宗旨是和平利用太空,这也是世界的共识。中国的航天计划向世界开放,鼓励和欢迎国际合作。” 美国的太空计划常因预算问题及政府更替而中途夭折,高速发展的中国显然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勒科达瓦拉提到,“中美政府之间在航天领域有诸多不信任,语言障碍也使双方沟通不畅。希望在宇宙科学探索方面,国际合作战胜政治分歧,能让两国科学家公开行动意图彼此共享数据。” 自1958年以来,世界各国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包括美国59次,前苏联64次,日本和中国各2次,欧空局和印度各1次,成功率仅有51%。 但在中国探测器着陆月球之前,美国著名航天记者、历史学家,被认为是俄罗斯太空计划专家的詹姆斯·奥博格(James Edward Oberg)就在13日指出,“我对这次软着陆的成功表示乐观。因为我看到中国非常努力地学习别人的航天经验,他们从美国的失败中汲取的有用信息似乎比美国自己更多,这令人印象深刻。”奥博格强调,“中国航天团队一再表现出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将美国和前苏联技术上的失败和错误视为自己的失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相关新闻: ·嫦娥3号7500N变推力发动机完美首秀 航天六院欢呼·目击嫦娥三号软着陆:一度悬浮于月面100米空中·嫦娥3号着陆器巡视器分离 “玉兔”顺利抵达月面·嫦娥怎样炼成落月轻功:聪明“大脑”自主导航·嫦娥落月 中国成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国家 看过本文章的人还看过: [责任编辑:胡楠]标签:科学界 嫦娥 航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2-24 18:56 , Processed in 0.39725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