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 (三) 老陳滿心歡喜,准備好儿女回來過感恩節。首先女儿打電話來,說她和丈夫要回英國探親兼度假,不能探望他了。可能怕老陳不開心,女儿強調說婆婆身體不好,很想他們回去。老陳將心比心,覺得女儿回去探望婆婆也很應該,畢竟是“嫁出去的女儿,潑出去的水”,理當以夫家為重。老陳沒有很不開心,女儿不回來,不是還有儿子嗎?老陳從來是著重儿子多過女儿。
感恩節前幾天,儿子打電話過來時,老陳興奮的問儿子什么時候到紐約。誰知儿子也說不能回來了,媳婦早邀請了朋友和同事到他們新買的海邊別墅開party吃烤火雞大餐,不能失信于人,而別墅剛過戶,還在裝修,又要添置新的家俱,很多東西要准備,實在抽不開身回紐約。不能失信于人卻失信于我?老陳气得出不了聲。
儿子保証圣誕節一定回來,并說寄了一張按摩椅給老陳做生日禮物,五千多元呢!……有見及此,老陳無論多么生气都不好發作,只好無奈地回應:“有重要事就忙你們的事吧,回來也不過是吃頓飯,沒時間就算了……”
老陳口里說算了,但心里怎么也放不下。感恩節對老陳來說 ,不單就是個節日那么簡單。那一夜,老陳怎么也睡不著覺,想了很多,半夜爬起床,到處走。推開門走進儿子女儿以前住的房間,他們穿過的衣服,用過的書還在,老陳一直舍不得扔掉,總覺得他們還會回來。
當初買這幢房子的時候,老陳就作好了打算:儿子、女儿結婚之后,他們的小家庭一家住一層樓,畢竟年輕人想有他們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他和老伴住地庫,空間窄小一點也沒所謂。有了孫輩后,他和老伴就可以弄孫為樂,一家人老少三代和樂融融,熱熱鬧鬧的住在一起,大家有照應有商有量,這才像一家人嘛!誰知儿子女儿讀大學离家后,就再沒回來長住過。三個臥房的一層樓,現在只老陳一個人住。老陳在各個房間走來踱去,覺得家里特別空空落落,而自己就像個孤獨的游魂。
在鄉下幫忙看管老屋的堂弟打電話來,說老屋年久失修,樓梯終于塌了,問老陳是否寄錢回去修理,最好盡快,不然屋況越來越坏,整間屋子就要報銷了。老陳曾与儿子商量寄錢回去修緝老屋,儿子一口反對,他說,老爸你又不會回去住,還浪費錢修來干什么?老陳覺得儿子忘本。
老陳記得,老屋天井的屋檐,每年春天都有燕子含泥來筑巢。巢筑好,小燕生下來后,燕子爸爸、媽媽飛去找蟲子,滿巢小燕子吱吱喳喳的張大嘴巴等吃。燕子爸爸、媽媽口對口的把虫子喂進小燕子嘴里,一次只能喂一只,要不停的飛來飛去,多勞累呀!小燕子由一出生時身無毫發,稚弱幼小到長成羽翼丰滿,燕子爸爸、媽媽化了多少心血精力?后來,又要教小燕子學飛,一次又一次。等它們學會了,肢膀長硬了,就一只只的飛走了,燕巢也就變成了空巢。那時儿子女儿才四五歲大,坐在屋檐下,邊看燕子喂食邊唱歌:“燕子仔,肉稚稚;阿媽叼虫喂大你,你飛上樹尾頂就忘記……”
老陳感嘆,人和燕子,其實很相似呀:不辭勞苦的把儿女供養大,轉眼他們獨立了,只剩下年老的父母獨守空巢。
生了幾天悶气,老陳漸漸也想通了:一些朋友的儿女,小時侯無心向學,年紀大了工作總是吊儿郎當,三十幾歲人還不長性,一有錢就跑大西洋城,輸了錢就打父母養老金的注意;而自己的兩個孩子一直乘巧聽話,勤奮好學,努力上進,學業工作從來沒讓他操過心,也還算孝順。老陳覺得他應該感恩,不必強求儿女時時陪在身邊;畢竟儿女大了,他們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勉強不得。
老陳打了兩個電話,一個給鄉下的堂弟,告訴他老屋不修了,修好了也是遲早要破要塌,爛就讓它爛好了,能捱得多久就捱多久吧;另一個打給隔壁宋小姐,告訴她他想賣房,讓她來估個价然后放盤---老陳決定了搬去住老人公寓。
儿女不回來,老陳打算還是照樣要過感恩節,煮一桌慶祝自己的生日,或許叫上阿李一家。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樓上樓下的住著,阿李夫婦照應他不少,卻沒有机會在一起吃過一頓飯。如果把房子賣了,就更沒机會了。
看著阿李,老陳覺得他比當年的自己,拼搏顧家有過之而無不及。老陳以過來人的身份勸阿李:“儿孫自有儿孫福,不用太為他們的將來擔憂。儿子大了,也不一定記得你的功勞。不要太辛苦自已,趁著還年輕,吃得就吃,穿得就穿,玩得就玩,對自己好點。難道要等到我這般年紀才開始享受?太遲了,做殘了身體,一身病痛,誰可怜?走不動,好東西也不敢多吃,還享受什么?!”不過老陳知道阿李不會聽進去,自己說了也白說。
感恩節那天早上,老陳特意出唐人街買新鮮菜、肉。兩手大包小包的提著,走下堅尼路地鐵站,已是气喘喘腳軟軟。剛想把東西放下先歇一陣再走,遠遠的听到有車開來了,老陳不想錯過這班車,錯過不知又要等多久才有下一列車呢,于是加快腳步赶下樓梯。人多又擠,老陳腳一滑一扭,整個人連人帶菜摔倒在樓梯上,尾椎骨、后腦勺先后重重的敲在樓梯的石級上,老陳只感到頭腦一片空白……過一陣回過神來后,耳邊一片嘈雜:“你怎么樣?”“你還好嗎?”“要不要打電話給你的家人?”老陳想出聲,張張嘴,發不出任何聲音;想爬起來,卻發現手腳使不上勁……
有人打電話報警,老陳被送進了醫院。住院其間,老陳沒打電話給任何人,女儿在倫敦,根本沒給他留下聯絡電話,儿子?老陳像堵气似的,沒給他打;當然也沒任何人打電話給他或來探望他,朋友還以為他在家與儿女正享天倫樂呢!老陳突然感到一陳悲涼:如果他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從這個世界消失,也不會有人察覺的。
老陳在醫院渡過了他的感恩節,靠在病床上,老陳享用了醫院提供的火雞餐。火雞肉果真毫無滋味,又干又硬,嚼來嚼去,仍然鯁塞著喉嚨里,難以下咽。老陳使勁地嚼著嚼著,眼淚不由自主的,慢慢的模糊了雙眼……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