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40|回复: 15

活着活着就老了 (冯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主题

1378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924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12-5 12: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活着活着就老了
(冯唐)
日子一天天一年年过,生日蛋糕上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插蜡烛了,可总感觉自己还年轻。 还没老。 我老妈老爸还健在,一顿还能吃两个馒头喝一碗粥,还能在北海五龙亭腰里系个电喇叭高声唱“我是女生”,还能磨菜刀杀活鸡宰草鱼。我头发一点还没白,大腿上还没有赘肉,翻十页《明史》和《汉书》,还能突然听到心跳,妄想:达则孔明,穷则渊明,林彪二十八岁当了军长,杨振宁三十五岁得了诺贝尔奖,或许明年天下大乱,努努力,狗屎运,我还赶得上直达凌霄阁的电梯。老相好坐在金黄的炸乳鸽对面,穿了一件印了飞鸟羽毛的小褂子,用吸管嘬着喝二两装的小二锅头,低头,头发在灯光下黑黑地慢慢地一丝丝从两边垂下来。她吸干净第二瓶小二锅头的时候,我还是忘记了她眼角的皱纹以及她那在马耳他卖双星胶鞋的老公,觉得她国色天香,风华绝代。 但是在网上看了某小丫的文字,《都给我滚》、《发克生活》,第一次,感觉到代沟,自己老了。 那些文字,野草野花野猪野鸡一样疯跑着,风刮了雨落了太阳太热了那么多人刚上班早上八九点钟就裸奔了。我知道,这些文字已经脱离了我这一代的审美,但是同时感到它们不容否认的力量。我知道,人一旦有了这种感觉,就是老了,仿佛老拳师看到一个新拳手,毫无章法,毫无美感,但是就是能挨打,不累,仿佛韦春花看到苏小小,没学过针灸按摩劈叉卷舌,没学过川菜粤菜鲁淮阳,但是就是每个毛孔里都是无敌青春。 码字,其实真没什么了不起,本能之一。有拳头就能打人,有大腿就能站街,把要说的话随便放到纸面上,谁说不是文字?小孩能码字,其实也真没什么了不起,再小,拳头和大腿都已经具备了。《唐书》说白居易九岁通音律,冯唐十七岁写出了《欢喜》,曹禺十九岁写出了《雷雨》,张爱玲二十二岁写出了《倾城之恋》,即使看那些大器晚成作家的少年作品,基本的素质气质也都已经在了,只不过当时没人注意到,以为老流氓是到了四五十岁才成了流氓。所以不想因为某小丫的年龄,简单粗暴地将她归类到八零后。贴一个标签,拉十几号人马,最容易在文学史上占据蹲位:近代在国外,有迷惘一代,垮掉一代,魔幻现实。“四人帮”之后在中国,有伤痕派,先锋派,痞子派,深入改革开放之后,有下半身,七零后,美女作家,液体写作,八零后,一路下来,标签设计得越来越娱乐,越来越下作,越来越没想像力。 文学,其实很了不起,和码字没有关系,和年龄没有关系。一千零五十年前,李煜说:“林花谢了春红”。一千零五十年间,多少帝王将相生了死多少大贾CEO富了穷多少宝塔倒了多少物种没了。一千零五十年之后,在北京一家叫“福庐”的小川菜馆子里,靠窗的座位,我听见一对小男女,眼圈泛红,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在新泽西APM码头旁边的一个小比萨饼店,冬天,我和老鲍勃一起喝大杯的热咖啡。合同谈判,我们到早了,需要消磨掉一个小时的时间。老鲍勃说,他小时候也是个烂仔,还写诗,然后拿起笔,在合同草稿的背面,默写他的第一次创作:“如果你是花朵,我就是蝴蝶,整天在你身边腻和。当朝露来临,将你零落,我希望我是朝露,不是蝴蝶”。我说,是给你初恋写的吧,鲍勃点了点头,那张五十五岁的老脸,竟然泛红。 其实,老拳师怕新拳手的,不是他有力气,能挨打,而是新拳手不知死活的杀气。韦春花怕苏小小的,也不是她的无敌青春,而是苏小小自己都不知道的缠绵妖娆。某小丫的文字挥舞着拳头,叉着大腿胡乱站在街上,透过娱乐的浮尘和下作的阴霾,我隐约嗅到让我一夜白头的文学的味道。 2005/1/20
【还有些年青人把文字排成一行行,就以为是新派诗了。】---燕归来
似曾相识燕归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主题

1378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9244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2: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误我又一年
冯唐
日复一日的上班下班,如厕吃饭,长胡子又刮脸,感觉自己原地转圈,世界无聊静止。但是一些小事物提醒你,世界其实是运动的,比如银行户头里逐渐减少的存款,比如脸皮上逐渐张大的毛孔,比如血管里逐渐下降的激素水平,比如脑海里逐渐黯淡的才气,比如心中逐渐模糊不清的一张张老情人的面孔和姓名。其实,自己是在原地下坠,世界无情运动。 街头竖起了圣诞树,编辑写电子邮件说,年终了,做小结了,一样提醒我,世界其实是运动的,一转眼一年就又没了。 2002年的读书,误我又一年。 2002年的读书让我更加怀疑读书的意义,感觉上比写书更加荒诞。写书至少反映自恋,至少意淫,至少宣泄。读书好象听房,心理阴暗而没有新意。2002年的读书,听到的声音嘹亮而不淫荡,古怪而不灵动。 也就是说,多数是垃圾。 第一种,洋垃圾。《魔戒》、《哈利波特》,从洋文翻译过来并不证明不是垃圾。就象古龙抄袭《教父》写了《流星蝴蝶剑》,我不知道《指环王》有没有抄袭《西游记》。可是好莱坞就是霸道,就着一本没头没尾的书,拍了一处没头没尾的电影,一大群人看了之后,没头没脑地找那个不存在的头和尾巴,电影没出来,于是买书看。我问老婆有什么观感,老婆说:魔戒耶!然后和我讲解钻石的4C,然后上网货比三家,然后要我的信用卡号码,然后没两天大钻戒就戴在手上,然后说,拔不下来了,魔戒耶! 第二种,画垃圾。《几米绘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你今天心情好吗》,不说话并不证明不是垃圾。书商拿捏人性弱点,读图省力省心,半小时一本,“不能说我没读书呀?不能说我没提高呀?”街上很多美女从读图悟出真理,脸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头发散开来顺顺滑滑的,可以美目盼、巧笑倩,就是不开口说话。男生看上去也省力省心,不用谈人生谈理想谈国际国内形势,直接谈价钱就好。更恶心的是配上文字的图画书,比如曹聚仁的《湖上》、沈从文的《边城》。原文不错,至少明丽干净,图也不差,至少是山水。但是配在图片旁边的文字实在是太差了,让人想起来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浙江地区出的日记本,纸通常呈肉粉或屎绿色,封面印着“温馨”、“真情”之类的文字,每页都有一句闷骚的话,比如:“你的心海是我的湖泊,每个夜晚我泛舟荡漾、浅吟低唱,每个清晨你会记得昨夜的梦吗?” 第三种,肉垃圾。《流星花园》、《周渝民》、《周杰伦》,《河莉秀》,还有假借人体艺术名义出版的各种人体画册(妇女们各个浓妆艳抹,胴体横陈,在深圳街边书报摊可以打散后零张单买)。《流星花园》最伟大的社会意义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让人们认识到,男色,和红色、绿色、黄色、女色一样,也是一种颜色。爱美无罪,好色有理。 垃圾不如不读,人不如归去。可能是年纪大了,越来越死吃两三家小馆,一周两次,不醉不归。越来越守着十几年的老朋友,两周一次麻将,不“立(方言,即输光)”不归。越来越贪恋反复读过的老书。宋人说,半部《论语》安天下。闲的时候自己拉了个书单,十部而已,堆在床头,睡前翻翻。将来留给儿子,告诉他,读熟领会后,就能行走江湖,闯些浮名,挣些散碎银子。 2002/12/18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主题

1378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9244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2:4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书的话
冯唐
传说苍颉造字的当晚,有鬼哭泣文字里藏有被泄漏的天机。文字写成的书在古时候金贵异常,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诗经》、《周易》只存在王宫豪宅。写在羊皮上的一本《圣经》要用去三十只小羊。那时候,有一本书不异于现在有一辆奔驰600或是三桅游艇。那时候,只吃粗面包饮清水的僧侣在一豆油灯下读那金贵异常的书籍,心中虔诚异常。 如今,书不那么金贵了,省下一顿啤酒,就能捧回来大大小小的一叠。但是我的虔诚依旧。数年前,用一块驳色的随形寿山石刻过一方阳文小印:耽书是宿缘。沾了朱砂,钤在书的扉页上,红白分明,触目惊心。古人讲的不错:寒读之当之以裘,饥读之当之以肉,欢悦读之当之以金石琴瑟,孤寂读之当之以良师挚友。 读读读,书中自有千钟粟。鲁讯提过的内山书店老板内山完造,对于在他的书店里偷书的人从来不管,他曾讲过:“爱书的人,他一有了钱,一定爱买书的。现在被偷,就等于放了账。而且,少雇些人看偷书的,反而省钱。”内山是解人,但是更通达的人会想到:爱读书,脸皮又厚到肯偷书,身手又好到能偷到书的人,假以时日,不愁大富大贵。 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身边的能人比起史书中的英雄,不配提鞋。周围的名花比起《香艳丛书》中的美人,面目可憎。几十年前,叶大麻子德辉讲:老婆不借书不借。其实,他印过《素女经》,因为有伤风化进过大牢,老婆不借是假,书不借倒是真。拿起一本翻了多年的字典,抚摸油腻润滑的书页,想起那一夜,灭了灯,衣服如灰烬般落尽,她的皮肤在我手掌下潮起潮落。想起北朝尚武少年写的那首关于爱刀的小诗:“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买来一本新印的诗集,把头埋进书页,呼吸间是油墨和纸张的清香,想起那个和自己风花雪月过的姑娘,把头埋进她的长发,长发是否象昨天一样柔软?那发香是否还缠绕在心头? 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以书橱为四壁的屋子,再小,也是我的黄金屋了。读过三联出的曹聚仁的书话,文章记不得了,但是记得它的装帧。素白的封面上除了书名,只有一帧小画。画上一书一剑,一灯一碗,画旁行草小诗:捡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想到一种境界,一个地方天堂。 1995/5/1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主题

1378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9244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2: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趣味
冯唐
这次不讲具体的书,只泛泛谈谈书中的文字趣味。 传说中,苍颉造字之后,有鬼夜哭。文字在诞生伊始,便蕴含着被泄漏的天机,饱蘸着地府的神秘。文字之于笔墨中讨生涯的书生,仿佛五味之于厨匠,在日日的蒸文煮句中,多少能体会并表达出一些神秘天机下的文字趣味。 稍稍抽象些的文字仿佛名山胜水。山水无尽,风里雾里秋日春日,都有不同的样子。文字无穷,得意失意少时老时,“爱”、“痴”、“宽容”、“生命”、“幸福”……都有不同的含义。“老僧初参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得些智识,见山非山,见水非水。现如今,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读文字亦如参山水。野史里曾载一山僧在僧房的四壁画满了《西厢》故事,来客问他缘由,山僧讲:“我悟‘崔莺莺临去时秋波那一转’”文字每用一次,便多一层意思,数千年文字史下来,每个字汇里都凝聚了无数先人智慧,够你穷尽一生。多少巨著,只是略略谈了一个字汇:《红与黑》只谈了野心,《人性枷锁》只谈了欲望,《大白鲸》只谈了勇气…… 即使被用烂了的文字也仿佛日日见惯的姑娘,如果你静心仔细体会,绝对不乏美感。比如在宋词里被超高频使用的“销魂”:不用“破”,不用“损”,而用“销”,那缓慢、隐秘,却一刻不停、不堪细思量的刻骨铭心!不是“骨”,不是“肉”,而是“魂”,魂没了,还剩什么?剩下的那些还有什么意义?还有词牌。这些被词人用来用去、不稍稍留意的三字字汇,细细想来都是有情有景有境的绝妙好词:荷叶杯,梧桐影,点绛唇,如梦令…… 五经易通,一味难得。人常说杜甫可学,李白不可学,或许就是这个意思。李白绝对有才,随手捻来二十字:“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黄泉无李白,沽酒与何人?”(注:“老春”是种美酒)当时我念到第三遍的时候,眼泪就流出来了。这几百年来,多少人被这二十个字感动过?之后的几百年,又有多少人会泪流?这是怎样的二十个字呀!日本人于唐人中首推白居易。也是二十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诗的题目是《问刘十九》。红泥,绿酒,阴天,白雪。酒是水做的火,泥是火中的土,屋外是冷冷的天气。心中有个能相邀共饮的朋友,不就如同在人间能有一处生了火的屋子安身吗?-白居易绝对有才。 文字的趣味不独中文有。中国人看“笑”字觉得可喜,西方人看“Laugh”也会觉得愉快。中文强于表形,西文强于表音,西方文字亦有独到的趣处。比如“Plum”这个单词:“pl”-牙齿咬破薄而韧的果皮,“um”-咀嚼多汁的果肉,味道在嘴里回旋:“嗯,好吃。”还记得一首西文小诗,讲“雾”。最后一句:“Then, it moves on. ”M-O-V-ES-O-N,你慢些读,在浓重的鼻音中,可以触摸到雾的缓缓移动。 古时候,没有纸,中国用龟甲兽骨,西方用羊皮。那时候,青灯下的史官、僧侣面对黄卷,心里是种圣洁的虔诚。他们如果走在今天的街头,看着满街的错字,书摊上满是“酥胸大腿”的报刊,会觉得是对文字的一种怎样的亵渎呀? 1996/4/1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主题

1378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9244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2: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冯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
公元二零零七年八月一个阳光强烈的下午,我守着电脑,看完了网上连载的《北京北京》的最后一个段落,眼眶湿润,内心焦躁,血液飞升,全身滚烫。凉水兜头冲洗之后,绕房疾走三圈之后,还是心烦意乱,还是湿润、焦躁、飞升和滚烫。这感觉让人不舒服,但是我喜欢。 其人 冯唐,一个人称介于牛A与牛C之间,自称介于傻A与傻C之间的优秀70后。在这个众多自诩很牛逼、一直在装逼、其实很傻逼的人物遍地叫嚷的喧哗骚动时代,这种自嘲和清醒显得可爱。他个人乐于把自己的协和妇科博士、美国某高校MBA、香港某国企管理咨询的复杂经历放到一起,产生一种奇怪的效果。英雄出草莽,高手在民间,文坛外潜伏着无数文字上真正牛逼的人物,光芒闪闪,虎视耽耽。冯唐个人博客标题醒目:用文字打败时间。第一次看到时吓了一跳,这是真正在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啊,需要多大的勇气和辛酸。据说,常有前辈作家走过来谆谆教导,“文字是打败不了时间的”,传说中这时的小冯同志腼腆微笑,谦恭低头,转身后,继续执着揉搓自己跟时间作战的文字梦想。我喜欢这种劲头儿。至少,有幼功,有见识,有追求,他的文字有这个潜质,当然,打败时间的前提是给他时间。 其文字 去年夏天,打着考研旗号在冷气十足的自习室里无意间读到《万物生长》,两页之后,马上彻底忘了手边的陈文灯数学解析和星火英语辅导。同样从《现代汉语辞典》里拎出一两千汉字,经他排列组合、摆放停当之后,怎么就能那么好看和有力量?他挫尽我的锐气。这世上,各行各业里,总有一两个这等人物隐身其中,让你在瞬间明白自己的斤两,然后踌躇四顾,心气茫然。冯唐文字,清朗妖邪。比如,群众们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到了他这儿,就是,万物生长靠日。简洁明朗,低俗干净。刘义庆和司马迁的风骨隐约再现,劳伦斯和亨利米勒的光芒闪烁其间。另一个感觉,精到细腻。看时,偶尔花眼,走神,想起南宋周邦彦写少女幽会情郎: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笔法精致,简洁明扼。雾气开始在眼前和心上氤氲积聚,盘旋不散。字里行间开始起风,落雨,惊醒当时山水和心潮。 其文字带来的感觉 文字营造出的缤纷意象,意象闪回间的时间流逝,时间流逝中的生命感动。看万物生长三部曲,心里最突出感觉,用冯唐爱用的一个词,肿胀。激素在空气中惨烈升腾,万物在天地间碧郁生长。年轻岁月,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混乱而干净。看到《北京北京》末尾,眼泪差点掉下来。感觉跟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末尾、《美国往事》末尾惊人一致。似乎世界和青春总是这样,似乎每个少年都要经历那样的一种必然存在,让他在一定时间动心,然后在一定时间伤心,纠结一时或者一世。这存在可能是个姑娘,可能是种情义,可能是更大更说不清的人世江湖,也可能只是更小但同样说不清的一个眼神。问题和答案都在意象、流逝和感动之中,但,掩卷,依旧掩不住困惑:这他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啊?几本冯唐,从酷暑读到立秋,几场豪雨消尽热气,再开窗,山明水净,月朗风清。至此,《欢喜》之外,看了目前冯唐的所有文字,《北京》之外,买了目前冯唐的所有纸书。等《北京》出版,买上一本,凑齐万物生长三部曲,码放整齐,可能的话,留作将来小子或者丫头的青春期科普读物。自己呢,长夜闷坐,应该再也不必读了又读、想了还想、问了再问了吧?从此以后,是否就可宁神定性,认真跟导师学些行走江湖技艺,死挺,穷装,混作成功人士?淫雨霏霏时重游故地,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是否就可不必再度轻易记起人面桃花和昔年种柳?青春散场,这是否就是他们所说的成长、成功和成熟?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主题

1378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9244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2: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冯唐
   自觉江郎才已尽,再也写不出新意文字。看人家信手拈来,直如流水行云,惭愧。于是便只好转别人的来看,不敢独专美,或曰分享。好与不好,见仁见智。也有说是浅薄的,但我喜欢这真实与直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于我,是乐趣。不敢望遥不可及的云端,只欣赏这五彩缤纷的景色。【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除却人生风霜雨雪,听一支好乐曲,读一篇好文字,饮一杯醇好酒,美景良辰也,亦快意事。
燕归来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主题

6518

帖子

7万

积分

版主

潇洒走一回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4365

社区居民社区明星

发表于 2011-12-5 13: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作品总是看不烦~~谢谢转载~给我们分享!
用时间印记,留下永恒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主题

1378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9244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4: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6楼(微凉) 的帖子

谢谢朋友微凉,我正在艰难的思量文字呢,您就来了。我有些诚惶诚恐,到底是有观点与角度的问题,别人怎么看,我不能左右,但我觉着是可观的。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主题

1378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9244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4: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冯唐一起慢慢变老
红叶
第N次读《北京北京》,到物我两忘的程度,愉快而又怅然地体会阅读的快感。 第N次想对冯唐、《北京北京》,以及冯唐的其他文字写点什么,却又觉得自己思绪枯竭,无从下笔。 上冯唐的个人网页(www.fengtang.com),点击“批判冯堂”,按住鼠标右键,直往下拉,越过数十个著名或者非著名的名字,在最底端,看到自己在大约1999年或2000年写的《万物生长》的书评。尤能记得自己最初偶然读到《万物生长》,知道作者冯唐这个名字,并到处向别人推荐时的兴奋。7、8年时间过去了,自己从小红的年纪,长到了柳青的年纪,容颜和心境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不变的是仍能被冯唐的文字所打动,读后仍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 是的,我是如此地、长久地想写点什么,可是想来想去,却终究没有办法表达清楚冯唐文字的好处。只能打个比方吧:就好像被电流击中,进入传说中的时间隧道。光阴逆行,人从老逐渐变小,心也脱去重重盔甲,重新变得柔软再柔软。最后轻轻降落在一个无人的所在,周遭寂静,时空消失;心地单纯,如同出生婴儿;轻叹一声,仿佛明了了世间一切,却有一点挥之不去的怅然若失。 我想,这就是文字打动人的效果吧。从《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到《万物生长》,再到《北京北京》,透过摸过的姑娘的柔软的小手、乌黑的长发,冯唐写的一直是自己的成长,是对一去不回的往日时光的眷恋和追忆,是对记忆和遗忘的反复思量,是面对无始无终的时间的纠结与无奈,是对生命终极意义的疑问和思考。而读者从冯唐的文字中重温逐渐老去的自己的昨天,从而体会欢喜、彷徨、自恋和意淫。 我逐渐想明白了:“ 意淫”这个词其实一点都不坏。文学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产生、发展,源远流长,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人类在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对于意淫的心理需要。不然的话,大部份文字,绝大部分文字,既不传授治国兴邦或者耕种织造的秘诀,更不能拿来蔽体和充饥,甚至不像音乐可以悦耳,书画可以悦目,人们却仍读来痴痴如醉,何解?我们为什么读到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仍能感觉到千百年前一样的苍凉?我们为什么读《红楼梦》为别人的爱情悲剧伤心?所谓“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意淫是也。那个设计出人类的主儿,当初给人类留下了一个穴道,这个穴道,不关吃喝拉撒睡,大部分时间都不痛不痒没有感觉,可是万一碰对了位置,就酸楚就酥麻就感慨就惆怅。冯唐的文字,于我,就有这种点对穴道的效果。 冯唐的文字为什么动人呢? 我想,第一,是因为真。只有童言才无忌。让成年人说真话,不容易,即使是作家。从小到大的各种教育,经年累月积累起来的人情世故,使我们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不知不觉中设下了各种条条框框。傻话,疯话,狂话,废话,软话,硬话,下流话,伤别人的话,揭自己短的话,等等等等,因为顾及自己的形象,在出口或者下笔之前,都过滤一遍,不能说啊不能说。渐渐地,很多人(包括我)丧失了了解和表达自己真实内心的能力,即使想找都找不回来了。而冯唐很可贵地还保有这种真。在他的文字里,纯洁是真的,色情是真的,狂妄是真的,软弱是真的,幼稚是真的,世故是真的,高尚是真的,混蛋也是真的。因为真实所以可爱,所以动人。 第二,是敏锐的感受能力。只有真还不够,还要敏感。冯唐的北京三部曲,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小事,可能曾经或者正在发生在很多人身上,可只有心灵敏感的人,才能于细微中体会其中种种滋味,并且反复回味,经久不忘。比如,在《北京北京》中,冯唐这样描写小白的眼神“我偶尔琢磨小白的眼神,在这个气势汹汹、斗志昂扬、奋发向上的时代里,我在小白那儿,体会到困惑、无奈和温暖,就凭这个眼神,我明白,我们是一伙的”。这样说“秋水”的没有安全感“。。。剩下的日子,我总要干点嘛吧?干事儿就会有风险,就有可能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在讨饭。隔着麦当劳的窗户,看着辛荑吃巨无霸,我口水往肚子里流,我敲敲玻璃,跟辛荑比划,意思是,如果吃不了,剩下什么都给我顺着窗户扔出来,谢了。所以,看到东单街上要饭的,从垃圾桶捡破烂的,我总觉得是我的未来。。。”比如,那一段“时刻准备着”。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只是随便找几个,熟悉冯唐文字的人都能想到。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首先需要感受力,然后才是表达力。冯唐的理科教育背景,加上工作经历,无形中使这种感受能力更犀利、透彻,理性和感性交互混杂。 第三,是非凡的文字表达能力。真实和感受力是骨头和筋脉,文字表达是皮相,结合在一起,才能生成美人。冯唐的文字,生动,形象,经常有出乎意料的神来之笔,读来,让我产生:“对了,精彩,太精彩了,就是这个意思。我怎么就想不出可以这样说?”的感慨。我猜,是幼功,加天分,再加上身为北京土著受北京市井文化(尤其是作者文中一再提及的老妈的)影响,造就了冯唐独特的文字表达风格和能力。 7、8年过去了,冯唐的北京三部曲已经全部出版,再加上杂文集的出版,名气已经很大了。前些天买本著名女性杂志,随手翻开,赫然看见冯唐的巨幅照片。冯老大在照片里,衬衫雪白晃眼,眼神温柔敦厚,非常符合新锐作家加成功商界人士加妇女之友的“欠扁”形象。 冯唐说自己欠老天十部小说,其中包括一部色情小说。作为深爱冯唐文字的读者,我当然希望他在文字上有更高的成就。被《北京三部曲》感动之余,有些担心冯唐会不会江郎才尽。我自己觉得,他自己的局限,很可能是题材的狭窄。自己的故事和自己熟悉的人和事都写完了,接下来,要写什么呢?从他的博客,可以感觉出来,他自己也在思考和探索,在写诗,写散文,写《子不语》三部曲。看见他最新的博客中引用别人对他的评价: “诗呢,需要疯狂,非人力可控。小说,你写得好,但是你太顺了,没有磨难,没有上刀山下火海,小说厚不起来,成不了红楼梦。散文,你写得好,而且,散文写得更好,不需要磨难。我看你运势,从一辈子来看,散文上的突破比小说可能性大。” 我没有本事预测冯唐的文学成就,只是私心以为,冯唐,别着急,顺其自然就好了。我喜欢原生,自然,不刻意,有力量的文字。有人说冯唐的小说里,到处都是“小鸡鸡”,割之不尽。的确如此,冯唐的文字,有色情的意味却不下流。而色情和暴力,仔细想想,构成历史、文化的主干,构成推动文明前进的激素,自古如此,全世界如此。我还等着看冯唐的色情小说。所以磨难啊,宫刑啊,还是不要来。 7、8年过去了,我在间或读冯唐的文字的过程中,去过也离开很多地方,遇见也告别一些人。前尘往事堆积,过去的每一秒钟都遥不可及。我知道了很多事情的答案,不再追问:“你到底爱不爱我” 这样的傻问题,也逐渐感到洞明世事、刀枪不入之后的哀伤。 我悲哀地意识到:时间确实可以改变一切,而我确实在不可避免地老去。我甚至不再敢读能打动我心的文字。我没有冯唐的定力:戴上作家的帽子就写作家的文字,戴上“师爷”的帽子就干“师爷”的工作。我每次读了冯唐的文字,都要赶紧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主动性》,读《51招提高你的自信》,读《卓越的管理者》,总之,什么无聊读什么。我得穿回层层盔甲,做回自己看着都腻味的自己,得工作、逛街、吃饭、聊天,麻木地快乐。 而冯唐要“用文字打败时间”。我知道打败时间很难。我在图书馆,在写无聊论文之余,在图书馆几个楼层随便逛,看一排排架子上的书,凝聚着几千年的时间,蒙着灰尘,仿佛朝我扑面压来,无比之重,又无比之轻,令人眩晕。我记得随机从架子上抽出一本,是一个不出名的乐队成员在演出路上写的随笔,细读,写得不错,可有多少人读过呢?著名的作品,靠作者的天份努力再加求之不得的机缘,如浪里淘沙,一将功成万骨枯。多数的作品,被时间无情淹没。而没有留下作品,留下文字,留下故事的人,一代一代出生又死去,没有留下名字以及任何曾经活过的印记。都是因为时间。 我不知道冯唐能不能打败时间,可我庆幸有缘读过冯唐的文字,我知道我正和冯唐一起慢慢变老。 (枯坐五道口雕刻时光一个下午加晚上,重读《北京北京》,终于完成了这胡言乱语的读后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待。)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4

主题

1378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9244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4: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是未来文坛的主人翁
(谨此文送给忠爱文学的朋友)
红妮
新生代作家的崛起、网络文学的繁荣、低龄写作的活跃,使得一些文学刊物和出版社对年轻一代作者前所未有地关注。这些“文学青年”中,谁可能有更大的发展,在今后的一二十年里卓然成家,成为未来文坛的主人翁?记者为此采访了一些出版社、刊物、网站、媒体的资深人士。 作家出版社的编辑杨葵看好的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女作者田熹,她刚出版了一本长篇小说《没有河没有岸》。杨葵说:“作为一个从未写过小说的人,田熹出手不凡。她的语言基本功过关,难得的是她对待写作有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也耐得住寂寞。另一个可能有发展的作家是石康,不过他必须改变路数。总的来说,这两个人的问题都在于写作和生活的经验不足,小说里还少激烈的、动人的东西。” 博库网站的黄集伟推荐的是尹丽川,她在《芙蓉》上发表的《孙子找爸爸》颇受好评。黄集伟认为她兼写小说、诗歌、剧本、时评、网上的帖子,写作的状态既不“焦灼”也不“胶着”,更符合人们表达自我的原始状态。黄集伟还看好兼有协和医科大博士和MBA头衔的冯唐,他描写医学院生活的小说处女作《万物生长》即将出版。黄集伟赞赏的是“文学票友”的写作态度:“未来文学的希望,要寄托在非文学青年、非中文专业出身的人身上。” 《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知名评论家李敬泽却认为,所谓的“70年代”让人无法预测未来,他们成名快,消失得也快。这里有个尺度问题,就是对待文学的专业态度和持久精神。所以,李敬泽看好的是北京的徐琨,江苏的朱文、毕飞宇,广西的鬼子、东西,河南的李洱这一批自90年代初陆续冒头的作家,他们的市场效应或许不及“70年代”,但创作的势头很好。 《北京晚报》记者谢玺璋对未来的文坛很不乐观,他说看不出哪个人有不同寻常的气象“当年看阿城的小说《棋王》,马上觉得有一个作家出现了。现在的人一本接一本出书,看完了都想不起哪本书是谁写的。这些年轻作家不是玩闹,就是平庸,还得了颓废病。其实他们还没富贵过,哪儿来的颓废。就算得病,病得有特点也行,还都是一个病。想成大气候,还是需要一个对文学的基本态度。” 这次采访还有一个副产品,受访人也各自谈及对现今成名作家的感受:王安忆和莫言的写作仍处于上升期。阎连科、严歌苓不容忽视。余华、刘震云、方方让人抱有希望。未来中国文坛的“大师”应该诞生在这些人中间。但现在的文学界常常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有某些非常优秀的作家把握不住自己,声名鹊起后掉进了改编电视剧、给报纸写稿的状态。未来的诱惑将越来越多,所以作家能在多大程度上坚持文学理想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上述议论都只是一家之言,而且有些受访人不避嫌疑,推荐的是与自己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作者和作品。对文学的评价从来是见仁见智,任何预测都难免尴尬。但是,从圈内人的议论上,能得出一个明显的结论:未来的文学写作,文字、技巧基本不在讨论之列,关键问题是对待文学的态度,结论也大致有三:“玩儿票”、执着、“心平气和”。到底哪种态度有助于促成好作品的诞生?这个问题像文学本身一样扑朔迷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11-1 07:40 , Processed in 0.44765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