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传统的看法,我已有所述。一个人若无法理解别人的作品,意味着他欣赏书法能力低下。至于计白当黑,疏可走马密不插针此类的词,对书法理论稍有认识的人都会转述,可自己又如何理解它们呢?至于学书法数十年,所指的是年龄,若年纪比他大的人,恐怕其中绝大多数人学书法的时间都比他长,可这数十年间,他花费在书法方面的时间有多少呢,其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呢?至于向他求作品的说法,不久前我跟网友“还是胡扯”讨论过,现转载如下: 还是胡扯:在用毛笔的年代,每个人都会写毛笔字,对毛笔字的好坏不用说都有一种基本的判定标准。毛笔字写得好的就是书法家,写的不好的就不是。要是一个书法家的用笔功夫很差,全天下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所以,你连当书法家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你的字写的不好大家都不掏银子买你的字,你写的字人家根本就不给你挂,你怎么能成书法家呢?所有能够写字卖钱的人,都是因为写得好,写得好是啥?实力。所以,在毛笔年代,所有能卖钱的字都是好字,所有写出好字的人都是实力派书法家。 我:这是从量化的角度来看书法。 还是胡扯:当今最时尚的书法我认为是“蘸饱墨、粗笔画”,字体最好是欧柳颜赵,实在不成张迁、乙瑛、曹全也凑合,反正不能是礼器,更不能是“魏武王常所用”,行楷还马马虎虎,舒同正楷行书也说得过去,草书肯定不行。篆书再好也不行。谁要是用板桥体那就是个笑话。 证据—— 书展名城:汉民族全民书法展。 书展时间:大年初一。 书展地点:各家各户的大门。 我:我们总不能将未拿过毛笔写字的人的对书法的观点当时尚吧。
还是胡扯:现在大家都不拿毛笔了,当然就是以他们的观点为时尚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