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1|回复: 2

砚边絮语——临元暐墓志有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发表于 2017-12-1 01: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暐墓志石刻之味甚重,有些笔画还是单刀刻出,这体现出刻碑者在驾驭刀凿方面的纯熟和率意。 故在临习时,要多加体会这一点,做到胸有成竹而不拘泥于法度,在严谨中体现出率性自如,唯其如此,才能临出一气呵成的效果。 一旦抓住字帖的特点,在临帖时就会受到自己所认可的特点所影响,多临就会手熟,这样就算是入帖了。若事前不做分析,在临帖时会拘泥于结构点画,这等同于抛弃成人的理解能力去描红,实属浪费个人智力。 或许,印刷体及唐楷名品令我们对楷书的审美影响已深入骨髓,但唐楷及印刷体的父亲并非如此。毕竟,这个时代科举已不存在,没必要将楷书推向标准化。 在所有时代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解放思想。书法这东西,尤其如此,其中个人偏好是第一生产力。 《山谷题跋》记载:“余学草书三十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窥笔法之妙。”故习书之道,贵在坚持个人歪理,即使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可史上又有多少人在书法上与黄庭坚并肩呢? 个人在习书时,尽量将习书心得记录下来,偶尔回味,自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若非如此,只能老是跟着别人的屁股走,没有属于自己的道路。
专营书画,13426725874(与微信一致)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22 00:44
  • 签到天数: 233 天

    连续签到: 12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7

    主题

    5万

    帖子

    40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408271

    社区居民社区劳模最爱沙发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7-12-1 01: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5

    主题

    1万

    帖子

    10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105202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QQ
    发表于 2017-12-1 07: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2-20 06:47 , Processed in 0.24168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