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漱溟PK毛泽东
编者:73年批林批孔运动中,批判梁漱溟,最后梁顽固地说:三军可夺其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
可再后来呢?
梁漱溟83年说:“毛主席的思想确实是博大精深,是可学不可及的。”
这算不算夺了其志?
《从毛泽东和梁漱溟吵架看蒋介石怎样对待反对派》节选
作者:温暖阳光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12/203772.html
有的右右听说“梁漱溟反毛”,就喜不自禁,想赶紧认亲爹。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咋回事!梁漱溟和毛泽东吵架之后,政协委员照当,工资照拿,而且梁漱溟在文革时期还经常和大方向唱反调,还是没事!梁漱溟和毛泽东吵架的最后结果,让右右们很不高兴。为什么呢?如果毛泽东杀了梁漱溟,右右就会兴奋起来,这样右右的反毛大业又多了点子弹!(其实右右反毛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毛泽东的造反思想,不利于他们压迫。)看了毛泽东对梁漱溟的态度,让右右们伤透了心,右右想,蒋公要是把杨虎城、杨杰、白崇禧、台湾左翼人士供起来就好了,干嘛杀了他们呢?让我们右右咋美化蒋公呢?
说起梁漱溟和毛泽东的所谓对抗,反而让他们“三发子”形象受损!下面我们看看,毛泽东怎么对待和自己吵架的梁漱溟,蒋介石又是怎么对待和自己路线不同的杨杏佛、史量才、闻一多、李公仆!
1.先看毛泽东和梁漱溟
1953年9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京召开,梁漱溟以政协委员的资格列席了会议,讨论过渡时期总路线。毛泽东和梁漱溟因为总路线问题发生争执。毛泽东虽然没有点梁漱溟的名字,但大家都很清楚他冷嘲热讽的对象是谁。当时就坐在台下的梁漱溟自然更清楚。他对毛泽东指责他“反对总路线”、“破坏工农联盟”的罪名无法接受,感到很委屈和生气,如鯾在喉,不吐不快,他认为有必要解释一番。于是当天晚上就写了一封信,第二天当面交给毛泽东,信中说 :“听了主席的一番话,明白实在为我昨日的讲话而发。但我不能领受主席的批判。我不仅不反对总路线,而且是拥护总路线的。主席在这样的场合,说这样的话,是不妥当的。不仅我本人受不了,而且会波及他人,谁还敢对领导党贡献肺腑之言呢?希望主席给我机会当面复述一遍我原来的发言而后指教 。”毛泽东似乎无意将事情弄僵,看过信后就约梁漱溟当晚谈话。
13日晚,怀仁堂举行京剧晚会,在演出开始之前,两人谈了二十多分钟。梁要求解除误会,毛则坚持说梁是反对总路线,双方都在气头上,言语间频频梁漱溟传 梁漱溟仍不甘心就此背上反对总路线的罪名。16日,他再次登台发言,复述了几天来的说话,试图证明自己是拥护总路线的。但他仍坚持已见,以为民请命的姿态重提“九天九地”说法,要求多知道一些总路线的具体内容,并一再称自己为“有骨气的人 ”。这些激烈的言辞不能不对党的高层领导人尤其是毛泽东造成不好的刺激。
9月17日,周恩来在大会上作了长篇发言,他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历数了梁漱溟的种种反动言行,并指出在国共两次和谈的关键时刻梁是站在国民党的立场上压迫共产党的,由此可证明梁一贯反动。同时,周恩来还在会场上印发了梁于1949年春写的《敬告共产党》一文。在周恩来发言期间,毛泽东或插话,或发言,措词犀利。
“蒋介石用枪杆子杀人,梁漱溟是用笔杆子杀人。杀人有两种,一种用枪杆子杀人,一种是用笔杆子杀人。伪装得最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杆子杀人。你就是这样一个杀人犯 。”
“梁漱溟反动透顶,他就是不承认,他说他美得很,……比西施还美,比王昭君还美,还比得上杨贵妃 。”
“梁漱溟是野心家,是伪君子 。”
“梁漱溟没有一点功劳,没有一点好处 。”
“你的书没有人看,你的话也没有人听,除非反动分子,或者一些头脑糊涂的人 。”
显然,毛泽东此时已经失去了冷静,因此他的话语过于感情化,部分已不合事实,对梁漱溟的批判也过于激烈了。于是,何香凝出来打圆场,她首先顺着毛的话指责梁漱溟,随后希望他闭门思过来反省自己的错误。梁漱溟如果顺着何的话表个态,认个错,事情可能会就此结束。但生性倔强、认真的梁漱溟却根本听不进何香凝的话。他自信一生光明磊落、与中共坦诚相待,自然无法接受误解。他要进行解释,以消除误会,却不知越解释事情越糟。
根据会议日程安排,梁漱溟于9月18日下午进行答辩。他刚讲十几分钟, 会场秩序开始混乱,有人起来抗议,不让他再讲下去。梁漱溟要求主席主持公道。他说:“我现在唯一的要求是给我充分说话的时间。 我还觉得,昨天的会上各位为我说了那么多话, 今天不给我充分的时间, 是不公平的。我想共产党总不会如此。我希望领导以至于在座的党外同志考验我,考察我,给我一个机会,就在今天。同时我也想考验一下领导党,想看看毛主席有无雅量。什么雅量呢?就是等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之后,毛主席能点点头,说:‘好,你原来没有恶意,误会了。’这就是我要求的毛主席的雅量 。”
毛泽东说:“在梁漱溟看来,点头承认他正确,就叫有‘雅量’, 不承认他是正确的,那就叫没有‘雅量”,这样的‘雅量’, 我们大概不会有。但是,我们这一点‘雅量’还是有的, 你梁漱溟的政协委员还可以继续当下去 。”
梁漱溟接过话来说:“当不当政协委员,那是以后的事,可以慢慢再谈。我现在的意思是考验一下领导党。因为领导党常常告诉我们要自我批评, 我倒要看看自我批评是真是假。毛主席如有这个雅量,我将对你更加尊敬, 如无这个雅量,我将失掉对你的尊敬 。”
毛泽东回敬道:“梁漱溟是野心家,是伪君子。他不问政治是假,不想做官也是假的。和他这个人打交道是不能认真的。和他永远谈不清任何一个问题,他没有逻缉,只会胡扯。……至于说到批评,应该有两条,一条是自我批评,一条是批评。对你梁漱溟,我们实行哪一条呢?是实行自我批评吗?不是,是批评。”
梁漱溟又顶了一句 :“我的意思是说主席有没有自我批评这个雅量……”
梁漱溟话音未断,会场上立即一片混乱,台下有人喊,“不许梁漱溟胡说八道 。”“民主权利不给反动分子! ”“梁漱溟滚下台来!”……
梁漱溟公开对人们敬若天神的毛主席进行批评,自然激起了与会者的公愤。一片混乱中, 梁漱溟的好友陈铭枢不得不站出来替梁解围。他以请教的方式问毛泽东:既然梁漱溟的问题很严重, 那么其错误是属于什么性质的呢?如果是思想问题, 就应采用耐心教育的方法,不必操之过急。
陈枢铭的发言方式巧妙,不偏不倚,立即使与会者情绪都冷静了不少。毛泽东也顺着陈的话, 指明梁的问题十分严重,但仍是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思想问题。毛泽东已让了一步,但梁漱溟却不满意,他自信并没有问题,所以仍坚持不下台,要求继续发言。毛泽东以缓和的口气说:“梁先生,你今天不要讲长了, 给你十分钟,讲一讲要点好不好?”梁漱溟说:“我有很多事实要讲,十分钟怎么够? 我希望主席给我一个公平的待遇。“这样,全场又一次哗然,许多人接连发言,对梁漱溟的态度表示愤怒。毛泽东再次提议让他讲十分钟。梁漱溟此时如果冷静一些, 就应该明白毛泽东一再让步,准备将此事就此了结。 无奈满怀激愤的梁漱,计较周的发言和毛的批评,坚持要求“公平的待遇”。于是大会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结果,除毛泽东等少数人举手同意外,大多数表示反对。就这样,梁漱溟只好走下台。梁漱溟与毛泽东的争论似乎就这样结束了,梁漱溟并没有受到任何正式处分,政协委员照样当下去,工资也照发
1973年12月24日,政协召开批林批孔的学习会。会议刚开始,有人就警告梁漱溟 :“对政治问题保持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这里面有一个感情问题 。”梁漱溟只好表态 :“此时此地我没有好多话好说。……毛主席说过,允许保留不同意见。我对当前批林批孔运动持保留态度。至于如何评价孔子,我有话要说,我准备专门写篇文章。但我的文章不能公开发表,怕有碍当前的运动 。”
他刚说完,马上有人说 :“有话就摆到桌面上来说,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自信光明正大的梁漱溟自然无法接受“搞阴谋诡计”的恶谥。他立即声明,自己的发言很长,不知各位能不能担待。与会者都表示乐于奉陪。于是,梁漱溟便下定了替孔子说个明白的决心。
1974年2月22日,经过充分准备的梁漱溟显得信心十足,已81岁高龄的他衣冠整洁,手提皮包,神态庄重地走进政协会议厅,而对准备批判、攻击他的人,他却像又登上了阔别十多年的大学讲坛,慢条斯理、抑扬顿挫地讲述他对孔子的评价。
在这次洋洋三万言、连续两天的讲演中,梁漱溟深入浅出,或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为依据、或授引马、恩、列、斯、毛的论述对孔子进行了全面的、现代意义的诠释。
首先,他申明了自己的学术立场 :“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我们,是指今天的中国人。如何评价孔子,就是回头看过去,看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孔子本人已不会说话,不会申诉,大权掌握在我们手里,由我们判断,就要负责,要多考虑,而不要不负责任,考虑太少,因而抬高了他,贬低了他。这与孔子无损,与我们则不好,没有尽到责任 。”
在一番透彻、全面的分析后,他得出结论 :“我的看法是,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孔子是接受了古代文化,又影响了他之后的中国文化的。这种影响,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古人都不能与孔子相比。他生活在前二千五百年和后二千五百年的中间,他本人是承前启后的 。”
在举国上下一致批孔的当时,梁漱溟的大胆发言立即轰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就引来了批梁运动的又一个高潮,大字报铺天盖地,讨伐声不绝于耳。“身经百战”的梁漱溟显然对此已不在意了,他公开表示 :“我不再多说,静听就是了 。”之后,他是每会必到,但却沉默不语,只当是耳旁风。
之后,政协决定告一段落,召开一次总结性的批梁大会。9月23日,主持人奉命一再逼问梁漱溟对批判有何感想。梁漱溟脱口而出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一时间举座哑然。梁漱溟安然度过文革!
以上就是右右们所喜欢的“梁漱溟反毛”
八三年的时候,梁漱溟去了一趟韶山。站在毛泽东的旧居面前,梁漱溟主动对陪同人员谈起当年和毛泽东争论的事情说:“当时是我的态度不好,说话不讲场合,使他很为难。我更不应该伤了他的感情。这是我的不对;他的话与事实不大符合,我的言语也是与事实有很大的不符合之处的,这些在争吵时都是难免的,可以理解的,没有什么的——”说到这里时,他伤心不已,眼圈儿都红了,他掏出手绢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又说:“由于我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全不顾毛主席作为领袖任务的面子,当中与他顶撞,促使他在气头上说了若干过头的话。如果说他当时是意气用事、言语失控,那么也是我的顶撞在先,才有毛主席对我的严厉批评在后。他最后感叹着说:“毛主席的思想确实是博大精深,是可学不可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