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2|回复: 0

中 国 医 学 的 未 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4

主题

6356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愿大家开心每一天!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0-11-23 05: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lign=justify] 中 国 医 学 的 未 來 100801 中医学体系研究院 黄慕良 黄陪生 亞洲人的特色文明,中華医学宗书[黄帝內經], 確立陰陽哲理,阐明天人合一,人体表裏关系, 指導养生治病的原理方法,自公元前7-2世纪春秋战国时代經历五百年,奠定中医学体系的实 踐理论. 公元219年东漢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博采时行众方而创设六經传变的辨症论治. 仲景之法,于身后公元420年經晋王淑和的编次重公諸世,于公元1115年經宋金成無己的註解 始形成学派. 其后对病机的诊治卓著立论如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的火热论(1200年), 张从正 的攻邪论(1228年),李东恒的脾胃论(1251年),朱丹溪的陰虚论(1358年),以及明代薛己的温 補论(1558年),清代吴有性的温疫论(1652年)王清任的活血袪瘀论(1831年). 至于诊疗法则 的增補如: 金張元素创立脏腑辨症归經制方(1160年),清葉天士创立卫气營血辨症论治(174 5年). 八大学派成为經典传統的主流脉络, 一致祟尚仲景[伤寒论]之辨症论治为诊疗大法. 經典医家实行形而上之道, 以症候以功能为诊治的横向思维运作, 认为人与天地相关系的重 视为整体观. 但对人体表与裏不可分割关系的精確认知,才是最为关鍵的诊疗整体观. 先輩 有“见外揣内”观点, 但囿于长期缺乏科技发明利用, 对器官組織病变过程的深入明瞭束手 無策,只浮于表象的辨症上,故实踐理论的建立,只能基于病源变異所激惹身体反应的表象上 , 大体推理于表象上. 由于素体内部的生机病机複杂作用複杂相互影响, 从而推论误差层出. 判证的效能引导治疗. 历史肯定, 三千年來所创造的中医文化丰厚璀燦,活人無数! 炎黄子 孙生生不息十三亿! 可是中医学光辉的贡献,并不就是已居于全世界人民或全祖国人民所企 求最佳的医疗效能. 大体中落後状况激励有志者们争拗不休又三十年. 八十年前後有三次 执政的及民间的推起“告別中医”风波. 今天,中医历史已在宣言,前文化已孕育出新文化! 95-08年广东台山黄陪生著作[现代中医诊疗学-八纲纵横辨证论治法],遵循[内經]要旨,完 整实行了以“陰陽大论”为理论与实踐教导, 形质论与功能论并重, 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并 用, 以八纲为纵横纲纪, 统摄中医诊疗程序,补充了前文化辨症论治偏执一隅之不足,同时诊 断同时治疗病源变異与症候困扰,開设病变阶段论, 完成中医学真正的诊疗整体观和系统观. 如此复古通流,無疑是继承正统的传统. 新法制以經典的理论原则賦予巨大的创造力, 巨大 的宽容量,吸納国际全部现代知識,运用国际全部现代科技,复興华佗医术, 解除对中医学多 个严峻而关键的非议. [八纲纵横辨证论治法] 可以营造本世纪中医学先進的文化,把中医 学从初阶段推進到高一阶段,邁向一流的科学上. 開设与西医学全方位的和谐协作新关係. 在祖国的西医学为祖国自己所调控. 西医学不足之处,可增益于中国特色的医学文化. 把 “神经反应性經络学说”增补入现代生理学,现代病理病因学教材, 及臨床诊断学与治疗学 教材,以充实西医学学术智庫, 提高医学生的诊疗智能; 针灸疗法已成为国际中西医共同乐 用的治疗方法,宜把“针灸律理”正式编進臨床治疗学; 陰陽大论为古今中外最上乘的医科 哲理, 能帮助医家具备整確的辨証思维, 增進西医学生对整体观的认知与运用, 宜把“陰陽 学说-科学辨证法纲要” 充实于诊断学与治疗学的总论; “八纲纵横辨证论治法”既能严谨 的提高西医诊疗程序的学术水平, 宜编入后期课程的教材. 世界文明是可容汇的. 当“在中国的西医学”明智的吸取中医学优秀长处,以增強本身的效 能时,自然而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西医学. 这是西医師作为中国人中华志气的娇傲! 有如现 代科技自營航天, 遨遊太空,奏放可爱的祖国! 有益事物互补互亮, 以中国特色的陰陽学说 增强西医学的識辨思维, 以八纲纵横学增益西医学的诊疗程序, 这便是中華医学的文明在 祖国以历朝的融和特性自然同化统一了西医学, 而臨床上各自终极的运作,在中医是应用天 然药,在西医是应用化学药. 可以相互协作, 与时俱進. 这是中国份内的盛事. 这是有据的 预言, 是經过实踐成功的一套理论和诊疗經验. 保守者可以横刀热望, 明智者可以勇往直前. 这是祖国医学光辉的未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1-27 10:55 , Processed in 0.2632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