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99|回复: 0

方折见力的魏碑   文/李郁周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发表于 2010-1-5 13: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北魏、东魏、西魏时期的碑志造像刻石文字等书法。

  魏碑书法艺术,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佛教的造像题记;一类是民间的墓志铭。仅龙门石窟的造像题记就有三千余品,而最著名的是《龙门二十品》。的文字雄奇,书法秀拨,锋芒森森,自然天成,是魏碑的上乘之作。墓志比前代都多,书法中带有汉隶笔法,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

  魏碑之祖,要算《魏术武帝东巡碑》、《华岳庙碑》、《中岳嵩高灵庙碑》。这三碑,笔画平直,结体宽舒,字体介于隶楷之间,具有古拙自然、高浑雄大的风格,是魏碑初期的代表作。

  在魏碑中棱角分明、有斩钉截铁之势的,要数《龙门二十品》中的“杨大眼”、“始平公”、“魏灵藏”、“孙秋生”等四品。而饶有蕴藉风趣的,则首推《郑文公碑》。此碑书法,具有篆书法的气势,隶书的古雅。《张猛龙》碑则以结构内紧外松、变化多端为特点,笔力浑厚,字体安排巧妙,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平稳之内,姿态秀逸多趣。

  魏碑之涵义有二:
  其一,北魏年间(西元三二八~五三四)所立之「刻石」,通称魏碑;合前秦、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时代之碑刻,泛称北碑。北碑十之八九为北魏年间所制,故魏碑、北碑两词涵义,时可互通。

  其二,北魏时代石刻文字之「古楷」书体,亦称魏碑。古楷为隶书演变至楷书过渡时期之书体,篆意、隶韵、草情存乎其间,用笔具创造性,笔画易隶书大横画之出锋为回锋,点撇勾挑随草书之使转而大量出现;结字有发展性,结构约篆书之纵、隶书之横为楷书之方,极富变化。魏碑所立年代越早,书体所含隶法越多,如广武将军碑(三六八),年代越晚,越近唐楷,如敬史君碑(五四○)。

  魏碑本义为北魏时期所立之刻石,引申为古楷书体,则中国文字书体类别有:篆书、隶书、草书、行书、魏碑、楷书。刻石与书体并称,义易混淆。秦有大、小篆,汉有古、今隶,汉晋有章、今草,魏唐有古、今楷。今称北魏年间所立之刻石为魏碑,称魏碑(包括南北朝南北两方之碑志)所刻之文字书体为古楷,以示区别。

  魏碑碑文所记不外述德、铭功、纪事、纂言四事;其形制可分四类,所刻古楷书体之文字,字势随形制之不同而异。

  一、碑:以巨石磨成,石质精细,文字深刻,用笔方圆兼具,笔画险峻,结构劲正,行列整饬,如张猛龙碑是。

  二、摩崖:就山壁悬崖大字琢刻,石质粗糙,圆笔为多,笔画生动,字势开张,行列整齐、参差不等,如石门铭是。

  三、造像记:天然石壁凿刻为龕,雕制佛像,题字镌於像下,方笔为多,笔画銛利粗犷,字势雄壮,如始平公造像记是。

  四、墓志:石材细密,狭小平坦,小字浅镌,用笔圆中带方,笔画鲜明,字势秀逸多姿,如张玄墓志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11 02:57 , Processed in 0.3007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