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昨夜星辰

嫦娥奔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2

帖子

88

积分

工兵

积分
88
发表于 2007-11-27 23:50: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的探月之路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 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便开始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了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 ,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这一年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球,并向地面带回440公斤的月岩样品。

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由于探月活动耗资巨大,月球探测一度有所降温。然而,人类还是抵挡不住月球独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诱惑,再加上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月球。

美国于1986年提出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设想,并在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个探测器。其中,1998年1月发射的以绘制月球表面地形图、分析月球地质结构和寻找月球存在冰或水证据等为目的“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于1999年7月完成使命。

美国还于2006年4月提出一项撞击月球南极的计划。美宇航局希望这一项目能成功找到月球存在水的证据,以利未来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建立长期基地。这一项目将利用美宇航局计划于2008年10月发射的“月球环形山观测与感知卫星”来撞击月球。

2003年9月27日23时17分(北京时间28日7时17分),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顺利升空,于2006年9月3日成功撞击月球 ,标志着欧洲探月活动正式开始。

中国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制订了三阶段的探月计划,前两个阶段主要是绘制月球全图、发射月球车采集月球岩石并运回地面进行分析,以确定矿物含量及矿藏所在地。第三阶段则是在2010年后建立月球基地。此外,中国、印度和日本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探月计划。
俄计划2025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并建立永久基地 日本“月亮女神”卫星踏上探月之旅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1月7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标志着绕月探测的工程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具备了对月球进行探测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2

帖子

88

积分

工兵

积分
88
发表于 2007-11-27 23: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的探月之路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网

月球:丰富资源汇集之地

月球的自然资源独特且丰富,它包括太阳能、氦的同位素氦-3和其他多种有用元素。据测算,每年到达月球的太阳光辐射能量约为12万亿千瓦,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光电转化率为20%计算,则每平方米太阳能电池每小时可发电2.7度。

以氘和氦-3为原料,进行受控核聚变发电,每年只需100多吨氦-3,就能满足地球的能源需求。据科学家初步估算,月球上的氦-3储量达100万至500万吨,能够满足人类上万年的需求。

月球表面的不同岩石富含硅、铝、钾、磷、铀、钍和稀土元素。据初步估算,月岩中的稀土元素达225亿吨至450亿吨,铀元素达50亿吨。>>


<form name=Form2000 onsubmit=\"return validate_form()\" action=\"\" method=post encType=text/plain></for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5

主题

1万

帖子

384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840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00: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本世纪中叶,世界人口将达100亿,纵有一日地球将被挤爆,部分人移居外太空是必然,将来移民签证就不是去美国,而是去月球或火星,甚至更遥远的星系。

从11万公里高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此帖子已被 昨夜星辰 在 2007-11-29 0:47:24 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24 20:45 , Processed in 0.26471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