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3|回复: 11

(有视频)现在文物破坏远胜文革,文革保护文物。文物专家谢辰生说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8

主题

746

帖子

2210

积分

连长

积分
2210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4-25 20:5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保专家谢辰生:中国文物最悲惨时期是在90年代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gxMDQ2MDA=/v.swf 谢辰生的家朴素无华,和文物有关的书籍却几乎堆成了山。尽管一直以来都有着全国最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的称谓,可他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文物保护的爱好者。60多年的文物保护生涯中,谢辰生起草出版了大量的文物保护文件并出版文物保护书籍,为制止文物走私、古迹破坏奔走呼号。 青年时代 追随郑振铎开始文物保护 谢辰生与文物结缘是因为郑振铎。如果不是解放前几年在上海遇到郑振铎,一起痛心于当时猖獗的文物流失,他也许就不会走上文物保护这条道路了。1946年,当时还是在校学生的谢辰生在上海有幸遇见了当时的文物专家郑振铎,很偶然地就开始协助其料理事务。 此前,因为哥哥谢国桢是著名的明清史专家,自小受家中环境熏陶,谢辰生从小喜爱文物,但直到与郑振铎共事,他才真正开始了此后60年未断的文物保护工作。 “快解放时,很多文物从北方运到上海,再从上海运出去,这时郑振铎站出来强烈呼吁要保护文物不要外流。”面对陆续不断走私出去的文物,郑振铎和谢辰生当时能做的最大的事就是拾起笔,编写出了《中国历史参考图谱》、《甲午以后流入日本文物之目录》等一本又一本文物著作。图册精美具体,可编的时候滋味并不好受。 除此之外,两人还继续想再为文物保护做些事情。郑振铎买了一些便宜的陶俑,可也是杯水车薪。在1947年到1948年,郑振铎倾其所有在上海购得了汉魏六朝隋唐俑600多件,全部赠予故宫博物院。这些事迹,给当时才20多岁的谢辰生产生了很大影响。 建国之后 提出“文物主权”概念 谈到中国的文物流失,谢辰生不免有点激动起来。“近百年来,我们有很多国耻,比如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条约等等,但在这个过程中,文物的命运和国家是一样的,文物同样遭受着国耻,是近百年来国耻的组成部分。”谢辰生和其他一些文物学者提出的“文物主权”就是希望在这个概念上引起人们对文物流失的重视。 解放前,因为海关不独立,中国的文物都陆续用各种方法被运往西方。新中国成立后,在谢辰生看来,文物保护进入了较好的时期。“建国以后,海关到了我们手里,建国后第一个文物法就是禁止文物流失。”随郑振铎进入国家文物局,谢辰生参与起草了第一个文物保护条例《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阻止了长期以来文物外流的现象,此后,从1950年的《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到1960年的《文物保护暂行条例》,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谢辰生不断地参与起草新中国文物法规制定,是这些法规制定的主要参与者。 对过去,谢辰生始终抱着怀念的心情。“50年代时,国家花了48万港币从香港把故宫的藏品买回来。那个时候经济很困难,但周恩来亲批,最终还是想办法通过关系给秘密买了回来。文物回流从建国一开始就是重视的。”在还没有和国际社会建交的几十年里,国家通过购买途径,买回了不少珍贵的文物。 “文革”期间,谢辰生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受了很多苦,真是家破人亡”,他淡淡地说着。但奇怪的是,谢辰生认为“文革”对文物的破坏并不像人想的那样严重。“现在的文物破坏是全面的,尤其是古建筑的破坏,看看现在的北京古城,历史上没有过的。”“文革”中,谢辰生依旧尽自己所能地保护文物,在《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文物图书的几点意见》中,他尽力地延续了此前《文物保护条例》的内容,“当时一个文件真是解决问题,破坏文物马上刹住了。” 90年代 “走私分子已经智能化了” 然而上世纪80年代之后,文物走私再度猖獗,说起90年代的文物流失,谢辰生非常愤慨。“对文物最大的破坏是在90年代,最大的出口量也是在90年代,问题严重程度超过以往各个年代。” “现在走私分子已经智能化了,用最现代的手段来挖墓,开着奔驰车,警察都追不上。走私已经集团化、智能化,从国外到国内形成网络了,打击很困难。” 同时,盗墓问题也“可以说达到了几千年来最严重程度”。他只举了一个例子:“内蒙古辽代的墓葬,90%都是在90年代被盗掘的,大量的珍贵文物出现在英国的文物拍卖市场上,这种例子河南陕西更不用说了。有些地方还官商勾结。” 谢辰生去过世界很多大的博物馆,每次看到中国藏品满满地摆着就痛心疾首。他更痛心的是,在文物走私过程中,文物的价值受到了很大的破坏。“破坏主要在挖的过程中,挖的人见好就拉走。你一套杯子,10个里面他拿走了3个,剩下的就不是一套,对学术来讲,完整性没有了,全都乱套了。” 而与走私猖獗同时发展的是文物拍卖市场的日益壮大,对市场,谢辰生一直抱着谨慎的态度。他说,文物本身不是商品,是文化遗产,只有其中一小部分才能进入市场。而市场同时又很容易混淆文物的价值和价格。对待文物进入市场一定要慎而又慎。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主题

799

帖子

3万

积分

旅长

积分
38584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3-4-25 21: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迷悟之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0

主题

1379

帖子

6010

积分

营长

积分
6010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4-25 22: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极好的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8

主题

746

帖子

2210

积分

连长

积分
2210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22: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谢辰生参与制定的文物保护条例
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文物图书的几点意见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荡涤着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一切污泥浊水。它将和一切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时,还将要保留历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文化的精华,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创造出为过去一切时代都望尘莫及的极其辉煌灿烂的新文化。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保存下来的文物图书极为丰富。这些文物图书都是国家的财产,在文化大革命中,应当加强保护和管理工作,要防止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乘机进行破坏活动。为此,对保护文物图书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一,全国各地革命遗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必须坚决保护,并且应当保持原状,目前不要进行大拆大改。一定要在宣传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使它们成为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阵地。   二,各地重要的有典型的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及雕塑壁画等都应当加以保护。目前不宜开放的,可以暂行封闭,将来逐步使这些地方成为控诉历代统治阶级和帝国主义罪恶的场所,向人民群众进行阶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各地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要注意保护,严禁以搞副业生产或其他为名挖掘古墓。地下文物概归国有,出土文物应一律交当地文化部门保管。凡是出土的古代金银器,各地人民银行不要收购,已收购的应当交由文化部门进行保管。   四,对有毒的书籍不要随便烧掉,要作为反面教材,进行批判。   五,各地革命委员会或军管会应当结合对查抄物资的清理,尽快组织力量成立文物图书清理小组,对破四旧过程中查抄的文物(如铜器,陶瓷,玉器,书图,碑帖,工艺品等)和书籍,文献,资料进行清理,流失,分散的要收集起来,集中保存,要改善保管条件,勿使损坏。一时处理不完的,可先行封存,逐步进行处理。   六,各炼铜厂,造纸厂,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对于收到的文物图书一律不要销毁,应当经过当地文化部门派人鉴定,拣选后,再行处理。   七,各地博物馆,图书馆,文管会,文物工作队(组)文化馆,文物商店,古籍书店所藏文物图书都是国家财产,一律不要处理或销毁,应当妥善保管,并注意经常的保养工作。   在进行上述工作时,要进行保护文物的宣传教育工作。   (发至县,团级)   一九六七年五月十四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9966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原创达人

发表于 2013-4-25 22: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主题

286

帖子

5万

积分

师长

积分
51636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4-26 01: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有几座超两百年旧的庙? 到全国各地旅游又能看到多少真文物?大多是重建的。看看人家“痿”国日本京都的庙宇, 保存得多好。 在我们体会到梁思成,林徽因的超前,远见,大。文人夫, 面汹涌史洪流, 已尽力了。 治者赎罪了 文革前, 台山每条村都有祠堂, 可现在呢?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1

主题

3558

帖子

6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2884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4-26 09: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皆因无文化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8

主题

746

帖子

2210

积分

连长

积分
2210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2: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钟鸣 的帖子

钟鸣: 皆因无文化的悲哀!
又关陈文(梦)吉的事?什么事情都往文化上扯。看来文化是个萝,是个垃圾萝了。 文化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258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920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3-4-26 14: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拆“白公”,只要用伟大领袖的神象帖在上面可以蒙混过关啦!现在,强拆,垃圾都没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4

主题

4万

帖子

90万

积分

军长

积分
901600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社区劳模最爱沙发

发表于 2013-4-26 17: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5 14:40 , Processed in 0.40145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