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楼主横水老一于2011-05-17 01:55发表的 温故知新 :
温故知新
前天好意外收到从美国的长途电话,声音甜美,是我们地地道道的水步话,熟悉亲切,“我是二班廖秀莲”好熟悉的名字啊!“水步圩的?”离开步中已经36年了,居然还给我想起来,廖秀莲同学是学校校花,广播站里传来迷人的声音就是她,那个时候非常羡慕住在城镇的同学,吃国家粮,进水步中学的时候为了得到粮食补助,就吃住在步中,下课铃一响我们就像跑步比赛一样冲到饭堂排队拿饭,当时是半斤粮七分钱菜,如果有加菜就打崩头抢,都是染了一点红色的肥猪肉,没有加菜就经常到宿舍旁边的供销社买两分钱的腐乳 ,坐在肥宋姑(刘沃文医生,他的孙在加拿大行医,是我们的家庭医生)厅里沙发狼吞虎咽津津有味,那个年代艰苦但是非常开心的,前年回到家乡专门到母校缅怀一番,大门口铁闸林立还有人把守,感觉不对劲,现在学校有点经营生意一样,今非昔比,感觉不到以前自然淳朴。
翻开75届毕业相,点算一下班里一半同学都到海外谋生了,为了自己家庭,理想努力打拼,各自各精彩,羡慕我们会长洪根(那个年代我们叫他红根),当过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的赤脚医生(还好不是姓黄,哈哈~),为搭起友谊桥梁的翻译官(如果是抗战年代可能是里通外国汉奸了,哈哈~)还有为实现家庭团聚的移民顾问公司(严正声明!不是贩卖人口,哈哈~)把家乡特色煲仔饭在海外发扬光大,现在为了同学会劳心劳力,给我们海外同学有一个门口出入。
因为同学会的成立给我有机会看到分别几十年的老师和同学,我们高一班主任李沃强老师(说来还有亲戚关系)帅哥一名工作踏实对学生像朋友,记得学校上山砍松树,我们几个同学抬着沉重树在荆棘丛生羊肠小道下山,想想当时才十四岁,营养不良,两腿抖动已经跪在地下了,正在那个时候李老师扶了我一把,一直到山下。老师桃李满天下,可能不会记得这么多学生,但是学生永远记得老师,说不定老师的一句话影响学生的下半生。
.......  听横水老一说他的少年故事,真的娓娓动听: 话说昔年美女廖秀莲如何如何迷人;还有坐在肥宋姑(刘沃文医生,他的孙在加拿大行医,是我们的家庭医生)厅里沙发狼吞虎咽津津有味的狼狈相;再就是荒田村的洪根大哥在三藩市开的家乡特色煲仔店怎样怎样多姿多彩。。。。。 衷心期望老一哥多多发表这样的好文让我们分享。这次我回到水步中学门口,也有同感,门口有人把守,我为摄影,就说我想看看以前的步中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就进去了,可惜不是那里毕业,也就没有老一的感情这么丰富,再次谢谢老一的美文。 现送上老一姐姐忘忧草摄影的多伦多樱花照片,作为对老一的祝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