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受一网友委托,到都斛南村参加村里牌楼剪彩。 ffice ffice" /> 老实说,在台山姓“大肚黄”的一抓一大把,姓“三划王”的村子我还没见过,而这都斛南村的阳宁村让我开眼界了。
阳宁村姓王,不算大,但也绝不小。像台山的很多乡村一样,村里大多数人都出国外谋生了,尽管如此,在家里的也还有300多人口。宽畅的水泥村道、整洁的塘基村巷、琉璃瓦的百岁亭都向客人展示村民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们这里看到的牌楼是“村东牌楼”,而这次落成剪彩的却是另一座“村西牌楼”。 
对,就是这一座。别小看它,论设计建造、论文化底蕴,它的 DNA 可绝不简单。牌楼由阳宁村旅美乡亲王鼎民、李映桃伉俪捐资建造。 
图右1、右2为王鼎民、李映桃伉俪。 牌楼采用两级琉璃瓦,花岗岩结构。它的兴建得到了得到了中山大学博导、人类学何国强教授和谭步云老师的支持,并由中山大学中国古文字专家、书法家陈炜湛教授撰书牌楼对联。 


对联用甲骨文撰书,上联为“多禾多黍家家乐”、下联为“尚德尚和岁岁安”。对联彰显出祝福乡亲们丰衣足食,健康长寿,家庭美满,生活快乐宗枝繁衍,尚球美好道德,尚求和谐发展。 
两副对联采用一阴一阳的雕刻设计,体现出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结合及追求天人合一的寓意。内外对联字体古今结合,寓意着承传与希望,继承与发展。 


乡亲、朋友、各有关领导、和中山大学教授参加了剪彩仪式。 [此帖子已被 old5 在 2010-2-19 17:48:3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