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天府之国,生活条件比内蒙古好得多了. 早餐馒头, 白粥, 正餐白米饭任吃. 有肉有菜,有时还有鱼. 但川味鱼辣到吃不出鲜味. 有一段时间, 饭堂有手指般大小的青椒小菜, 炒得咸香可口. 开始时不太辣. 我们每餐都吃几只.后来小青椒老了, 一口咬下去, 马上张大嘴巴, 辣得猛往外呼气. 连眼泪都流下来了.川菜的另一特色是麻. 麻味来源于花椒. 据说辣椒, 花椒都是驱寒袪湿的良药. 如果吃饭时不慎咬碎了一粒花椒.你的嘴巴就会麻了, 味觉一下子重了几倍. 花椒的样子很象地雷. 咬了花椒我们就叫中了地雷. 在我们的营地旁边, 以前曾有石油勘探队打下的一眼深井. 这口井虽然探不到石油, 但打出了带有硫磺味的地下高温泉水. 那热水井口上有一个压力表, 显示有30个大气压. 一次,那表丢了, 结果从表脚的小孔里向天射出一条20多米高的水柱. 我们用6吋钢管把热泉水引到营房的大浴室.把部分热水引到金沙江冷却再引进浴室. 男浴室是一个大开间, 周围墙上有十几个花洒. 在一边还有一个5x5米大的浸浴池. 一天劳作后在这里洗个热水浴真舒服. 在大浴室内毫无分隔. 工人, 干部,士兵大家都是赤诚相见. 初时有一些广东兵很腼腆, 硬是穿着内裤洗澡, 但后来也习惯了. 在那口水井旁.原来建有一个1.5米深, 20x20米的泥浆池. 也成了我们的露天热水游泳池. 附近的老乡也常到那里洗澡, 洗衣服. 那些老乡都是光着屁股在那里泡热水.有时有大姑娘来挑水, 他们也能坦然相对.
(露天热水池游泳,在"金沙江畔(1)"的相片可看到热水池和部分营房)
一个多月后, 我和部分战友考入了团部开的一个地质训练队. 参加为期一年的学习. 训练队设在风景秀丽的宜宾市翠屏山山顶上. 宜宾市位于金沙江, 岷江和长江的交汇处. 是先烈赵一曼的故乡. 市内有大观楼, 翠屏山公园. 老师们都是部队里的技术骨干.在这里我们才摸到了枪, 并实弹射了靶. 我们还学习了古生物学, 地貌学, 测量学,矿物学, 岩石学等等专业课程. 傍晚宿舍里, 小路边又响起了”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 “军港之夜”等歌曲,还不时传来阵阵的口琴, 琵琶, 小提琴和萧声.我们还乘船到金沙江边去实习. 并采集了一些三叶虫化石, 珊瑚虫化石, 冰川石和一些岩石标本.
(师生留影)
一年的学习很快就结束了.有的战友被分到金沙江上游的二滩电站, 在四川省攀枝花市附近. 再往上游就是虎跳峡. 有的被分到四川省雷坡县金沙江中游的溪洛渡电站. 我和一些战友被分回到向家垻地质队工作. 我们除了整理从机组收来的资料以外,时常出野外进行地质普查. 走遍了坝区的山山水水. 从怪石嶙峋的江边, 到堆满落石的悬崖绝壁脚下. 在这里不时抬头望望上面, 深恐有石块松脱落下. 我们外出一般都带些馒头做午餐.一次我们在山坡上休息吃馒头. 当地的几个小孩走了过来. 我们分了些馒头给他们. 小孩们拿着馒头走了, 不一会又回来了.我们只好再分一次了. 这山区里的农民生活还是很贫困的.玉米和一点稻米是他们全年的收成. 他们用背篓背负玉米和水果等农副产品走十几甚至几十里到集上去换回其他必需品. 有时, 我们爬到坝区的山顶上工作.山顶上又是另一番景象.风和日丽的平地上散落着几座茅屋. 一片片禾苗茂盛的水田. 远处又是山峦起伏. 真是山外有山啊. 中午时我们到老乡的家里借炉火来热馒头. 所到之处都是家陡四壁. 我们一般都留下多些馒头给老乡. 有时我们也请当地老乡来做我们的向导. 他们都很质朴勤劳. 背上重重的设备还在前边开路. 一次有一位姑娘当向导. 她说她家有9个兄弟姐妹. 养育这么一大群儿女真难为她父母了.
(工作照)
80年部队内招了一批新兵,都是子弟兵. 来了一群小弟弟小妹妹.男的分到平硐连,机组和辅助班等生产第一线去了. 女的就分到医疗组,描图室, 电影组,广播组和厨房去了. 这批小兵也给营地带来了新活力. 后来, 有一位女兵突然发胖了. 大家议论纷纷说她”有了”. 事情果然被猜中了. 后来她被送医院”流了”.以后也恢复工作了. 一天傍晚有一战士在对岸平硐工作面上晕倒了.战友们忙着把他送下山脚江边的交通船带回营地医疗组. 但下山途中有一浙江籍的战士不慎失足跌落江.经众人救起送回营地. 并一直进行人工呼吸. 但最终回天无力, 为国捐躯. 在机组工作的台山籍战友, 也有两位受过伤. 一位腿骨骨折. 另一位在装卸钻杆时,因机手操作不当被管钳回转打断手骨. 他俩都被送到自贡市的军医院治疗.我也去医院探望过他们.那手伤的战友吊着绷带晚上也爬墙外出看电影. 一个炎热的下午, 营地集合所有的指战员. 跑步去5公里外的水富区抢险.那里刚有一渡轮翻沉了. 船上200多人落了水. 但当我们跑到时已经太晚了. 大家跑了一身汗也帮不上忙. 有一位深井籍水性很好的战友说, 当时他在江边看到满江的人头在急流中浮沉,他想去救人但惊到腿都软了.只有少数人自救或被其他船只救起, 有100多人被溺. 空闲时我们台山来的战友时常一起打排球.有时排球掉进江里. 有的战友也不畏江河险恶, 下江游水捡球. 后来在金沙江上游的二滩工地上, 有一位紫金县来的地质班的同学, 他恃自己水性好, 在金沙江炸鱼, 下水捞鱼而一去不复返. 几天后才在下游浮上水面.
(运动)
水富区是因为云南省天然气化工厂的所在地而新兴的一个新区.这个区也给附近地区带来了一些现代化的气息. 慢慢地我们也和厂里的员工一起打排球,羽毛球. 1981年水富区举办了第一届羽毛球比赛. 我和一位战友(也是75同学)代表营地部队参加了比赛. 云天化厂有两位员工打得很好. 比赛采用淘汰制, 我们分别战胜了那两位员工而夺得冠亚军. 而区里的一位副区长因他人的弃权, 不打一球而得季军. 前三名各获奖状一张和球拍一付. 我们真为厂里那两位好手不平.
(连接四川省安边镇和云南省水富区的铁路桥)
在部队我们还学会了擀面,包饺子. 过春节还自己动手做灯笼, 写对联. 还是有一点气氛的. 有时我们这些工程兵也很散漫的.有的战友听到起床号也不起来早练. 有的干部到宿舍去叫也没用. 但那位副教导员他另有办法. 他去到你的床前, 把被子一掀, 手上的皮带呼一下就抽过来. 如果你能挨得起那一下子, 你就继续赖在床上吧.
(生活写照)
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长了见识, 锻炼了身体也磨练了意志.转眼间服兵役已满三年了. 是去是留? 若留队也有机会到成都地质学院去深造.有的战友留队提干了, 有的转志原兵. 我选择了复员. 告别了一同工作的上司和战友. 回乡参加台山的建设.归途上和一起退伍的战友游览了长江三峡. 当我和在广州读书的一位同学回到阔别三年的家时. 望眼欲穿的老祖母正坐在门口前的大蛮石上破柴.我急忙上前接过柴刀说, 啊仁, 我返来啦.
(临别留影) (畅游长江)
点击下边链接可流览军旅生活的其他故事: 新兵北上; 新兵生活(1); 新兵生活(2); 金沙江畔(1); 金沙江畔(2)
[此帖子已被 木工 在 2008-5-29 8:16:54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