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三十年——之九fficeffice" /> 新中国的外交 (九)维持港、澳现状的战略思考 毛主席早在1947年在延安就在思考中国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地位问题,考虑我国这个大陆国家和海洋的关系问题。1949年全国解放在即,斯大林派人来了解中国局势和未来走向时,毛主席指出“大陆上的领土解放比较好办……海岛上的事情就比较复杂,须采取另一种比较灵活的方式解决或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相反,恐怕利用这两个地方原来的地位,特别香港,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把香港暂时留在英国人手里,等于揪住了英国人的一根辫子,等于打开了西方世界封锁中国的缺口,为我国从大陆国家跃向海洋世界提供了跳板。”根据这样的思考,1949年以前的政策是“维持现状”,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为“长期打算,充分利用”,这是多么正确的决策。 1949年10月1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攻占深圳,未过罗湖桥,香港气氛紧张,我方通过秘密渠道,向港英当局传递了周总理提出的三项条件,主要内容是:1.香港不能用作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基地;2.不许进行旨在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威信的活动;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港人员必须得到保护。只要遵守这三项条件,香港就可以“长期维持现状”,港英政府接受了上述条件。 这样我们把港澳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亚非拉美和西方世界的通道,作为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和西方世界发展贸易,打破西方封锁、禁运的阵地,据统计1948年香港与中国内地贸易为输出2.8亿港元,输入4.3亿港元,入超1.5亿港元,1950年香港对中国内地贸易从入超变为出超5亿港元。 我国在港设立了新华社香港分社、中国银行、华润公司等机构,广泛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了广大民族工商业者,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