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06|回复: 2

台山籍画家陈丹青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发表于 2009-5-15 19: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台山籍画家陈丹青
  陈丹青祖籍台山,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并自习绘画。1978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早在1980年,陈丹青便以油画《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界的巅峰人物。陈丹青于80年代初曾被国中同仁认为是当时最具才华的油画家,甚至直至今日,油画圈仍存在着“陈丹青情结”。“西藏组画”被公认为文革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及文艺界引起很大轰动,持续获得广泛的关注、评论、研究与影响。《西藏组画》对当时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发生冲击,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而他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对欧洲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于油画传统手法的观众佩服不已。1982年,陈丹青以自由画家身份移居纽约,2000年回国后作为清华大学特聘教授之一,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主持“陈丹青工作室”的工作。 2004年末提交了辞去清华美院教授职务的辞职报告。
  陈丹青是80年代在画坛产生较大影响的青年油画家。1980年他创作的《西藏组画》较早开始摆脱俄罗斯—苏联油画对中国油画展的影响,追求用传统西欧油画的写实手法来表达对现代生活、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的真实感受。陈丹青具有较强的造型能力,画风细腻,感情真挚,思维敏锐,有着一种稳定和深沉的力量。—摘自《中国油画展280年》画集
  油画作品陈丹青的画令人爱看,耐人寻味,是用他的高超的写实手法,真实地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达到令人百看不厌的境地。——冯法祀(中央美术学院 油画教授)
  人道情感和人格力量是陈丹青艺术中主要的艺术底蕴,这是他本人情感品格的自然体现,浸透了他的自身经历,包含着他对底层人民的深切理解、怜悯和尊重。这种人道情感个人格力量赋予他的作品以辉煌和崇高的意义。
  个展
  1995 陈丹青,国立国父纪念馆,中国台北
  1998 陈丹青,香港科技大学艺术中心,中国香港
  2000 陈丹青1968-1999素描油画展,中国北京、武汉、沈阳、广州、南京、上海
  群展
  1977 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中国北京
  1980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中国北京
  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术展,巴黎春季沙龙,巴黎
  1998 中华五千年文明艺术展,哥根汉姆博物馆,美国纽约
  2001 二十世纪新古典主义回顾展,伍斯登现代美术馆,比利时
  2002 中国与德国当代艺术对话展,杜依斯堡现代美术馆,德国杜依斯堡
  最初的形象Ⅱ·当代纸上作品展, 艺博画廊,中国上海
  2003 艺术与战争,格拉兹美术馆,奥地利格拉兹
  2004 感觉记忆,艺博画廊,中国上海
  相关著作:
  ======================================
  2000年出版文集《纽约琐记》
  内容简介
  有几位相熟的读者批评说,近年我所出的三五本“书”,还算《纽约琐记》尚可读。这本书是我纽约生涯的结账,初事写作的开端……我的生活因这本书从此转向,出现新地带。
  我早已不再是那个在博物馆凑近名画合影留念的青年,回国数年,也和那位《纽约琐记》的作者日渐疏远:写作使我从只顾画画的痴态中醒来,醒在自己不同的书中,暗暗惊讶域外和家国怎样深刻地改变并重塑一个人。
  初版分为两册,下册多是访谈、杂稿与中国话题,本次修订全部删除,同时大量增添图片,彩色印制,封面重新设计过。此刻尚未见书,我已先有点欢喜的意思了。
  有几位相熟的读者批评说,近年我所出的三五本“书”,还算《纽约琐记》尚可读。这本书是我纽约生涯的结账,初事写作的开端……我的生活因这本书从此转向,出现新地带。
  我早已不再是那个在博物馆凑近名画合影留念的青年,回国数年,也和那位《纽约琐记》的作者日渐疏远:写作使我从只顾画画的痴态中醒来,醒在自己不同的书中,暗暗惊讶域外和家国怎样深刻地改变并重塑一个人。
  初版分为两册,下册多是访谈、杂稿与中国话题,本次修订全部删除,同时大量增添图片,彩色印制,封面重新设计过。此刻尚未见书,我已先有点欢喜的意思了。
  ======================================
  2002年出版《陈丹青音乐笔记》
  内容简介
  作者陈丹青1982年初自费留学美国,以自由职业画家身份定届纽约至2000年。同时春,应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回国,为2000年清华大学百名特聘教授之一,现任绘画系第四研究室责任教授。
  这本集子,是一九九二到九八年间,作者远远躲在纽约寓所陆续写给上海《音乐爱好者》双月刊的十几篇文章。这些文章是作者说些纽约的关于音乐的见闻。
  一位绘画专业的美术家、教授,缘于对音乐与写作的爱好,却收获了对另一种艺术的成果,充分说明了艺术是相通的,美术、音乐与写作,无不能让人体会到一种艺术生活的魅力。读者或许能从中读出许多许多。
  ======================================
  2003年出版杂文集《多余的素材》
  内容简介
  国内知名公共知识分子、画家、文化批评家陈丹青继《退步集续编》后再出力作。
  本书为《多余的素材》修订版,内容稍有改动,增加添换了多幅插图,体现了更为精妙的图文搭配关系。
  这一册散文集,以日常细节牵动种种记忆,并获得历史感,本次修订增添或更换部分罕见的老照片,佐证文字,为许多变形、遗失,但离我们并不久远的历史,提供了独特的图文叙述。
  ======================================
  2004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
  内容简介
  ★痛击教育制度 针砭学界时弊
  ★陈丹青:中国最敢言的知识分子之一
  ★2005年卓越网文化风云榜年度图书
  ★2005年《新周刊》新锐榜年度图书
  《退步集》:画家陈丹青的杂文访谈集萃。该书辑录陈丹青归国五年来的部分文字,话题涉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自云“退步”,语涉双关,始末不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询。作者的文字观察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
  ——《新周刊》评语
  如果《纽约琐记》尚是作者按出版社命题的“谈艺录”规矩成形,《退步集》则纵模捭阖,言辞放达,痛而后快。他说,他喜爱五四时期的文体。所以陈的文字里有说不出的飞扬和俊逸。 ——桑果
  [解题]
  所谓“退步”,语涉双关,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询。作者的文字观察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书评人黄集伟说:“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写不出他一样的文字。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
  [关于本书]
  《退步集》是陈丹青归国五年来部分文字的结集,三十余篇文章,话题兼及绘画、影像、城市、教育诸方面,自云“退步”,语涉双关,也可理解为对百年中国人文艺术领域种种“进步观”的省思和追问。
  也许归功于长年的绘画训练,陈丹青的文字观察敏锐,细节刻画尤其生动,时有连珠妙语。书评人黄集伟说:“陈丹青虽是个画家,但很多散文家写不出他那样的文字。另外,读者们虽不是他本人,但这个海龟派笔下文化与语境的‘隔膜’与‘无助’,乃至‘欲拒还迎’的心态每个人都不难感同身受。”
  在《退步集》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陈丹青对当今城市建设的痛陈,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将城市原有的文化生态和历史记忆无情地摧毁引起艺术家陈丹青肝肠寸断地“叫嚣”:“江南水乡已经没有了。”“今天新上海的改造,很遗憾,其整体的规划与设计在理念上是失败的,是以大面积放弃上海的居住传统为代价,全盘移植香港东南亚中产阶级的居住模式。在旧上海,‘法国’与‘上海’相处无间,在今天的新上海,既看不到‘法国’,也看不清‘上海’,‘东方的巴黎’已经自我肢解了。”“我深知这叫嚣无非是失败的哀鸣,其声调,有甚于真的失败。”
  ======================================
  2007年出版杂文集《退步集续编》
  内容简介
  一退再退,所为者何?
  退到历史深处,借一双眼,
  邀请我们更清晰地照看今日种种文化情境。
  陈丹青:我做的事情都是要犯众怒的
  陈丹青:写《退步集》时,是捶胸顿足状,写《退步集续编》则是扯鸡毛,扯掉一根是一根。
  [本书看点]
  ★出国后,时时事事提醒我常识与记忆……
  ★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委实太繁,不清除,全都沉甸甸地揣着,我们背得起么?
  ★认识文艺复兴艺术是没有尽头的过程。每一过程都珍贵,都无可替代。
  ★我常说,留学不值得骄傲,那是悲剧。胡适七十年前就写文章说留学是国耻。到今天,这种状况有多大改变?
  ★留学的悲剧还在于精英外流,回来了,又和本土国情发生种种价值观冲突,这种冲突十之有九以妥协或失败告终。
  [内容介绍]
  本书由近两年陈丹青的杂文、演讲、博客、采访汇编而成,与《退步集》在体例上接近,既有对教育体制的系统剖析,也有对“文艺复兴”的借题发挥,还有三篇关于写鲁迅的杂文。责编陈凌云说:“读《退步集》时,能感觉到陈丹青的一腔热忱,文风犀利老辣轻快,是一个提问者的姿态。但到了《退步集续编》,他不仅提问而且试着回答,尤其是对于一些具体的问题有些篇章显出用力过猛,这可能源自他逐步对国内现世的了解。另一个感觉是陈丹青缺少对话者。”
  与《退步集》相比,本书话题有所调整:教育、城市的议论相对减少,人文与艺术的剖析,相对增加。回顾往事,作者向历史借一双眼,试图更为清晰地审视当今文化的种种情境,于是谈鲁迅、谈文艺复兴、谈木心。
  ======================================
  2007年出版专栏交谈文章结集《与陈丹青交谈》
  内容简介:
  2001年陈丹青在上海《艺术世界》杂志开办的专栏,眼界宽、富主见、文章好看。他采取双向的“交谈”方式,由杂志广泛征集读者来信.形成十二篇见识新颖,谐趣横生的交谈文章。在大量对话中,陈丹青既能持续发掘人文艺术和教育领域的深层问题,又提供了独特的思路,至今仍然值得阅读。陈丹青近年的读者们可能并不了解六年前的这一专栏,本社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目录
  自序、元月版、二月版、三月版、四月版、五月版、六月版、七月版、八月版、九月版、十月版、十一月版、十二月版
  =====================================
  2009年出版杂文集《荒废集》
  内容简介
  相较于《退步集》及其“续编”,《荒废集》依然显示作者敏锐多变的观察和视角。“自由谈”九篇短稿是新的言路的尝试;三篇再谈鲁迅的演讲、三篇奥运会开幕式评析,是对历史与文艺的深层阐述;回顾七十年代的长篇随笔,描述了十年浩劫中,几代人被荒废的命运。
  《荒废集》中收录了陈丹青的多篇随笔文章。“自由谈”九篇短稿是新的言路的尝试,其中谈论话题涉及死亡、救灾;三篇再谈鲁迅的讲演,三篇奥运会开幕式评析。此外,还有一篇回顾上世纪70年代的长篇随笔,文章重现特殊年代中几代人被荒废的命运。

001.jpg
002.jpg
003.jpg
004.jpg
005.jpg
006.jpg
007.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97

主题

1542

帖子

6015

积分

营长

积分
6015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9-5-16 00: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如果有机会,去问一问,陈丹青认不认自己是台山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22

主题

1855

帖子

217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78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原创达人

 楼主| 发表于 2009-5-16 10: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了东东:

你如果有机会,去问一问,陈丹青认不认自己是台山人。

陈丹青的祖父是台山人,其姑母尚在.陈在2000年的广州个展中称自己是台山人.至于他现在怎么说,我就不清楚了.而他并不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生活,如台山有个诗人这样说:日久他乡即故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11-25 18:01 , Processed in 0.4249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