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家的修真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曾掀起一股气功的热潮,这股热潮甚至渗透到农村。当时我也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偷偷在家炼了一个月左右的静气功,倒也有些奇妙的体会,后因工作的缘故而中断。 气功的热潮衰落大概跟有些人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将气功神化有关;不过,时代精神的变化如潮起潮落,你可以看透它,却无法改变它,故此类话题就由那些空谈家去胡诌。 近二十年来,市面上流行的气功著作,多依据佛、道两家的修真文献整理而成,其中以道家为多,这大概跟禅宗的兴起及其否定坐禅的观点有关。 气功中的静功都讲求松、静,暗合道家的“无为”宗旨;这对生活节奏紧张的现代都市人来说,确是珍贵之物。我相信,一个人如能每天抽出半小时来看一些不带功利性质的书籍或修炼简单的静气功,必能有效地防止情绪病、抑郁症的出现。 松、静意味着人脱离与外面世界的联系,身心接近无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正是意识与无意识坦诚对话的机会。究竟意识与无意识说些什么呢?只能各自去解答了。事实上,道家的修真文献中,亦多只谈方法,个人的经验往往简单带过,这表达了对修真者领悟能力的尊重,也符合“冷暖自知”的原则。 弗洛伊德曾在无意识理论基础上提出人格由“伊特”(本我)、“自我”、“超我”构成,其中伊特是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是人格的基础,也是人格最难辩认的部分,并将其喻为“一口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在道家的修真文献中,将人喻为一个“炉鼎”,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说,通过学习修炼,就可以控制“伊特”,人的精神就可以得到固化,有效地防止分裂的出现。这种对生命内宇宙的深刻理解,实不知比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要高明多少倍。弗洛伊德之后的荣格关于“集体无意识”、“原型”及“整合”这些概念,亦是受到吕纯阳的《太乙金华宗旨》(译作《金花的秘密》)、柳华阳的《慧命经》启发而提出来的。而这两本书在道家的修真文献中,不及《周易参同契》、《黄庭经》、《悟真篇》重要。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精深实是到了匪思所夷的地步。 读懂的东西只是自己过去的重复,读不懂的东西才包含着自己未知的一面,限于自己的实践和理解能力,对道家的修真,我只能谈这么多了。 2008年1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