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的一些随感 数天前,去了北京一趟,于旅馆休息时,记了一些随感: *今日我们所见到的元以前的法帖,尽幅、字形大都较小,而“明清调”的作品则反之。从书写方法与原作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来看,两者都有很大的分别,无论以前者为标准来衡量后者或是以后者为标准来衡量前者,都跟拿贴在自家门口的春联来跟钢笔字对比那样,令人有点哭笑不得。 *无论临帖还是欣赏,自是以真迹为上。但真迹是独一无二的,如在不同的爱好者手中转来转去,恐怕数年就化为灰烬。前人有见及此,就搞起复制来。如王羲之真迹虽今已不传,但通过其复制品,仍然可以感受到个中意趣,而今天的复制技术,自是比冯承素、怀仁的摹写高明。 *有人强调学书法要从楷书开始,那秦汉及以前的玩书法者又怎样呢? *俗云:一样米养百样人。而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过之后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故在评价书法时,要慎用“古意”、“传统”、“经典”一类的词汇。 *在参加北京一日游期间,不少游客称导游小姐知识丰富,由此可见“背书”的佳处,不知某些人心目中的古法、古意、传统等是否为背书呢? *在潘家园古玩市场买了十来本近几年出版的《中国书法》,发现几乎每本《中国书法》里都有关于展览征稿的启事。看来,过去有为了应试的“馆阁体”,现时则有为应展览而出现的“新馆阁体”。 *一个人喜欢王铎,他在书法审美上就无法摆脱王铎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作品的评价就无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基于这一现象,参赛者投评委之所好无疑是进入展的终南捷径。虽说现时评委的名单在截稿后公布,但挑选评委的范畴较小,且这班人相互之间俱有所了解,在人情难却的情况下,徇私的情况自是无法避免。 *书法在过去接近全民皆兵,现时则演变成专业技能。可在评论方面,恐怕过去跟今天一样——全民皆兵。 *“书如其人”或“字如其人”都为书法爱好者熟知,于是就有些不明就理的人在评论他人的作品前,先对作者的人品评头品足一番,然后以此来评价作品。此类文章在不少书法论著或书法刊物上屡见不鲜。当然,这类人在另一些场合又大放厥词,称什么“让作品说话”了。 *自大具有普遍性,在这种普遍性的影响下,个人眼中的就会产生“聪明人少,笨蛋多”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观点。故“眼高手低”的现象极为普遍,以至没有人相信它是一种错觉。 *“眼高手低”一旦出现,就会做出一些如鲁迅所说的“仁义道德杀人”的言行来,即以圣人之言来贬低对方。一个人如仍处于“眼高手低”的阶段,就无法避免“杀人”。 *用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究竟手指挥笔还是笔指挥手或是其它?弄明个中真趣后,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学书方法了。 *启功称“透过刀锋看笔锋”,这是关于用笔方面的问题,如书法中的“金石味”是来自个人对用笔的理解一样,跟刀锋与金石无关。 *无论是淡墨还是涨墨,在操作上不难,可利用它们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跟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则不是那么容易。 *在临帖上仍以形似为得意的人,对书法的理解仍处于按图索骥的阶段,这是典型的书匠作风。 *所谓“意临”的作品,如跟同期的创作的水平相去较远,就是“伪意临”。伪君子的嘴脸未揭开之前,人们会当君子来看待。 *在笔墨当随时代的基础上的“与众不同”才称得上是创新,过去王羲之一变古法,成就了自身,今天则不单要变古法,还要变现代法——由此可见创新之难。 *现代一些书法理论家在撰文介绍近现代已故书家时,其行文就跟过去流通的祭文一样,将死者捧到天上有、地下无,甚至发展到对还活着的人也是如此。 *现时崇尚书法的群众越来越少,不少地方的戏曲、工艺的命运亦然。书法在中国消亡或繁荣,都非个人意志所能改变,故书法的命运就跟战争一样,尽管人人都渴望世界和平,但战争仍然不断发生。 *前人评价书法,往往是将内心的感受直接说出,今人则喜步步为营,力求说得更浅白一些。前者是直抒胸臆,多给人以玄之又玄之感,后者虽看似详尽,但有添油加醋之嫌,要把握好个中的度,非要贯通古今不可。 *一个人如缺乏探索精神,意味着他喜欢躲在母亲的子宫里。 *一个人排斥探索性作品,意味着他害怕变革、害怕进步、害怕被淘汰。 *自然能包容万物,这就是自然的精神,不具备这种精神的人,身上会出现许多他无法自知的偏见。 *尽管都市高楼大厦的所费比乡村的小屋多得多,可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两者各有千秋。 *一个人如未能真切体会到思想对书法创作的影响,意味着他仍在书法的大门外徘徊。 2008年9月1日于京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