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用户从未签到
48
2164
1711
版主
我的一位大学校友将来美的体会写了岀来, 现转帖给大家分享. fficeffice" />
使用道具 举报
42
1663
6395
营长
406439028: 我的美式生活 一星期七天,每天上班时间不一样,但工作时间总要十一个小时!再加上来回开车塞车时间,在外的有十二、三个小时。星期一、二上早班,早晨七点半起床,洗刷完毕,八点出门。其实从家里到公司(17mile,约30公里)只需半个钟的车程,但要预防塞车,所以通常都提早出门。九点进入餐馆,煮饭、煲粥、浸鸡(东江鸡、海南鸡)、打汤(港式碗仔翅)、〔注:在川菜馆就打酸辣汤、蛋花汤或鸡茸玉米羹〕,煮咖哩鱼蛋、红烧牛腩等,十一点前要给员工开早餐!十一点正,餐馆营业时间开始!顾客蜂拥而来,外面餐堂的侍应小姐如果赶不及在这之前吃早餐,那么你就甭吃了!先饿着,到下午三点开午饭才吃吧!因为人手不足,要轮换落场休息四个小时,下午七点又重返厨房,接过同事的手就炒!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才交给上夜班的同事,然后下班。这两天实际在外的时间有十六、七个小时!曾经试过落场时间回家洗澡小睡片刻再重返餐馆,但下午五点正是那些朝九晚五的人下班时间,高速公路这时段永远交通阻塞!本来半小时的短车程却要个半小时的长途煎熬!现在再不敢打道回府了,干脆在车上休息。但车泊在露天停车场,冬天ok!夏天烈日炎炎似火,不能马上进入车子里,于是先把车子冷气开着,到附近的market转悠,到书店去翻阅新旧书籍。等车内空气凉快些了,再把车窗玻璃摇下来,才爬进去休息。星期三上夜班,下午二点至凌晨一点。这一天可以睡晏一些才起床!有时先陪老妈子饮茶然后上班,或处理一些私人事务。二点进入厨房,接过那只尺八锅就炒……十一个小时!不停的对着熊熊烈火,双手未许歇息半刻,一天下来那手感觉像不属自己的了!直到凌晨一点。本来要下班的,但有时要做那些夜猫子的生意,经常超时无偿工作!因为星期一至星期四每天都有人轮流休息,人手本来就不够,所以显得更辛苦!星期五、六及礼拜日最人齐!大多数备料都是这几天尽量完成的!周末我的上班时间是中午十二点至晚上十一点。我六点前就执码给上早班的炒,六点左右我就埋锅掌厨!俗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有时也想过转行,但恐难如愿了。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诗为证: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苦日子过得多了,也习惯了!行内有个带泪的冷笑话,说是如果你与某人有仇,申请他出来,把他弄到餐馆厨房去干它个三五七年,这个仇也报得差不离了!虽然说得有点过分夸张,但也足以休验到在北美做厨房的辛酸和痛苦! 星期四休息,不能睡到自然醒!因为只有短短的一天属于自己!总觉时间不够用!早早起床处理一些私人事务,如写payment(付屋租、家用电话、手提电话、煤气、电费、有线电视、汽车保险、银行及各种信用卡帐单、……太多太多!不一一细数,)然后陪家里人出去饮茶,行markent买莱,装水,洗车,有时去做汽车定期保养就用去半天时间!回来煲汤煮饭!一天时间转瞬间就过去了!因为平日下班回来基本上已经深夜,上网进空间给朋友回复,写日记,更新编辑,为了时间的宝贵,我永远隐身!有时遇上几个必须打招呼的朋友,匆匆聊几句,依依话别,又赶我的路!每天总得凌晨三点后或五点才能休息。 上班下班一条路,没有风雨没有惊喜。日子就这样淡淡的过下去。这就是我的美式生活! 我写这些,不是向人申诉我的痛苦艰辛!苦!于我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横竖半生自如流水去,最苦的日子也熬过来了,习惯了!智者曰: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我是个与世无争的凡夫俗子,我认了!只求健健康康过余生,快快乐乐享天伦! 我来过,我无悔无愧无憾!
我的美式生活
一星期七天,每天上班时间不一样,但工作时间总要十一个小时!再加上来回开车塞车时间,在外的有十二、三个小时。星期一、二上早班,早晨七点半起床,洗刷完毕,八点出门。其实从家里到公司(17mile,约30公里)只需半个钟的车程,但要预防塞车,所以通常都提早出门。九点进入餐馆,煮饭、煲粥、浸鸡(东江鸡、海南鸡)、打汤(港式碗仔翅)、〔注:在川菜馆就打酸辣汤、蛋花汤或鸡茸玉米羹〕,煮咖哩鱼蛋、红烧牛腩等,十一点前要给员工开早餐!十一点正,餐馆营业时间开始!顾客蜂拥而来,外面餐堂的侍应小姐如果赶不及在这之前吃早餐,那么你就甭吃了!先饿着,到下午三点开午饭才吃吧!因为人手不足,要轮换落场休息四个小时,下午七点又重返厨房,接过同事的手就炒!一直到晚上十一点才交给上夜班的同事,然后下班。这两天实际在外的时间有十六、七个小时!曾经试过落场时间回家洗澡小睡片刻再重返餐馆,但下午五点正是那些朝九晚五的人下班时间,高速公路这时段永远交通阻塞!本来半小时的短车程却要个半小时的长途煎熬!现在再不敢打道回府了,干脆在车上休息。但车泊在露天停车场,冬天ok!夏天烈日炎炎似火,不能马上进入车子里,于是先把车子冷气开着,到附近的market转悠,到书店去翻阅新旧书籍。等车内空气凉快些了,再把车窗玻璃摇下来,才爬进去休息。星期三上夜班,下午二点至凌晨一点。这一天可以睡晏一些才起床!有时先陪老妈子饮茶然后上班,或处理一些私人事务。二点进入厨房,接过那只尺八锅就炒……十一个小时!不停的对着熊熊烈火,双手未许歇息半刻,一天下来那手感觉像不属自己的了!直到凌晨一点。本来要下班的,但有时要做那些夜猫子的生意,经常超时无偿工作!因为星期一至星期四每天都有人轮流休息,人手本来就不够,所以显得更辛苦!星期五、六及礼拜日最人齐!大多数备料都是这几天尽量完成的!周末我的上班时间是中午十二点至晚上十一点。我六点前就执码给上早班的炒,六点左右我就埋锅掌厨!俗语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有时也想过转行,但恐难如愿了。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诗为证: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苦日子过得多了,也习惯了!行内有个带泪的冷笑话,说是如果你与某人有仇,申请他出来,把他弄到餐馆厨房去干它个三五七年,这个仇也报得差不离了!虽然说得有点过分夸张,但也足以休验到在北美做厨房的辛酸和痛苦! 星期四休息,不能睡到自然醒!因为只有短短的一天属于自己!总觉时间不够用!早早起床处理一些私人事务,如写payment(付屋租、家用电话、手提电话、煤气、电费、有线电视、汽车保险、银行及各种信用卡帐单、……太多太多!不一一细数,)然后陪家里人出去饮茶,行markent买莱,装水,洗车,有时去做汽车定期保养就用去半天时间!回来煲汤煮饭!一天时间转瞬间就过去了!因为平日下班回来基本上已经深夜,上网进空间给朋友回复,写日记,更新编辑,为了时间的宝贵,我永远隐身!有时遇上几个必须打招呼的朋友,匆匆聊几句,依依话别,又赶我的路!每天总得凌晨三点后或五点才能休息。 上班下班一条路,没有风雨没有惊喜。日子就这样淡淡的过下去。这就是我的美式生活! 我写这些,不是向人申诉我的痛苦艰辛!苦!于我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横竖半生自如流水去,最苦的日子也熬过来了,习惯了!智者曰: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我是个与世无争的凡夫俗子,我认了!只求健健康康过余生,快快乐乐享天伦! 我来过,我无悔无愧无憾!
快别说了,想哭555555555
16
438
1609
连长
47
9840
3万
旅长
[此帖子已被 国际自由人 在 2009-2-18 9:35:16 编辑过]
0
675
2700
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曾经有人讲过的一句说话:\"未到黄河心不死,来到黄河就想去死咯\"...
13
50
工兵
在美国的中国餐馆工作确是辛苦. 但如果您得到大学教育并且找到专业工作, 在美国生活一般是相当好. 希望这些艰苦工作的移民的孩子可以加入美国社会主流, 全家享有美好的生活.
93
372
排长
5
73
274
nomad: 在美国的中国餐馆工作确是辛苦. 但如果您得到大学教育并且找到专业工作, 在美国生活一般是相当好. 希望这些艰苦工作的移民的孩子可以加入美国社会主流, 全家享有美好的生活.
另外,关于小费的问题,是不是好象国际自由人哥哥说的这样“他们的收入太少,一定要靠小费来弥补”,这个小费支付,是正常的付费还是额外的付费?如果以服务行业收入偏低,服务员一定要靠小费来帮补的话,这个小费属于业主的经营性收入还是员工收入?如果是属于员工收入,为什么雇主的员工收入要消费者另外负担,如果属于业主的经营性收入,那为什么这个雇主不干脆提高15%价格来进行收费?用这个小费的形式,有点不透明!好象国际自由人哥哥说的“爽手”,好象在做秀!要明白,到餐馆消费不是进行慈善活动!如果你规定了要另外收15%的小费,我就有权利选择在不在你这里消费,你说的爽手是大方,但我也不富裕,你可以说如果你这么“姑寒”,可以不去餐馆吃餐啊!但我不富裕我也会饥饿,我也需要吃饭,如果你明白地说,我这里的员工我就是要给一点点工资(极有可能低于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其余要你们消费者给我以支付小费的方式养起来!那就有问题了,那更不是象国际自由人哥哥说的那样,越爽手,那些服务员就越收入有改善,是不是这样啊?国际自由人哥哥?
四眼光头佬: 其实我也写了一篇我的美国生活, 但我觉得我的朋友写得比我好, 雷同的地方也太多了, 所以就转了上来.fficeffice\" />
[此帖子已被 楚名山 在 2009-2-18 11:38:08 编辑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拥有帐号并登录即可获得此勋章.
连续登录20天即可获得此勋章.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5-7-23 23:03 , Processed in 0.36892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