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咱村老猪有个“孔视耶魯” 的帖子,今天就写-写 --- 哈佛与MIT。 ffice ffice" />  我们都知道,“文有哈佛,理有MIT” 。    
     MIT是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缩写,   它不仅与世界名校哈佛同处查尔斯河畔的剑桥地区,更是与哈佛、剑桥   和牛津齐名的世界级名校。    
   (下列照片是参加游轮活动之后,78村同学们再组织去游玩时摄的。   部分相片由Yoyo提供,多谢记者Yoyo!) ---------------------------------------------------------     MIT由威廉·巴顿·罗杰斯(William Barton Rogers)于1861年创立,   由于美国南北战争的缘故,直到1865年才迎来了第一批学生,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MIT曾险些与哈佛大学合并,最终是在学生的   强烈抗议下才得以保留。    
   就正如当年美国要与我们加拿大卑诗省合併,听说最终是在   本国省民的强烈抗议下才写上休止符。    
   大家知道,诺贝尔奖是全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的最高奖项,   但对MIT来说获得诺贝尔奖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目前已有60多位诺贝尔   奖获得者出自MIT,这使得MIT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理工大学之首”。    
   MIT取得如此的业绩并非偶然,学校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支持学生寻找新的信息并把个人的经验转化成知识。   MIT强调利用实验室、工厂和电脑计算机资源进行教学,   使在校本科生从第二年就开始从事研究活动。    
   MIT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与哈佛相连,校区和教学楼完全向社会开放。    
   其中学生布告栏内的各种招贴似乎比建筑更能反映出   MIT在校学生的自由学习特质。    
   非常有特色的布告栏及走廊墙壁,看得出这里的学校及   学生思想很活跃。   显得平等自由开放,难怪人家能出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    
   MIT校区的平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