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endlessfun

中华神功本草中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2-7 23: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樟木 [异名]:樟材,香樟木,樟公,香樟,樟脑树,芳樟,乌樟,风吹散,香蕊。 [基原]: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 [性味归经]:辛,温。入肝,脾,肺三经。 [功用主治]: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治心腹胀痛,脚气,痛风,疥癣,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15—25克煎汤。外用煎水熏洗。 [宜忌]:孕妇忌服。 樟木.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2-7 23: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杉木 [异各]:杉材,正杉,正木,沙木,刺杉,广叶杉,檠木。[基原]:为杉科植物杉的心材及树技。 [性味归经]:辛,微温。入脾胃经。 [功用主治]:辟秽,止痛,散湿毒,下逆气。治漆疮,风湿毒疮。脚气,奔豚,心腹胀痛。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熏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内服,5O—10O克煎汤。 [宜忌]:稍挟虚者忌用。 杉木.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2-8 21: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医药医疗养生方剂精选 IMG_5406.jpg 解表剂一、辛温解表 选方1:麻王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蜜麻王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9克。水煎服。(服后取微汗) [功用主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治感冒风寒表证,症見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脉浮紧。 [监床运用]: 1、本方用治感受风寒之邪,邪气盛,邪在表,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而喘,脉浮紧者。 2、本方去桂枝,加生姜,名三拗汤。主治感冒风邪,症見鼻塞声重。语言不出,或头痛目眩,肢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者。现常用治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见咳嗽,痰多清稀者。 3、本方去桂枝,加紫苏子,桑白皮,陈皮,赤茯苓,名华盖散。主治,感冒风寒,以致肺气失宣,痰阻气逆,症見咳嗽上气,胸膈烦满,背项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不利,呀呷有声者。现常用治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见咳嗽,气短,喘促,痰多,清稀,喉间有哮鸣之症者。 4、本方加白术以除湿止痛,名麻王加术汤。主治感冒风寒兼湿之全身烦热疼痛者。 5、近有用本方治感冒,流行性感冒。症見风寒表实症者。 [使用注意]:本方发汗作用较强,只宜用于感冒无汗的表实症,若表虚有汗者,则不宜用。新产后及失血者均忌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2-9 05: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温解表选方2: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水煎服。(服后可喝开水或吃少量热稀粥,以助药力,保暖使病者出微汗,但不可大汗淋漓。 [功效]:辛温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見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流清涕或喷嚏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 [临床运用]: 1、本方治疗风寒表虚证,以发热,恶风,头痛,汗出,脉浮而缓为主要见症。 2、本方亦广泛应用于杂病营卫不和者,表虚自汗或妊娠恶阻因气血不和,脾胃虚弱所致者,亦可用本方治疗。 3、本方加葛根,名桂枝加葛根汤,主治桂枝汤证兼有项背强者。 4、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治平素患喘疾又新桂枝汤证者。 5、近有用本方治感冒,流行性感冒之属于风寒表虚证者,亦用于治面神经麻痹因于营卫不和,气血不调者。 [使用注意]:感冒风寒之发热恶寒无汗而喘的风寒表实证者勿用本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2-9 23: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温解表选方3:葱豉汤《肘后备急方》 [组成、用法]:葱白5条,淡豆豉1O克,水煎服。 [功效]:通阳解表。 [主治]:感冒风寒轻证,症見发热轻,微恶风,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声重。 [临床运用]: 1、本方为发汗解表轻剂,常用治感冒轻症。 2、如病证重而此方药力簿,可酌加荆芥6克,防风9克,苏叶9克,以加强解表散寒之力。 3、本方加麻黄,干葛,名活人葱豉汤,主治伤寒一二日,头项腰背痛,恶寒脉紧无汗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2-9 23: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辛温解表选方4: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组成、用法]:羌活5克,独活5克,前胡5克,枳壳5克,茯苓5克,桔梗5克,荆芥5克,防风5克,川芎5克,甘草3克,加生姜3片,或薄荷5克,水煎服。 [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感冒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痈,肢体烦疼,无汗,胸闷咳嗽。鼻塞声重,舌苔白腻,脉浮。 [临床运用]: 1、本方所治之证,为风寒湿在在表之实证,以发热恶寒,肢体顷疼,无汗,胸闷咳嗽,舌苔白腻,脉浮为主要见症。 2、亦用本方治痈疮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口不渴,舌苔白腻,脉浮者。 3、本方去荆芥,防风,加人参以补气扶正,名(人参败毒散)。主治小儿元气未充,或老人,身虚弱之人有本方证者。 [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偏于辛温香燥,宜于外感风寒夹湿之症,若湿兼热,则非所宜。平素阴血亏耗之体,亦宜慎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2-9 23: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辛温解表选方5:杏苏散《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苏叶6克,半夏6克,茯苓9克,前胡6克,桔梗6克枳壳5克甘草3克,生姜2片,大枣3枚,橘皮6克,杏仁9克。水煎服。 [功效]:发散风寒,宣肺化痰。 [主治]:感冒风寒,内兼夹湿,症见恶寒微热,头微痛,咳嗽痰稀白,鼻塞,无汗,苔白,脉浮或弦。 [临床运用]:本方所治之症以恶寒微热,咳嗽痰稀白,脉浮为主要见症。头痛加蒿本,呕吐加藿香,本方为治疗伤风咳嗽的常用方,尤其是秋凉伤于风寒引起的咳嗽痰稀白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2-10 05: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辛温解表选方6: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麻王6克,芍药9克,細辛6克,干姜3克,炙甘草6克,桂枝6克,五味子9克,半夏9克,水煎服。 [功效]: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咳嗽,痰白清稀,甚则气喘不能平卧,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脉浮。 [临床运用]: l、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内停水饮咳嗽的常用方剂,以咳喘,痰稀白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脉浮为主要症状。不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使用。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主治小青龙汤证兼里热烦燥者。 3、近用本方治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见上述症状者,尤其对老年人偏于寒性的喘咳更为适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2-12 23: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表剂二:辛凉解表 选方l、银翘散《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银花l2克,连翘9克,桔梗9克,簿荷9克,淡竹叶6克,生甘草5克,荆芥穗6克,牛蒡子9克,淡豆豉6克,芦根1O克。水煎服。或作丸,散剂。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温初起,症见发热无汗,或有汗而不多,微恶风,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而数。 [临床运用]: 1、本方治证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加减法:胸闷者,加霍香9克,郁金9克,护膻中,渴甚者,加天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莿芥穗,淡豉豆,加白茅根l5克,侧柏叶l5克,枝子炭9克,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毋,黄芩,枝子,之苦寒与麦冬,生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见治热邪所胜。 3、本方也治麻疹初起,尚须透发者, 4、本方也用治痈疮初起,有风热表症者,或可酌加蒲公英,大清叶,紫花地丁等以清热解毒。 5、近用本方治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一切流行病如流行性乙型脑炎,腮腺炎初起阶段,见风热表症者,可酌加大青叶,板蓝根,贯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2-14 05: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辛凉解表选方2:桑菊饮《温病条辨》 [组成、用法]:桑叶l2克,菊花9克,北杏仁9克,连翘12克,簿荷5克,(后下)桔梗9克,芦根18克,甘草5克。水煎服。 [功效]:蔬散风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微渴者。 [临床运用]: 1、本方主治风温犯肺轻证,以咳嗽,身热,微渴为辨证要点。 2、本方加减法: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燥入营,加元参6克,犀角3克,在血分者,去薄荷,芦根,加麦冬,生地,玉竹,丹皮各9克,肺热甚者,加黄芩,渴者加天花粉。 3、本方加瓜萎皮浙贝毋以化痰热,治本方证之咳嗽痰稠难咯者 4、本方加白矛根,藕节以凉血止血,治本方证之咳痰带血丝者。 5、本方加白蒺藜,决明子,夏枯草,可用治流行性眼结膜炎。 6、本方加牛蒡子,广东土牛膝可用治急性扁挑体炎初起者。 7、本方加减亦治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炎,初起证属风热表证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8 22:39 , Processed in 0.4390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