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endlessfun

中华神功本草中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0-31 13: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热解毒 选方2:普济消毐饮《医方集解》 [组成,用法]:黄芩(酒炒)l5克,黄连(酒炒)l5克,陈皮6克,甘草6克,连翘3克,玄参6克,柴胡6克,桔梗6克,板蓝根3克,马勃3克,牛蒡子3克,薄荷3克,升麻2克,僵蚕2克,水煎服。 [功效]:清热解毒,蔬风消肿。 [主治]:大头瘟,症见恶寒发热,头面红肿欣痛,舌燥口渴,咽喉不利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治疗大头瘟,上焦头面,咽喉火毒壅肿的常用方,以头面咽喉欣肿,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辫证要点。 2、本方可用于颜面丹毒,急性腮腺炎,急性扁桃腺炎以及痈疮肿毒,有全身症状,属于热毒型者,可根据病情,酌减陈皮,祡胡,加金银花,蒲公英之类。如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可酌加川练子,橘核,龙胆草。 3、原方用法之后云:一方无薄荷,有人参三钱,亦有加大黄治便秘者,或酒浸,或煨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1-2 17: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热剂四、清热解暑 选方1: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组成、用法]:西洋参5克,石斛15克,麦冬9克,黄连3克,竹叶6克,荷梗15克,知毋6克,甘草3克,粳米15克,西瓜翠衣3O克。水煎服。 [功效]: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感受暑热,气津两伤,症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脉虚数。 [临床运用]: 1、本方常用于夏月感暑,伤津耗气者以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病发于暑热天者为辩证要点。 2、本方有用于小儿夏季热,久热不退烦渴体倦,属气津不足者,可去苦寒燥湿之黄连,加入清虚热之白薇,地骨友,石斛等。热射病,中暑性高热,表现为循环衰竭型中暑者,以及曰射病等属暑热伤气津者,可用本方治之。 [使用注意]:本方因有滋腻养阴之品,暑而夹湿者,不宜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1-2 17: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热解暑 选方2:六一散《河间医学六书》 [组成、用法];滑石l8克,甘草3克。水煎服。或研末温开水送服。每日2至3次。 [功效]:清暑利湿 [主治]:感受暑湿,症见身热,心烦口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亦治膀胱湿热所致小便涩痛及砂淋等。 [临床运用]: l、本方证以身热汗出,心烦口渴,小便短赤为辨证要点。临床常酌加丝瓜络。西瓜霜(翠衣)等清暑利湿之品。 2、本方加簿荷,名(鸡苏散),主治暑湿兼表证。 3、本方加青黛,名(碧玉散)。主治暑热病,兼目赤咽痛,或口舌生疮者。 4、本方加朱砂,灯心汤调服,名(益元散)。主治主治暑病而见惊烦不安者。 5、本方加白矛根,金钱草,海金砂等,以治小便涩痛或砂淋。 6、本方配葛根芩连汤同用,可治急性肠炎之烦渴多饮,泄泻如水样,小便不利者。 7、本方外扑皮肤,可治热痱。 [使用注意]:暑病不兼湿不必使用本方,以免渗利耗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1-5 06: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热剂五:清脏腑热 选方1、导赤散 [组成、用法]:生地l5克,木通l2克,淡竹叶12克,甘草稍6克,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水。 [主治]:心经有热,症见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口舌生疮,或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短赤涩痛,排尿灼痛,舌红脉数。 [临床运用]: 1、本方上清心火,下利小便,上治口舌生疮,下治小便短赤,刺痛,为清心利水的常用方剂。以舌生疮或小便短赤涩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加黄连,可用治心经热盛者,加旱连草,小魪,琥珀,瞿麦等,可用治血淋涩痛。加玄参,熟硼砂,可治口腔糜烂。 3、本方用治急性沁尿感染,见小便频数而刺痛者,可酌加风尾草,叶下珠,车前草等。 [使用注意]:若顽固性口腔糜烂,多因肾阴亏而虚火上炎所致,非导赤散所能治,宜用知柏地黄丸之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1-5 06: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热剂五:清脏腑热 选方1、导赤散 [组成、用法]:生地l5克,木通l2克,淡竹叶12克,甘草稍6克,水煎服。 [功效]:清热利水。 [主治]:心经有热,症见口渴面赤,心胸烦热,渴欲冷饮,口舌生疮,或心移热于小肠,小便短赤涩痛,排尿灼痛,舌红脉数。 [临床运用]: 1、本方上清心火,下利小便,上治口舌生疮,下治小便短赤,刺痛,为清心利水的常用方剂。以舌生疮或小便短赤涩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加黄连,可用治心经热盛者,加旱连草,小魪,琥珀,瞿麦等,可用治血淋涩痛。加玄参,熟硼砂,可治口腔糜烂。 3、本方用治急性沁尿感染,见小便频数而刺痛者,可酌加风尾草,叶下珠,车前草等。 [使用注意]:若顽固性口腔糜烂,多因肾阴亏而虚火上炎所致,非导赤散所能治,宜用知柏地黄丸之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1-5 06: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脏腑热 选方2: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用法]:龙胆草12克,栀子9克,黄芩9克,柴胡6克,车前子9克,泽泻9克,生地15克,木通9克,当归6克,甘草3克。水煎服。 [功效]:泻肝胆实火,清肝经湿热。 [主治]:肝胆实火上炎所致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以及肝经湿热下注之小便淋浊,阴痒阴肿,妇女带下等。 [临床运用]: l、本方清肝利胆,凡属肝胆实火上逆,或湿热下注所致各种证候,而津液未伤者,均可用之苦寒直折。以胁痛目赤,耳聋耳肿,苦溺赤,舌红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加菊花,可用治肝火上炎之头痛眩晕,目赤多眵,口苦善怒;加丹皮,侧柏叶,可用治肝火犯肺之咯血。 3、近代有用本方治疗急性结膜炎,急性中耳炎,鼻前庭及外耳道节肿,高血压属于肝胆实火上炎者。对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带状疱疹属于肝胆湿热内蕴,以及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盆腔炎,急性前列腺炎属于肝胆湿热下注者亦可加减运用。 [使用注意]:本方药味苦寒,过量能伤脾胃,故不宜多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1-6 08: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脏腑热 选方3:左金丸《丹溪心法》 [组成用法]:黄连9克,吴茱萸2克,水煎服。 [功效]: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经火旺,症见胁肋胀痛,呕吐吞酸。嗳气口干,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泻肝火,止呕吐的常用方,以胁痛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加白芍,木香,以和肝缓急,行气止痛,用治湿热泄泻或痢疾,腹痛较剧者。 3、急,慢性胃炎,症见恶心,呕吐,或吞酸脘胁胀痛,口苦,舌红等,属于胃热兼有肝气不和者,可用本方治疗,或合四逆散加减运用,以加强蔬肝和胃之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1-7 05: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脏腑热 选方4:泻黄散(又名泻脾散)《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用法]:藿香1O克,山栀子仁12克,石膏3O克,甘草6克,防风lO克,水煎服。 [功效]: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所致口疮,囗臭,烦渴易饥,囗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临床运用]: 1、本方为治热口疮之常用方,以口疮囗臭,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如见燥烦不宁者,而加灯心,赤茯苓等以清心降火;小便短赤者,宜加滑石以请热利水,并增强引火下行之效。 2、对于胃热口臭和顽固性口腔溃疡见舌红,苔黄白厚腻属火郁湿困者,可用本方加味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1-7 05: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脏腑热 选方5:泻白散《小药证直诀》(又名泻肺散) [组成、用法]:地骨皮15克,桑白皮l5克,炙甘草3克,粳米3O克。水煎服。 [临床运用]: 1、本方用于肺热伤阴,肺气不降之喘咳,尤宜正气不太伤,伏火不太甚者。如肺经热重,本方清热之力不足时,宜加黄芩,知母等以增强肺热清泄之效,加瓜萎皮,川贝母等,用治燥热咳甚者,加青蒿,鳖甲等,用治阴虚潮热者,加天花粉,知母,可治烦热口渴者。 2、本方有用于小儿麻疹初期,而见咳嗽气促,身热不退之症,痰稠而粘者,可加川贝母以润肺化痰。 3、小儿肺炎初期或支气管炎,见有发热咳嗽,气促者,可用本方加牛蒡子,北杏仁等以宣肺止咳嗽。 [使用注意]:外感初起,不宜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240

帖子

1万

积分

团长

积分
18607

社区居民忠实会员

QQ
发表于 2014-11-7 05: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脏腑热 选方6:玉女煎《景岳全书》 [组成、用法]:石膏l5至3O克,熟地黄9至3O克,麦冬6克,知母5克水煎服。 [功效]:清胃滋阴。 [主治];胃热阴虚,症见头痛牙痛,齿松牙衄,烦热口渴,,苔黄而干,舌干红,脉细数。 [临床运用]: l、本方常用于水亏火盛所致牙痛牙衄,以牙痛齿松,舌红苔黄为辨证要点。 2、本方加减法:如火盛极者,加枝子,地骨皮之属亦可,如多汗多渴者加北五味子十四粒,如小便不利,或火不能降者,加泽泻9克,或茯苓亦可,如金(肺)水(肾)俱亏,因精损气者,加人参6至9克尤妙。 3、本方以生地黄易熟地黄,并加丹皮,茅根,旱莲草,可用治血热较盛者,重用石膏,牛漆以加强清胃热,引血下行之效,并酌加代赭石,藕汁以凉降止血,可用治胃热盛而吐衄。4、急性口腔炎,舌炎而见口舌糜烂,属水亏火旺者,可用本方治疗,如见舌质红绛而干,或如镜面无苔等胃液不足见症者,可加沙参,石斛等以养胃阴,生津液。 [使用注意]:若大便溏泄者,乃非所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26 14:44 , Processed in 0.3736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