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同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燕归来

活着活着就老了 (冯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3

主题

1351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8793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4: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痞子?才子?
—读《活着活着就老了》
逍遥蛇仙
近一两年很少读到这样的文章,虽是文人的文字,但全无孔孟之风,满脑的奇谈怪论,满嘴的狂言妄语,读着文字,脑中浮现的似乎是周星驰版的唐伯虎——怪异、张狂。也难怪,人家北大医科毕业,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工商管理硕士,有留美学历,现居香港从事师爷类工作。看其简历,就知是一个爱折腾、精力充沛、智商值高的人。在江湖闯荡久了,经历的风浪多了,难免风雨磕碰,难免受伤,沾染江湖习气也就情理之中,变得“痞”了,也就可以理解。 冯唐的文字初读有些不习惯,非一个“痞”字不能概括其风格。但细读之后又觉其有几分道理,发出大凡痞子都是有几分才气的感慨。称他为痞子,仔细想想觉得有点对不起他,有点委屈了他,才子的称呼才对他较为公正。别看他满嘴的不羁,用心品读他的文字,句句如针刺直指要害、切中关键,语言幽默、辛辣,大有鲁迅先生的风格。我想,我若是出生在鲁迅先生的年代,会认为他是当时的“痞”,认为他怪异的。历史过了这许多年,现在当然不是那样看鲁迅先生了,心中涌起的是对勇士、先知先觉者的敬佩。对冯唐,我也有一点这样的感觉,他是一个勇敢、真实的人,他敢于说真话、实话,不附庸时代,敢于表达自己的一己之见,即使是被别人嗤之以鼻,他也敢于说,被“痞”字冠名也依然如故。其实,在这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颗热烈的心、感受到一个滚烫的灵魂,这也是一种“呐喊”,一种对现代真实文化的追求。中国现在太需要这样的作者! 以前,我读文章总习惯读“名门正派”之类的,对一些另类言论似乎不屑。其实,中国早就出现了诸子百家,新中国成立后也提倡百家争鸣,读百家之言,悟百家之理,纳百家之长,对每个人是有益的。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3

主题

1351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8793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4: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唐:被过誉的文坛外高手?
木叶
  文/木叶   对话冯唐不甚顺利,不是说他不配合,而是他不忧不喜,出语极简;也不是说他无趣,其实他不遮不掩,蛇打七寸。但你就是觉得不过瘾,终于恍然:他写得太好玩,你在潜意识里会要求他像写文章一样说话,但那不可能——《万物生长》便从1998年5月写到了2001年1月,自新泽西、纽约、亚特兰大写到了北京。你看到他的行云流水,但没见到他的千锤百炼。   “京片子”冯唐1971年生人,学医八年,终为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赴美二载,摘得MBA而海归。撇下著名咨询公司里的师爷身份,现供职香港上市的一家红筹股老国企,奔波两地,年薪百万。弃医从商,看似离题万里,但文字之美轻轻那么一拽,便把他带回到文字之中,冯唐自称特殊的身份赠他“间离感”。   一夜间被称为文坛外的高手,第二个王小波;最惹火的是赞其兼备了王朔的狡黠、小波的机锋和阿城的文字;“中国新文学始于21世纪,始于《万物生长》,始于冯唐”。在前辈陈村眼里冯唐《18岁给我一个姑娘》就四个字——有如天籁;同侪才女盛可以面对这位“吐出来的口水都是才华”的家伙,直落得“手头已九万多字的长篇基本上报废”;批评家李敬泽称他“一身非法的才情”!   江湖大乱!   话说从头。   冯唐写小说意在对青春的忘记,藉用他不甚欣赏的海明威的说法就是:你写下来便没了,就过去了。   于是他决定要写得好。   至于为何取个古人名字作为笔名,他列了三条:西汉的汉语丰富,英雄辈出;冯唐这个人活得长,不知避讳,比较真诚;冯唐非主流,一直是用第三只眼来看世界。其实还有一条,就是此二字读音甚好。   ——虽有追认的意味,倒也像极了他的风格。   此君从高一高二就开始老老实实读起了《二十四史》,笑言曾想当小流氓,一来成绩太好,二来被女流氓摸了一下手,脸就红了,于是未遂。和所有70一代一样,都作过检讨、写过情书、上过两堂相连的作文课参加过作文竞赛、递过入团或入党申请书,但他的文字就是不一般。他蓄谋在文字里做个流氓,做个英雄。上大学在写“假古龙”时和真古龙一样爱写胴体,写罢笔一扔卖了钱赶紧给女朋友去买蓝布裙子穿。   “我第一次阅读亨利·米勒比我第一次解剖大脑标本,对我更重要。”“冯唐体”一步步彰显:   “我和朱裳第一次见面,就下定决心,要想尽办法一辈子和她耗在一起。”(小说《18岁给我一个姑娘》)   “张爱玲巨大的旗袍阴影之下,新锐女作家不脱,如何出头?”(散文《中文小说:体会时间流逝中那些生命感动》)   “生命妈的太短了,比小鸡鸡还短。”(散文《人生的战略规划》)   ——也正因了满纸有过之无不及的“文字野合”,他的第一部小说《万物生长》辗转了20家出版社方得以出版,真有如先挨千刀,后见全尸。   “冯唐体”实乃性感写作。汉语本来就是性感的,但是好端端的黄花姑娘,硬是被糟蹋良久,忍气吞声,终于碰上了冯唐其人(是否亦属遇人不淑)。   冯唐对古文的“化”,对西语的“用”,对口语的“炼”,皆不露痕迹;清醒的头脑,在散文中尤显出一剑封喉一语中的之品格,难得的是小说创作中仍保持了高密度的手笔。   因了对库尔特·冯尼格小说的喜爱,他的作品里不知不觉浸染了一种变异的“黑色幽默”;俗和雅在他这里亦相安无事,正如他散文集“猪和蝴蝶”之寓意;他的修养是庞杂的,但有着独特的元气。   这厮有着做狂生的资本,但我慢慢(或者说是很快)失去了初读其文时的那种激动与乐观:   冯唐的白话中有猎猎古风,但小说技巧上不够先锋;冯唐语感奇妙识见不凡,但作品整体而言未蕴含什么大境界;冯唐看似晚熟实则幼功不俗,但他的天赋才情有待修炼和沉潜,否则怕也会应了他批评小波的那句话——成于趣味,也止于趣味。
  木叶:别人让你说出一个美女,你说是妈妈,我得知后莫名感动,你还说把《万物生长》“献给老妈”,谈谈你的家庭吧,最早什么时候迷上文学?   ■冯唐:妈妈真的挺好看,蒙古族人,爸爸是广东人。爸爸是做齿轮的,算设计师吧,妈妈是做齿轮检验的。   我在北京市区长大,就在三里屯附近,以前可没现在这么热闹。我幼年蛮内向的,不太爱说话。   十七八岁吧就喜欢文学了,好像也没什么道理,忽然觉得挺好玩的。   从鲁迅到余华,学医的人怎么都改行从文了呢?   ■余华是江湖郎中,拔牙的,不能算。我是正经学过八年医,研究的是卵巢癌,死的人太多,我也没办法,就写小说了。现正在写一部跟这些经历有关的小说《北京北京》。   要说学医的影响,应该是使文字更真实。当时我不喜欢数理化,文科又没必要学——我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学医,找了个好学校(协和)。   学了八年医,你“咣唧”就撂下,从了商,如今人称金领,又和海岩一道被归入“富人写手”……   ■很难听的。   这些生活状态跟写作不矛盾。我不求当世的名。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文章千古事”,这是我的希望,虚无缥缈的……有些东西非人力所为,尽人力,知天命吧。   对你写作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哪些人?   ■我高中开始读《二十四史》,现在还没读完。十七八岁开始看的《史记》,感觉近现代的周作人蛮了不起的,外国的我喜欢菲利普·罗斯和写了《猫的摇篮》的库尔特·冯尼格,主要是他们看问题的态度。   我不喜欢海明威那种“装”的作家,也不喜欢“作怪”的作家,很多东西很朴素,不必作怪也能打动人。亨利·米勒是天才,劳伦斯也有气质,卫慧则根本没读懂亨利·米勒(他曾为文称亨利·米勒要知道有这么个女作家以这种崇拜糟蹋他,会自己把自己的书禁了的)。   内地很多作家和批评家称你是文坛外的高手。香港、台湾那边对你又是怎么评价的?   ■高不高,我不知道,至少不在文学这个圈子里混。他们没必要说些乱七八糟的,还是蛮真诚的,没必要嘛。这些人我都不认识,只是李敬泽见过一两面,陈村在李寻欢的婚礼上也见过一次。   《万物生长》在台湾出版了,台湾人在文字上更传统一点,会更喜欢我一点;在小说艺术上,那些人更懂一些。   你说余华、格非、苏童那一拨人在语言上可能没有在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上贡献大,你的语言优势在哪里?   ■现代汉语以北方语系为主,他们吃亏。比如余华有气质,但可能幼功少一点吧,这像发育似的,你小时候有就有,没有就是没有!没办法。   同样是吸取古文,我比胡兰成好的地方是“化”得比他多,他还没有化透。   刚才你说我的散文的语言密度高,是因为我的语言长了好多“刺儿”。   的确很多人叹服你的文字好,但在小说技巧上你似乎不够先锋。   ■一步一步来吧,写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蛮难得了。如果在小说结构和形式上像马原那样“作怪”,读者就会很少了。(是为了好看好卖而让步吗?)市场变化快,别人的想法又太不同,都抓不住,所以我只能抓住自己。   也有人说冯唐总是写自己的故事,烦不烦,会不会写别的?   ■写完手上的《北京北京》就变,会进入想象,去写孔子、鱼玄机、李渔。   另外,你的小说看完了就完了,只是一个故事而已,可能也会跟着你飞或飘起来,但就是进入不了一种大的境界,似乎没有沉潜下去。   ■成长是一个过程。如读杜牧,总觉得没沉下来,但这本身也备一品,尽管从一品到大师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能太着急,着急一定出问题,比如尹丽川、石康都出了问题,我觉得就是因为拔苗助长了。   另外,你说哪部中国小说是有大境界的,《红楼梦》?那其实不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清明上河图》吗?真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那种哲学著作深厚吗?其实,即便博尔赫斯也有人说并看不出他有多好来……   一种有代表性的说法来自黄集伟,认为你的小说没有散文写得好。   ■他是没仔细看完小说。我原来做咨询公司,在很短很小的时空内就要把事情讲清楚,我的散文有这个特点,结构清楚,主题也容易看出来。   散文集《猪和蝴蝶》的封面上对你的评价是“超越《动物凶猛》,比肩《黄金时代》,70代文字第一人”,言过其实了吧?   ■不能算吧。(70一代)这个圈儿太小了吧,呵呵,我没看到比自己强的。   以后我可能技巧更圆熟,但其实最好的还是最开始的作品。“超越”和“比肩”可能指的是《18岁给我一个姑娘》,写的是幻想;《万物生长》写情感。我说不出这两部哪个更好。   人称你兼有“王朔的狡黠、王小波的机锋、阿城的文字”,你似乎也挺狂的……   ■没有狂吧。人长成什么样就什么样,不要委屈了自己。王朔有很强的世俗智慧,但他说一不小心就写出个《红楼梦》,那是找死,他说了这句话之后就写不出来了。人要老实,悟到什么程度就写到什么程度。   王小波缺少幼功,至少没背过《唐诗三百首》吧,我就背过。小波突出的贡献是独立思考的精神,你提到有人说“新文学始于冯唐”可能也就是指我从他这里继续往下走,中国的文脉曾断了一阵子,我要续一续这个文脉,当然这是一个想法。   至于阿城的老到……我从小就跟比我大十岁的人玩,因为我哥比我大十岁,可能有点少年老成吧。   你最近一下子横空出世,但令人怀疑也是一个被过誉了的作家。   ■也有可能。   嗯,很多东西别人没读懂。我的文章我自己归纳为:淫荡书卷。   淫,是少阴,很缠绵的东西很多人是不懂的;荡,是少阳,很澎湃的东西很多人也是没有意识到的;书卷,就是书读得多,很简单,容易看出来。   很多东西别人都没明白。   面对这么一个文坛或者说文学环境,你准备什么时候不再工作专职写作?   ■我现在都是抓空儿写,我想十年之后彻底不干活儿专门写作……我觉得还没明白太多。   2005 8.25 9.2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5

主题

9981

帖子

56万

积分

版主

骑士相册 http://photo.163.com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61567

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1-12-5 22: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谁看?
骑士精神:微笑,凝视远方,谦卑、坚毅、忠诚、骄傲、歌唱......一往无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3

主题

1351

帖子

32万

积分

军长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积分
328793

社区居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2: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任何一本书都会比这些文字长,要学习就得用时间去看,现在都喜欢看图片的人居多,那就自己留着慢慢看吧。
似曾相识燕归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主题

442

帖子

1213

积分

连长

积分
1213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1-12-7 13: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转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主题

3211

帖子

2567

积分

版主

偶展欢容的脸庞,总也掩盖不了那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567

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12-2-9 06: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如果觉得太长,那就不要看吧,因为期望你能静心下来学习是期望过高的要求!
于是我不舍孜孜地追寻,追寻那些曾经得到又失去的美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台山同学会 ( 粤ICP备17038726号-1 )

GMT+8, 2024-6-12 09:06 , Processed in 0.39119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