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的砂锅 发表于 2019-9-7 03:29:17

砚边絮语——油印·抄写·神话

我记得当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学校的试卷皆油印;八十年代中期都斛的文学刊物《绿波》亦然,且有点厚,不知写蜡版的下了多少功夫。
写蜡版是底下垫一块磨砂钢版,铺上防水防油的蜡纸(上面有格,跟作文薄一样),用较尖利的铁笔在上面书写。完成后将写好的蜡纸覆在白纸上,下垫平整的胶版,上面用滚筒蘸油墨进行印刷。这在过去很普遍,九十年代开始衰落,继而失去实用价值。
八十年代抄歌、抄诗、抄散文、写日记很普遍,学校、军队、机关单位、农村,都有不少年青人闲时做这事。后来这方面的资料出版多了,人们找起来容易了,随着手机的出现、贺卡的消失,抄写这种社会风气也几乎消失了。今天,在一些书香世家、商业世家中,节日问候仍在使用贺卡,上面有手写的文字,这是一种讲究仪式感的问候,包含庄重、尊重、传统等意思在内。还有一些个人的重大宴会中,不会只发短信通知了事,而是发请帖以表郑重其事。
细思一下,发请帖跟郑重其事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为何获得人们普遍认可呢?这就是文化潜意识的力量的作用,内中包含着神话与传说,由此而生成的社会共识。
几乎可以肯定,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地方,其文化根基都源于神话与传说,神话与传说的影响力远远超越我们的想象。可它们往往被我们看作是无稽之谈,人在生活中种种莫名奇妙的感受往往由此而来。

反过来,若那些形成社会共识的因果之间的联系欠牢固,社会必然产生极大的骚乱,因为那意味着各种世故、人情皆不存在了,人与人如一盘散沙,相互之间不再有共通的观念。如方位中的东南西北,言辞的构通能力被极大地掠弱,方位需要通过手势进行说明,时间标识也打乱了,其情形比旧石器时代更为不堪……这意味着,人类共识的形成是从极为久远的时代而来,是人由原始走向现代的产物,除非人类文明重新开始,否则,它不可能逆向发展。
习俗与神话传说的关系最为密切,尊重和发扬传统文化,应从保护习俗开始,缺了这一环,根本谈不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发扬。
2019.9.6

老友火丙 发表于 2019-9-7 07:55:05

勤能补拙 发表于 2019-9-7 13:49:57

优秀文章,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砚边絮语——油印·抄写·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