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的砂锅 发表于 2019-3-2 13:17:42

砚边絮语——试墨

昨天一朋友见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几根墨,就问有无老墨,于是我带了一些去他的创作室。
朋友圈所发的仿古油烟虽然不错,但就个人体会而言,用于书法练习创作尚可,若用于国画,估计略为逊色。
所带去的墨,除仿古油烟外,还有一盒八十年代的屯胡的龙凤呈祥墨。这个墨油烟、松烟、工业碳黑皆有,个人以为松烟偏多,据称八十年代早期的制墨原料中,高档工业碳黑要比松烟来得贵。
以上是四两一根的大墨,还有十来根一两的墨。一两的墨有两种,一是立像观音墨,二是纪念陶行知墨。这两种墨都是从同一人手中买回来的,其中陶行知诞辰一百週年是1991年,墨的生产自脱模后,还要晾上数月或一年才能出厂,故这墨的制作时间应在1989、1990这两年内。此墨侧款为“徽歙曹素功”,这个款除上海墨厂外,还有冯良才墨厂和敏楠氏墨厂使用,究竟花落谁家?我无力考据。个人认为,陶行知是安徽人,纪念他的墨又是安徽所制,质量应有所保障。
立像观音墨的像是浮雕,这一点较罕见,背面是一对孔雀,中间有双钩大篆“墨宝”二字,无款。个人以为是寺庙或佛教人物所订制,磨开时,还闻到“火劳”味,应属纯松烟。而刚买回来时,这两种墨中有数根出现磕碰的小崩口,崩口呈古铜色,这是松烟的标志。
个人在磨墨过程中,陶行知墨几乎无砂,立像观音墨偶有微砂,据行内人称,老松烟大都有砂,问题是多少而已。尽管如此,也比我于八十年代末在广州打工时所买的要好得多——粉碎后加水调来书写较适合。
松烟下墨较快,朋友拿陶行知纪念墨稍磨一会,用其信手画了幅清新的小山水,墨色层次分明,可堪一用。
墨条经时间发酵,除胶轻外,烟炱与胶经互为渗化,也变得更为和谐,质量上也提高一、二档次,这亦是老墨价胜新墨之处。不过,据行内人称,超细油烟是个例外,这是探索创新过程中所难以避免的吧。
2019.3.2

May-May 发表于 2019-3-2 18:45:54

原來用墨也這麼講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砚边絮语——试墨